陳鐵在一旁接著說道︰“林總還說︰你們回去可以告訴司朗,只要願意來科能公司,到時候,我依然會按照dnx的標準,一分不少的補發給你們。
但我無法給你們時間上的保證和承諾,現在的情況誰也說不清楚。”
姚建東接著說道︰“頭,這年頭的情況與我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不僅僅是it企業,那些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有做投資的企業,甚至互聯網企業都很慘,即使想咱們想轉行也不好轉。
大多數企業已經習慣了金融杠桿,現在很多企業資金鏈斷裂,根本就轉不動。
發出去的簡歷和郵件,這麼長時間得不到回音,感覺獵頭公司缺的不是應聘者,而是招聘方。”
在一旁的王延接著說道︰“我和馬國昨天成先後去了海騰和雲鵬,情況和科能也差不多。
邱總和廖總對我們都挺客氣的,挺友好的。
都說歡迎dnx的銷售,但又不好意思讓我們跟著白忙乎、耽誤了大家找工作。都說可以保持聯系,只要情況有好轉,就通知我們。
海騰的邱總還說,如果有具體項目的時候,可以請dnx的銷售一起合作,項目拿下來後,大家談一個分成比例。
但即使項目拿下來了,後續資金怎麼解決還是一個問題,已經欠著上游廠商和供應商的款,上游怎麼可能再放賬給你……”
陳鐵在一旁接著說道︰“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與傳統it時代的打法完全不同。
傳統it行業靠項目贏利。主要是參加招投標,接項目,完成項目,項目回款為主。
在這種盈利模式下,傳統的it公司屬于供應商,得依賴客戶,看客戶臉色辦事,想要拿下一個項目,關鍵是客戶關系。
所以在傳統行業中,最重要的崗位是銷售,然後才是技術,銷售可以決定項目的成敗。
但互聯網時代就不同了。
互聯網行業靠的是互聯網帶來的流量,減少供應鏈環節,節約倉儲、物流成本,改進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來降低商品的損耗進行贏利。
在這樣的模式下,互聯網行業的電商公司屬于渠道商,在行業鏈中有主動權,供應商基本上都得看電商公司的臉色,否則不進你的貨,你就賣不出去。
因此在電商公司里,技術可以說能佔到主導地位,現在互聯網行業技術人員的整體待遇比傳統行業要高3040。
看看失業後再就業的情況就知道,為什麼以往在傳統it行業從事技術工作的那些人,現在比我們這些曾經做銷售的好找工作。
傳統行業經過將近二十來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飽和期,競爭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無論是人力成本還是開發成本都已經很高。
而且項目的利潤越來越低,傳統行業的公司不得不壓縮人力成本。所以我們如果還按照以往的思維方式去求職,估計在崗位和薪資上都很難與期望值匹配。”
馬國成說道︰“陳鐵說到了問題的實質,而且如今行業項目采購行為也發生了變化。
大多政府采購,都通過互聯網電商的政采平台統一集采,價格是透明的,減少了銷售人員與客戶面對面的商務談判環節,減少了客戶關系管理。
所以,很多it公司或者廠商,只要能與政采集采入圍的電商平台合作,對銷售人員本身的要求不是那麼高了。
換句話說,只要有35年實際工作經驗的銷售經理級人員就足夠了,而且這種級別人員的成本會降低很多。”
听了大家的一番話,司朗沉思片刻,說道︰“以上大家談到的都是我們熟悉的企業,熟悉的最大好處是知根知底,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應聘者局部美化,不用像普通應聘那樣面對重重關卡,可以跟用人企業的直接負責人對接,面對面交流。
但對于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而言,會憑空多出很多關卡。”
司朗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道︰“每當約談的時候,雙方常常聊得熱火朝天、心潮澎湃,但一落實到實際,要不要去的時候,或者要不要錄用時,就會面臨各種糾結。
應聘者的糾結在于薪酬、平台位置、職業生涯的連貫性、未來發展方向。
而對方糾結的在于年齡、付出與產出比、是否能干得長久。
聊到最後的結果基本都是相似的結局︰要不咱們雙方先加個微信吧,然後看看有沒有可能從具體項目的合作開始。
如果項目能做下來,就按照收益的百分之多少的比例分成。你看怎麼樣?
這就好比“改天請你吃飯”一樣,基本屬于遙遙無期打哈哈的事情。”
司朗繼續說道︰“姚建東、陳鐵、馬國成說的沒錯,形勢確實比我們先前預料的更加嚴峻,不僅是職業定位問題,還有對崗位選擇的期望值的問題,所以,必須考慮實際情況,不僅要放下身段,還得考慮行業對銷售人員需求的變化。”
劉飛接著說道︰“我跟兩個曾經關系走得特別近的中關村經銷商圈內朋友講了自己的處境,讓他們幫著看看中關村的公司有沒有適合的工作,經理級別的也可以,薪資要求不高,月薪不低于兩萬就行。
兩位朋友听後呵呵一笑,沒說什麼。
都挺熱心的,介紹了好幾個公司,倒是都見面了,但見了一次面就再也沒有下落了。”
馬國成又說道︰“現在企業都不好過,不僅僅是民企,不僅僅是上市公司,很多外企也都在大裁員。
我聯系了幾家外企朋友,絕大部分外企,目前在華夏只設立銷售和技術服務部門,其它機構全部精簡,所有職能部門包括人力資源部門都移到亞太總部集中管理。”
姚建東苦笑著說道︰“到了三十幾歲這個年齡段,只要在大公司經歷幾年的,要不就是很厲害,要不就是混的不怎麼樣。
而這兩種人目前都不太受用人企業待見。
太差勁的角色,幾乎等同于養了個廢物閑人。在很多一人多用的小企業,老板是不會白養一個人的。
太牛的角色,很多企業擔心控制不了,或者成本太高用不起。
我對他們說了,實在不行可以降低薪資待遇。但對方問我︰降低了薪資待遇,你能安心工作嗎?如果遇到高工資的機會,你會不會跳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听完姚建東的一番話,司朗說道︰“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在咱們七個人里面,誰沒有房貸、車貸?劉飛、陳鐵、馬國成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每個人算一筆賬,每個月要是低于一萬五,能安心工作嗎?”
那天七個人的聚會,一直聊到下午快五點,到後來也沒商量出個結果。
有些實際情況司朗還不如其他人更了解,所以也給不出個好的建議和辦法,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是通過討論和分析,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目前形勢嚴峻的認識。
不可否認,諸多企業為了保證擁有良好的資金表現,減少負債率,開始“開源節流”調整企業架構,于是有大批企業從業人員失業。
而減薪、減編制是每一個企業人才架構調整的最直接體現。
這種就業環境,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能得到好轉。
要在這種就業環境下,進入一個好的品牌企業,坐上一個與自身資歷匹配的職位,獲取心目中想要拿到的年薪待遇,是十分困難的。
七個人的第一次聚會就這樣不了了之,不歡而散。
大家分手時說好了,從明天開始分頭行動,目標中關村!凡是之前認識的中小it民企都掃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