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31章 第31章千里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MM豆 本章︰第31章 第31章千里駒

    誰都不曾料想過竹姐兒會打這樣的主意,她甚至沒同沈姨娘商量過。

    裴秉元『色』憂憂,沉思未言。

    竹姐兒又繼續言道︰“詩經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講的正是女兒此時的境,本欲屈膝報答爺娘恩德,奈何天降橫禍,‘南山律律,飄風弗弗’,女兒亦無所懼。[1]”

    朝堂中眾人道︰“女兒感激父親途跋涉歸來替我撐腰,感激母親替我辛苦打算,感激兩位兄弟替我出頭,感激小娘生我憐我,家中姐妹和睦相待……愈是感激,愈是不甘。父親勤懇為官,兄弟勤讀苦練,伯爵府十數年後又是一番光景,女兒不願停留在此處拖累父兄。”

    言之鑿鑿確確,態度之堅毅,林氏、沈姨娘上前一番勸說,亦無所動。

    竹姐兒沈姨娘道︰“小娘,你曾說過,女兒可以試著自己去尋是非錯的答案。”

    她如今便是在找尋答案。

    打動裴秉元的是那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出自《詩經•小雅•蓼莪》,他停打點行囊的手,吩咐小廝道︰“去徐家問問,徐大人這兩日何時從衙門歸家。”

    若想辦成此事,免不得又要叨擾徐家了。

    徐大人如今雖仍在鴻臚寺辦公,但已經承了不少禮部的活,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只待禮部陳尚書升二品榮退,十之七八是徐大人替上去。

    “謝父親成。”

    裴少淮站在一旁,欲開言阻止,幾緘其口,最後忍住了。

    ……

    翌日午後,裴秉元帶著竹姐兒登門徐家。

    在完裴秉元的來意之後,徐大人凝思忖了好一會兒,才言道︰“皇子冊封太子,登時選妃,依照太祖遺訓,為防外戚擾政,太子之妃非民間良家女子不可納,佷女若想參加東宮選妃恐怕不易。裴家雖三無官,不事朝政,但畢竟承襲著一個伯爵頭餃,此番即便冒險參選,也注定得不了正果……此事我亦無能為力。”

    若是換作其他皇子、閑職親王,官家興許還會寬許一二。

    東宮選妃,是聖上要親自過眼的,誰敢動別的思。

    徐大人又道︰“再者,少淮少津二佷此時讀書勢頭正盛,在少年讀書郎中稍清譽,親家此時送佷女參加東宮選妃,也是不合時宜的。”徐大人出身寒門,在清流中頗得美名,名聲這方面自然顧忌得多一些。

    裴秉元頷首,應道︰“謝徐大人指點,是我考慮不周。”又問,“若是選任女官,又如何?”

    “此事我倒是支持的。”徐大人首先點了自己的意思,才細細道來,“一則女官讀書通理,外勤于事,內勤于思,輔佐皇後管理宮闈,在後宮當中頗受皇太後、皇後贊譽。我聞說,上個月司彩陳九妹年老病逝于宮中,孫皇後為其涕泣,傷不已,女官在後宮之地位可窺見一二。”

    “二則佷女年歲不大,進去避避風頭,識些貴人,五年之後出來再行婚配,屆時或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最後才道︰“只不過,入後宮為女官,不同于男子為官,思需縝密,言行需靈巧,十分辛苦不易。倘若是進了尚食局、尚寢局這樣的,平日里諸事繁雜,干了體力活,前程又未必見得是好。就不知佷女沒這份決,沒這份悟『性』了。”

    竹姐兒坐在父親身旁安靜著,徐大人問後,她沒猶豫太多,言道︰“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想試試,懇請徐大人提點。”

    徐大人欣慰,哈哈笑道︰“倒是個主意的。”又接著道,“我聞公主已開始習作畫,身邊勢必缺個伺候讀書的,你或可立志于此。”

    徐大人沒直接提點應當如何去做,而是說大慶建朝以來諸位公主的婚事,早先多嫁與公侯之家、功臣之子,以官宦子弟為駙馬;自聖上登基開始,改了制度,公主與諸位皇子一樣,婚嫁象需從資貌潔修、舉止端重的庶民男子中選取,不再嫁與公侯之家。

    說完這些,徐大人又說道︰“去歲,聖上還曾命人從宮外取來蠶蟲,移植桑樹,再蠶蟲賜予後宮各妃嬪、公主,使知蠶桑艱辛,衣制不易。”

    問竹姐兒道︰“你可知我為何同你說這些?”

    竹姐兒沉思了片刻,才道︰“佷女不敢背後議論皇家之事。我只知道,在伯爵府里母親、小娘尚且會盡盡力替我遠打算,換作別的地方,不管在誰身上,理應也是如此的。”

    “還呢?房內無外人,你大可放開口。”

    “若想留在順平公主身邊,鍵不在公主,而在皇後,若想在六局謀個位置,亦在皇後。”

    “善。”徐大人眉眼彎彎,十分溫和,道,“我可以提點你的,唯這麼多。”

    ……

    ……

    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2]。

    是小選,而非朝大選,參選的女子多出自京都周邊各府各州,很快集聚與京城。年中旬,禮部參選東宮妃子、六局女官的千余名女子分批次帶入,首日觀其面相、舉止、度,就擇除了半數之多。

    數日之後,幾經挑選,參選女官之人只剩百數。伯爵府見竹姐兒沒帶著布匹被遣回,便知道她過了第一。

    隨後一個月還要留在宮中,由皇後帶著六尚宮熟察其『性』情言論,評判其剛柔愚知賢否,最後才會決定是否留用,留于宮官六尚哪一局哪一司任何職。

    七月初,禮部在皇城張榜,告示了女宮人選,六尚宮共錄三十二人,均賜女秀才,裴若竹之名赫然在列,寫道——裴若竹,東陽府玉沖縣知縣裴秉元之女,年十五,賜女秀才,記入尚宮局,任公主侍讀之職。

    伯爵府眾人情緒很是復雜,既擔憂,又慶幸竹姐兒得償所願,更多的是不舍。

    發榜當日午後,竹姐兒從宮中出來回到伯爵府,休整數日之後,再由禮部按照禮制正式接入宮中,此後數年難以再出高牆。

    ……

    伯爵府里,竹姐兒同家人細說宮中遴選過程。

    原來,竹姐兒為樣貌太過出挑,又質加持,原本是要被淘汰的。正好那日要展示才藝,皇太後、皇後親臨觀看,竹姐兒想徐大人的提點,場展示謄記賬目、珠盤算數之才能,程毫無紕漏,與其他琴棋書畫的才藝格格不入。

    皇後問為何選了如此枯燥無味的才藝,竹姐兒應道,雖枯燥卻用。

    問及為何熟練于此道,竹姐兒答道,在家中時曾隨母親入莊子看理農桑生產,又曾料理店鋪計算收支,協管府上奴僕,故此熟練此道。

    又問可會琴棋書畫,竹姐兒點頭,應皇後要求場彈奏一曲,並不比其他女子差。

    最後,皇後問她道,平日里喜歡甚麼花粉的胭脂。竹姐兒一直低垂著頭,應道“平日不曾涂抹胭脂”。

    故此被留了來。

    至于個中緣由,想來只孫皇後才能知曉。

    轉眼三日過去,日竹姐兒便要入宮了。沈姨娘最是難受,只一遍遍撫『摸』竹姐兒,端詳她,滿眼的不舍,數不清的要叮囑,卻說不出口來。

    蓮姐兒來了,握住妹妹的手,噙著淚水道︰“自小知道你是個膽子大的,沒想到你這次膽子這般大。”私塞給竹姐兒一張小紙條,細聲道,“節慶辦宴時,這幾個女官與禮部些交集,進去之後或可以結識一二,若急事也好傳回來。”

    蘭姐兒也來了,說是從婆母陳氏那打到些後宮不成的規定,一一說與竹姐兒,讓她平日里多注意點,免得無意間冒犯了貴人。

    竹姐兒一一謝過兩位姐姐。

    林氏私找來竹姐兒,同她說道︰“那些宮女多是些勢利眼,你雖是女宮,她們卻未必見得會你的,待你進去之後,我會想法子托采辦之人每月給你遞些銀錢進去,好讓你打點一二手的人……不過,同看管奴僕一樣,此非久之計,要站穩腳跟,還需你自己籌謀。”

    “謝母親教導。”竹姐兒應道。

    竹姐兒想了想,又同林氏道︰“母親,我在宮中好似見著了柳家大小姐,在尚食局任女史,不知是不是我看錯了。”

    林氏愣了愣,想到柳府那樣的人家那樣的主母,把柳嬌嬌送進宮去也不稀奇,她提醒竹姐兒道︰“你離她遠一些,她腸歹毒,又不是個極聰的,怕會引禍上身。”

    “女兒省得了。”

    翌日,還半個時辰左右,禮部的人就要來了。

    英姐兒昨夜哭得眼楮通紅,今日一直憋著,不敢在姐姐面前哭出來,她本想待在屋里別叫姐姐見到自己紅腫的雙眼,可又念著要送姐姐出門,便來了。

    “傻妹妹。”竹姐兒『摸』『摸』英姐兒的頭,平靜道,“你理應替姐姐高興才,這麼多年來,姐姐終于可以靠自己贏一回了。”

    “竹姐姐學甚麼都學得快,哪里才贏一回。”

    竹姐兒解釋道︰“學到的不叫作贏,攥在手里頭的,穩穩當當了,才能作數。”

    裴少淮呈給竹姐兒一套書籍,道︰“知曉三姐姐喜歡詩經,我抄了上冊送給姐姐,三姐姐帶進去當個念想。”

    小跟屁蟲津哥兒沒了往日的活潑,跟著道︰“我抄了冊,我會小娘的的。”

    “弟弟了。”竹姐兒應道。病著的那幾日,是兩位弟弟大膽放的那把火一直振奮著她,燃去了頭的怯意,叫她一直難以忘懷,弟如此復何求?竹姐兒又道,“我此時雖仍位卑,但也一份想叫弟弟知道,待你們功成名就之時,姐姐希望自己能本事為你們燃一把火,好好慶耀。”

    “功成名就會時,弟弟靜候姐姐佳音。”裴少淮應道。

    竹姐兒又叮囑津哥兒道︰“你不止要小娘的,還要父親母親,夫子,大兄的……姐姐不在,照料好小娘。”原本平靜的情緒,說到最後一句些更噎了。

    “奉旨,迎送女秀才裴若竹——”一聲的吆喝,差人已到伯爵府門前。

    沈姨娘拉著竹姐兒的手哭成淚人,不肯松手。

    “小娘,女兒一定會好好的。”

    林氏紅著眼,攔住了沈姨娘,禮部差人竹姐兒帶走,漸行漸遠,舉著那兩卷詩經回頭最後揮了揮手,慢慢變成小點遠了……

    那兩卷書的首頁,謄抄了《詩經•棠棣》里的一句——“常棣之華,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3]。

    津哥兒同裴少淮道︰“大哥,我好難受,我想哭。”

    “哭罷,我都哭了。”

    津哥兒又問︰“姐姐讓我大哥的,往後我要如何做才好?”

    “上回叫你在簿子上記來,你記了嗎?”

    津哥兒點頭。

    裴少淮道︰“那就經常拿出來翻看翻看,莫忘了今日,也莫忘了曾受的欺負,化為力好好讀書念書,做出些成績來,比甚麼都強。”

    ……

    中秋之夜,人人皆望那圓月以寄思念。裴秉元外任不在,竹姐兒又進了宮,老太太知錯留在院里拜佛誦經,讓整個伯爵府顯得些沉沉,沒那月圓人團圓之意。

    幾日之後,徐家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中秋盛宴之上,順平公主寫了一首詩,被聖上大為贊嘆,夸她學識見。隔日,皇後裴若竹提為正八品女史,任尚宮局掌言一職。

    平日里照舊伺候順平公主讀書,除此之外,也作替皇後傳、啟奏所用。

    說竹姐兒步還是比較順利的。

    一家人高興了許多,中秋沒好好慶祝,反是今日情吃喝了一場。

    ……

    ……

    日子回歸正軌,裴少淮、裴少津兩兄弟讀書學習更加認了,進步速度快得驚人。

    這日,徐言成拿著自己的章和裴少淮的章作比,越看越覺得自己比裴少淮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兒,他抓抓腦袋,問段夫子道︰“夫子,我素來知曉自己作章不如少淮,可這兩三個月,怎麼感覺差距越來越大,我平日里寫課業也不曾懈怠呀,莫非是我進步太慢?”

    段夫子搖搖頭,道︰“你進步很快,你父親和你二叔這個年紀的時候,比你差遠了。”

    “那為何?”

    “是少淮進步太快了。”段夫子語重道,“你沒發他里憋著一股嗎?……好比是一匹千里馬,隨便跑跑已經足夠快,可揚鞭之後,你才知曉他還可以更快。”

    徐言成擔憂問道︰“那少淮會不會累到?”

    段夫子搖搖頭,並不擔憂,道︰“等他跑得夠遠了,他自己自然就會停來歇息……我擔的是少津,他『性』還不夠穩,卻緊緊追在大哥後面。”

    徐言成更擔憂了,問道︰“夫子,這可如何是好?”

    “我攔不住少淮,但我會攔住少津的。”段夫子言道,“你是個好孩子,切莫著急。”

    徐言成懸著的放了來。

    他深呼吸幾大口之後,忽然腦瓜子一閃想到一件事,繼續問夫子︰“夫子若是不攔少淮,豈不是少淮要比我和少津快馬一步,早一些參加院試?”

    “正是。”夫子應道,“以他如今的學識,興許來年六月的院試,大可以一試矣。你和少津火候還未到,按我先前說的辦,等上兩年,筆力穩當了,再去赴考。”

    徐言成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動,一喜,樂道︰“夫子,那我豈不是可以爭一爭榜眼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31章 第31章千里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31章 第31章千里駒並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