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4章 第 4 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MM豆 本章︰第4章 第 4 章

    請安完畢,林氏帶著一雙兒女往回走。

    英姐兒牽著娘親的手,仰著小腦袋,好奇問道︰“娘親,英兒平日里,吃飯時明明很乖的,坐得端端正正,娘親為何要在祖母跟前說英兒像個泥猴?英兒才不要做泥猴呢。”

    “英兒莫要生娘親的氣,娘親方才只是同祖母打趣,玩笑話而已。”林氏也愣了愣,她不曾想過三歲的英姐兒會這般敏感,又道,“府上誰不夸咱英姐兒是最乖巧的,往後,娘親再也不說英兒像泥猴了……娘親同你道歉可好?”

    “嗯嗯。”英姐兒這才滿意點點頭,道,“英兒沒有生娘親的氣。”

    這個穿著鵝黃衫襦,黛青褶裙的“小團子”,正是裴少淮的胞姐——裴若英。

    初一听到這個名字,裴少淮代入後世人的思維,最先想到的是英武之意,直到某日,听到父親文縐縐地念道“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1]”,裴少淮才知曉,自己會錯了意。

    原來姐姐的名字,緣于此處。

    舜英,木槿花也。

    人如其名,這個小團子的容貌十分不俗。林氏容貌已經是姣好,小團子承了娘親的美貌,卻還要更精致幾分。又從父親那承了平順的眉眼,這樣的眉眼放在男子臉上缺了些英氣,可放在小丫頭臉上,卻多了幾分楚楚動人。

    加之又是個安靜的性子,便更顯得端莊典雅,秀外慧中。

    只可惜,在原書中,胞弟的不爭氣,家族節節衰敗,整個景川伯爵府虧空。她這樣打人的容顏,沒了家族的保護,非但沒能給她帶來半分好處,反倒招來了好色之徒的覬覦,禍端連連。

    單靠她一人,在這世道里,無疑是招架不住的。

    那狂徒為了掠走她,苦心經營擺了局,騙了裴少淮,讓他欠下數萬兩銀子,無力償還便只能拿胞姐來抵債。

    裴若英平日看著柔弱文靜,骨子里卻是個烈女子,面對威逼利誘,為報父母養育之恩叫她不能搖頭,事關尊嚴貞潔叫她不能點頭。

    “我就是死,也不會叫你嘗到半分便宜。”最後在花轎里,一尺紅綾斷了魂。

    木槿花落八月天。

    ……

    裴少淮從書中記憶抽出神來,瞧著這個機靈可人的“小團子”,他豈會忍心讓英姐兒重蹈覆轍,再歷書中的禍難?

    這樣一個天真浪漫的人兒,應該開開心心的才是,至于夫君,也應當挑個心儀的。

    這也是裴少淮決定好好讀書參加科考的原由之一。既來之,不止要安之,既然承了這個身份,就不能讓那些荒唐事發生,要立起擔當,不虛一世。

    或許是血脈親情的聯系,亦或是裴若英的結局太過壯烈淒涼,裴少淮冥冥中對這個胞姐,多了幾分疼惜。

    他打算學著做個合格的弟弟。

    ……

    ……

    裴少淮年紀還小,活動範圍全看憑他人抱他去何處,以至于,清醒過來這麼久,也沒能有個機會與庶弟裴少津近距離接觸接觸,許多次都是打了個照面,便錯開了。

    這日,裴少淮在祖母的屋里多待了些時候,整好遇到沈姨娘抱著裴少津前來問安,給了裴少淮機會。

    “津哥兒近來的胃口可有好一些?”老太太關心問道。

    “勞老祖宗惦記著,津哥兒這幾日胃口見長,也長重了一些。”沈姨娘應道,“老祖宗每日差人送來的輔食,津哥兒都十分喜歡。”

    老太太又問︰“院里頭人手可還夠?若是缺了你便開口,免得教婆子丫鬟耽誤了主子。”

    “回老祖宗的話,院里人手都是夠的,不曾缺。”

    總之,老太太只要問她有甚麼難處,她皆含笑應著,道沒難處。

    裴少淮上下打量了一番沈姨娘,只見她相貌平平,但勝在盤了一頭烏黑青絲,膚色白皙,似是透著光。她神態端莊,又時時帶著笑意,外人見了,恐怕猜不到她是從丫鬟抬為姨娘的。

    沈姨娘原是寧氏身邊的丫鬟——玉意。

    早前也說過,裴秉元是個寡淡的性子,並不沉迷男女之事。寧氏走後,裴秉元納了玉意,一方面,是了了寧氏的一份遺願,畢竟寧氏玉意主僕情深,另一方面,老太太覺得裴秉元房里不能沒個貼身照料的,便親自做了主。

    便也就說,裴秉元納了她,是沒甚麼感情的。

    沈姨娘穿了一身藕色的裙裝,十分低調,硬生生把自己白皙的膚色掩了幾分。裴少淮曾無意听到下人們討論起,說是,早前沈姨娘也十分喜愛蜜粉色、青黛色的這樣素雅的衣物,自打林氏嫁進來以後,便再沒穿過,改穿藕色、柳黃色的。

    可見其何等謹小慎微。

    在原書中,沈姨娘成為了最後的勝者,主要是因為教養兒子得當。

    她在這伯爵府里活得謹慎,從不去爭去搶府上的任何名利,而是將目光投向別處——督促兒子讀書科考。

    她常對裴少津說︰“津兒,你雖生在這伯爵府中,卻不要惦記這府上的一絲一毫,與其去爭去搶,倒不如穩心定神好好讀書,科考,才是你的大前程。”

    一個不識字的丫鬟,能有如此見識,配得上她的結局——謹小慎微十數年,終于迎得狀元郎。

    ……

    裴少淮以為,論心機,沈姨娘必定是有的,不過是大心機,叫人佩服。

    裴少淮轉臉,又望向庶弟裴少津——如今仍是個奶娃子,略比裴少淮瘦一些,承了沈姨娘的膚色,又承了裴秉元的相貌,亦十分俊俏。目光熠熠,專注地打量著周遭的人或者物。

    果然是天降文曲星,打小就比其他孩子更加專注。

    裴少淮曾想過,自己穿越過來,勢必會改變很多事情,眾多微小變化疊加于一起,會不會影響到庶弟裴少津的氣運和前程。

    裴少淮不敢打包票影響全無,但他可以保證,他勢必不會去妨礙這位優秀的庶弟。

    試想,位卑時隱忍,遇難時不屈,得意時謹慎,這樣一個性子的人兒,豈會不成功呢?又豈能有人阻攔其成功?

    裴少淮要做的,唯向庶弟學習,刻苦奮進,而爾。

    ……

    此時,裴少淮正坐在軟榻上,自己頑。

    好不容易兄弟處在一塊,老太太便道︰“快將津哥兒也抱到軟榻上來,叫他們哥倆一同頑,親近親近。”

    沈姨娘頓了頓,猶豫道︰“津兒好動,小孩子沒輕沒重,只怕不小心磕了撞了淮哥兒……”

    老太太擺擺手,道︰“有大人在一旁看著,怕這個作甚麼。”

    裴少淮听了祖母的話,主動朝津哥兒揮舞小手,眯著眼咯咯咯地笑,似乎很期待與弟弟一同頑。

    沈姨娘將津哥兒抱了過去,放在軟榻上,與淮哥兒並排坐在一塊。

    兩個奶娃子長得都十分周正,各有各的俊俏,老太太瞧著自己有兩個這麼俊的大孫子,笑得合不攏嘴。

    津哥兒還在仔細打量眼前這個並不熟悉的長兄,裴少淮已經主動伸出小手,輕輕抓住了津哥兒的小手,上下晃了晃。裴少淮暗想,小弟弟,咱倆這可就算是握過手了,往後多多指教。

    奶娃子尚不會說話,卻會咦咦哇哇地叫,津哥兒先對裴少淮“哦”了一聲,裴少淮回了一聲“啊”,津哥兒又回了一聲,就這麼一哦一啊地,好似在說話交流。

    一旁的周嬤嬤趁機插縫,笑盈盈稱贊道︰“究竟是親兄弟,這麼快便頑到一塊了,老太太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是這個理。”老太太笑不攏嘴,又道,“瞧這個樣,多像在一起交流學問,等他們再大一些,便送到他們祖父那,讓老頭子教他哥倆讀書識字,往後再一同上學堂,兄弟二人好照應。”

    周嬤嬤又捧著打趣道︰“那可了不得,咱們伯爵府以後要出兩個狀元郎,只怕那報喜的,剛走了一個,又來一個,咱們這些婆子,剛領了一份喜錢,又來一份,可要高興壞了。”

    老太太笑得更歡,沈姨娘在一旁陪著一塊樂呵。

    ……

    ……

    轉眼又過了數月,年關將至,裴若蓮的親事,總于有了眉目。

    這日,裴秉元來到老太太院里,與老太太一同商量,道︰“兒子找了個不錯的人家,請母親參謀參謀。”

    “徐大人原是太倉州知州,官六品,上個月被聖上召回京都,賜官國子監司業。兒子打听到,徐大人已經在京都城南買好了宅子,不日,便會舉家遷到京都來,好巧,他的次子徐瞻年十七,尚未結親。兒子經同仁介紹,見了徐大人,他亦有意結親。”裴秉元把情況簡要介紹了一番。

    短短一席話,信息頗多,老太太一時沒完全意會,問道︰“從知州到司業,豈不是沒有晉升品級?”怕是聖上並不喜歡此人。

    “母親多慮了。”裴秉元解釋道,“聖上用人,自然謹慎,徐大人剛回京都,坐一年半載的冷板凳,好叫上面的人察看察看,都是常有的事。”

    老太太想了想,又道︰“上個月剛買的宅子,豈不是在京都里沒有一絲根基,凡事都要從頭開始,蓮丫頭嫁過去要吃苦頭罷?”想及此,老太太已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

    听著好似聖上要重用徐大人,可萬一沒有重用,這樣的人家在京都又沒有根基,也不知道哪一日就回到哪個州哪個府了,若是裴若蓮嫁過去,自然也要跟著奔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4章 第 4 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4章 第 4 章並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