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廢太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藝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騎驢入劍門2 本章︰第一百五十五章︰藝術

    太極殿內鴉雀無聲,一片寂靜,唯有民部尚書韋沖在听到楊堅的反問之後一臉慘然。

    他本來以為,自己也應該是在這個大殿之上看戲的一員,尤其是在看到之前越國公楊素,率先出列上奏的時候,他就更覺得今天應該沒自己什麼事了。

    可誰都有沒有想到,楊勇竟然在面對楊素的步步緊逼之時,直接換了一個方向,將整個矛頭對準到了韋沖的身上。

    但不得不說,韋沖是太子一黨,楊素本人也是太子一黨,所以楊勇這番轉移矛盾,倒也並不是完全無用之功。

    但最令韋沖頭疼的,還是他如今的處境,或者說是楊勇拋給他的難題。

    就事實而言,楊勇所說的話當然是一派胡言,如今隋朝國庫豐厚,甚至錢糧已經多到光憑原有的國庫已經裝不下了,需要新建新的倉庫來存放這些多出來的錢糧。

    在不考慮民間百姓疾苦的情形之下,隋朝中央的錢糧之盛,在整個中原的歷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這是因為有著如此龐大的錢糧作為基礎,在原有的歷史上,楊廣在登基之後才能搞出那麼多的大工程。否則如果沒有這些錢糧,即便楊廣再怎麼喜歡好大喜功,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也無可奈何。

    而擁有了如此多的錢糧,隋朝根本不存在什麼周轉不開的說法,甚至可以說只要隋朝的中央朝廷想解決一件事情,就幾乎是沒有失敗的可能。

    在如此強大的財力基礎之上,隋朝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動員民力,連以後那些各種各樣的大工程都能肆無忌憚地修建,更不要說這區區一個鹽務監的錢糧周轉不開的事情了。

    可以說,楊勇所說的這些話完全就是無稽之談。可明知道這些話都是假的,而且自己也沒有說過這些話,但韋沖卻根本不敢反駁楊勇。

    因為楊勇所借用的理由實在是讓人有些左右為難,畢竟當初鹽務監組建的時候,民部這邊確實是為了能夠對鹽務監組建的事情進行一點阻撓,而采用了一些不太恰當的借口。

    當初他們也沒想這麼多,甚至他們就沒想過,鹽務監能在楊勇的領導之下轟轟烈烈,紅紅火火地辦起來,畢竟當時這些掌控著鹽業之力的世家,背後還有著太子。

    再加上這些人本來就在朝廷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可以說他們和楊廣的組合就是妥妥的強強聯合,任何一個正常人看到這種組合,所產生的想法根本不需要去思考。

    沒有人會覺得,這種組合會敗給一個在朝堂之上,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根基實力的齊王。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鹽業不同于其他,這里面的門檻說高不高,說低不低,想要在這里面搞出一定的門道,那就起碼要對鹽業有著相當的了解。

    楊勇有嗎?

    答桉顯然是否定的。

    楊勇即便是在他以前當太子的時候,很多政務都是依靠著手下的謀士,之所以朝堂能夠保持平穩,一方面是因為隋朝剛剛建立四海還算太平。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楊勇本人實在是太過平庸,對于很多朝堂百官所呈上來的東西,楊勇都不會有太多的反駁,既然朝堂百官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而然,這表面的太平就得以延續。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堂百官包括韋沖在內,對于楊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德性,都可以說是極為清楚。

    對于一些斗雞,馬球什麼的娛樂活動,楊勇或許還能精通上一些,包括在音樂方面,楊勇也算是有些造詣,但這些東西都和朝堂政務完全不相干,屬于絕對的小道。

    對于鹽業,楊勇之前從來就沒有經手過。

    如果楊勇手下還有一些能人志士,或許大家還能對楊勇報上幾分期待,畢竟楊勇雖然自己本身沒有太大,但有一點好,那就是听得進去下屬的話,或者說,听的進去他喜歡的那些下屬的話。

    對于這些人的話,楊勇向來是不管身份,幾乎可以說是言听計從,如果楊勇手下真的有那些出色的人才相幫,那確實還有一絲翻盤的可能。

    但楊勇當時剛剛從東宮的軟禁當中解除出來,之前的那些東宮舊人,早已在這兩年被剪除干淨,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哪里有什麼能人?

    可以說,這幾乎就連選擇題也算不上,簡直就相當于把正確的答桉擺在了這道題的下面,韋沖又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這麼簡單的問題,他難道還看不出答桉是什麼嗎?

    更不要說,他本人還和楊廣帶有著一些姻親關系,有了這層紐帶,他其實也算得上是太子一黨的人。

    如果不是因為他如今年紀大了,馬上就到了要告老還鄉的年紀,他恐怕現在就已經被人貼上了太子一黨的標簽。

    但不管他到底有沒有被貼上這層標簽,他在心中必然是無法避免地,會偏向楊廣一些,再加上自己的上司,河東裴家,也是鹽業利益的受益者。

    也就是說,對于鹽務監一事,河東裴家也應該會持有一定的反對意見。

    在這種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條件背景之下,韋沖當然會選擇支持楊廣,同時對鹽務監進行簡單的打壓。

    畢竟如果他真的打壓成功,那首先他在楊廣那邊的地位必然會更高,這對于他的兒女來說,都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而且另一方面,他也會贏得那些鹽業利益的受益者們的好感,這樣一來即便是他以後逝世,他的子孫後代,也可以憑借著自己現在的這些動作和關系,為他們以後爭取到一些利益。

    從而可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延續,甚至可以塑造整個家族的輝煌。

    而且在韋沖眼里,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任何風險。

    所以他當時才敢那麼去做,甚至采用的借口,都是一些連深思熟慮都沒有去思索的借口。

    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種在韋沖的眼里,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偏偏在楊勇和鹽務監的身上發生了。

    整個鹽務監自從組建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大規模盈利,沒有拿過朝廷和民部的一分錢糧,只是依靠著齊王府自身,便將鹽務監做得如此火爆,甚至在整個京城都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浪。

    甚至這些事情的之後延展,還被拿到了如今的大朝會之上,需要朝堂百官共同討論,可以說,這已經遠遠超出了韋沖等人的預料。

    甚至說,韋沖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楊勇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但不管他知道還是不知道,這些事情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回答楊堅的問題。

    如果他反駁楊堅的話,聲稱民部的錢糧還非常的充裕,足夠進行和突厥的官貿,那就必然會被楊堅提問,為什麼民部之前並沒有給予鹽務監正常待遇的事情。

    當然,他也可以強行狡辯,聲稱民部當時周轉不開,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可這樣一來,民部的嫌疑未免太重了些,而且別人恐怕也不會相信。

    實在是顯得太有些強詞奪理。

    而且直到現在,民部也並沒有將鹽務監當時應得的錢糧送給鹽務監,也就是說,即便是韋沖說了,民部現在可以周轉的開,但是他們現在民部所進行的行為,仍然是沒有達到他所說的話。

    如果他繼續強勢奪理的話,那可以想象,他一定會被那些御史,甚至他那些政敵們瘋狂的攻擊,到時候只要隨便一查,他現在的這個帽子就絕對是戴不住了。

    而且他一旦這般強勢奪理,反駁著楊堅的想法,那他就會不可避免的觸怒到楊堅。

    為官這麼多年,他對于楊堅的脾氣和性情也是非常清楚,如果楊堅對這種事情完全沒有任何想法的話,那他是絕對不會問出民部的問題的,而他如今既然問了民部的問題,那就很顯然,楊堅已經被楊勇說的有些意動。

    也就是說這件事情雖然表面上是楊勇提出來的,但現在已經變成了楊堅的想法,楊堅的意志,他現在所反駁的並不是楊勇,而是楊堅,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他被自己的那些政敵們攻擊,楊堅本人是絕對不會保他的,甚至楊堅還會故意放縱自己的那些政敵們對自己的攻擊,從而剪除自己對楊堅想要做成這件事情的阻撓。

    韋沖當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畢竟他現在年紀也大了,身為一個在朝堂之上活了這麼長時間的官員,馬上就要臨門一腳了,在最後這段時間里,他一定要給自己的為政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絕對不能存在任何的污點。

    所以他只是快速的腦海中閃過這里面的彎彎繞繞邊,便立刻直接將這心思給絕了下來。

    “回陛下,如今快到年末,民部正在核算著一年以來朝廷的各項開支花銷,人手難免有些不足,對于一些該有的錢糧調動。還沒有明確的說法,所以對于國庫當中的錢糧民部不敢輕動。”

    韋沖恭恭敬敬地說著,這讓楊勇听完之後,眼神不由地閃了一下。

    韋沖所說的這番話,其中就很有意思,因為他並沒有說,民部的錢糧確實周轉不開,這麼直接簡單地符合楊堅所說的話。

    因為如果他這麼說的話,那接下來他要迎接的,絕對不是相安無事人,而是各種彈劾會如暴雨一般呈遞上去。

    畢竟他所掌管的這個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整個朝廷的民部啊,那可是整個朝廷幾乎可以說是最為核心的兩個地方之一,朝廷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不需要從民部手中拿錢。

    這麼重要的地方,在隋朝的強盛是人所共知的情況之下,韋沖如果說民部的錢糧周轉不開,那接下來他所要迎接的就是調查,畢竟你掌管了這麼多的錢糧,為什麼會周轉不開?

    畢竟在手中握著這麼多的錢糧的前提之下,哪怕是一頭豬坐到那個位置上,這些錢糧理所應當,也都是可以調動的開的。

    那你如果周轉不開,那顯然民部在你的掌控之下,就一定是出了一些問題,那既然有了問題,就要調查。

    可在朝堂之上當官的,有哪一個人屁股後面是干淨的?真的兩袖清風,在操場之上,清清白白的屈指可數,恐怕幾百號官員,一只手都能數的過來。

    而韋沖顯然不屬于後者。

    也就是說一旦他被調查的話,那其他的可能,他最後的清名就會不保。

    楊勇原本也打著這樣的主意,只要韋沖敢說民部的錢糧真的調動不開,那他下一個就要彈劾韋沖,讓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人負責調查。

    可沒想到韋沖居然換了個說法,雖然他也說了,民部的錢糧確實是周轉不開,但是他並沒有說,這周轉不開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反倒是他特地點明了,是因為如金正值年末,民部的事情很多,也非常重要。

    但是如今民部的人手不夠,合算起來,費時費力,為了保證國庫的安穩,所以他才沒有讓這些錢糧進行大規模的調動。

    明明結果都是一樣的,但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說出來就給人家感覺完全不一樣,如果是前者,那無疑會給人覺得是你這個人的能力有問題,甚至你這個人的屁股後面也不干淨。

    <a href="https://" id="xs.com</a>

    但如果是後者的話,大家就反而會覺得你對待政務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這樣的話,即便是你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大家也並不會怪罪。

    而這樣的話,也給了楊堅一個合理的解釋,別管事實是不是這樣,但楊堅是非常願意相信的。

    畢竟如果要對韋沖動手的話,而韋沖的地位又非常重要,如此一來的話,必然會引起整個朝堂之上的動蕩,而且韋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哪怕是不對他動手,韋沖他也早晚都是要退位讓賢的。

    既然有更和平的方法來解決這件事,為什麼要退而求其次,采用那種更為接近的方法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隋廢太子》,方便以後閱讀大隋廢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藝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隋廢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藝術並對大隋廢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