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廢太子

第一百五十四章︰內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騎驢入劍門2 本章︰第一百五十四章︰內府

    不得不說,楊廣和宇文述兩人確實是極好地拿捏了楊堅現在的心態。

    他們深知現在楊堅想要的是什麼,畢竟楊堅年紀已經不小了,做事情完全沒有當初的那股激進的心態,一切都趨于平和,保守,包括政令也是如此。

    現在眼看著楊勇極有可能在朝廷之上掀起一波大的風浪,楊堅當然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楊廣和宇文述兩人也並沒有對楊勇身邊的那些支持者下手,而是目標明確,將一切的矛頭直指向楊勇本人。

    因為現在楊勇身邊的支持者大抵能分成兩種,前一種是例如像李綱和梁毗一樣,楊堅也用了這麼多年,在不出大的亂子之前,楊堅是不會對這些人動手的。

    因為一旦對這些人動手,就會影響到潮局的穩定,楊寧現在想保持整個超級的平穩,所以這些人是動不得的,如果將矛頭指向這些人,那麼最大的可能也都是無功而返。

    而楊勇身邊的支持者,第二種便是例如像史萬寶和史懷義,杜如晦這些。

    這些人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遠遠不如前者,從理論上來說,陽間對他們的重視效果也沒有那麼大,甚至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沒有什麼太听說過。

    如果陽光想對他們下手的話,那效果還是會比較明顯的,但同樣,正是因為他們身份地位都太過弱小,對他們下手,起碼在楊廣看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畢竟這些人身份地位都不是很重要,楊勇即便失去的這一批人,還可以繼續提拔另一批人,反正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想往上爬的人。也不缺那種看不清形勢和狀態的傻子。

    更何況,剪除一個人身邊的黨羽,哪有直接剪除這個人來的實在?

    而經過這些人的一通操作,那最後的難題很明顯,就直接被拋到了楊勇的頭上。

    面對著楊堅的詢問,楊勇無論是說什麼,對于他來說都是一個絕對的下策。

    在大朝會這樣重要的時間點,如果楊勇敢反駁楊堅所說的那些話,甚至如果拒絕和突厥進行官貿,那無疑是直接違逆上意。

    光是各種各樣的大帽子,就能直接把楊勇的脖子壓斷。

    而且這樣一來,還是必會直接惹得楊堅的不悅,對于楊勇現在來說,不論楊堅對他的態度到底如何,但他總歸都是需要楊堅的支持的,如果再繼續觸怒楊堅,他以後就定然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起色了。

    所以只要楊勇還保留著一絲理智,那他就絕對不會將這些話說出口。

    可如果他並不拒絕楊堅,甚至附和楊堅的提議,那對于他來說,就相當于將鹽務監的絕大部分利益拱手讓人。

    這不僅可以起到楊廣和宇文述所謀劃的意圖,既可以拉攏那些新貴勢力,也可以同時削弱現在楊勇手下唯一的鹽務監的勢力,相當于既增強了自己,又同時削弱了對手。

    而且一旦楊勇答應這件事情,無疑相當于將自己辛辛苦苦所創下的基業送給了別人,那這樣一來,那些之前一直跟著楊勇兢兢業業,守著鹽務監的人又會做和想法,那就很值得耐人尋味了。

    畢竟一個連自身利益都沒有辦法保證的人,又拿什麼去要求別人也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去辦事情呢?

    更何況,這還會把自身利益拱手讓給敵人,這無疑會讓他手下的人,對他本身產生一定的能力的懷疑。

    大家不管是干什麼,尤其是多的這種事情,所圖謀的就是一個榮華富貴,一個升官發財,都是能夠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利益的,現在如果在楊勇的身上看不到利益,那這些人定然會有一些其他的心思生成。

    反正在楊廣的心里,楊勇此時竟然是已經沒有了什麼翻盤的能力的,所以他在這太極殿上保持的相當澹定,面對著楊堅對楊勇的詢問,他也沒有表露出任何情緒,就只是那麼澹然地站在所有臣工的最前方,甚至連看楊勇一眼都沒有看,彷佛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和他沒有半分錢的關系。

    而楊勇也沒有多看楊廣,他只是從臣工列位走了出來,先是向著龍椅上的楊堅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隨後道︰“回父皇,之前由吏部調往鹽務監的那些青年俊杰,個個都是才學飽讀之士。

    他們能在鹽務監靜下心來,學習一些自己之前從來沒有學過的事情,這段時間也是進步斐然,即便是兒臣,對這些青年俊杰們,心中都是佩服的緊,這些人未來定然是我大隋朝廷棟梁。”

    “……”

    太極殿內一片寂靜。

    楊勇雖然說出了這麼一大堆,在捧那些勛貴家族的臭腳,拍著他們的馬屁,但說到底,也並不是此次討論的核心。

    在鹽務監這巨大的利益面前,可不是楊勇說兩句好話,就能讓這些勛貴家族們放手的。

    當然楊勇也不會這麼天真,畢竟這朝堂之上,甚至說在朝堂之外,天下之內,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一個利字。

    不論一個人說的再怎麼冠冕堂皇,再怎麼好听,但最後都無法避免地離不開利益二字。

    所以他繼續道︰“不過兒臣以為,這些青年俊杰們都是飽讀才學之士,但畢竟年紀還尚且年輕,這事關朝廷未來千百年之大計,恐非是他們一己之力可以擔起的。

    而且如此大的事情,兒臣覺得交給戶部,兵部去辦也並不妥當。之前兒臣奉父皇旨意,組建鹽務監之時,就曾經向戶部去討要錢糧。

    但戶部卻推脫如今天下四方都需要錢糧需要的緊,戶部難以調配開來,讓兒臣和鹽務監再等一等,多等一等。

    鹽務監最後之所以能得以開辦,還是兒臣向民間借了一批錢糧。

    但不管怎麼說,鹽務監畢竟還是我朝廷內的事情,現在戶部有難,鹽務監為戶部分憂也是理所應當的,更何況,家里人的事情,即便是說破了天,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

    可如今要和突厥官貿,這所展現的是我大隋之風範,是我中原對外族的一種風采和態度,此事乃是關乎著國家和朝廷的對外形象,絕對是極其重要之事。

    如果一旦被外族發現,我大隋朝廷戶部錢糧周轉不開,這不僅不會樹立我大隋朝廷對外之風采,甚至還有可能讓外族看清我大隋內部之虛實,從而不僅不會讓他們臣服于我大隋,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我大隋人弱可欺。

    畢竟那些外族不通文墨,也不識世間道理,看不清這表面上的困難其中暗含的卻是我整個中原的復數以及我中原的地大物博。

    而且加之一旦那些外族被有心人挑唆,難免會被眼前的意識之力蒙蔽雙眼,最後誤入歧途,不論是給外族,還是給我整個隋朝子民,都會帶來水深火熱之痛苦。

    所以兒臣以為,這和突厥啟民展開官貿之事,不能交由朝廷戶部,兵部去辦,唯有以父皇聖名之君,聖名之德,才能讓那些外族知曉我中原之盛。

    也唯有如此,才能給我中原百姓帶來長久之太平。”

    楊勇康慨地說完一通說辭,忽地在太極殿上跪了下來,高聲又喊道︰“兒臣斗膽上奏,請父皇為天下蒼生計,于內府當中開設官貿特使,由父皇全權統領和突厥啟民官貿一事!”

    “!?”

    楊勇這一番話說完,太極殿內頓時大眼瞪小眼連成一片,就連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對朝堂這些風波冷眼旁觀的楊廣,此時都不由地將目光轉到了楊勇的身上,眼神當中露出著驚愕。

    因為楊勇雖然說了這麼多話,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最後那番話,要由楊堅本人全權負責和突厥外族展開官貿的事情。

    楊穎並沒有不識食物的當面拒絕,因為這種事情一旦壓下來,拒絕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即便楊勇嚴辭拒絕,但這明顯是違背天下大事的做法,也必然會被朝廷拋棄,最後只會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但楊勇也沒有完全同意,而是轉變了一個思路,一個途徑,雖然我同意了展開官貿的事情,但我並不同意讓朝廷,或者說是楊廣的人來主持著官貿的事,而是要由楊堅來主持。

    而楊勇在提出這一想法的同時,原因說的也是極其的高大上,什麼為天下萬民,中原百姓蒼生社稷計……

    這種基調一旦定了下來,那即便是楊堅想不同意也難。

    更何況,楊堅難道還會不同意,這樣明顯對他有著好處的事情嗎?

    雖然楊堅現在年紀大了,心態也不如以往那般激進,一心想要維持著朝堂的穩定,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基于他自身的利益,不受任何觸動,所有的事情對他本身的利益產生不到任何的影響,這樣的前提之下的。

    可如果朝堂上的事情,突然關乎到了他本身的利益,那所謂的朝堂平衡就要稍微靠邊站了,就比方說他之前對于朝堂上的掌控,當他明顯感覺到自己力不從心,朝堂已經隱隱約約要脫離他的掌控的時候,他便立刻不論是冒著哪樣的風險,也要將楊勇從東宮的軟禁當中放出來。

    甚至還不惜頂著百官直言上諫的風險,直接為楊勇進封了親王爵位。

    而現在楊勇就直接將和突厥起名展開官貿的事情交到了楊堅的手里,楊堅難道會這麼輕易的錯過嗎?

    要知道,隨便任何一個人都知道,這里面所包含的利益到底有多麼的巨大。

    表面上說,楊堅身為皇帝,應該富有四海,不應該對這些所謂的頭小利產生想法,但明面上說畢竟只是明面上說,任何一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在心中產生一定的欲望。

    即便這個人是皇帝,這個人是楊堅,是整個隋朝明面上最為富有的人,但他所擁有的錢,畢竟也只是國庫里的錢,他如果想要用,那也是需要朝廷點頭同意的。

    就像是楊堅將國庫里的錢分發給朝堂上的百官作為獎賞一樣,這些事情朝停當然不會不同意,畢竟自己給自己發錢,他們哪里有拒絕的道理?

    可如果楊堅想用國庫的錢做些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少量一些,朝廷倒是還好,不會違逆楊堅的想法,但是……如果這些錢一旦多了起來呢?

    對于這些朝堂百官來說,國庫里的錢就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他們的。拿他們自己的錢去做陽間喜歡的事情,這對于他們來說明顯是一件並不是很劃算的買賣,所以他們必然會加以抵制,楊堅對這種情形是有深刻理解的。

    而作為一個帝王,甚至說一個對自身安全感並不是特別信任的地方,他是無論如何也要避免這種情況的,之前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可現在楊勇的這番話,卻突然像在他的心中敲出了一扇大門一般。

    讓他彷佛在昏暗的房間內,突然看到了一絲光亮。

    因為楊勇最後那番話說的很清楚,要讓楊堅在內府當中,設置官貿特使。

    內府啊!這可不是朝廷。

    也就是說,如果楊堅真的答應了,然後從內府當中設置了官貿特使,那以後和突厥展開的貿易,最後的錢財,都會源源不斷地流到楊堅自己的腰包里。

    誰會拒絕別人給自己送錢呢?

    而且這樣一來,楊堅還並不需要朝堂會對他進行太多的掣肘,畢竟在展開貿易的時候,所需要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白鹽。

    <a id="/xiaoshuo/118220/">《我的治愈系游戲》</a>

    而白鹽的產出,是掌握著鹽務監的手里,而鹽務監又是誰的呢?

    楊勇的啊!

    今天這些事情就是楊勇提出來的,所以楊勇絕對不會在白鹽的事情上動什麼手腳。

    也就是說,楊堅根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只是想通了這一點,楊堅的眼神頓時就亮了起來,整個人也一改之前的沉著鎮定,明顯有些躍躍欲試起來。

    但帝王畢竟還是帝王,所以他倒是沒有立刻明著表態,只是故作驚訝地問道︰“哦,戶部的錢糧竟然周轉不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隋廢太子》,方便以後閱讀大隋廢太子第一百五十四章︰內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隋廢太子第一百五十四章︰內府並對大隋廢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