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擴館引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色江南 本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擴館引賢

    “以靜制動,以局制勢。”徐牧眼神微亮,“引蛇出洞,反將一軍。”

    “如何引?”朱標眉頭緊鎖。

    徐牧卻含笑不答,只說︰“明日午後,殿下可安排一次東宮賞花宴,邀請諸皇子及重臣子弟赴宴。”

    “賞花?”朱標驚疑不定,“此時設宴,是否過于張揚?”

    “正因張揚,方可試出破綻。”徐牧微微一笑,“那蛇,便藏在花下。”

    次日,春日和暖,東宮果然張燈結彩,設下玉階花席,邀請諸皇子齊聚。

    朱棣身披錦袍,踏步而入,冷目環視諸位,“太子今日好雅興。”

    “與兄弟共賞,豈不美事?”朱標笑迎。

    朱允陁瞴@煸傻紉嚳追茁渥 皇賓﹞鎝淮恚 ㄏ閆吮恰br />
    朱瀚立于回廊處,眺望宴席,微微點頭。

    “王爺。”劉貞快步而來,在耳邊低語,“如您所料,那位許指揮使的長子許雲裳,在今晨偷偷聯絡了內東廠一名校尉。”

    朱瀚目光冷了幾分,“繼續盯著,宴席中若有異動,莫留情面。”

    劉貞退去。

    果然,不多時,席間一壇佳釀傳至朱棣案前,朱棣笑著舉杯,“太子兄,今日宴席,竟無琴師奏樂?未免冷清。”

    朱標微笑,“三弟若想听,我便請來。”

    他手一揮,果然,一名白衣女子攜琴而入,容貌清雅,步履輕柔。

    她坐下調弦,忽而一道微不可察的眼神掃過朱標。

    朱瀚眼神一凜,步履未動,反而緩緩握緊玉扇。

    琴音初起,清泠如溪,似夢似幻。

    白衣女子雙目低垂,縴指拂弦,音韻之間仿佛帶著一股柔中藏銳的氣息。

    朱瀚站在回廊之側,眸中光芒暗涌,他未曾動彈,卻已將那女子自進殿起的每一個細節都納入心鏡。

    她不曾多言,然而目光掃過席間幾人時,落在朱棣身上僅一瞬,卻在轉向朱標之時,多停留了半息。就是這半息,足以讓朱瀚心生警兆。

    “這女子並非尋常藝伎。”朱瀚輕聲,似在自語,手中玉扇緩緩打開,骨面之上繪有墨蓮,紋路靜雅,配他此刻的神情,竟讓人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朱標察覺異樣,略一偏首,看向坐于側席的皇叔。

    朱瀚不動聲色地對他點了點頭,隨即低聲吩咐身邊一名近侍︰“去,讓徐牧暗中查清那女子的出身與來歷。”

    “是。”近侍如影而退。

    席間眾人仍沉浸在琴聲之中,不覺異樣。朱棣端著酒杯,面上含笑,卻不時打量那名女子,眼神深處似有所思。

    忽而,女子手中一抖,原本聯綿的琴音斷了一拍,卻被她巧妙掩飾成轉調過渡。

    朱標微微蹙眉,而朱瀚的目光則在那一瞬間驟然凝聚。他看得極清,那女子在走神的一剎那,眼神掃過朱允陁�br />
    “她的目標,不止太子。”朱瀚低聲,眼中浮現冷意,“或許,真正的誘餌,是她自己。”

    就在此時,徐牧悄然現身,繞至朱瀚身側,低語片刻。朱瀚听完,目光深沉如夜。

    “原來如此。”他輕聲一笑,眸光卻愈發清冷,“她名喚柳音,本出自御前琴坊三年前流放名冊中之人。按理早該發配嶺南,竟悄然重回京中,且得太子召入?”

    徐牧點頭,“查得她今春才由內務府回收入冊,負責東宮教坊琴藝。而推薦之人——是禮部侍郎周謙之子。”

    “周謙?”朱瀚眉峰微挑,“此人與許家交好。”

    “不錯。”徐牧低聲道,“昨夜許雲裳暗中聯系內東廠之事已確認,他今晨又見過周侍郎。”

    朱瀚眸光沉凝片刻,隨即扇骨輕合,唇角露出一抹莫測弧度。

    “看來,這次宴席……果然來得值當。”

    正當琴聲將止之際,朱標起身,拍掌笑道︰“妙,實在妙。”他眼中雖帶笑意,卻透著不易察覺的探意。

    “敢問姑娘名諱?”朱標溫聲開口。

    女子放下琴,輕輕起身,盈盈一禮︰“妾名柳音,東宮教坊伺藝,叩見殿下。”

    朱棣放下酒杯,忽然接口笑道︰“柳音姑娘這曲子,倒是頗有幾分殺伐氣意,不若常人女流溫婉之調,倒像是……為誰而奏?”

    柳音微一低頭,“回三殿下,此曲名為《破鏡》,妾自幼所學,並無他意。”

    朱棣眼底閃過一絲冷色,“破鏡重圓,亦或鏡碎無痕,倒也說得通。”

    朱標淡然笑著掩飾了場中微妙氣氛,“多謝柳音姑娘,今日果然不虛此宴。”

    “妾告退。”女子再次行禮,緩緩退下,步履依舊從容。

    朱瀚卻輕聲吩咐身後人︰“讓劉貞的人悄隨其後,切不可驚動。”

    賞花宴後,賓客漸散,唯朱棣、朱允纎{艫米罹謾br />
    朱棣似無意間談起太子近來頗得聖眷,語中幾分揶揄幾分冷意。朱標始終笑而不答,只待眾人離去後,回廊上獨自立了許久。

    “皇叔。”他終于開口,朱瀚自樹影間緩步而出。

    “我在。”朱瀚站在他身旁,一同望著漸晚的天光。

    “那女子……”朱標聲音低沉,“我昨夜確是命人安排教坊,原本並無她名。”

    “是有人動手腳。”朱瀚沉聲,“但並非針對你一人,柳音只是引子。許家、周氏、甚至你身邊的內侍……都可能已被滲透。”

    朱標輕嘆︰“那他們要的,是我,還是皇位?”

    朱瀚垂眸片刻,道︰“要你,是因為你有繼承之名;若你失勢,皇位便可旁落他人——而不管落誰手,都與他們有關。”

    “皇叔……若父皇終不傳我……”朱標罕見地吐露心聲。

    “那也不代表你可退。”朱瀚忽而語氣一冷,“這天下,不只父皇的旨意決定一切。你是太子,不得自弱。”

    朱標默然,良久方問︰“那我接下來該如何?”

    朱瀚回頭看他,眼神如深潭。

    “引蛇出洞,只是開始。”他緩聲道,“下一步,要築網。”

    “網?”

    “我將召回三人。”朱瀚眸光一凝,“一人為你布局,一人為你暗查,一人為你護身。三人皆是我密使,多年蟄伏于民間,今可用時。”

    “皇叔早有準備?”朱標似震驚又帶幾分安心。

    朱瀚微笑,“若我無備,豈能護你至今。”

    話落,一縷晚風吹拂而過,朱標眼中仿佛被點亮了光。他終于明白,皇叔之深沉遠遠不止眼前所見。

    三日後,東城王府秘苑內。

    一名瘦削中年男子負手而立,身後黑袍隨風獵獵。

    他名喚“馮解”,號“影客”,昔年為江湖間以斷案推理著稱的奇士。今由朱瀚親召回京,入東宮密探。

    “太子。”馮解低頭拱手,“臣已查明柳音來歷——她被許家安插,目的並非刺殺,而是搜集東宮日常事務與密語,再由周侍郎中轉送出。”

    “那她呢?”朱標問。

    “已由我們控制,暫不動她。”馮解目光平靜,“留她在教坊,或許能釣出更多魚。”

    “很好。”朱標點頭,轉頭看向坐在側榻撫扇而坐的朱瀚,“皇叔,第三人,何時入局?”

    朱瀚略一沉吟,緩緩答道︰“他,已在宮中多年,只待我一言。”

    “誰?”

    “內侍總管——林弘。”

    朱標猛然抬頭,“他?!”

    “不錯。”朱瀚淡笑,“他是我安插在宮中最深的一顆棋子,藏得久,藏得穩,如今,是時候動了。”

    午後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斑駁地灑在王府花廳的地磚上。

    朱瀚倚在案前,一襲玄衣,面色沉靜,指間輕輕撥弄著一枚青玉棋子。

    茶香氤氳,他似乎陷入了某種沉思,卻又隨時清醒地注視著心中那盤棋局。

    門外傳來腳步聲,穩重卻不失迅捷。

    “進來。”

    門簾微動,馮解步入,行禮畢,低聲說道︰“柳音已重新歸位,今日她于午後受邀入翊善殿,為太子演奏。然她昨日深夜曾出教坊,停留一刻鐘于尚藥局南側偏門。”

    “尚藥局?”朱瀚眉頭一動,眼底波光微漾,“那里平日無人出入。她為何去那?”

    “屬下推測,是有人在那里與她接頭。但尚藥局人員並未更替,也無異動,或許,是臨時借道。”

    朱瀚輕點桌面,“太子可知此事?”

    馮解搖頭,“不知。”

    朱瀚收起棋子,目光落在遠處一株枝頭殘花上,“不急。讓她繼續演,演得越投入,我們看得越清楚。”

    話音未落,門外又有腳步,略顯急促。是劉貞。

    “殿下,林弘有請。說今日宮中設宴,皇上命太子陪席,望王爺亦同往。”

    朱瀚眼角微動,眼底浮現些許戲謔,“設宴?這時節設何宴?皇兄今日倒是雅興頗濃。”

    劉貞低聲補充道︰“今晨宮中傳言,太子擬增修翊善書院,陛下心有遲疑,宴或為試探。”

    “哦?”朱瀚輕笑,“若非有心之人故意挑動,又豈會生此枝節?皇兄久不設宴,突然召我與太子同席,想來是有人在他耳邊添了些趣話。”

    他輕輕一擺袖,“既如此,赴宴。”

    傍晚時分,皇宮乾清宮外已張燈結彩,一如宮中慣例,酒席並不鋪張,菜式皆循內廷節令制度,只是在主位之上,今日卻多設了三席。

    朱瀚至時,朱元璋已坐于中席。雖年過半百,卻仍精神矍鑠,虎目含威。朱標坐于左側,神情溫文,目中沉靜。而在右側,竟坐著朱棣。

    朱瀚步入時,朱元璋抬眼看他一眼,眸中似有意味。

    “皇弟來遲了。”

    “臣弟罪過。適才在府中未及換朝服,略晚了片刻。”

    朱元璋擺擺手,目光一轉,淡然道︰“你許久未入宮,今朝臣又說你王府密使頻繁,朕倒想听听,你近日都忙了些什麼。”

    朱瀚心中一動,卻不顯于色。他走至席前,緩緩坐下,笑著道︰“回皇兄,臣弟不過是老病纏身,常服藥調理。近日略覺好轉,便遣人出府采些藥材,也與老友數人閑談,未曾涉政。”

    “未涉政?”朱元璋冷哼一聲,“你這‘老友’中,有一個姓曹的醫士,另一個卻是禮部周侍郎的舊友。你當朕耳目盡失不成?”

    朱瀚不驚不慌,依舊平靜,“皇兄若信他們的流言,臣弟自當請罪。若信臣弟,那些人,倒該查查他們為何如此上心王府之事。”

    朱元璋目光一閃,轉而看向朱標,“太子,你說呢?”

    朱標略一沉吟,起身拱手,“父皇所言極是。但臣兒以為,皇叔素來謹慎,斷不致妄行。若真有異動,兒臣第一個請罪。”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你總是護著他。”

    朱標躬身,“兒臣不敢。只是明理罷了。”

    一時間,席中氣氛微妙,朱棣手中舉箸,卻不動,眼神在三人之間游移。

    朱瀚忽然一笑,“皇兄若不放心,不妨遣人駐我府中,晝夜監察,我絕不抗旨。”

    “哼。”朱元璋一擺袖,“罷了。你啊,總是口齒伶俐。朕老了,听不得這些。”

    朱瀚低頭一笑,卻在心中暗記︰此舉,非是朱元璋試探,而是有人故意讓他與太子同時受壓,以分化其間信任。

    那人,會是誰?

    夜宴過半,朱元璋忽開口道︰“前日听聞翊善書院增修,太子有此意,是何因由?”

    朱標起身,“回父皇。書院舊殿漏雨,師資不敷,臣兒欲擴館引賢,使內侍諸皇孫弟子得所棲心。”

    “哼,得所棲心?”朱元璋眼中銳意乍現,“你要引哪些‘賢人’?從哪里來?又由誰薦?”

    “臣兒自會審閱。”朱標平聲回道,“若父皇不允,兒臣自廢此意。”

    朱瀚忽然開口,“臣弟倒有一人可薦。”

    眾人皆看向他。

    “此人名喚沈浮,昔年禮部案首,因辭官入私學,近年隱居北苑。若太子欲修學宮,此人可為首輔。”

    “沈浮?”朱元璋眼神微動,“此人我知,當年言語尖刻,直言批過朕三策。”

    “正因如此,才可為太子師。”朱瀚淡淡一笑,“不是所有人,都該是順耳之臣。”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大笑,“你倒是替太子安排得周到。”

    朱標側目望朱瀚,眼中一絲波動劃過。

    而朱棣,卻目光低垂,手中酒未飲,袖中拳微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擴館引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擴館引賢並對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