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
就在朱成鈞享受美人溫柔跟休閑日光浴時,門鈴突然響起。
朱成鈞還未站起身,忽然眼前白影一閃,明婧窈窕的身姿猶如天仙臨塵來到院中,緊接著左邊大院的徐 等人也聞訊趕來。
“夫君,是有事發生嗎?”芮瑾萱再次從朱成鈞臉上看到記憶尤深的表情。
朱成鈞還沒來得及回話,徐霄就快步闖了進來。
“大哥,不好了,工匠齊聚縣府衙門。”徐霄邊說話邊喘著粗氣。
朱成鈞並未在意重新坐回搖椅上,淡淡的問道“來了多少鬧事的。”
“很多……少說也有上千人!還不止,據報,城門十里外有大批流民涌來!”
听到這個消息朱成鈞坐不住了,蹭地彈將起來。
鐘離縣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眼下就有工匠圍攻縣府衙門,還涌來大批流民,朱成鈞直呼禍不單行,好不容易得來的幾天閑暇時光,說沒便沒了。
本縣工匠還好對付,能找上縣府討說法就說明他們還認可自己這個父母官,流民就另當別論了,他們始終是社會治安的隱患。
“走!備車!”朱成鈞連忙吩咐徐霄。
“我隨你一起。”明婧跟上朱成鈞的步伐。
朱成鈞轉過身來,看到徐 等四位女羅剎也沒閑著。
“沒事,我能應付。”朱成鈞沖明婧微微一笑,轉而看向徐 等四位女羅剎,說道“姐姐就在家坐著,我有這四位女……女俠守護。”朱成鈞在四雙陰寒妙目的凝視下連忙改口“都是普通百姓,事情遠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用不著大驚小怪。”
“小心駛得萬年船,就讓陳璇和孫琦跟你走一趟。”徐 提議道。
流民與亂民的區別不過一念之差,誰也拿不準流民什麼時候會變成亂民。
朱成鈞點了點頭,轉身快步離去。
出得大宅,孫琦,陳璇率先竄進車廂,臨了還不忘給朱成鈞一個警告的眼神。
朱成鈞無奈只好跟徐霄並排坐在駕駛位上。
“那些鬧事的工匠是受何人攛掇。”朱成鈞向徐霄詢問道。
徐霄眉頭輕皺“每個行業都有一個領頭人,依小弟看,無論是工匠圍攻縣府衙門還是流民竄入本縣,背後的始作俑者都是那些沒能攬到生意的家伙在暗中使梗。”
朱成鈞內心一陣唏噓看來咱這一系列舉措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馬車行至通往縣府衙門的大道上,朱成鈞看到沈澤正向衙門直奔。
積極為東家分憂,有這樣的員工相助,朱成鈞倍感欣慰。
“放慢車速。”徐霄依言而行。
“上車。”朱成鈞對沈澤喊了一聲。
還未等沈澤坐穩當,朱成鈞便問話道“說說你的應對之策。”
沈澤回道“回東家話,本縣工匠一事好處理,只需發布一則招工啟示便可。”說到流民,沈澤面露為難之色“如今大批流民涌入,我們手上又沒有足夠多的糧食……此事只怕……”一向以多智聰明自居的沈澤也變得支吾起來,流民只要能看得到活下去的希望短時間就亂不起來,倘若生存無望必然生亂。一旦流民作亂,對正在進行的大城建工程無疑會產生巨大的破壞。
朱成鈞同意沈澤對本縣鬧事工匠的處理辦法,他們不過是擔心飯碗不保罷了。臨近縣府大街,朱成鈞當即對沈澤吩咐道“你馬上到縣府衙門找鄧樾,讓他擬一紙文書正告那群鬧事的工匠,你從旁協助,務必分化瓦解他們與工坊雇主的關系。”
這次大城建工程所需的建材朱成鈞通過組建工坊的方式自主生產單向供應,其他工坊主從中分不到一杯羹,眼紅在所難免。對于工坊主組織工匠鬧事,朱成鈞和沈澤都早已有了預判。作為朱成鈞生意上的得力助手,沈澤心里早就有了應對預案。
“屬下調查過,那些工坊給工匠們開的工錢比我們給失業百姓開的工錢要低上一成五有余,東家放心,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沈澤當即夸下海口。
苛待員工的老板還指望員工對你的事業有多盡力?
朱成鈞相信以沈澤的辦事能力,工匠圍攻縣府一事很快就能平息。
“處理完工匠事件後,馬上出城與我匯合。”
“屬下明白。”沈澤應了一聲,還未等馬車停穩便跳了下去。
鬧事的工匠在工坊主慫恿下將縣府衙門圍得水泄不通,隔著半條大街一眼望去盡是烏泱泱的人群,道路堵塞,朱成鈞只好繞道而行。
此時,縣府大門緊閉。
懾于官府威嚴,組織鬧事的工坊主也沒那個膽子帶人硬闖。
百姓群集鬧事,稍有處置不慎就會鬧出流血事件,駐守衙門辦公的鄧樾等人急得來回踱步,苦思良策。
“鄧兄,沈行長來了。”史謙將沈澤領到後衙。
“沈行長,是朱兄派你來的嗎?朱兄怎麼說……”
事態緊急沈澤也沒時間與眾人寒暄,簡單的拱手見禮“諸位,在下受朱公子委派,特來協助處理此事。”
“朱兄沒來?”
沈澤抬手,示意大家安靜“朱公子另有緊急之事需處理,無暇分身。”
“還有更緊急的事?”
“諸位無需驚慌,朱公子已有應對之策。”听到沈澤說朱成鈞已經有了應對之策,眾人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沈澤看向鄧樾,轉達朱成鈞的指示“請鄧公子依據朱公子的指示擬一則公文,稍後隨我一同正面接見前來造訪的百姓。”
當听到要面對上千情緒激憤的百姓,眾人瞬間臉色煞白。
鄧樾很快便根據朱成鈞的指示精神擬好了告民文書。
“這……當真能行?”
沈澤給大家一個放心的眼神,說道“先把這則文書公布出去,探探百姓是什麼反應。”沈澤忽然想到大多數工匠可能大多都是目不識丁之人,掃了一眼眾人“在下想請一人前去對百姓宣讀並解說這份告民文書。”
“百姓又不是洪水猛獸,我來!”鄭經義拿起書稿便往外走。
“告民文書既由在下提筆,我願與鄭兄一道。”鄧樾緊隨其後。
沈澤知道自己必須在場,緊跟上鄭經義和鄧樾的步伐。
“嘎吱……”緊閉多時的縣府正門大開。
“出來了。”圍在縣府大門的一眾工匠無意識的後退一步。
“何以不見朱大人?”
工匠們交頭接耳,細聲嘀咕。
“我們要見朱大人!”陶鑄高喊道。
“請朱大人出來……”
有了陶鑄帶頭,其余工坊主隨聲附和。
沈澤給鄭經義示意,讓他直接宣讀文書。
“諸位,下面由我宣讀朱大人的告民文書,請大家靜一靜。”
此話一出,場面瞬間安靜了下來,鄭經義適時朗聲宣讀文書“全縣紳民悉之,城市建設利在萬民,為後世子孫福祉計…………”
鄭經義話音剛落,鄧樾不等領頭鬧事的工坊主發言,當即接過話“朱大人曾言,本縣百行工匠的薪資待遇不足養活一家三口,實為各大坊主苛刻盤剝所致,爾等相助欺汝虐汝之人詰難縣府,實為助惡為虐。朱大人仁慈愛民,大城建設正是用人之際,朱大人特命我轉達,他誠心歡迎諸位加入到福蔭子孫的建設隊伍中來。”
鄭經義見鄧樾已經調動了台下眾多匠人的情緒,也取得了初步的信任,適時補充道“諸位有所不知,朱大人命沈澤先生組建了眾多的工坊,爾等都擁有一技之長,何不擺脫苛虐你們的雇主到新工坊工作,沈澤先生說了,凡是願意到他旗下的工坊工作,薪資待遇,一律從優!”
“此話當真?”
“沈澤先生何在,請他出來跟我們說幾句。”
…………
一眾受工坊主慫恿的匠人听到可以獲得更好的薪資待遇,瞬間將雇主事前對他們交代過的話拋諸腦後。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能在背後有官府支持的工坊下干活總比給私人雇主干活要好上一些,說出去也有面子。
沈澤見大家都有換個雇主的迫切意願,抓準時機登場,爭取及早將這些經驗豐富的匠人拉到人手緊缺的新工坊。
“諸位師傅,我便是受朱大人之命組建工坊為大城建工程生產建築材料的沈澤,方才鄭先生說過‘薪資待遇,一律從優’也正是我想對諸位說的話。新工坊組建伊始,求才若渴,沈某需要諸位的才具。”
“沈先生,新工坊給我們開的薪資如何。”
…………
一眾工匠接連發問。
沈澤掃了一眼站在最前排的工坊主,見他們臉色非常難看,轉而對一眾匠人說道“新工坊給你們開的薪資比你們原來要高出兩成!不僅如此,新工坊實行上六天休一天,第六天雙倍工錢的薪資制度。”
錢多又有閑,僅此兩點就足夠吸引人。
“我願到沈先生的工坊干活!”
“我願意!”
“我也願意!”
…………
看到一眾工匠爭先恐後要加入冤家對手組建的工坊工作,慫恿匠人鬧事的工坊主此刻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事沒鬧成不說,還損失一大批技能嫻熟的匠人,始作俑者氣得灰溜溜退場。
匠人踴躍報名加入新工坊,對此沈澤倍感欣喜,此次不僅解決了群體危機還乘機達成了打擊老牌建材工坊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
匠人圍困縣府的危機得以完美解決,沈澤將安置工作交給各工坊的負責人,轉身就踏上馬車直奔城外而去。
距離縣城十里外的小山坡上,朱成鈞舉目遠眺,流民緩緩走近。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