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參加科考的甲隊士子百人,當這一百個讀書人都拿到了試卷之後,他們開始好奇的看考卷上的內容。
考卷最側,兩個巨大醒目的文字,視之,乃【經學】二字。
接著,越過此字,從右上角豎著往下看,出現的字依次是,籍貫,州,後邊跟著,然後,郡,後邊又一括號。
絕大多數人一看,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該填什麼,拿起筆填了起來。
也有少部分人看不明白,無助的左右張望。
這時,左右挎刀守衛的甲士便過來,俯身指著括號說到,“家住何州何郡何縣鄉,姓甚名誰,填里邊。”
甲士們可能不識字,但是,他們在來協助主持考場之前,先已被李孟羲面授機宜,考場里可能遭遇的情況,考了無數場考試的李孟羲可太清楚了,因而早有準備。
待讀書人寫好籍貫姓名等信息之後,有人開始準備往下寫了。
這時,左右的甲士叫住了欲動筆的士子。
甲士走過來,從袖子里抽出一根長長的黑紙條,次啦撕了一段,然後又從腰間把一個竹筒取了下來,手指頭伸到竹筒里搪了一些面湖,把面湖往黑紙條背面一涂,面湖涂好,甲士將黑紙條交給士子。
士子接到紙條時,普遍是茫然不解,不知為何要給一黑紙。
甲士解釋,“上邊有令,讓把姓名籍貫湖住,批卷之時乃用盲閱,不看姓名籍貫,此以杜絕徇私,確保公正。”
原來是為了公正,當士子們听到公正二字,再看眼前白紙黑字的試卷,頓覺滿紙光明。
有多少士子,露顏一笑,拿起黑色紙條往籍貫姓名一欄一貼,姓名籍貫便被擋了個嚴嚴實實。
正式答題開始。
士子們往下看題,見又是一行略大的字,視之,乃是,【第一大題——論語散句填寫】
這所謂的論語散句,很多士子們往下一看,心里笑了。
無他,實在是簡單的過分了。
像什麼,“學而時習之”的下一句,什麼“士不可不弘毅”的下一句,諸如此類。
好多參試的士子,參試之前本還忐忑,結果一見了題,多少人邊寫邊搖頭直笑。
百名士子,大抵皆是學問扎實之人,至于有無連簡單的論語散句都背不出的人,可能有,可能無,待試後驗卷,一看便知。
一段時間後,士子們將了了的一些論語散句大抵都給答完了,士子們除了覺得簡單,同時還覺得出題的人多少還是有些水準的,但凡所出,雖是簡單,但句句為精義之言。
這豈用說,出題的李某人,根本就未曾看過論語全文,僅學的那三言兩語,也是教育家們精挑細選的最精華部分,都不用李某人去想,只要他把上學時學的寫出來,那必定就全是精華。
散句一部分不難,出奇的簡單,這提振了士子們的信心。
有人寫完了,往下看,下邊是,【第二大題——听寫】
然後往後是一堆的數目和括號。
有人不解,低聲問旁邊甲士,“哎?這空里是咋寫?”
甲士看了一眼,低聲解釋,“等片刻,等關將軍念題。”
考場前列,關羽面色肅然,他抱著雙臂,手里拿著一張折起數層的大紙,一絲不苟的站在那里。
一旁,李孟羲同在監考。他目光掃過前排的考生們的試卷,看論語散句一題差不多都答完了,李孟羲轉頭對關羽道,“關將軍,念題吧。”
關羽聞言,點了點頭,他目光掃過全場,揚聲喊到,“听寫開始,眾人預備!”
關羽下令之後,立刻,考場中所有甲士,同時喊到,“听寫開始,眾人預備!”
“听寫開始,眾人預備!”
……
連喊了三聲,這過程中,甲士們還把那些機靈的搶寫後邊第三個題目的人叫住了,讓其停筆,趕緊準備。
見場中前後百人全都停了筆支著耳朵看了過來,關羽展開手中大紙,看了第一個詞,他揚聲喊到,“第一詞,刀劍,寫,【刀劍】二字!”
立刻,場中甲士齊聲重復,“第一詞,刀劍二字!”
……
“【糧草】”
……
“【馬匹】”
在這漢末之時,想考實用詞匯,然而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中,詞匯並不完全貼合實用,所以,要考,只能是听寫。而要听寫,又要考慮到傳聲問題,又沒有喇叭,只能是用人傳聲。
此時的考場之外,在第一批百名參考人員進場之後,剩下的其他幾百人全被帶走到到了遠處,遠的都看不到考場了。
準備充足的李孟羲,哪里會留出任何一絲泄題的可能。
考試當中念了題,若是場外考生離的太近,把題听了去,本來有人個別字不會寫,一听發現自己不會,趕緊問旁邊的人,一問便會了,這豈不大不公平。
離考場足有兩里以外,這麼遠距離,什麼都听不到的,場外士子們盤膝坐在撂天野地里,閑談猜測著考試的內容。
劉玄德不在考場,就在旁邊轉悠著。
要說劉備就就是人情世故洞明了,劉備沒必要特意守著場外的人,第一次科舉,多重要的事,在場上看著不更好。
然,場外士子要被帶到荒地里去,劉備恐讓士子們覺得被輕視怠慢,便留下陪士子們在荒地里閑等。
劉備四處轉悠著,簡雍也在人堆里,劉備有時路過簡雍了,也不說話,朝簡雍笑笑,點了點頭,便走過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