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

    釀酒忙完之後,李孟羲立刻又去弄了白面,然後他拿著一個木盆子照著印象中的活面方法,加水加面活了起來。

    此時是在城主府中,關羽練兵回來得閑拿出春秋在讀,見李孟羲忙著活面,關羽就笑問李孟羲是要做飯還是要捏面人玩。

    李孟羲頓時無語的看向關羽,他心說,李某人又不是小孩兒,為何要捏面人玩。

    “做酵子,蒸饅……蒸饃饃。”李孟羲道。

    為何不說饅頭而說饃饃,這是因為,一說饅頭,關羽肯定好奇,會問為何要叫饅頭,然後就得解釋,饅頭者,蠻人頭也,乃是諸葛武侯伐南蠻時,為少生殺,乃以面捏蠻人頭顱形狀,內填以五畜之肉以祭祀亡靈。

    關羽于是又問,誰人為諸葛武侯,這諸葛武侯,又為何要討伐南蠻?

     ,這下怎麼解釋?怎麼解釋諸葛武侯?

    解釋不了。

    所以,饅頭發明不出來了,饅頭不能叫饅頭,得叫饃饃。

    關羽對饃饃好奇的很。

    關羽收起竹簡,詳問究竟。

    李孟羲便說,“饃饃乃面食也,關鍵在酵子。

    有了酵子,拿酵子溫水活面,然後面經揉作,使其勁道,再置一木盆靜置。

    這酵子有一奇特之處,酵子喜好呼吸,一呼吸,便將面團之內,變得盡是孔洞。

    如此以來,面團就如絲瓜瓤一樣,又松又軟。

    到此時,分面團以拳頭大小,放木拍之上,置甕,添水,加蓋煮之,兩刻之後,面熟也,饃饃成矣。

    饃饃此吃食,松軟可口,香甜柔糯。

    比餅子好吃,也比鍋盔好吃,也比胡餅好吃,比死面餅也好吃。”

    李孟羲一下把軍中所有面食餅子全說了一遍,連說不好吃,不如饃饃好吃,可見李孟羲對軍中的吃食怨念有多大,全不好吃,都沒饃饃好吃。

    李孟羲口才可是很好的,饃饃而已,李孟羲一番描述,什麼松軟可口,香甜柔糯,直說的讓關羽好奇不已,這饃饃到底是個怎樣味道,會如此好吃?

    這還不算完,李孟羲繼續說到,“除可白蒸以外,還可加高粱面,做狐狸頭饃饃。

    還可以剁蔥花加鹽與芝麻面,做花卷饃饃。

    亦可,面團里加槐花,薺薺菜,馬食菜,蓮菜,蘿卜,做素包子。

    亦可包諸肉類,做肉包子。

    同樣也可肉素同做。

    還有,有灌湯包,有蟹黃包,有水煎包,好多奧。”

    李孟羲說的自己都要流口水了,李孟羲說了一大堆,關羽怎能不信李孟羲又有好東西了。

    在吃食一道,之前李孟羲做了餃子,可餃子本身是當做藥材來做的,里邊加了姜蒜茴香花椒等等,加太多東西了,以至于口感很差勁。

    但饃饃不同了,這是李孟羲真的當食物準備做的東西。

    時隔日久,李孟羲終于能給自己改善一下伙食了。

    面團不大時間就活完了。

    活完了面,將面團捏成小團放在一面干淨木板上,木板上放了二十多個面團之後,李孟羲端著面板出去了。

    現在氣候不太適合做酵子的,天太冷,面團放外邊,估計要凍的邦硬。

    可是城里殘破一片,又沒有足夠保溫的房子,李孟羲便想到了火炕。

    幸好之前為御寒把火炕先一步做出來了,保溫的地方有了。

    李孟羲到傷兵營中,此時的傷兵營,火炕已經超額了,火炕已經比傷兵多了,每一個傷兵都有地兒睡。

    李孟羲找了一偏僻的帳篷,把帳篷里幾個輕傷員趕到別處,把帳篷騰了出來。

    然後,李孟羲就有了一個專門存放面團的帳篷。

    將面放在火炕之上,火炕之上熱乎乎的。

    想來,只要保溫良好,空氣中游離的那些酵母菌落在面團上之後就會繁衍,等見到面團發酸變酸的時候,就說明面團已經能做酵子了。

    把輕傷員趕到其他帳篷的原因就是,李孟羲怕人員活動造成雜菌污染。

    一切都妥當了,李孟羲看著長長的火炕,再看著火炕上放著小小的木板,他覺得,那麼大的火炕,就保溫幾個小小的面團。

    可,縱是浪費,也必須騰出一個單獨的帳篷來。

    李孟羲思索一番,他想,有什麼方法能提高一下火炕的利用率呢,又有什麼別的需要保溫呢?

    李孟羲很快便想到了麥芽糖的制作,因就在一兩天前,從外面接濟了一伙百姓,百姓中幾乎餓死的嬰兒,麥芽糖派上了用場,因剛接觸過麥芽糖,李孟羲這才能想起麥芽糖有關的事。

    說來因為下雪了,天冷了,軍中麥芽糖制作停頓了下來,而麥芽糖又是重要物資,軍中有數名胃腹受創的重傷員不能吃飯,得靠易吸收的麥芽糖補充能量,入冬以來,李孟羲都把麥芽糖的事給忘了。

    李孟羲立刻又去找到幾個專門負責做麥芽糖的人,以前行軍之時,做麥芽糖乃是行軍生產,乃是在麥芽糖廂車上做的,現在駐扎了,不需再用麥芽糖車了,幾個民夫把抽屜從廂車中抽出來,一個個抽屜放在火炕上放了滿滿的一炕仍未放完。

    按照做麥芽糖的流程,民夫們依然是在抽屜了平撒了一些麥子,然後撒了些水,再蓋上一層濕麻布,工序沒問題,然而李孟羲發現了問題。

    火炕這玩意兒很了不得的,火力旺盛的人睡火炕上能燥的流鼻血,以火炕的火力,水潑上去,不一會兒就得干。

    同理,麥芽糖的抽屜要是放炕上,不一會兒撒的水都干了,麥子沒了水,無法發芽。

    來自後世的火炕對民夫們來說畢竟是新鮮事物,民夫們不了解火炕很正常。

    麥芽糖生產方法得做出改變了,李孟羲令幾個民夫找來厚的木板,然後木板疊起,再在上邊放抽屜,同時李孟羲交代,要每隔一段時間往麥子上撒一次水。

    有了保溫技術,麥芽糖可以重啟生產了。

    與此同時,李孟羲放在火炕邊沿的幾個面團,也在適當的保溫條件下開始等待著自然發酵,只要等到酵子做成功之後,饃就可以做了,包子也可以做了。

    喜歡漢末第一兵法家請大家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酵母制作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