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58章 援助甦聯(十五)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58章 援助甦聯(十五)

    基洛夫從斯大林細微的表情與動作上感受到了斯大林的不安。雖然甦共上層已經基本確定,中國不會與德國聯手,其反法西斯立場極為堅定。但是基洛夫與斯大林和其他甦共高層1樣,都對中國表現出來的實力感到某種憂慮。

    從遠東到中亞,中甦之間擁有上萬公里的邊境線。中國越強大,甦聯能夠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大。最令甦聯不安的是中甦之間的戰略主導權正不可逆轉的偏向了中國。

    這倒不是說甦聯現階段有主動進攻中國的意願,甦共上層很清楚,現在決不能與中國開戰,甚至必須維持與中國的良好關系。甦聯真正不安的是,甦聯怎麼都不可能擊敗中國,但是中國卻有隨時擊敗甦聯的實力。這就是戰略主動權的問題。

    基洛夫在意中國的石油供應問題,是因為甦聯現階段需要中國提供油料。中國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石油供應問題,這對中國肯定是好事,對甦聯卻代表兩個方面。從好的方面來說,甦聯可以從中國獲得充分的石油供應。從不好的方面來說,中國可以不受任何影響的隨時對甦聯發動進攻。

    中國靠自己的力量,可以隨時對甦聯做中國想做的事情,包括發動規模龐大的戰爭。這就是戰略主導權。

    基洛夫並沒有向斯大林提出這方面的看法,因為基洛夫現階段也沒有想出其他辦法。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本就是爭奪下1個時代的世界領導權的戰爭,從中國到現在為止表現出的態度看,中國絕不可能主動退出。

    斯大林也沒有提起這個關乎未來戰略的問題,而是與基洛夫討論了烏拉爾地區的工業生產問題。甦聯之前遷移了大量企業到烏拉爾山地區,這個戰略性決定此時發揮出了巨大作用。即便失去了烏克蘭與斯大林格勒,甦聯依舊能夠繼續大量生產武器裝備,與納粹德國繼續戰斗下去。

    基洛夫從烏拉爾地區回來沒多久,對當地工業建設很了解。面對斯大林的提問,基洛夫只是簡單的答道︰“總書記,我的看法是,烏拉爾地區提交的生產能力報告是可信的。”

    听了這麼1個回答,斯大林詢問道︰“基洛夫同志,有沒有在短時間內提升烏拉爾地區產量的方法?”

    基洛夫知道斯大林又準備瞎搞事了,卻也很能理解斯大林的迫切需求並非是急功近利。眼看冬季大反攻就要開始,手里的武器裝備肯定是越多越好。

    基洛夫搖搖頭,“總書記,現階段烏拉爾工業區的產量與質量已經很穩定,我認為隨著工業區技術人員的數量以及熟練度不斷提高,產量會正常的提升。”

    斯大林半真半假的怒道︰“難道這些人就理解不了我們正在打1場保衛國家的戰爭麼?!”

    基洛夫與斯大林相處這麼久,他知道自己此時如果附和了斯大林的看法,斯大林很可能真的要搞事。即便知道此時反對斯大林會導致斯大林的憤怒,基洛夫依舊堅定的答道︰“總書記,烏拉爾地區的工廠企業正在想方設法摸索提升生產能力的方式。您現在下達的命令並不會提升效率,反倒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听基洛夫這麼講,斯大林勃然大怒,他怒喝道︰“基洛夫,你是認為誰的主觀思想有問題?!”

    基洛夫承受著斯大林的憤怒,盡可能平靜的答道︰“總書記,我認為沒有人存在主觀思想問題,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更遵守客觀。”

    以基洛夫的經驗,他單獨與斯大林對話的時候,這樣的回答就可以平息斯大林的情緒。卻沒想到,斯大林听到這話,仿佛被踩了尾巴的貓1樣,情緒更激動起來了。因為斯大林收起了暴怒的情緒,他的目光銳利而且危險,聲音也很平靜。這是斯大林暴怒的前奏,斯大林用很平靜的問題問道︰“基洛夫,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為什麼在1915年不過是1個落後國家的中國,能夠在過去2十多年中獲得了如此偉大的建設成就。”

    基洛夫最近在與其他甦共高層的討論中,听到不止1次類似的感嘆或者疑問了。甦聯對于中國實力越恐懼,對中國發展的疑問就越多。如果是甦聯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甦聯對中國的態度絕不可能如現在中國對甦聯的態度1樣。所以甦共上層本能的畏懼中國。

    基洛夫盡可能平靜的答道︰“總書記,中國能夠獲得如此偉大的建設成就,只意味著1件事。那就是中國反對種族主義,反對百人至上論的看法是正確的。當年中國接連戰敗,其原因並非是白人種族天然擁有什麼優勢,而是中國自己的發展出現了問題。

    而白人至上主義,乃至于沙文主義的盛行,使得中國的實力遭到了巨大污蔑。實際上,中國始終是世界強國,是1個有著強大力量以及潛力的國家。總書記,歐美這些年對于中國的真正實力做過研究,根據歐美學者研究的結果,中國的工農業產值到了1915年依舊在俄國之上。

    也就是說,俄羅斯從來沒有在經濟上超過中國,俄羅斯只是在工業技術方面超過了中國。1915年後,何銳政府開啟了中國全面工業化的進程,這個時間甚至比甦聯還早了7年。總書記,何銳所統治的東北地區擁有3000萬人口,擁有豐富的礦產與農田。從1915年到1922年,何銳政府已經對這3000萬人口進行了4年教育,並且讓近千萬的人口擁有了等同于7年義務教育的水平。

    1941年,甦聯中學適齡人口有大概2400萬。甦聯也只有1000萬左右的人口在接受等同于中國初中教育的7年制教育。根據中國政府公布的數據,中國每年的高中生也有600萬以上。

    從各種數據來看,俄羅斯並沒有能夠超過中國。而甦聯又經歷了戰爭,從1922年開始,甦聯始終被中國拋在後面。之所以歐美以及甦聯會認為中國落後,很大因素上是受到了白人至上主義,種族主義理念的毒害所導致的巨大偏見。

    總書記,只要承認事實,就可以非常合理的解釋中國為什麼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建設成就。當然,承認事實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挑戰我們的固有偏見。這種痛苦極大,與承受這樣的痛苦相比,認為中國是因為出現了奇跡而變強反倒更容易接受。”

    隨著基洛夫的陳述,斯大林的目光從銳利變的遲疑,表情也從冷峻變得情緒豐富。等基洛夫說完後,斯大林的神色看上去更加暴怒。實際上,此時的斯大林卻不怎麼危險了。因為斯大林此時正陷于對自己的否定之中。

    正如基洛夫所說。承認從俄羅斯時代到現在,中國依舊是強大的國家,這完全不符合種族主義與白人至上主義的看法。在白人至上主義的看法中,白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1種規律。既然是規律,那麼自認為是白人世界的甦聯怎麼可能比中國弱呢?

    而且從現實角度看,俄羅斯1直從中國奪取土地,這是強者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承認俄羅斯比中國弱,那俄羅斯就成了落後的野蠻國家。斯大林是真的被這樣的邏輯弄的非常難受,因為斯大林不認為俄羅斯會比中國更落後野蠻。

    基洛夫倒是不在乎斯大林的精神世界受到刺激,他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讓斯大林不要過于沖動,導致斯大林干出蠢事。眼見斯大林情緒陷入很沮喪的境地,基洛夫順勢結束了這次討論。

    正如基洛夫所期待的那樣,斯大林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是真的老實了很多。而時間1天天過去,眼見就進入了11月,甦聯西部地區的泥濘變得更嚴重了。

    在10月中,德軍中央集團軍不斷擊破甦聯的抵抗,沿著奧廖爾圖拉的公路推進。莫斯科以西的維亞濟馬方向,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進行了艱苦的防御戰斗。德軍10月7日則進抵維亞濟馬地域,兩方面軍大部分軍隊在此陷入合圍,1直頑強抵抗到10月1213日。

    .

    13日,甦聯紅軍維亞濟馬集團大部分被殲,被圍軍隊1部分後來突出重圍,有的留在敵後開展游擊斗爭。布良斯克方面軍陷于戰役合圍的困境後也向後退卻,23日,甦聯紅軍布良斯克集團大部分被殲。德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中俘虜甦聯紅軍58萬人。甦軍只有85000人突出德軍防線。

    在十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結束了對維亞濟馬1線的甦聯紅軍的圍殲,此時朱可夫又抽調了1批新部隊,前往莫斯科。這時,秋雨季節開始了;泥濘的道路給兩軍都帶了不便,它在阻礙德軍進攻的同時也妨礙了甦聯紅軍的防守,雙方的許多作戰車輛都陷入泥濘中了,還有部分車輛需要坦克拉出。

    由于斯大林暫時受到認知上的刺激,每天都不得不將1定注意力用于調整自己的認知體系。所以斯大林對于紅軍總參謀部的壓力小了不少。

    紅軍總參謀部也得以完善莫斯科地區的防御體系建設,而不用如之前1樣,沒事就被斯大林逼迫著發動反攻。

    自7月起,甦聯政府征用民工在莫斯科以西兩道防線上急如星火地構築工事。民工中有4分之3以上是婦女。前1道防線稱做維亞茲馬防線。它的最北端在奧斯塔什科夫以東約3十英里處,據瓦爾代山不遠,中間穿過維亞茲馬以西地區,最南端在基洛夫以南,全長2百余英里。後1道防線叫莫日艾斯克防線,在莫斯科以西約8十英里,自沃洛科拉姆斯克至提赫文,長約1百6十英里。此外,在莫斯科以西還有4道弧形防線。

    同時,由于中國支持甦聯,甦聯得以從中亞,遠東抽調兵力保衛莫斯科。另外,甦聯還使用坦克伏擊戰,這是由卡圖科夫首次提出的,主要在姆岑斯克附近進行的。事實證明坦克伏擊戰還是很有用的,卡圖科夫為鞏固圖拉防線贏得了時間,並削弱了古德里安對莫斯科南部的攻勢。

    隨著甦聯紅軍總參謀部之前的計劃逐漸落實,又確定了德軍並沒有針對持久戰進行準備,甦聯紅軍參謀總部到了11月2日,基本確定莫斯科保衛戰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11月3日,甦聯紅軍總參謀部參謀長朱可夫元帥第1次主動帶著完備的反攻計劃前去克里姆林宮去見斯大林。跟著朱可夫的還有幾位甦聯紅軍的高級將領,他們都分別負責各個戰區,準備在斯大林提出問題的時候隨時給與專業的回答。

    當朱可夫見到斯大林的時候,卻注意到斯大林的精神狀態有點奇怪。素來鐵腕的斯大林從來都是用強硬的態度下達命令,所以身上充滿了1種令人不安的力量。但是這1次,斯大林雖然依舊有著那種令人不安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卻和之前不同。朱可夫也說不清楚原因何在,只是直覺的感覺斯大林的那種危險的感覺好像不再是針對內部,而是對著朱可夫無法確定的方向。

    朱可夫並沒有受到這樣的影響,他現在急著完成的工作是向斯大林領導的甦共中央了解眼前即將發動的反攻行動。

    朱可夫的目光掃過了與會的甦共核心成員,基洛夫看上去更冷靜了,負責對外貿易的米高揚看上去很有信心。朱可夫倒是能理解米高揚的自信,因為最近中國向甦聯提供的援助的確給甦聯各方極大的幫助。

    至于其他的甦聯核心成員,大家也都有著穩定的情緒。

    現在的壓力其實回到了朱可夫這邊。整個甦聯做出了這麼大的努力,大家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擊敗德國。至少在現階段,甦聯通過成功的反攻,奪回大量西部精華區的重要城市。

    眾人做好,斯大林直接點名朱可夫。朱可夫立刻向甦共中央做匯報,11月1日,莫斯科甦聯紅軍又得到了10萬人,300輛坦克,2000門火炮的補充。

    莫斯科市民也被動員起來。在過去3天之內,組織了25個工人營,12萬人的民兵師,169個巷戰小組,發動60萬人圍繞莫斯科城修築起3道防御工事,其中婦女的數量佔了4分之3。

    在防御體系方面,光是婦女兒童就構築了700公里反坦克塹壕,挖掘了300多萬立方米的泥土,修築了3800余個臨時和固定火力點。處于防御狀態的莫斯科城,被街壘、路壘、工事嚴密地封鎖起來。

    等朱可夫講到這里,基洛夫暫時打斷了朱可夫的話。他轉向米高揚,“米高揚同志,規定的物資已經運到了麼?”

    米高揚自信的答道︰“全部都到了預定的倉庫。而且現在的氣溫下,食物腐化變質的問題並不大。尤其是進口的物資,包裝都非常符合我們的氣候。保質期更長。”

    听到了米高揚的回答,朱可夫心中難得的感受到了點輕松。因為米高揚說的沒錯,以紅軍來說,不少甦聯兵工廠都解決了大量問題,在新技術的使用上也得到了突破。而且在反攻前,甦聯紅軍的後勤倉庫里面堆滿了剛運到的物資。除了大量武器裝備之外,倉庫里面堆滿了肉罐頭,香煙,糖果,伏特加。

    這些伏特加還特別細心的分成了125毫升,250毫升與500毫升的不同瓶裝。以甦聯後勤的分配規定,1名士兵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每3天選擇125毫升的伏特加,或者是50克糖果,又或者是肉罐頭。

    但這種規定對于甦聯紅軍來說是很難達成的目標。可米高揚卻通過與中國的貿易與援助,拿到了這些物資。這令朱可夫感覺非常佩服。同時也減少了甦聯紅軍總參謀部的壓力。以朱可夫听到的消息中,這些補給大大提升了甦聯紅軍的內部團結。

    如果是1個人,得好幾天才能得到1頓改善伙食。但是1個班的士兵們如果把得到的特別供應物資給集結起來,這個班每天除了大列巴,以及軍用的菜和湯,還能有酒有肉有糖的改善午餐或者晚餐的品質。

    基洛夫知道米高揚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搞什麼貓膩,而且當下的甦聯國內的確好了很多。由于甦聯已經全面轉入戰時軌道,國家的物資生產與分配都高度計劃。過往的所有扯皮依舊在,但是戰爭狀態下采用的是軍法,所以這些扯皮已經不再是那種慪氣的問題。畢竟誰沒能完成,輕則被解職後送去懲戒營,重則直接槍斃。所以國家運營順暢了不少。

    基洛夫請朱可夫繼續講述莫斯科保衛戰的準備工作,朱可夫繼續講述起來,10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區展開的多次激烈戰斗中,甦聯紅軍對德軍優勢兵力進行了頑強抵抗,將其阻止于拉馬河、魯扎河、納拉河等地區。莫斯科疏散許多政府機關和最重要的企業;

    1942年10月20日,國防委員會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實行戒嚴。當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築起防御工事,連克里姆林宮附近都不例外,組建新的民兵師,使全城做好巷戰準備。

    現階段,甦聯終于恢復了兵力方面的優勢。尤其是在1線作戰部隊中,朱可夫可以確定投入戰斗的部隊基本都是老兵或者是接受了5個月訓練的部隊。

    當然,朱可夫也有些話不想說。對現在的戰爭來說,士兵最好在完成了18個月,也就是1年半訓練後再加入輔助部隊,有了1定的輔助戰斗經歷後,再進入主力部隊作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傷亡,發揮出戰斗力。

    德軍可是從1933年就開始大擴軍,又經歷了1939年的甦德瓜分波蘭的戰役,以及1940年的西歐戰役。這幾百萬德軍都經歷了充分的戰爭,有豐富的戰爭經驗。

    至于中國軍隊,從1922年底開始到1941年,中國在這19年中打了3次戰爭。而且1直在備戰。與之相比,甦林5個月的訓練,實在是太短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58章 援助甦聯(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58章 援助甦聯(十五)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