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96章 中場會談(二十四)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96章 中場會談(二十四)

    1942年3月29日,1架雙發動機的客機降落在中國京城的機場。莫洛托夫注意到隨行的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米格)的工程師安東尼霍夫目光停留在舷窗,竟然沒有移開的意思。

    彎下腰,莫洛托夫順著安東尼霍夫的目光方向從旁邊的舷窗看出去,就見遠遠的另1條跑道上有1架巨大的客機。與甦聯的雙發動機客機不同,那架中國客機左右兩邊的機翼上各有兩個發動機。

    雖然莫洛托夫的專業不是航空,但他也能想象出使用4個發動機的巨大飛機必然擁有很遠的航程。甦聯空軍在重型轟炸機的研發上投入很大,但成果並不令人滿意。想來安東尼霍夫工程師看到中國已經投入實際飛行的大型飛機,心中也很感慨吧。

    莫洛托夫沒說什麼,轉身走向舷梯。走出機艙,就見舷梯下的紅毯上站著幾位熟悉的身影,最前面的那位就是中國外交部長李時光。走下舷梯,李時光就迎了上來。兩人握手之後簡短的互致問候,李時光就邀請莫洛托夫乘車前往下榻的國賓館。

    到了中國這麼多次,莫洛托夫發現中國與甦聯1樣,變化都非常快。將莫斯科與中國京城比較,莫洛托夫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變化比甦聯更快。與甦聯那種充滿俄羅斯風格的建築不同,中國的建築明顯缺乏風格。

    大片大片6、7層樓房組成了中國城市的主體內容。1些外國建築評論家用“蜂巢型城市”來形容中國,因為這些樓房建築只考慮實用性,在裝飾方面基本沒有考慮。不過莫洛托夫發現外國建築評論家雖然有所嘲笑,但是他們也承認中國使用的新型建築磚倒是很先進。

    與外國普遍采用的紅磚不同,中國采用了1種呈現青灰色的大磚塊,隔音保暖效果都不錯,而且自重很輕。同樣是為了容納大量人口進入城市而快速興建的住宅,中國住宅的居住感覺就比歐美的好很多。

    雖然歐美對中國沒特色的大規模住宅樓評價不高,但是對中國城市規劃水平評價很好。這或許是中國邀請了不少外國城市規劃專家到中國工作,所以這些外國建築評論家不願意刻意貶低這些在中國工作的本國同行吧。

    休息了兩個小時,到了中國時間下午6點,中國外交部設宴招待莫洛托夫1行。在餐會上,莫洛托夫見到那個他非常在意的高大身影,李潤石也參加了這次宴會。

    看到這位前第3國際中國支部成員,莫洛托夫胸膛中又涌起悵然所失的情緒。時代的變化是如此激烈,甦聯1直很希望在中國建起共產黨,但現在已經沒辦法維持第3國際的存在。

    宴會並沒有談論公務,甦聯人員也沒有詢問與戰爭有關的事情,大家仿佛沒有發生戰爭1樣,談論著國家的建設與經濟發展。莫洛托夫對此事也很在意,街道上只有與戰爭有關的標語條幅還提醒此時的中國正處于戰爭之中,但是從街道上汽車的車流以及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完全感受不到中國國內的戰爭氣氛。

    李潤石在席間的態度讓莫洛托夫感覺這位中國領導人也沒把戰爭當多大的事情,仿佛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美國與前世界霸主英國在太平洋與印度洋與中國的戰爭並不存在1樣。莫洛托夫心中只能感嘆中國的地理位置真不錯,太平洋與印度洋戰場距離中國本土太遠了,英美兩國都沒辦法直接攻擊到中國本土。反倒是中國正在遠離中國本土的海洋與6地上痛打英美兩國的軍隊。

    雖然英國並沒有在伊朗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但是英國代表在甦聯外交部人員面前提及伊朗問題的時候,內心的焦慮並沒有被掩藏的很好。至少在莫洛托夫與英國特使會面的時候,英國特使表現出昂撒人特有的威脅模式,好幾次提及甦聯的巴庫油田就足以供應甦聯所需的石油,甦聯並不需要伊朗石油。

    這話听著沒問題,但是提及甦聯巴庫油田就是1種威脅。甦聯早就得到了英國從張伯倫當首相時期就制定的“大雷雨計劃”。這個計劃中,英國從中東機場派飛機轟炸甦聯的巴庫油田,摧毀甦聯原油生產。

    如果是以前,莫洛托夫肯定會感受到1點壓力。現在可就不同,英國所有在中東的飛機根本無力應付中國的壓力,更別說威脅甦聯的巴庫油田。

    與英國特使相比,李潤石態度溫和,用詞友好,整個人顯得從容不迫。看得出,中國現階段即便談不上勝券在握,至少也沒有感受到沉重壓力。

    宴會結束,雙方友好的約定明天上午10點再見面。莫洛托夫回到住處,就看起資料。甦聯的經濟模式與中國完全不同,所以甦聯沒辦法根據甦聯經濟模式系統評估中國的戰爭支出。

    莫洛托夫只能根據甦聯外交部情報分析部門根據中國的政府報告所說的數據得出的判斷。中國政府表示,現階段中國稅收達到了工農業總產值的30。如果是甦聯這麼做,由于甦聯工業都屬于國家,命令30的工業產能生產軍事用品,並且直接下令征收30的農產品就行。

    .

    中國則是與歐美1樣,采取了貨幣作為手段。征收的稅金在中國國內市場上購買產品,中國的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通過招標獲取訂單。而且中國政府還要求,獲得招標的這些企業在戰爭中的利潤到了1定程度後,多余的利潤將直接被征收進入國庫。

    以甦聯的經濟模式看何銳政府的手段,大有“脫褲子放屁,多此1舉”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甦聯始終不認為何銳政府是1個共產黨政府的原因之1。中甦兩國的經濟模式差距極大,而且是在根本上的巨大不同。如果甦聯承認何銳政府是共產黨政府,那麼甦聯也完全可以承認歐美國家也是共產黨政府。

    莫洛托夫並不主管甦聯意識形態工作,此時看報告的重點是中國的戰時經濟情況。中國政府公布的報告不僅僅有稅收,還有就業數據,工業與農業數據。這里面讓莫洛托夫最關注的是中國城市人口竟然達到了4億。參與工業企業生產的人口高達2.1億。

    2.1億在工業企業生產的人口是個啥概念呢?整個歐美加起來,工業企業就業人口也沒有2.1億。若是把甦聯也算同盟國1方,同盟國才有2.1億在工業企業就業的人口。

    莫洛托夫怎麼看,都覺得這個數字有問題。中國有6.8億人口,在國內沒有總動員的情況下,勞動就業是男性55,女性55.3,這在全球已經是極高的比例。如果這個數字是真的,中國除去沒有參與勞動的老人、在讀學生以及兒童,基本上都就業了。

    甦聯從沙俄時代就是世界頂級列強,工業水平並不差。甦聯也搞了20年社會主義,對于就業有1定研究。甦聯國土面積是中國的1倍,人口是中國的25,就業率也未必有中國這麼高。中國這麼超高的就業率怎麼看都有問題。

    研究這麼並不是莫洛托夫自己的愛好,而是這些內容在談判中是可以用來當1些小手段。譬如,甦聯可以友好的提示中國,中甦貿易對于中國就業率有很大幫助。

    第2天,3月30日上午10點,中甦兩國的會談在外交部開始。莫洛托夫正式提出斯大林總書記的關心,“……甦共中央以及甦聯政府認為,共產黨應該在各國擁有合法的地位,共產黨員應該擁有完整的公民權與政治權利……”

    等莫洛托夫說完,李潤石才答道︰“文明黨中央以及中國政府認同共產黨以及共產黨員應該獲得應有的各種權利。但是文明黨中央以及中國政府認為,各國公民的權利在于其政治選擇的自由性。譬如,馬來亞共產黨到底應該是馬來亞國內信仰共產主義的公民根據自己的選擇而組建的政黨,還是受到域外勢力影響與控制的政黨。這兩者的分別非常大!”

    莫洛托夫听李潤石的發言中使用了“公民”而不是“人民”,目光不自覺的銳利起來。

    在西方的政治中,公民擁有政治權利,參與討論國家政治事務。莫洛托夫認為,李潤石很清楚甦聯認同自己是1個歐洲國家,所以采用“公民”這個詞匯。

    公民擁有法定意義上的完整政治權利,市民只擁有人身自由,缺乏政治權利。而“人民”這個詞則是泛泛所指。根據莫洛托夫學習到的中國文化中周朝關于“士人、國人、野人”的分化,公民相當于士人,市民相當于國人,人民相當于野人。雖然過去幾十年中“人民”這個詞被使用的越來越多,但是在傳統理解中,人民所擁有的政治權利其實不高。

    既然李潤石討論“公民”是不是該擁有信仰共產主義以及組建本國共產黨的權利與自由,那麼李潤石所說的就是共產黨在中國解放的1眾殖民地中的法律地位。而李潤石所說的共產黨是否屬于域外勢力操控,自然指的是第3國際。

    果然,李潤石在之後的發言中明確表示,“每1個國家都應該有選擇本國政治制度以及經濟發展模式的權力。中華文明黨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的未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有效的經濟研究模式。未來各國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都會選擇這條真正能夠帶給國家美好未來的方向。

    但是,是否選擇這個方向,以及什麼時候選擇這個方向,是每個國家自己的權力。不能因為別國的利益而受到操控。”

    莫洛托夫听著李潤石的話,不禁腹誹,“這不就是給民族主義套個社會主義的皮麼。歐洲有太多這樣的政黨乃至于政府!”

    想到這里,莫洛托夫問道︰“請問,中國政府是願意支持甦共關于各國共產黨合法的看法麼?”

    “各國共產黨合法化的前提是,第3國際必須終止所有活動!”李潤石果斷答道。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96章 中場會談(二十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96章 中場會談(二十四)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