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78章 中場會談(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78章 中場會談(六)

    李潤石點起1根煙。聞到煙味的賴歇瑙微微皺眉,卻秉持著禮貌,沒有表現出不快。賴歇瑙愛好體育運動,年輕的時候就以近衛軍官的身份參加過柏林體育協會,尤其擅長投擲標槍和鐵餅,因成績優異而名噪1時。對于抽煙沒什麼興趣。

    李潤石則給卡爾教授遞了1根,卡爾教授已經聞出馬尼拉煙草的味道,接過來點燃。在芬芳的煙絲氣味中,李潤石解釋道︰“正確的思想從哪里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3項實踐中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失敗的實踐總結中得來的。”

    卡爾教授、趙天麟教授,听到這個描述後都微微點頭。賴歇瑙的神色沒什麼變化,但是他內心也非常認同李潤石的看法。

    “各國都從本國歷史中吸取經驗,中國是這樣,德國也是這樣。納粹的集權,目的是通過提升效率來解決德國面對的尖銳矛盾。在矛盾空前尖銳的時代,這是1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中國政府並不批判德國的集權。

    但是,德國現在的政策看似在解決德國的經濟問題,德國的原材料供應與市場需求並沒有得到解決。隨著世界所有殖民地解放,德國的問題還會再次爆發。

    卡爾教授,我問1個問題。德國會把黑人當作和雅利安人1樣平等的,值得尊敬的人麼?”

    卡爾教授沒有立刻回答,他很想用德國很尊敬何銳當作德國尊重其他人種的案例。不過卡爾教授知道這就是狡辯。納粹德國的政策,決定了納粹德國並不認為中國人是與雅利安人1樣偉大的民族。所謂的尊敬何銳,不過是對中國擁有的強大戰爭力量的敬畏。以及德國沒辦法抹殺何銳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展現出來的實力。所以不得不對強大實力的尊敬。

    至于黑人,更不在納粹德國政策的考慮之內。

    沉吟片刻,卡爾教授搖搖頭。

    李潤石繼續解釋道︰“既然德國將未來獨立的各國人民當成劣等民族,德國憑什麼認為德國有資格要求與這些國家進行平等的貿易?”

    賴歇瑙听到這里,心中本能的生出的軍事對抗的沖動。但賴歇瑙沒有開口,因為他理解了中國建立的世界新秩序的軍事含義,如果這些國家不願意與德國貿易而導致德國入侵,中國就會立刻與德國兵戎相見。作為主導世界新秩序的中國,本就有維護新秩序安全的責任。

    “隨著世界的解放,德國越來越無法維持現階段的經濟局面。按照現階段德國的政策,德國必然要發動新的戰爭來解決德國的經濟問題。不僅僅是德國,歐美各國在歷史上有著大量將國內矛盾向外輸出的成功案例。幾百年積累起來的路徑依賴,哪里是這麼容易就改弦更張呢?”李潤石說完,談了談煙灰,看著卡爾教授。

    卡爾教授早就完成了對此的政治經濟邏輯進行過分析,听李潤石如明確的解釋,他有些無奈的說道︰“李先生,中國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話可不像是卡爾教授該說出的話。”李潤石有些遺憾的說道︰“教授,中國要付出的代價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在中國發動世界解放戰爭之前,全世界殖民地已經渴望著解放!全世界十幾億被壓迫人民渴望著解放,渴望從被殺害,被壓榨,被歧視的命運中解放出來。中國並不是發動戰爭,而是呼應這十幾億被壓迫人民的渴望。

    我們進行1個簡單的數字計算。德國是1個工業國,動員效率非常高。從第1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來看,總動員之後,德國可以將本國20的人口送上戰場。世界上被壓迫地區人民的動員能力遠不如德國,我們認為他們只能將1的人口送上戰場。

    那麼,全世界就算只有10億被壓迫人民,1就是1000萬。我們中國有能力為這1000萬軍隊提供足夠的訓練,為他們提供1流的裝備,並且提供足夠的軍官培養體系。亞洲聯盟也能提供1000萬以上的軍隊。加起來就是2000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能夠長期進行高強度以及高烈度戰爭的軍隊。

    那麼,歐美需要有多大的動員力以及投放力,將2000萬軍隊送到鎮壓世界人民解放的戰場上去?即便大家1:1的拼光。歐美哪個國家願意承擔鎮壓主力軍的角色?

    我前面假設,被解放的國家動員力只有1。如果隨著社會革命完成,動員力達到2呢?這又是2000萬大軍。已經死掉2000萬人的歐美,還能再拿出2000萬人麼?”

    卡爾教授的臉色有點發白。他從李潤石身上感受到了堅定的意志,毫不動搖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從戰略上,李潤石對被壓迫人民的描述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現實。

    賴歇瑙的臉色終于有些變化。身為軍人,對于軍隊損失很敏感。李潤石描述的第1階段2000萬軍隊,必然是歐美最精銳的軍隊。1旦這批人死光,不管德國擁有如何悠久的軍事傳統,再動員起來的軍隊戰斗力必然大幅度下降。即便規模相同,戰爭能力也會1落千丈。

    根據第1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如果德國真的戰死500萬人,還要再征兵500萬人,德國國內經濟就會直接崩潰。要是第2波500萬人再次戰死,德意志民族在未來100年中都緩不過來。

    而這些極具價值的德國人所面對的則是被數十倍于德國人口的“劣等民族”,德國的損失怎麼看都毫無價值。可德國要是連劣等民族都打不過,從而被迫接受劣等民族制定的世界秩序。德國有啥資格自稱是優等民族?!

    1股怒意在賴歇瑙胸中沸騰,以至于賴歇瑙忍不住開口說道︰“戰爭並非是人數多就能贏。戰爭需要可行的戰略,以及出色的指揮者。如果李先生對戰爭有自信的話,可否允許我與李先生進行戰略推演?”

    李潤石早就想到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挑戰,此時賴歇瑙提出後,李潤石欣然應允。很快,地圖,黑板立了起來,中國文明黨軍服副主席以及納粹德國6軍元帥就開始了軍事交流。

    卡爾教授作為前少將,也在旁邊幫忙。趙天麟身為大學者,率先定下規則,“如果推演便成了集團軍對抗的討論,我認為不爭論也是很好的選擇。”

    幾乎是同時,卡爾教授與賴歇瑙元帥都點頭表示贊同。兩人都有非常高深的戰略水平,很清楚戰略正確才是核心。只要戰略正確,便是因為1部分將官的戰役執行能力不足,導致集團軍級別的損失。那麼損失1個集團軍,再組建兩個集團軍就行了。但是戰略1旦錯誤,便是打多少勝仗都會最終失敗。

    趙天麟見這兩位德國人都贊同自己的要求,便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然而戰略推演從1開始並不是從如何打仗入手,而是從如何營運政府,如何建立動員體系,以及如何進行軍隊訓練、裝備、調動開始。

    趙天麟是何銳早期的同志兼戰友,工作經驗豐富。听著中德雙方高層的討論,心中不由得生出深刻的懷念之情。這就是當年他與何銳1起經歷過的道路。

    卡爾教授與賴歇瑙則是越聊越是心驚,對面的李潤石無疑是1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對于經濟與政治的理解極為深刻。如何在殖民地執行解放政策,如何迅速的在殖民建立秩序與制度,以及如何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組建軍隊,如何使用這些軍隊。李潤石的描述極有可操作性,絕非紙上談兵。

    .

    而且李潤石在不經意間提及的很多數據,都讓卡爾教授與賴歇瑙眼界1開。這些關鍵數據的描述,與德國政府以及德國總參謀收集到的數據不謀而合,更能將德國軍隊與政府很多報告內容串成1條線。

    賴歇瑙的眉頭不禁皺起。他確定李潤石前面所說的1切都不是開玩笑,雖然2000萬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數字的確有點夸大,但是維持1600萬以上的軍隊作戰的判斷非常有可操作性。

    中日兩國能夠提供800萬軍隊,負擔起最高科技最需要技戰術的戰斗。800萬殖民地軍隊則充當填線部隊以及維持治安的部隊。被解放的廣大殖民地完全有能力提供前進基地,以及前線的1部分物資補給。

    第1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與協約國戰死的士兵只有900萬,就真的打不下去了。這次就算上美國,歐美戰死1600萬軍隊,也肯定打不下去了。

    在這個階段,中國已經解放了亞洲與非洲。

    而李潤石則從戰略上強調。當亞洲與非洲都得到解放後,歐美的原材料來源會遭到毀滅性打擊,歐美的市場也遭到了重挫。歐美因為自己的經濟完全撐不下去,絕不會就此偃旗息鼓,必然要繼續戰斗下去。

    賴歇瑙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但是死亡1600萬人後,歐美此時還要繼續打,就意味著白人世界在第2階段的戰爭中,要以極難恢復的國家根本為代價來維持戰爭。要是再戰死1600萬軍隊。歐美的元氣就會耗干,幾十年都恢復不過來。

    當然,賴歇瑙已經意識到了存在1種更可怕的結果。那就是戰爭會進入第3階段。元氣耗盡的歐美,將面對蜂擁而來的千萬大軍。那時候歐美各國人力耗盡,經濟崩潰。以這樣虛弱的力量,根本對抗不了。只能任由中國徹底佔領。

    如果只是中國佔領歐美倒還罷了。賴歇瑙1想到世界人民解放軍中還有最少幾百萬黑人。而這些黑人將以勝利者的身份摧毀1個個德國城市,在不剩下幾個男人的德國城鎮與農村里趾高氣揚的橫行無忌。就覺得腦袋嗡嗡的,這場面比世界末日更加可怕!

    要是賴皮的話,賴歇瑙其實可以將討論轉入戰役層面。但賴歇瑙身為元帥,自持身份,不肯干這樣的事情。等北非戰役推演完畢,李潤石提出中國接下來的戰略安排,就是切斷北美與歐洲之間的海上運輸,讓歐洲與美國都只能靠本地的資源繼續作戰。賴歇瑙站起身,說了1句,“到此結束吧。”便轉身離開了客廳。

    德國元帥只覺得精疲力竭,但心中有著強烈的情緒。他隨便走在旅館走廊里,不知怎麼的,都沿著向上的樓梯繼續走。不知不覺間就上了旅館的樓頂的陽台。

    科倫坡城就建在港口旁邊,此時已經被中國解放了。就見遠處的港口上空,不時有幾架戰斗機編隊飛過,在天空下,港口內的船只進進出出。仿佛這里根本沒有發生過戰爭。

    旅館旁邊的街道上,雖然也有軍人往來。但是深色皮膚的當地人依舊很正常的生活著,沿街叫賣的小販,運輸貨物的工人,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都很安然的走在街上。

    賴歇瑙立刻想起了李潤石自信的態度,中國不是另1種殖民者,而是解放者。在中國的領導下,殖民地將不再遭到剝削吸血,而中國則能夠平價向這些殖民地提供原本只能從歐美國家高價獲得的工業品。

    作為德國元帥,賴歇瑙對自己的智力非常有信心,他可不會傻到認為殖民地人民生活的如同天堂。中國所采取的政策,是真的能夠讓解放後的殖民地人民獲得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

    而李潤石強調,“我們在殖民地的政治宣傳只有1個,那就是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如果殖民者們回來了,得到解放的人民就會吃2茬苦,遭2遍罪!”

    在這和平的城市環境中,賴歇瑙的心情逐漸平復,思維也恢復了冷靜。雖然還是不願意承認,賴歇瑙還是不得做出1種假設,如果中國真的能夠執行他們的戰略,歐美的戰略就1定會失敗。

    賴歇瑙在假設中國有可能成功的同時,也考慮起中國失敗的可能。這個世界上存在戰略欺騙,最高級別的戰略欺騙則是看似選擇了某種國家政策,實際上執行的是另外1種。這種戰略欺騙之所以是最高級的,是因為國家政策本身無法隱瞞,無法欺騙。只要有1定水準的國家高層就能看明白。

    放到眼下,中國的戰略欺騙的可能性極少。最大可能是,中國實際上執行殖民主義,而將殖民手段掩飾成解放殖民地。同時對殖民地人民以及其他國家進行欺騙,讓殖民地人民為了“保護勝利果實”而為中國提供戰爭,同時恐嚇其他國家,讓這些國家因為畏懼戰爭而選擇退讓。

    不過這種高級別的戰略欺騙是真的很難騙人。只要親自到中國“解放”的地區看1看,調查1下,就能夠得到準確結果。

    賴歇瑙決定自己1定要到中國看1看。他的主要目標並非很容易理解的中國與前殖民地國家的貿易,而是真正的社會革命。

    現在中國已經通過戰爭獨霸前殖民地市場,不管中國執行了正當貿易或者是掠奪型貿易,別國都拿中國沒辦法。但是想真正通過動員體系征召有戰斗力的軍隊,哪怕這種軍隊只擁有填線部隊級別的戰斗力,也對這個國家的政治理念以及社會制度有著極高要求。

    雖然李潤石在講述的時候侃侃而談,言之有理。賴歇瑙在當時大受震撼,此時心情平復,又開始覺得李潤石很大程度或許是欺騙。別說李潤石所說的事情真的能100的做到,只要李潤石所說的能做到50,德國面對中國的時候只能選擇避其鋒芒。

    想到何銳這麼大咧咧的召開國際研討,應該會開放1些地區讓各國學者專家們參觀。如果中國禁止各國學者專家們實地考察,就可以證明中國是在搞戰略欺騙。只要中國開放了1些地區,賴歇瑙相信自己肯定能夠從中看出端倪。

    與賴歇瑙的質疑相比,卡爾教授因為在東北教過學,研究過中國東北的發展。他對于李潤石的講述就沒有那麼多懷疑,至少不懷疑中國是真的在各殖民地搞革命。至于革命進行到什麼程度,卡爾教授本人並不特別在意。以他對于中國的觀察,只要殖民地革命能夠完成最低限度的成功,就可以動員起超過其人口1的軍隊。李潤石所說的2000萬大軍就能夠輕松實現。

    至于殖民地提供的後勤與物資供應,更不是問題。卡爾教授與沙赫特有很多學術討論,他們在分析中國的經濟特色的時候越來越達成共識。中國是1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著廣袤的國土,以及巨大的市場。對中國經濟來說,最大的威脅是工業化水平越高,失業人口越多。所以李潤石提出的殖民地解放政策,是針對中國經濟威脅最好的解決方式。中國獲得了1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雖然未必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失業問題,卻也能大大解決中國的失業問題。

    這十幾億殖民地人民居住在超過5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擁有世界上全部已知種類的資源,其產量還無比巨大。中國解決了市場,還擁有幾乎無盡的原材料。的確解決了中國未來百年會面對的最大的經濟問題。

    想到1個自由自在的發展百年的中國,卡爾教授已經無法想象那樣的中國將強大到什麼程度。所以卡爾教授並不想讓德國與中國爆發毀滅性的戰爭。如果德國能夠靠出賣歐美其他國家而獲得與中國結盟的機會,卡爾教授自己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德國這麼做。

    與趙天麟和李潤石交談中,卡爾教授確定自己可以在獲得解放的地區隨意調研。他當即決定,要與這1船的幾百名德國專家進行充分調研。現在的德國元首希特勒是個聰明人,如果能將大量1手資料提交上去,卡爾教授相信希特勒會做出正確的判斷。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78章 中場會談(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78章 中場會談(六)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