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58章 誰是黃雀(八)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58章 誰是黃雀(八)

    1941難12月18日,希特勒的專機在佛羅里達州的機場降落前就已經看到等候人群中高舉的萬字旗。等飛機停穩,希特勒出現在機艙出口,就見停機坪旁的空地上等候的人群中高舉著美國國旗與萬字旗。希特勒很有審美觀,這兩種旗幟此時配合在一起,在希特勒看來有種異樣的和諧感。

    美國的移民中,昂撒人比例最高,其次就是北歐的日耳曼人。現在德國無疑成了日耳曼人的代表,所以北歐移民們熱情的向希特勒表達著歡迎。

    希特勒終于有機會前來美國,當即在機場發表了以和平為主旋律的演說。前來歡迎的人群則對希特勒報以熱烈的歡呼。

    很快,希特勒就在美國官員陪同下前往海湖莊園。海湖莊園是通用食品公司女繼承人瑪荷麗•梅莉薇德•波斯特于1924年至1927年建成。這座莊園的定位就是將來為美國總統提供一個冬季療養避寒的場所,同時也用于接待外賓和高官。

    此時終于能夠舉辦同盟國元首會議,通用食品女繼承人瑪荷麗非常熱情的在莊園門口接待了希特勒一行。與希特勒交談幾句後,頗有識人之明的瑪荷麗就確定,面前這位令歐洲膽寒的納粹德國元首雖然不是媽寶男,卻因為對具備傳統道德的母親充滿了熱愛,導致其對女性有仰慕的心理,尤其是對成熟優雅的女性。

    身為通用食品的女繼承人,瑪荷麗對拿捏這種心理的男性頗有心得。就在瑪荷麗在完全合理的範圍內稍稍開始施展一點小手段的時候,一位金發碧眼的女性走到希特勒身邊,與瑪荷麗交談起來。

    身為女性,甚至不用語言沖突,只是眼神與動作就足以讓雙方對各自的立場與態度心知肚明。甚至不用詢問對方的名字,瑪荷麗就從她看過的資料中想到了一個名字,卡琳•馮•戈林,現在納粹德國帝國元帥戈林的夫人。

    瑪荷麗並不認為戈林夫人與希特勒有一腿,因為戈林夫人與希特勒之間的態度十分親密,沒什麼掩飾。這兩人之間的關系按照中國電影的台詞來說,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妹。眼見哥哥有可能要被壞女人欺負,妹妹立刻挺身而出來保護哥哥。

    雖然對卡琳•馮•戈林有著基于女性的對抗沖動,但是瑪荷麗對這樣的關系倒是很欣賞。男人們都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保護者,是世界的領導者。其實在女性看來,男性們都是一群幼稚,簡單,野蠻,愚蠢的家伙。

    瑪荷麗立刻恢復到了非常禮貌的自我定位,專心承擔起會議舉辦地女主人的身份。等安頓下來希特勒,瑪荷麗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唯一還讓她有些好奇的只剩下中國領導人何銳。同為笨蛋的男人之間也有高下之分,何銳無疑是笨蛋中的頂尖存在。何銳的表現會是平平無奇,還是異乎尋常,瑪荷麗非常有興趣想親眼看到。

    就如瑪荷麗所料,當她看到丘吉爾與墨索里尼後,感覺這兩個人並不行。他們身上的表演味兒很重,尤其是墨索里尼。與這兩人相比,羅斯福與希特勒給人的感覺就純粹的多。

    12月19日,羅斯福、希特勒、丘吉爾、墨索里尼四人進行了第一次元首會晤。羅斯福本以為希特勒會表現出咄咄逼人的姿態,卻沒想到希特勒竟然十分沉穩,大部分時間都在听,而不去發表自己的看法。

    甚至在羅斯福提出關于猶太人問題,希特勒也沒有露出絲毫被冒犯的神色。羅斯福只能增加了壓力,“基于人道主義精神,美國政府認為應該允許馬達加斯加建立起自治政府。”

    听到這話,希特勒才答道︰“馬達加斯加已經開始組建自治政府,而且據我們所知,猶太人聯合會已經開始與中國接觸,從中國佔領區購買糧食。”

    羅斯福被這個回答弄的有一點訝異。他之所以提出猶太建立自治政府的問題,只要是想在道德上佔據制高點。不管歐洲的排猶傳統多麼根深蒂固,把猶太人從歐洲強制驅趕到馬達加斯加,本就是不人道的舉動。雖然美國自己也不怎麼接納猶太人,但是道德的制高點必須佔領。

    希特勒的回答可頗有力道。如果德國實際上允許猶太人從中國佔領區購買糧食,以歐美的道德觀念中,希特勒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羅斯福作為政治家,完全能夠理解世界猶太人協會為了從中國購買糧食,一定會在私下與中國有交易,這種交易必然對同盟國不利。希特勒連這些都能忍受,馬達加斯加即便出了些問題,也不能再隨意指責德國。

    羅斯福暫時將最影響同盟國道德的猶太人問題解決到這個程度,便談論起針對中國的戰爭。此時同盟國已經對中國宣戰,美英德法意為首的同盟國也向世界其他國家發出呼吁,期待全世界建成一個反華聯盟。

    現階段與中國作戰的只有英美兩國,羅斯福介紹了當下美國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在西太平洋地區全面失敗。現在美國由南向北構建了南起澳大利亞東部,中段包括所羅門群島,中太平洋島嶼,北段為夏威夷群島的御體系。羅斯福並沒有提出任何需要幫助的請求。只是簡單的表示,“美國有能力守住這條防線。”

    這是美國才敢說出的話。這條依托島嶼的防御體系長度達到了怕破天荒的1萬公里,根據海軍參謀部與陸軍參謀部提交的方案,美軍將在這條漫長的防線上與中國海軍進行慘烈的戰爭。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甚至在與羅斯福單獨會面的時候提出了他的看法,“總統先生,如果想守住這條防線,我們將不得不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消耗戰。”

    羅斯福當然不可能向德國表示軟弱,因為德國方面很清楚美國面對的壓力。只有美國表達出閑庭信步的態度,才能獲得同盟國內部的主導權。

    美國總統羅斯福介紹完美國的局面,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些不甘心的講述起英國面對的現狀,“我們已經向印度國大黨表示,只要印度幫助英國擊敗中國,就會允許印度獨立。”

    墨索里尼原本做好了一言不發的準備,因為意大利現階段根本沒有與中國作戰的可能,而且意大利的水平也不足以發動遠征,此時當然沒有任何強出頭的理由。

    可听到丘吉爾的話,墨索里尼差點笑出聲。好在他憋住了,只是臉上露出了些嘲諷。

    這嘲諷的神色讓丘吉爾感覺不快,卻也只是不快。因為丘吉爾很清楚,現階段的英國根本沒有能力在印度組織起有效的反攻。從世界上看,即便德國與意大利現在決定派兵,從時間上也很可能趕不及。

    即便戰爭的強度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把上百萬軍隊和裝備運到印度,需要半年時間。而當下的戰爭已經不同,戰爭所需的裝備運輸所需的運力遠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把幾十萬裝甲部隊以及相應的戰術空軍部隊運輸到印度,最少需要1年。

    現在丘吉爾提出印度戰爭,能夠期待的只是德國與意大利能夠支援一些空軍。當下印度的天空已經被中國佔領,如果讓中國空軍繼續肆虐下去,英國在印度的軍隊根本支撐不了3個月。

    當丘吉爾提出了這些請求後,希特勒才答道︰“德國願意提供一部分空軍支援。”

    墨索里尼也只能跟著表示,“意大利也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空軍支援。”

    此時羅斯福才說道︰“美軍飛行隊已經抵達印度。”

    四巨頭在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雖然援助的數量各不相同,至少大家還都進行了配合。

    兩巨頭做完了發言,希特勒說道︰“就德國得到的情報,中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戰斗機。而德國最新研發的戰斗機,相對于螺旋槳戰斗機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德國願意與同盟國分享這份成果。”

    墨索里尼听到這里不免有些緊張。意大利的軍事裝備水平在同盟國中不算差,但是意大利受限于國內的原材料不足與市場匱乏,軍事裝備產量很是問題。所以墨索里尼並不希望德國將最先進的軍事技術分享給英美。但墨索里尼知道自己沒辦法在這件事上阻止希特勒,只能等著會議結束之後再說。

    而希特勒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在德國上層進行了很充分的討論。英德媾和之後,德國暫時不用擔心戰爭壓力。以希特勒的個性,他下令暫停了所有對戰爭中已經落後的裝備升級的項目,而是將財力投入到新式裝備的開發商。

    早在1938前,德國當局就命令梅塞施米特飛機廠盡快研制一種能兼容由巴伐利亞或容克公司試制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全新型戰斗機。1939年6月,p1065雙發方案初審通過,1941年1月,原型一號機e262v1出廠。

    噴氣式戰斗機就是納粹德國重點項目之一。到了前來參加同盟國峰會之前,納粹德國已經完成了e262正式初代機的研發。在e262的測試中,德國測試員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與軍官都認為,e262的綽號可以稱為“空中之王”!

    既然德國已經是同盟國的成員,德國專家這才敢對希特勒表示,德國在很多研發技術上比起英美有差距。如果能夠獲得英美的技術支持,e262可以更快的投入量產。

    這個看法在德國上層中遭到了很大反對。但是希特勒親自去見依舊賦閑在家的經濟學家沙赫特,詢問沙赫特的時候,沙赫特態度堅定的支持德國與英美合作。

    談到合作原因,沙赫特很坦率的認為,“元首,我認為中國應該在開發噴氣式戰斗機,其進度只怕不會比咱們晚。”

    希特勒沒有表示否定。因為希特勒根據有限的情報以及他很直覺的判斷,得出的結論與沙赫特的看法相同。在德國發動西歐戰役之前,德國進行了獨立與歐美作戰的戰爭準備。這個時間長達兩年半。以希特勒對何銳的理解,何銳絕不可能打無準備之仗。中國勢必遭到世界的封鎖,所以中國的準備必然更加充分。

    沙赫特看希特勒沒有反對,這才繼續解釋下去,“德國的先發優勢將長期維持,而且與同盟國的合作,也會讓同盟國必然做出經濟方面的更多合作。元首,德國現階段的經濟還只是在恢復期,我們需要更多的訂單。”

    希特勒本以為沙赫特會提出甦聯進攻德國的考慮,沒想到談到最後也沒听沙赫特提及這個可能性。希特勒倒是沒非得與沙赫特提及這些。畢竟德國科學院院長卡爾教授已經詳細分析了甦聯的地緣政治局面。

    甦聯對華作戰的利益非常低,除非是中國外強中干,最終被同盟國擊敗,甦聯才可能對華作戰。

    但是一看地圖能清楚,這事情不現實。中國東面是廣袤的太平洋,以中國的海軍實力,美國現在的24艘航母打不贏中國,最少得有兩倍以上的大型航母不可。

    而中國西部是高山,想進攻中國,先得將印度變成一個穩定可靠的戰略基地。而英國從來就沒有允許印度建設起工業體系,更沒有將印度建成為強大軍隊的來源地。

    當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即便英國最終穩住印度,也得好幾年時間。幾年的時間過去,天知道局面會變成什麼樣子。

    甦聯最好的機會在歐美與中國打的精疲力竭的時候對歐洲發動進攻。甦聯邊境基本都是納粹德國集團的成員,斯大林未必想和希特勒開戰,但是甦聯必然要與德國開戰。

    所以希特勒才願意與英美分享德國噴氣式戰斗機技術,只有與英美在戰斗機以及坦克方面全面合作,才能確保德國在1942年間擁有相較于甦聯的裝備優勢。

    根據德國的情報,甦聯馬上就要完成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完成了一支裝備極為恐怖的新式軍隊。飛機只怕得有5萬架,坦克也得有3萬輛。即便是精銳的德國陸軍,在這樣的鋼鐵洪流之前,也會非常危險。

    丘吉爾明顯沒把希特勒的提議當成特別大的事情。羅斯福倒是覺得希特勒這麼講,肯定有深意,但是羅斯福不明白德國飛機的戰斗水平,便問道︰“不知德國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合作?”

    希特勒這才自信的說道︰“運送戰斗機的船很快就要抵達佛羅里達的港口,我期待德國飛行員與最優秀的美國飛行員能夠一起進行飛行表演。”

    羅斯福此時急需各種合作,作為東道主,他爽快的答道︰“我就期待著看到一場精彩的飛行表演!”.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58章 誰是黃雀(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58章 誰是黃雀(八)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