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57章 誰是黃雀(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57章 誰是黃雀(七)

    “同志們是不是覺得,我說的這些莫名其妙?”

    “是的。”

    “沒錯。”

    吳有平與經濟部長都果斷回答了何銳的問題。兩人見對方都這麼坦率,不禁苦笑。

    李潤石此時考慮的是何銳為什麼要這麼“先驗論”。先驗論就是直接給出一個結論,卻無法給出完整的路徑。按照普通人的說法,就是吹牛皮。以何銳的科學素養與哲學素養,先驗論恰恰是何銳最不可能犯的錯。

    除非……何銳真的在那樣的世界生活過。

    何銳並沒有回答任何先驗論的問題,“同志們,到現在為止,我們的船舶噸位到了多少?”

    經濟部長對這些數據很熟悉,他當即答道︰“截止1941年11月,我國建造的軍艦與民船的噸位達到了5160萬噸。主席,我承認,這些噸位遠遠不夠。1億噸的噸位大概能滿足需求。而且主席之前提出的集裝箱的模式,在現階段也已經不再是強行規定,而變成了現實效率的需求。”

    何銳豎起手臂,左手食指指向上空,微微晃動。同時滿意的說道︰“你說的沒錯!現階段遇到的最大問題在于,按照傳統的模式去營運和管理,一定會賠錢。但是用上更新的管理模式,不僅不賠錢,還能賺點錢。很多同志對于社會發展的理解比較悲觀,原因就在這里。按照他們的算法,一定會賠錢。按照爹味管理,社會運營成本會直上天際!國家管理體系直接把社會給吃光了。”

    說到這里,李潤石見何銳滿是期待的看向自己,心中一時有點感動。就听何銳說道︰“李潤石同志,你吃過自助餐麼?”

    李潤石點點頭。隨即听何銳繼續說道︰“自助餐那麼多食物,是否算得上日餐萬錢?”

    李潤石的古文水平很高,當即想起這是晉書里面的故事。晉武帝時,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費萬錢,猶雲無下箸處。

    不等李潤石回答,經濟部長問道︰“這種鋪張浪費之風必須剎住!”

    沒等何銳開口,吳有平苦笑道︰“呵呵,去吃自助餐的,都表示要扶著牆近,扶著牆出。我認為還真談不上鋪張浪費。”

    李潤石很認同吳有平的看法,跟著說道︰“我反對的是這種縱欲享樂。”

    “同志們,大家的看法明顯有點脫離群眾。你們所說的這些,從來不是群眾能夠享受到的生活。只有進入工業化時代後,人民群眾才有機會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縱欲的錢。所謂富不過三代,因為富裕必然導致縱欲,縱欲導致毀滅。

    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同志們為什麼對有錢人這麼上心。他們掙到錢,把錢花掉個,趕緊完蛋。社會和政府從這些人的覆滅中學到了經驗,通過稅收得到了財政收入。還能通過建立科學的體系,通過對這些實際案例的分析,歸納總結出經驗和某個階段的規律。

    你們都說過類似的話,好像企業倒閉了是壞事。我是搞不明白你們到底對中國經濟得有多沒信心,對中國人民的學習能力有多鄙視。”

    李潤石記得很清楚,他曾經就公私合營的事情向何銳提出過思路,結果何銳問李潤石,“你得多愛資本家,才能提出這樣的方案?”從那之後過去了幾年,李潤石終于明白了何銳為什麼反對公私合營。

    吳有平嘆道︰“主席,未來的效率真的能高到讓社會運營呈現正收益的程度麼?我們算過殖民地解放後出來的增量市場,也就是滿足現階段3000萬5000萬人的勞動。而且這個市場還有時效性。過了這個階段,效率會降低。如果提高效率,就非得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效率的提升。我認為這個風險性太高了。”

    “這就是國家治理的現狀,我們除了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之外,還有其他選擇麼?”何銳問。

    何銳描述的未來世界的確給大家造成了沉重的壓力,同志們暫時沉默下來。明明現在的中國已經擁有強大的實力,可按照何銳描述的思路去考慮,中國就站在最危險的邊緣。甚至不用出現意外,只要中國的發展還不足以解決問題,中國就會陷入深刻的危機。在那樣的危機之中,之前所取得所有建設成就仿佛變得毫無價值。

    沉默了一陣,經濟部長開口問道︰“有沒有一種更穩妥的方式,分階段完成?”

    何銳搖搖頭,“在這種工業化生活方式上,不存在分階段的問題,只存在強制執行的效率問題。而且我也準備根據今年從被解放地區的糧食購買情況,考慮是否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也就是取消交公糧。”

    李潤石心中默默地嘆息一聲。現在的農民每年交30的糧食作為公糧,從比例上算,比起歷朝歷代可是真的良心多了。但是這個總量非常高,成為中國政府糧食調配的基礎。取消農業稅,在政策層面上是極大的事情。何銳這樣的強勢領導者就可以一言而決。但李潤石卻也知道,這麼做其實沒啥問題。因為這點糧食稅佔中國gdp的5,卻產生了政府與農民60的沖突。在10年前,就有激進派提出了這個看法。李潤石自己也比較認同取消農業稅。

    吳有平站起身,“主席,還有其他事麼?”

    “沒有。”何銳答道。

    “那麼我就先回去工作了。期待全新的世界秩序能夠給中國帶來進入全新生活方式的利益。”吳有平說完,便告辭離開。

    經濟部長也站起身,“主席,我們會嚴查各種影響義務教育的問題。但是真正不再接受義務教育的人里面,其實大部分並不想讀書。”

    何銳也站起身,“這是兩個性質的問題。強制義務教育是中國的國策,強制教育並不意味著每一個接受義務教育的國民都必然在學校里學的非常好。我們會不斷提高義務教育的水平,但是不能確保義務教育的結果。”

    經濟部長點點頭,心里面覺得自己還是失言了。因為他方才所說的理由其實是經濟部門收集下面的意見時候,用來支持擴大受過教育的人優先進入工業部門的理由。

    經濟部認為,哪怕是受過2年初中教育的少年,也比那些只是在強制掃盲中完成4年教育的勞動力更有價值。現在最優秀的青年都去從軍了,各個企業招收的都是並不令人滿意的勞動力,經濟部門的日子很難過。

    等辦公室里面只剩下李潤石與何銳後,李潤石問道︰“主席,等戰爭結束後,我們能否擁有世界上最強的競爭力?”

    何銳坐下,自信的答道︰“在未來幾年中,歐美各國的大學在校生數量會跌倒令人震驚的地步。雖然大量受過高等教育人才到了前線,的確能夠在另外一些方面得到鍛煉。而且熬過戰爭的這批人中,也會有不少人擁有更堅定精神狀態的人才。但是,我個人還是相信,中國維持了教育數量的方式,必然可以獲得更大進步。”

    李潤石想到了雷巴西與楊柳兩個金融業同志對于美國得傷亡多少人才能退出戰爭的看法,便問道︰“主席,美國真的能傷亡1500萬人麼?”

    何銳笑道︰“呵呵,你還考慮到美國人才在戰場上的損失了麼?”

    “我總覺得美國不可能忍受那麼巨大的代價。雖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數字來看,這個比例在歐洲各國當中並不稀奇。不過我還是感覺美國有可能在傷亡500萬人的時候,就打不下去了。”

    “美國打不下去的原因並不多,就我個人看,搞不好美國南方邦聯再次獨立,是有可能讓美國退出戰爭的可能。至于傷亡1500萬人,對美國政府有巨大壓力,但是這種傷亡並不足以摧毀美國的工業體系。在遭受500萬傷亡的情況下,美國退出戰爭,意味著美國會被排除在新的世界經濟體系之外,美國經濟會直接崩潰。與之相比,反倒是戰敗後加入到全新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對美國的利益更大很多。”

    李潤石搖搖頭,“美國的自然稟賦,足以支撐美國自給自足。美國日子會很難過,但是距離經濟崩潰還差的遠。”

    “美國國內的人口規模就那麼多,市場太小。如果失去了世界市場,美國扛不住的。如果美國只是滿足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其工業規模大概不會有現在的一半,甚至可能三分之一,就足以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你認為這樣的美國,能承擔的起戰爭中發行的天量債券麼?”

    李潤石心中盤算著數字,感覺清晰了很多。但搞清楚一件事,另一個問題再次冒了出來,“美國上層應該很清楚這些吧?”

    “是的。美國上層中以羅斯福為核心的那些人都很清楚。我不認為羅斯福和美國上層中大部分是為了邪惡而邪惡的人,但是,即便羅斯福知道了這樣的未來,他也沒有辦法。根據經濟數據顯示,如果美國不能獲得世界市場,下一場經濟危機馬上就要來了!

    這場危機甚至與大蕭條都不一樣。羅斯福新政靠赤字刺激經濟,就意味著美國出現了天量與美國聯邦政府信用綁定的債務。大蕭條是私營企業的崩潰,其債務還是民間債務。美國殺了幾十萬有國際資金背景的銀行家,這筆債也就賴過去了。

    現在欠債的是聯邦政府,美國聯邦政府準備拿誰的腦袋來解決問題?準備拿多少腦袋來解決問題?

    在這樣的局面下,傷亡1500萬人,是個不能接受的數字麼?”

    听完這些分析,李潤石心中百感交集。他不知道是戰爭令人畏懼,還是何銳更令人畏懼。戰爭本身還有些身不由己,何銳的思考則無比透徹,冷峻的毫無反駁的余地。

    李潤石並不想繼續討論此事,因為冷酷戰爭的盡頭是人類的光明未來。在理想主義方面,何銳屬于當仁不讓的典型。只是何銳是用高度務實主義來實現人類社會的理想。但凡何銳還有一點點的不純粹,那就是另外一種局面。

    “主席,名單我已經列出來了。不知道法官們何時能到位?”李潤石開始討論工作。

    何銳有些無奈,“雖然身處戰爭中,我們依舊向歐美發去了電報。建議他們即便在戰爭中,也不能放棄人類的基本良知與正義的追求。現階段倒是有人在秘密聯系,不過我們暫時不用期待歐美的法學專家們前來東南亞參與審判。”

    李潤石搞不清楚何銳這是裝出來,還是真的很無奈。這次大審判針對的是殖民者們在東南亞的種種罪行,也有一部分東南亞極端的革命者們犯下的一些屠殺罪行。與殖民者們沆瀣一氣的罪犯也會遭到審判。

    即便歐美法學專家想來,歐美政府也不可能允許他們前來參加對殖民主義罪行的審判。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才能抬起頭坦然的說︰“我沒有殖民罪行!”

    何銳那悲天憫人的說法,就顯得有點不懷好意。不過李潤石倒是覺得自己能理解何銳,從解放全人類的角度來說,歐美國家的法學專家參與到審判中,的確有利于彌合矛盾。幫助歐美國家盡快被新的世界人類大家庭所接納。

    “主席,這些審判沒辦法拖下去。”李潤石問。他此次回京的一個原因就是準備審判,中國解放了這麼多殖民地,非得盡快開始審判不可。

    “你去見見趙先生,他已經把人準備好了。”何銳答道。

    帶著期待的心情,李潤石前去見趙天麟。現在趙天麟在人民大學法學院辦公,李潤石一進屋,就見到趙天麟辦公室里面坐著八個人,其中三人是黑人,三人看著像是印度地區的人,兩個則是亞洲人種。

    “李主席,我來介紹一下。”趙天麟熱情的向李潤石介紹這些外國人。他們中有一半是在英國接受了高等教育,另外一半是在法國接受的高等教育。這些人都已經獲得了英法兩國的律師資格證,也可以成為法官。

    介紹完了這些人的學歷,趙天麟繼續熱情的說道︰“還有一部分在中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輕法學界人員正在進行審核,等審核結束,我會介紹給你認識。”

    李潤石看著這些膚色,心中著實歡喜。由殖民地出身的法官審案,無疑是彰顯正義。但就在此時,一位黑人法官有些苦惱的問道︰“趙教授,您認為我們的審判會不會被認為是報復?”

    趙天麟有些訝異,“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報復?”

    那位黑人法官答道︰“因為我們必須制定很多法條,這些法條有可能被認為是針對性的報復。”

    趙天麟微微皺眉,看樣子這些黑人的法官是真的不如歐美本地法學界人士。在歐美法學界人士看來,哪怕只是有機會成為創造法條,這些歐美法學人士就當仁不讓。如果能夠成為創造法條的人,更是法學界的重大榮譽。

    至于這個法條會不會被認為是報復,法學界人士可是對自己的學術能力非常自信。即便真的是為了報復,他們也會給出合理的解釋。

    但這種自信建設已經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趙天麟選擇了觸類旁通,“歐美那麼多法律條文,難道就沒有擔心過被認為是虐殺麼?”

    黑人法官先是一愣,想了一陣,眉頭逐漸舒展開來。

    李潤石對法律並不熟悉,但是這種交談讓李潤石感覺挺有意思。等會面結束,李潤石問趙天麟,“趙教授,這次可就等著審判呢。”

    趙天麟則說道︰“這次審判有陪審團制度。陪審團還是需要進行一些基本的理論培訓。省的將農業社會的人情思維拿出來。”

    “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李潤石調侃道。

    提出了學術問題,趙天麟神色有點嚴肅起來,“李主席,最近的研究認為,孔子沒有那麼糟糕。那句話的本意是,孔子說︰我家鄉正直的人與這種做法不同︰如果父親做了壞事,兒子就會羞愧隱藏起來不見人;如果兒子做了壞事,父親就會羞愧隱藏起來不見人。正直就在這里面了。”

    “哦?竟然這樣的解釋麼?”李潤石倒是有點訝異。

    “一群後世的垃圾,胡亂解釋孔子的想法。雖然儒教有各種問題,但是孔子不至于那麼o。遍觀論語,孔子真的沒有主張為罪行掩飾。頂多就是xx知禮乎?”

    李潤石連連點頭。他堅信摧毀儒教和摧毀中國文化不是一回事,能夠正本清源,對建設文化只有好處。畢竟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論語》不可能藏著掖著。

    李潤石問道︰“如果是陪審團接受基本的理論培訓,會不會被認為是影響司法?”

    趙天麟搖搖頭,“這些培訓只是基本原理,譬如罪行不株連,罪罰相當。如果不這麼做,在廣大殖民地,人民看到有機會決定殖民者的生死,你認為他們會允許殖民者活下去?我們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誅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57章 誰是黃雀(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57章 誰是黃雀(七)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