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傻皇子

第201章 帝王之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丑五 本章︰第201章 帝王之姿

    與此同時...

    常建章等人心心念念的那一本本奏折,也早已到了吏部尚書•杜如晦的手里。

    只是,讓常建章等人無法預料的是,杜如晦並沒有為此勃然大怒,並開始對其嚴懲等等。

    而是...

    將那些個奏折盡數帶到了皇宮太極殿內,並在早朝之後,盡數在御書房中直接呈現給了皇上親自審閱批復。

    “...這小子,還真是鬧出了不少事啊,這...倒是成了地方百官統一征討的對象了啊!”

    李世民搖頭苦笑,一邊翻閱著案台那摞意見滿滿的奏折,扶額說道。

    站在前方的杜如晦也表情苦澀的出言附和,說實話...

    若非皇上先前早有提點過,關于綿州事務皆要上報的原因。

    僅憑那‘水患債券’一項,他就定然要出手給予牧禪嚴懲了。

    這伸手朝百姓拿錢,算是能理解為緩解財政。

    可這伸手朝百姓借錢,這已不是緩解地方財政壓力的問題了,這可是關乎朝廷的問題了。

    若是屆時沒能按時還上且拖欠太久,定然是要朝廷出面還款才可。

    否則定然難以平息民怨,說不準還會引發地方的百姓暴動,後患無窮。

    “行吧,朕且皆知曉了。此事暫時不予處理,靜觀其變便是。”

    李世民將奏折一一翻閱過後,發現內容也幾乎大同小異,反正都是眾口雷同的在統一批判著,那綿州刺史•牧禪在地方管轄州事時,所做的各種出格事務。

    其中大大小小事務的真偽暫且不去深究,但其中最關鍵的...

    還是那由綿州官府所發行‘水患債券’的問題。

    杜如晦也深知其害,當即開口詢問道︰“陛下,這‘水患債券’這事可謂是一等‘拿今天賭明日’的新奇之舉。但此事非同小可,還需陛下定奪是否要繼續容忍其發展下去。”

    “確實是...這小子,還真是玩出了個好花招啊!”

    李世民眯眼笑嘆道。

    發行地方債券,憑借地方官府的民間號召力,共同解決地方難題。

    若是處理得當,那自然是雙方皆大歡喜。

    若是處理不當,結果自然是抱薪救火,後患無窮。

    但此舉,確實也讓知曉此事的李世民和杜如晦兩人,初聞之時眼楮不由一亮。

    借此舉一反三,地方問題必要時也可通過類似的方式,以緩解一時之需。

    且不必通過大費周章的通過層層批閱後,再由朝廷安排相關的真金白銀、米石布木等物資調度,便可集地方百姓之力,共同解決難關。

    至于事後...

    這‘債券’償還問題,是由地方償還,還是由中央償還都可以。

    重要的是,能在緊急必要之時,解決緊急必要之需!!

    相比那些個利息,與那繁復審批調度所需耗費的種種精力時間相比,更多時候還是那些個利息所損耗的用度更少,更便捷。

    畢竟地方的問題,最好還是有地方自己解決為上策,若是牽扯到其它,必不可少的會產生周轉損耗。

    就此一計政策,只要朝廷能深得大唐百姓的信任...

    甚至是其它邦國百姓的信任也罷,那豈不是...

    李世民的眼楮越發明亮,身心不由開始發熱發燙起來,他感覺自己似乎抓住了什麼關鍵點,卻又有層濃濃迷霧籠罩。

    身為大唐頂級智囊之一的吏部尚書•杜如晦也是如此,只是他所考慮的更多是關于憂患一面。

    沒能像李世民那般對于自己兒子的一些所作所為,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

    在假設牧禪此舉是為事半功倍的利好之策的前提下,他已不自覺的朝其政策,更好更大的方向延展開來。

    只是...受限于此舉太過新奇脫俗,暫時還不得其要法。

    若是牧禪此時的官職,並非僅是那一方父母官,而是如同杜如晦這等,可以左右大唐國事,掌管吏部之首的尚書職位的話。

    此時定然會對李世民說出,關于那所謂‘債券’的延伸,以及關于那需真金白銀或錦衣絲綢等‘以物易物’交易代替之法...

    那具備著同等貨幣交易屬性,更輕便利于攜帶的事物——紙質貨幣!

    以及...

    專門統管這些‘紙質貨幣’,或者說‘國家債券’的管理組織——銀行!

    貨幣的基本性質便是作為交易媒介、儲藏、記賬單位的一種工具。

    金、銀、銅三類金屬,由于其歷史以及宗教神話的緣由等等,成為了許多國家用于判定事物價值,且用于交易的物品。

    之後,國家更是將其比重,鑄造成相應的‘一文錢,一兩銀,十兩金...’等相對比重的數額,便于日常計算物品價值。

    其錢幣內具體所含的真實比重,是否有達到相應重量暫且不談,但其存在確實是發揮了,便于人類社會中作為‘買賣交易媒介’的作用。

    可是...

    這只是一部分的國家貨幣發展情況,並非代表全世界的所有國家,貨幣發展情況也是如此。

    就比如...

    曾經在商周朝代之時,就有用過‘貝殼、龜甲、礦石’等物件,當做是通用交易的貨幣存在!!

    貝殼貨幣——哪怕在龍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佔據了足夠的比重。

    從那象形文字逐漸演變發展而來的,龍國文字發展史中。

    那大多數與價值有關系的文字,基本都有‘貝’在旁。

    便是因為在那原始部落社會開始,‘貝’...

    便代表了財富的象征!

    “陛下...那綿州的境況窮苦凋敝,牧刺史一是調度大量撥款,二是出此策補貼財政空缺,再加上其在地方執行的各類州事...”

    杜如晦眉頭緊皺,斷言道︰“操之過急,拔苗助長,恐怕禍大于福,不容樂觀放任!”

    他能理解皇上想要借此考驗對方一番的想法,所以對其行事寬容大度,暫時未給予深究。但...

    也應該有個度量才是!

    這關乎的,可非他綿州刺史•牧禪一人,稍有不慎遭受其苦難的,可是那綿州數萬名百姓啊!

    “呵...朕說了,暫且無妨,靜觀其變便是!”

    李世民站起身,負手而立的正聲問道︰“若想脫胎涅�,豈又能不傷筋動骨?!”

    “綿州的境況由來已久,不僅是困擾一方百姓,也困擾這大唐滿朝文武!”

    “他牧禪新官上任,便決議大刀闊斧,行事高調的執行各項政策,所為何事?”

    “難道,僅是為了奪人眼球之舉嗎?!”

    “他如今身為綿州刺史,那一言一行所關乎的,可是同那綿州數萬百姓相連!”

    “牧禪他哪怕不在乎它人如何,但定然也要考慮自己的福禍安憂!”

    “若他是那貪生怕死,不堪重用之人,定然會老老實實的屈居在那綿州境內一年,不敢行任何逾越過分之舉!”

    “可他既然反其道而行之,行如此驚人之舉,定然已是將自身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著為那綿州做些改變之舉!”

    “暫且不論那結果,具體是福是禍!”

    “他既然敢做,決議讓其成為綿州刺史這等要職的朕,難道還不敢成全嗎?!”

    李世民一手指天,霸氣盡顯的喝問道︰“我堂堂大唐王朝...”

    “難道就連那容忍臣子試錯、犯錯與糾錯的勇氣,都沒有了嗎?!”

    “牧禪作為綿州刺史,可是朕親自御賜欽點的所用之人!”

    “朕給他任那一年刺史之期,便是讓他不再拘束在長安這等魚龍混雜之地,徹底放開手腳行事!”

    “且別說,僅是那小小數萬百姓的綿州!”

    “哪怕是將這蒼天被其捅破了個窟窿,又有何妨?!”

    听到此言的杜如晦臉色不禁一變。

    他能明白皇上對牧禪給予厚望,並想要趁此看其子可否能堪大用。

    但他沒想到...

    皇上這可是在擺明了,要絕對縱容到底的態度了啊!

    一年之期...

    任由其發揮不給予任何管束,甚至還支持其肆意妄為!

    這...

    那牧禪確實有諸多不凡之處,但又值得如此放任嗎?!

    可李世民對他沒有避諱,且已作了明確的表態——哪怕那牧禪到時真將這蒼天捅破,皇上也會親自出面修補!!

    身為臣子,他明白此時哪怕心中再有任何異議,也沒有任何好爭辯進諫的了,如今只有听從皇上吩咐——暫不處理,靜觀其變!

    但那牧禪...

    並不願意為太子•李承乾所用,並與其結下深怨這一點,就不得不讓杜如晦對其仕途的發展,有些許警惕。

    待杜如晦離開御書房後,李世民才從案台下取出六、七封已拆開觀閱過的密函,重新閱讀起來。

    其中的內容...

    正是那陪伴在牧禪左右的‘御史•恭大錘’從綿州送來的密函。

    同綿州百官添油加醋進諫的奏折內容不同,那‘皇上第一、老子第二’的尉遲恭親筆所寫的密函之中,有這麼一句讓他頗為在意︰

    [...剛柔並濟排眾議、不懼強權得民心,雖年紀尚幼,卻已有帝王之姿!]

    “帝王之姿...”

    李世民手指撫摸著密函上的這四個字,輕聲喃喃了一句。

    他自嘲的笑了笑,自語道︰“作為真龍之子,自然有那帝王之姿!我李世民的兒子,又怎是那平庸無能之輩?!”

    說這話時,他嘴角卻已不知何時翹起,表情欣慰不已。(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極品傻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唐極品傻皇子第201章 帝王之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極品傻皇子第201章 帝王之姿並對大唐極品傻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