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妃解釋道︰“我回來和王爺說起這件事,他說,當今聖上不喜歡吳王妃的兒子,也不希望趙家的外戚勢力在繼續擴大,真變成了謝、王兩家,那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也對不起祖宗。所以趙皇後思略過後,便退了一步,開始在其他皇親國戚里選。當年九子奪嫡,當今皇上的兄弟們只剩下親弟弟秦王和守先祖廟被剝脫一切爵位的八王,其他王爺都早早被抄家處死了。人選其實很少,這才想到了當今聖上的堂哥,我家齊王。我家王爺是個逍遙王爺,年輕時和當今聖上關系非常不錯,為了他登基也算出了力的,而且一直沒參與爭奪皇位的事,很得皇帝器重。所以我家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之一,但趙皇後最終選擇我家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兒才三歲,還沒記事呢,趙皇後若養在身邊,從小在皇宮里養大,無人提起,自然是誰養的和誰親,認作親身母親一般,她好控制,所以這才確定我家,希望和我家聯手。還說,世子長大繼位後,必然多子多孫,到時在過繼一個到齊王一脈,齊王一脈也不會斷了香火,兩全其美。”
說到這。
齊王妃嘆了口氣。
李唐明白了,開口說道︰“齊王選擇了拒絕,一是老來得子不想分開,二是依然不想參與奪嫡之爭,所以得罪了趙皇後,你才猜趙皇後是第一候選人,剛才我還好奇呢,沒有導|火|索,趙皇後這等人物沒理由無故動手啊,原來導|火|索在這啊,趙皇後拋出的橄欖枝,你們沒接著,自然是惱羞成怒了。”
“對。”
齊王妃點頭確認了李唐的想法。
李唐接著分析,“而你第二個懷疑秦王,是因為秦王那邊得到了消息,又怕齊王在改變主意與趙皇後聯合,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先除掉齊王在說,這樣就一勞永逸,也可以殺一儆百了,甚至抄家後第二天就流放,第二天晚上就被馬匪劫持了,不給齊王任何的翻盤的機會,亦或者不給趙皇後再次拉攏你們的機會,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其實齊王府的人已經全都死在了劉金彪的屠刀之下,所以秦王也有可能是除掉齊王重要人選之一,你才把他列在第二!”
“對。”
齊王妃一臉愁容的再次點頭,再次確認了李唐的想法。
這兩個嫌疑人,其實都是出自一件事,也正是這麼一件事,一觸即發,皇權奪位戰就波及到了齊王府。
你掙我奪,一線機會都不留。
大楚王朝自從項羽死後,就陷入了史無前例的自相殘殺之中,最初的八王之亂,搞得丟了半壁江山,而後衣冠南渡,除了被謝、王兩家控制的那一百年,是由他們倆家選擇之外,幾乎每一次都是骨肉相殘,從未斷過。
這也是楚家子孫並不多的主要原因。
再者,皇朝更替到最後,各種近親結婚的產物下,生育能力都大幅度的下降,這也導致了,皇帝無子,或者皇帝子嗣頻頻夭折。
現代人都知道,要出五服,但古代人講究的是親上加親,如紅樓夢,其實按理說,薛寶釵和林黛玉都不能和賈寶玉結婚。薛寶釵是賈寶玉母親妹妹的女兒,林黛玉是賈寶玉爸爸妹妹的女兒,實打實的血親啊。
但在古代,卻是最佳選擇,利益共同體凝固的越來越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大楚王朝能在南方苟延殘喘三百年,已經算是長命了,按照歷史發展的進程,三百年之前基本都會垮台。
李唐作為穿越者看著一幕幕將要再次上演,忍不住搖頭苦笑。
齊王妃無奈嘆氣的接著說道︰“齊王的意思是想退後一步,不去爭奪,兩邊都不得罪,但卻是兩方都得罪了,退無可退了,若是知道這樣,倒不如最初同意了趙皇後的提議,也不至于淪落到如今這個下場。”
她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就算她同意了,皇位之爭,像來是一路流血,怎麼可能一帆風順,秦王背後的支持者是當今聖上是皇太後,沒準落得的下場比這還慘。
此時此刻,最起碼一家老小還都活命啊。
李唐沉吟過後,便又問道︰“這兩位都是不好惹的大人物,也都有理有據,先不提,那第三位呢,除了他們倆,還有誰會害王爺啊。”
齊王妃格外篤定的說道︰“當今聖上的親妹妹,長公主,項月,她是整個大楚朝廷里,我最看不透的人,這人形事詭異,結交官員,拉攏士族,按理說他該幫助秦王奪得皇位的,因為秦王是她的親弟弟,但她卻不幫,反而時長給秦王小鞋穿,甚至連她親媽皇太後的面子都不給。至于趙皇後,這兩個女人的故事更是說不完道不明了,從當初的潛龍府邸一直打到了這皇宮內院,可以說,一個大姑姐,一個小姑子,都預制對方于死地啊。”
說完這些,她便沒在開口了。
李唐詫異問道︰“就這些,所以你懷疑她,她和齊王似乎沒什麼糾葛吧,趙皇後和秦王可都是有利益沖突的啊。”
齊王妃立刻搖頭道︰“不,因為丞相李林甫是長公主的人,雖然李林甫和我家齊王走的很近,還拍馬屁的要將自己兒子入贅到我家,但他其實是長公主的人,他那日抄家帶著的黑色鎧甲的軍士,就是長公主的私軍,黑甲軍,所以這里面我感覺八成有長公主的事。”
齊王妃反而問呢,“我以為你在丞相府,你知道這些呢。”
“我?哈哈,你太高看我了,我一個小小賣身奴僕怎麼可能知道這些。”
李唐又想了想這三個人,當今聖上的妻子︰趙皇後,當今聖上的親弟弟︰秦王,當今聖上的妹妹,長公主。
這三位,可都是當今聖上的至親啊,卻都盯著他屁股底下的皇位呢。
這麼一想,李唐甚至有些同情皇帝他老人家了,這皇帝當的,痛心,腦袋疼啊。
李唐不禁哈哈一笑,“長公主參與了抄家,而且李林甫自己親口說過,聖旨是他請下來的,之後才到了大內總管劉瑾手里,他呢,應該是繞了一圈,去見了長公主,慢了一步,這才帶著黑甲軍來了。這說明長公主的嫌疑最大啊?因為這里面李林甫逃不了關系,他又是長公主的人,對吧,那你為什麼把他排在第三位啊。”
齊王妃道︰“這件事我仔細想過,把她排在第三是因為我家王爺和長公主關系不錯,甚至世子的事還曾去找過長公主尋求意見。當時也曾和李林甫商議過,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兩不得罪,讓李林甫出面緩和雙方關系。現在看來李林甫是肯定沒幫忙了,他甚至還出賣了王爺,但我實在想不出長公主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按理說,我家王爺甚至可以算是長公主的人,所以我才把他排在第三位,因為趙皇後和秦王我都可以找到理由,長公主那里我實在想不出他為什麼要害王爺,至于李林甫,這人口蜜腹劍,兩面三刀,面上都說他是長公主的人,但有可能為了更大的利益,出賣長公主也是可能的,黑甲軍也有可能是他私自掉來的,只是為了嫁禍長公主,因為長公主的敵人,是趙皇後啊。”
這一下。
李唐腦袋疼了,分析不出來了,亂七八糟的感覺齊王出事,很有可能是多方利益搏殺後的結果,沒誰是主謀,但每一個人都下了手。
因為齊王的存在似乎妨礙了他們,他想靠邊站,他想騎牆,是不行的,不選,就得死。
這才是最要命的。
李唐想過,沒有皇帝的命令,抄家流放是不可能的,皇帝必然是知道這里面的事的,那麼,皇帝為什麼批準啊,是因為真的掌握了齊王里通外國的證據?還是被幾方勢力,逼迫下的結果呢?
李唐哭笑不止,這件事遠比想象的麻煩啊。
他腦海里的那些記憶並不能接觸這些高層面,所以無法幫助他,完全憑借齊王妃說的這些,他也無法清晰判斷。
所幸,此時此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因為,只要找到這封信的主人,就全都清楚了,根本不用再去想。
但這封信的主人,會是誰呢。
按照齊王妃的猜想,應該是三人中的一個了,他又看了看上面的字,一筆一劃端正到看不出是誰的字跡。
李唐所幸將信好好收了起來,道︰“那麼下一步就是找到這封信背後的主人了,如果是秦王,就舍棄世子,聯合趙皇後,翻案。而如果信的主人是趙皇後,就去找長公主,因為長公主和趙皇後這隊姑嫂是仇人,讓長公主幫忙翻案。而如果是長公主,嘿嘿,就去找趙皇後,這麼一想,趙皇後或許是翻盤的關鍵,所以爭取別是她吧,因為最起碼在她眼里,齊王世子還有用的。”
“是了。”
齊王妃連連點頭,認為李唐分析的非常正確,憑借他們的現在的勢力想去和這三個人中的哪一個斗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唯有借力打力。
而此時看最佳答案就是把齊王世子雙手奉上,然後給齊王府一家帶來下一個百年繁華。
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因為這只是齊王妃的猜測,很有可能這信的主人,還另有其他人呢,所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