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蕭燕燕在析津府下達著決戰前的一條條命令。
但是真正要發起契丹的全面進攻,蕭燕燕還得等到南院北院大王一起,細細商議才更為妥當。
不過,宋國潘美這邊,趁著固安城中人心浮動,發起了進攻。
潘美麾下的宋軍禁軍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全軍出動,提刀執盾,黑壓壓的沖向了固安城。
在沖鋒過程中,潘美命令所有投石機,床子弩往前壓,幾乎成了和契丹投石機對射的局面。
兩軍還未接戰,但是一時之間,空中巨石掠過,如同流星。間或有投石車被對方砸中,操作投石車的士兵發出一陣慘叫,而沖城的宋軍禁軍們,吶喊著,既是給自己壯膽,又是提升著士氣,奮力往前。
整個戰場上,只有懸吊在空中的韓匡嗣,默然無聲。
城下的宋軍距離管城頭越來越近,城頭上的契丹士兵,面目都依稀可見了。
這個距離是兩百步。
“簌簌簌簌。”不停地箭矢破空的聲音傳來,禁軍們躬身,將大盾舉在頭頂。
除了確實是運氣很差的幾個倒霉蛋之外,大多是契丹士兵為了求得射程而拋射出的弓箭,並沒有什麼準頭,只在宋軍的大盾上,射得奪奪直響。
宋軍沖鋒的鋒矢是一名年輕的將領,這名將領手舉著大盾,腳下不停,帶著身旁的宋軍全力沖刺。
正是潘維正。
潘維正穿著尋常宋軍穿的玄甲,兜鍪都是一模一樣,只有身邊的親軍能把他和尋常士兵分開。
穿著士兵衣甲沖城是宋軍的傳統,是為了避免被守城軍隊集火攻擊。
畢竟,全軍敢于冒著敵軍各種箭矢投石沖鋒,偏偏運氣極好,武藝也極高的瘋子,只有李漢瓊一人。
禁軍們出發的時候就知道潘小將軍在陣中和自己一起沖鋒,大受鼓舞。
潘美為了拿城,也壓上了所有的籌碼。
他懷中還有皇上趙匡胤的旨意︰“不惜代價,進攻固安。如果契丹軍被你吸引在固安附近,朕將全軍出動,直搗析津府。”
皇上手中握著的數十萬軍隊,這是潘美最大的底牌和依仗。
固安城頭,除了尋常士兵之外,只有幾名都虞侯是最高的現場指揮官。
幾名都虞侯都沒有單獨指揮守城的經驗,不過還好,憑借著之前韓匡嗣教給士兵們的守城之術,投石,箭矢,滾木 石,金汁,點燃的柴草等,逐次使用,再加上士兵們因為韓匡嗣被偷襲而死的一股血勇之氣支持。宋軍發現,今日攻城的難度竟然不亞于韓匡嗣在城頭指揮的時候。
潘美在大營也遠遠的看到了,但是他必須讓宋軍沖上去,一則是避免契丹援軍的到來,第二是,潘美長于軍爭,心中自然知道這股血勇之氣。
只可以一而再,不可以再而三!
一旦血勇之氣消磨殆盡,取固安城,如同探囊取物。
潘維正沖到城下了,後續的宋軍雲梯搭了上去,城頭上伸出幾只大木桿準備將雲梯叉開,但是沒有成功,知道雲梯頂端的鐵勾,穩穩的搭在了城頭上。
“沖啊,隨我上!”潘維正舉著大盾,手里一把樸刀,第一個登上雲梯。
兩旁的契丹弓箭手從斜刺里射來羽箭,潘維正盡量讓自己攀爬的時候,腿不要伸出太長,以免被弓箭射到。
沖了幾步後,正面的城牆垛口上,契丹士兵舉起十多斤大小的石頭,當頭砸下。
潘維正斜舉著盾牌,硬頂了一擊,石頭在擦過他的盾牌表面後,往城下落去。
再沖幾步,閉住呼吸。
金汁,石灰這些東西來了。
陣後的宋軍床子弩發威,將城頭上真準備傾倒石灰的一名契丹士兵射死,巨大的弩箭就像一只鐵鏟,將契丹士兵的頭顱射得粉碎。白色的石灰在城頭揚了起來。
潘維正先窺好了城頭幾個契丹士兵的位置,在石灰粉末落下的時候,潘維正將眼楮一閉,盾牌護著身子,合身躍上城頭,听到剛才記憶中契丹士兵的位置傳來石灰入眼的慘叫,潘維正也不看,盾牌蕩開,一刀揮出。
一名契丹士兵的頭顱和死命揉著眼楮的兩只手一起,高高飛了起來。
其余的雲梯,宋國禁軍魚貫而上,憑借著刀盾盔甲的優勢,在付出了大量的犧牲後,城頭上勝利的天平往宋軍這一邊慢慢的偏移。
契丹士兵還在負隅頑抗。
潘維正看到不遠處有幾個身高體壯的契丹士兵守護者一面燕字大旗,對跟隨在旁邊的幾名親軍說道︰“走,砍了那個旗幟。”一群人蜂擁而上。
守衛旗幟的士兵是燕王的親軍,身高體大,都使的是一柄大斧。見到宋軍靠近,以斧當錘,就是當頭一下。
宋軍的盾牌被正面砸中後,不管盾牌是否碎裂,但是舉盾的手多半立馬骨折,吃痛的時候,第二斧又砸了下來,斷的是十分厲害。
在旗幟旁邊,已經有了十來具大宋禁軍的尸體。
潘維正領著親軍,沖了上去,契丹燕王親軍中一人也越眾而出,當頭就是一斧。
準備一斧將潘維正砸成肉泥。
斧頭砸下,仿佛有風雷之聲。
潘維正在奔跑間,腰腹發力,同時右腿一蹬,整個身軀堪堪往左邊閃開了半尺,那柄斧頭幾乎是貼著潘維正的身軀斬下,砸在城頭地上,轟然作響,亂石飛濺。
等到契丹士兵招式用老,潘維正的樸刀像毒蛇一樣從大盾後伸出,快如閃電。
樸刀是禁軍制式武器。
重二斤二兩,長二尺八寸。
契丹士兵斧頭機還在地上,正要發力舉起,突然,眼前白練閃過。當胸被一刀劈下。
血光迸射!
在潘維正的鼓舞之下,其余宋軍紛紛奮勇向前,有的輾轉騰挪之際,一刀揮向契丹武士面門,趁著契丹士兵躲閃之時,地面上一個士兵一個地躺刀,斬斷了契丹武士的小腿。
有的撿起身旁戰死契丹士兵的角弓,彎弓搭箭,窺冷子,一箭射出。
片刻間,潘維正就站在了那邊燕字大旗旁邊,遠遠的看著城下宋軍大營觀戰的父親,潘維正全力一刀斬向旗桿。
其余宋軍見到燕王大旗被自家兄弟砍倒,大受鼓舞,涌了上來的宋軍已經接近五千人,這座固安城,已經是搖搖欲墜。
潘美見到兒子勇武,正老懷甚慰之間,突然看到城頭一處契丹軍,將一架小型投石機轉向,瞄準了斬將奪旗的潘維正。
在潘美驚懼的眼神中,投石機射出的石頭,往潘維正飛去。
潘美肝膽俱裂。
固安城的另一邊,蕭撻凜為了爭取時間,直接從部族軍中抽調了兩萬騎兵,兼程南下。
在離著城牆還有幾里的時候,固安城南升騰的煙火,已經表明著城南的攻防進入了最激烈的階段。
蕭撻凜不停催促,兩萬騎兵不惜**的打馬狂奔,終于,在宋軍破城之前,契丹的援軍到了。
翻身下馬,來不及把馬拴好,蕭撻凜大叫一聲︰“走,隨我上城。”
走在前的部族軍拔出了腰刀,走在後的部族軍士兵將背後的角弓取了下來。
兩萬人,這是登上城頭的宋軍戰士的四倍。
更何況,雖然說是打馬狂奔少許疲憊,但是相對攻城半晌的宋軍來說,這一只軍隊是完完全全的生力軍。
不過,是契丹的生力軍。
在蕭撻凜的指揮下,契丹援軍從固安城的東門西門的城牆上,逐漸用弓箭和腰刀,壓縮著宋軍的空間,宋軍久戰疲憊,越來越難以抵擋這一只虎狼之師。
潘美在城下,看著宋軍在城頭上兩端的防線逐漸被壓縮,心急如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