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四千破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四千破萬

    雙方騎兵對面沖鋒,僅僅不到兩百步的距離。契丹騎士們手中穩穩的擎著盾牌,迎接著可能的宋軍箭雨。

    雖然兩百步,對沖刺的騎兵來說就只有幾次呼吸的時間,但是韓當有把握,麾下的契丹騎士們會在挺過箭雨後,會憑借著自己的騎術優勢,讓宋軍騎士永遠追不上契丹軍,從而追擊的宋軍全數死在契丹軍隊的騎射之下。

    但是,韓當舉著盾,意料之中的箭雨並沒有落下。反倒是宋軍騎兵加快了沖鋒的速度。

    壞了!

    契丹軍和宋軍交戰,有一條習慣性的一百步生死線。

    如果保持距離在一百步左右,契丹騎兵可以慢慢用角弓射死宋軍騎兵,就算遇上了重甲騎兵,只要射死騎兵的戰馬,那下馬的騎兵就之時一個活靶子,好打很多了。而宋軍的神臂弩,上一次弦的時間,可以夠契丹騎士射出五六只箭了。

    但是如果被宋軍沖過了一百步生死線,甚至是進入了纏斗階段後,契丹騎兵的優勢會陡然急轉直下。

    因為契丹少鐵,雙方近戰武器的差距太大了。第一是盔甲,契丹最精銳的王帳軍也只能做到全身皮甲,少有鐵甲,而宋軍將領全身山文甲,一般騎兵在關鍵部位,比如前胸後背都有鎖甲或者鱗甲,頭上的兜鍪一定是內村鐵葉。第二是馬刀,雖然說都是刀,但是在魏晉時,中原的灌鋼法推廣後,鋼產量上升,一般馬刀就是鋼刀,而且是反復鍛打,排除大量雜質的百煉鋼,韌性和鋒利程度都比前代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契丹少鐵,有刀已經不錯了,更不可能有鋼刀的精加工技術,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鐵礦石供契丹人揮霍,畢竟牧民家里面鐵鍋都難得找到一口。

    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一旦契丹騎士和宋軍短兵相接,宋軍的裝備優勢可以碾壓契丹騎兵,近身作戰的宋軍往往采用換命的打法,一刀換一刀,而契丹士兵只有砍到宋軍鐵甲沒有覆蓋的位置,才可以造成明顯的殺傷。

    所以韓當一見到宋軍沒有放箭,心頭一沉。

    壞了。

    宋軍用不放箭加快了那麼一絲絲速度,而契丹騎兵經驗主義的認為宋軍會放箭從而舉盾,耽擱了一絲絲時間。

    只是一剎那,局勢扭轉。

    還在韓當轉念之間,羅玉川的長朔已經成為宋軍的鋒矢,直奔韓當而來。

    韓當不敢再想,右手手腕一翻,就將得勝鉤上的長槍尾端一壓,槍尖斜指,而左手放開韁繩,只用一雙腿夾緊馬腹,雙腳蹬在馬鐙上,左手端著長槍,迎向了羅玉川。

    “來得好!”羅玉川在沖鋒中就發現這軍陣主將便是面前這位小將軍,便縱馬直奔韓當而來。見對方小將長槍斜挑,陰陽手握住槍桿,便知道這員小將也是家傳槍法,看手勢就留有後招,應該武藝不錯。

    但是武藝不錯的小將,怎麼會是羅玉川的對手。

    兩軍對壘,向死而生。

    個人對峙,力大者勝。

    這小將居然還留有余力,準備變招,那麼我羅玉川便全力一擊吧!

    想到此,羅玉川的長朔伸出,直指韓當前胸,胯下戰馬加上羅玉川的全身力氣,集中于一點,全力一擊,一往無前。

    韓當按照家族老師講授的技巧,長槍往旁邊一格,只要格偏對方兵器,那韓當後續的變招,便可以在對方胸腹上戳上五六個窟窿。

    讓你知道韓家梨花槍的利害。

    轉念間,長槍和長朔交擊,一聲巨響。

    韓當發現,對方的長朔堅若磐石,自己的梨花槍居然格不開。

    電光火石之際,韓當松開握槍的手,一個側身,這剎那間的反應可見韓匡嗣家中子弟習武的基礎,十分扎實。

    幾乎成了本能的反應了,這樣的本能,在戰場上有時候會救命。

    如果羅玉川是長槍的話,這個側身,就可以堪堪避開長槍的尖端。

    但是,羅玉川的武器是長朔。

    馬槊分槊鋒與槊桿,槊鋒刃長達尺許,遠長于槍、矛——東漢服虔《通俗文》

    眼見小將側身躲開,羅玉川的長朔往側面一蕩,長朔一側的刃口掛著了韓當肩膀上的獸形吞口,只是一擊,羅玉川便將韓當擊下馬來。

    雙方的騎兵已經在一起貼身廝殺,被擊落在地上的韓當局的肩膀一陣劇痛,在旁邊親衛的勉力保護之下,才避免了被雙方沖鋒的戰馬踩死。

    羅玉川當機立斷大叫到︰“契丹主將已死!”

    周圍宋軍跟著鼓噪起來,而契丹騎兵往這邊一看,確實沒有看到那名全身鐵甲的小將軍。

    宋軍氣勢大振。

    更加勇不可當。

    被親衛扶著準備上馬的韓當听到吼聲,心頭一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說道戰場機變,韓當還是年輕了些。

    就這交鋒的數十息,宋軍已經有**百騎兵被契丹騎士斬落于馬下,而契丹的損失更是兩倍于宋軍。

    原本想緩慢合圍宋軍的契丹另一只騎兵,不得不加快速度,奔赴戰場。

    甚至來不及理會原地不動的運糧牛車。

    靠近戰場後,契丹五千生力軍往宋軍後隊射出了第一波箭雨。

    宋軍軍中小校大聲指揮道︰“沖上去,沖上去了契丹人就不敢射箭了。”

    于是,宋軍騎兵前赴後繼的往前沖鋒,先前的戰團越來越大。

    等到最初的四千宋軍和五千契丹騎兵交雜在一起的時候,趕來的契丹軍終于擔心射到袍澤,不敢再開弓。

    只能無奈的舉起馬刀,沖進這一片混戰的修羅場。

    而這個時候,糧車邊撿回一條命的宋軍步兵,雖然數量不多,也以糧車為工事,端起了神臂弩。

    刀光乍起,箭矢破空。

    一萬名契丹騎士和四千米宋軍騎兵宛如踏入了血肉磨盤。戰場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鮮血已經當地面的白雪看不到一絲痕跡,馬蹄踏過的爛泥中,士兵們的武器,弓矢,氈帽,鐵盔隨處都是,有的尸體都緊緊扣在一起,你的短矛捅穿了我的小腹,我的馬刀劈開了你的脖頸,戰馬嘶鳴,軍旗殘破。

    在這片巨大的磨盤中,四千宋軍騎兵慢慢變成三千三,二千五,一千七百,而他們造成契丹騎兵五千余人的傷亡。

    韓當早已經失去戰力,被親衛帶離戰場,而韓當的缺席,讓契丹騎士們越打越是心驚。

    戰場正中那名手執長朔的宋國將領,渾身鮮血,宛如一名魔神。

    這時候,大地再一次顫動起來,這里是宋軍的腹地,前有潘美,後有宋皇。

    宋國騎兵大舉來援。

    契丹騎士們在剛才的戰場上數量依然佔優勢,但是已經膽怯,在宋軍來援後,失去數量優勢的契丹軍,軍中的小校們已經開始組織剩下的契丹士兵慢慢退出戰場。

    而這個時候,那一員橫朔立馬的魔神,望向了契丹軍退走的方向,也許是廝殺已經吼破了喉嚨,這員戰將一聲不吭,策馬往契丹軍沖來,背後是宋軍的殘軍和滾滾煙塵。

    契丹軍的撤退變成了潰退,潰退變成了逃亡。

    羅玉川一身鮮血,衣甲俱紅。

    宛如天邊那一抹殘陽。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是戰役也,宋軍羅玉川身先士卒,以四千破契丹萬騎,所向無敵——《宋史羅玉川傳》

    在另一段史書中記載到︰“大宋開寶九年十二月,宋軍與契丹于糧道相逢,宋軍戰死者二千五百人,擊殺契丹騎兵六千二百人,糧車得保,大獲全勝。”

    當韓當帶著一眾殘兵退回固安,韓匡嗣親自將韓當戴上重枷,韓匡嗣赤身負荊,跪于析津府金帳之外。

    金帳之中的耶律賢听聞戰報,大叫一聲,立時昏厥。(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二百四十一章 四千破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二百四十一章 四千破萬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