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256章 罪魁禍首是士大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256章 罪魁禍首是士大夫

    “好家伙,給我也整蒙了。”

    “岳飛之死,不是皇帝殺,小人秦檜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究竟是誰?”

    “肯定是皇帝趙構吧?功高震主呢!”

    “趙構為什麼要殺死岳飛?要知道,當時仍是金國勢大,岳飛死了,誰能守住那一畝三分地?”

    “連發十二道金牌,岳飛才班師回朝,你要是皇帝,你怎麼想?”

    “沒有皇帝意志,誰能害死一位人杰英雄?”

    “肯定是趙構默許了,因為當年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黃袍加身,兵變奪取政權,這趙構肯定也會心生忌憚,擔心自己的將軍,也來這麼一出。”

    “奸相秦檜猜到了皇帝心意,趁機設計,一步步將岳飛逼死。”

    “南宋真是可悲,大片土地淪陷,最後立足之地的江南都要保不住了,居然還坑殺將帥,令人寒心啊!”

    “沒辦法,趙構畢竟不是什麼文治武功的明君。”

    ……

    對于千年前的那段歷史,網絡上眾說紛紜,大部分人都將焦點指向當時的皇帝趙構,言盡吐槽。

    甚至。

    許多趙構的黑歷史都挖出來了。

    有人說對于高宗趙構而言,內心深處其實是個嚴重的恐金粉啊。

    在他繼位之後沒幾個月听到金人一來,就跑路到揚州,後來又從揚州跑到浙江,後來一看金人還是咬著不放,這哥們直接逃跑出海,在大海上晃悠了好幾個月,而且因為在海上擔驚受怕竟然嚇得連生育能力都沒了。

    大家在罵一個男人無用時經常會有個沒卵用的東西,現在趙構可真的是沒卵用了,你能指望一個卵都沒用的男人,去爺們起來,對抗當時的北邊異族蠻夷?

    所以岳爺爺的抗金大道必然是走不通啊,不可否認岳元帥是個軍事天才,可英雄生不逢時,何其可悲也!

    ……

    鏡頭里。

    這場古今對話的節目繼續。

    這個時代的人杰英雄岳飛,卻在為朝廷皇帝辯解,說道︰

    “為君者,居安思危,至尊寶座上的陛下若不忌憚我,倒是不正常了。”

    “靖康之難後,陛下在南邊建都,十幾年來,他也遭受了數次病變。”

    “1129年年初,護衛親軍統制苗傅和劉正彥率兵逼宮,要求陛下殺掉太監,傳位給年齡尚小的皇子,並由皇太後垂簾听政。陛下居然被逼下台,要不是韓家軍打跑了叛軍,陛下當時就算被推翻了。”

    “同樣是這一年的年底,主持長江防線的宰相杜充率部下叛變。消息傳到都城,陛下整天不吃不喝,嘮叨說︰我對杜充這麼好,從普通官員一直提拔他當了宰相,他怎麼可以這樣做?——這種遭人背叛的痛苦經驗,想必引起陛下對部下良心的可靠性的疑慮。”

    “三年前年,又出現淮西兵變,宰相張浚處理人事關系有誤,劉家軍的部將酈瓊率領四萬人,足足佔據大宋總兵力的十分之一投降敵國。”

    ……

    用岳飛的話來說,當年的趙構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他也想收復失地。

    他未必像祖先趙匡胤那樣善于“將兵”,但他一度以劉邦為榜樣,希望自己成為善于“將將”——統帥眾將——的皇帝。

    然而數次病變,直接打擊了他的自我期許。

    林楓問道,“皇帝當年有宏圖偉業的壯志,可是現在為什麼又變卦?”

    岳飛沒有解釋,只是說道,“陛下現在要放棄中原,我岳飛也到了死期。”

    林楓猜測。

    趙構改變主意,也許是衡量了收益與風險吧!

    比如說,如果南宋沒有及時與金國議和,如果以秦檜為代表的主和派沒有佔上風,趙構可能踫上大麻煩。

    別說金國扶植宋欽宗建立政權,就是簡單地把趙構的這位大哥送回來,從趙構的角度說,威脅之大已經不亞于冒出一個敵國。

    數百年後的明朝,蒙古人就把俘獲的明英宗送回來了,不久就發生了英宗復闢。

    歷史事實證明,前任皇帝政變相當容易,容易得就像鬧一場家務事。

    當趙構企圖收復失地的時候,他答應給岳飛更大的權力,更多的兵力,也就是說,他準備冒“太阿倒持”或“尾大不掉”的更大風險。

    後來趙構改了主意,大概是發現收復失地的風險大到他承擔不起。

    或者說,收復失地的誘惑沒有大到值得賭命的程度。

    關于這種計算。

    有一本典籍《宋史紀事本末》中記載︰“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

    趙構決心放棄中原,也就舍得殺岳飛了。

    今夜的岳飛,為何如此神色落幕,眼神間,處處透著說不出的絕望。

    相信是他看透了這一切。

    當然。

    這絕不能說是趙構要殺害岳飛。

    完全兩個概念。

    不收復中原,也不意味著趙構一定要殺岳飛,將岳飛的兵權解除,軟禁不就行了?

    何必要冒著天下人的咒罵,去殺一個臣子?

    此時。

    幾乎有種萬念俱灰的岳飛,終于說道,“要殺岳飛者,是那群文官士大夫們!”

    文官?

    士大夫?

    朝廷里的文官集團?

    這才是一群隱藏在暗處的凶手嗎?

    林楓愕然,問道,“文人士大夫有那麼大的權利?”

    岳飛苦笑,回答道,“年輕人,你來自千年的後世,相信你讀過數千年華夏歷史,難道不清楚,在大宋,文人士大夫能與皇帝共治天下?”

    難怪岳飛被冤枉時,朝廷無人說情。

    大半個朝廷。

    都被這些文官集團牢牢壟斷了。

    林楓問道,“前輩,你是武,他們是文,為何要不遺余力陷害你?”

    岳飛沉眸道,“估摸著是文人士大夫集團嗅到了兩股危險的氣息。”

    危險氣息?

    一群文人士大夫,在都城任職,又不用上戰場,他們能有什麼危險?

    收看節目的觀眾,與林楓一樣,都看不透其中的玄機。

    不在一個時代。

    有時候。

    哪怕是局外人,也難以看清當中局勢!

    岳飛開始詳細解釋,說起當中的原因。

    沒多久,大家伙頓時恍然大悟。

    說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兵鋒直指北宋故都汴梁。岳飛在全國風頭一時無兩,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全民偶像。

    遠在後邊的文人士大夫們,頓時感覺不太妙了啊!

    他們究竟聞到了什麼危險信號?

    其一,岳飛實在太猛,太能打了,武將集團有可能咸魚翻身。

    在士大夫集團看來,那外敵的入侵對他們而言不是生死攸關危機。

    因為對于那些士大夫而言,身邊能征善戰,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地位的將領,永遠都比外面的虎豹豺狼更加可怕。

    虎豹豺狼真的打進來之後,他們大不了便是投降,照樣可以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

    而要是讓那些卑賤武夫給翻了身,這對于那些腐儒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

    其二,皇權可能重新膨脹,並不受限。

    宋一代,實行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使得宋朝的文治是比較發達的,文官士大夫集團實力強大,對皇權形成了很大的制約。

    因此宋代皇帝不能像其他朝代的皇帝一樣,一切事務的最終決策存在于皇權方面,皇帝擁有著無可置疑的最高權力。

    舉例來說在宋代,皇帝並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地發布命令。

    “ 國制, 凡詔令皆中書門下議, 而後命學士為之。 ”

    皇帝但凡違反了這一點就會遭到大臣的強烈反對。

    再比如富弼曾對宋神宗直言: “內外之事,多出陛下親批,恐喜怒任情,善惡無準,此乃致亂之道。 ”

    這簡直就是對皇權的直接挑戰,然而神宗並不能拿他怎麼樣,還只得夸獎他幾句。

    當時的情況,岳飛一旦收付東京汴梁,雖說到時候岳飛可能有了功高震主之嫌。

    可是作為皇帝的宋高宗趙構也可以憑借著扶中興宋朝的功績名留青史,甚至可與唐宗宋祖並列。

    同時作為中興帝王,趙構的威望和權威將得到極大的增加,皇權將再次掙脫枷鎖便的至高無上。

    以後士大夫還可不可以想以前那樣與帝王共治天下就不好說了。

    士大夫們自然不願意讓從前被限制的皇權掙脫枷鎖,像其他朝代那樣來鎮壓自己。

    如果推動趙構殺了岳飛,只要岳飛一死趙構就沒有能力成為中興之君。

    而且以岳飛在當時擁有的極高的名望,殺了岳飛趙構身上就會有了無法洗刷的污點。

    同時趙構會盡失民心、威望大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趙構不得不更加倚重士大夫們。

    從此皇權也就沒有了掙脫枷鎖的可能。

    士大夫集團暗地里推動,最終不出所料的斬殺了岳飛。

    這一招,不但斷絕了武將集團咸魚翻身的可能,防止了皇權重新做大的可能,最後自身的地位和名聲還不受損害,這一下對于士大夫集團來說可謂是一石三鳥。

    听完這些。

    頓時有觀眾熱議起來。

    “罪魁禍首,竟是這些文官集團。”

    “我去,誰說咱們的岳爺爺在政治上是小白?現在給我站出來。”

    “就這分析局勢,岳飛是有宰相之能啊!”

    “奇怪的是,岳飛班師回朝後,為什麼沒有相對應的策略?”

    “當時的朝廷,文官集團把持,皇帝身邊,一大堆士大夫嘰嘰喳喳,加上奸相秦檜耍陰謀,岳飛能有多少話語權?”

    “重文輕武的宋朝,這就是弊端啊!”

    ……

    林楓也好奇問道,“前輩,既然您猜到了這一步,為何最終,還會淪落到如此下場?”

    岳飛吐納重氣,無奈說道,“第一為陛下無奈;第二奸相當道;第三文官士大夫意圖害命;第四則是北邊的金國忌憚本帥,高調拋出“必殺飛而始和”的強硬態度;四者相加,本帥有不死之理嗎?”

    身處這個險境,還有人比岳飛更懂自己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56章 罪魁禍首是士大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56章 罪魁禍首是士大夫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