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秦始皇,換一個人,天下能統一嗎?
可謂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假設歷史嘛,觀點千萬,沒有對錯。
網絡上,此時掀起一輪激烈的討論。
“我看未必會,看項羽分封建國的做法,可以看出當時的人並沒有真正大統一意識,都是邦國思維。”
“我也覺得,沒有人能比始皇帝做得更好了。”
“歷史沒有如果,沒有統一,隔壁的阿三,就是經典反例。”
“戰國七雄,將嬴政替換了,大家都差不多吧,估計要繼續分裂下去。”
“沒有這位天降猛男,也許戰國會不斷持續,到後來,分裂才是主題。”
“如果秦始皇沒有統一華夏的話,與他同一時代的其他君主很顯然沒有統一的能力,戰國的局勢就會繼續持續下去。直到下一個雄才大略擁有統一能力的君王出現。這期間間隔的時間越長,統一的阻力越大,收到的反彈也越大。過得越久統一也就越難。”
“不好說,因為沒有始皇帝,我也覺得分裂還會繼續持續,並且接下來變數太大了,外族入侵什麼的。”
“我覺得沒有秦始皇,也會統一,因為當時的情況已經具備了這個統一條件,而不是說他秦始皇人為的干預。說白了,這都是命,如果要是你我在那個位置也會統一。”
“我去,兄弟你真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這年代,鍵盤俠都敢比肩始皇帝了?”
“哈哈哈,把大家伙放在秦王的位置,只怕,你們活不過三集吧?”
“能撐過開頭曲,就已經很牛批了。”
“早晚的事。變數就是,是由誰統一。可能是地大物博的楚、可能是曾經與秦勢均力敵的趙、可能是開發東北的燕、可能是華夏化的匈奴。”
“沒有秦始皇或者秦國,也必然有另一個國一個王統一天下。記得電影《秦頌》里面秦始皇有一句經典台詞:六國是一定要滅的,不是我,就是你。”
關于“沒有秦始皇”的觀點,網絡上的風口,大部分都認為換個人,絕對做不到秦始皇的功績。
畢竟這千古一帝。
不是誰都能坐的。
在主持人林楓看來。
一手好牌最後打的稀爛,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雖然秦國歷代國君打好了統一天下的深厚基礎,但沒有秦始皇的個人努力和天分一樣會滿盤皆輸。
秦始皇十三歲繼位,前期都是在學習如何治理國家,二十二歲親政,清除了權臣呂不韋和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