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230章 晉國不分裂 能一統華夏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230章 晉國不分裂 能一統華夏嗎

    2800年前的春秋時空。

    深宮大殿內,炬火熊熊,亮堂如白晝。

    站在一張古老的方形長桌前,林楓拱手,帶著對古人的尊敬問道︰

    “晉侯,晚輩有疑惑,為什麼我們出現時,你會將我們當成山野精怪對外?”

    “難道晉侯您曾見識過什麼不可思議的山怪景象?”

    稱呼晉侯。

    而不是直呼晉文公。

    因為“文”是謚號,在重耳死後,他的繼承人給他加封的尊號。

    真的稱呼晉文公,不是咒人家去死?

    晉文公濁濁一笑,發出滄桑聲音道,“本候未曾遇過,但是听聞過許多傳說。”

    白鹿好奇問道,“是民間傳說嗎?”

    晉文公搖頭道,“並不是,是當年老母所講,關于久遠的奇異故事。”

    這一下,白鹿頓時來了興致。

    這一趟縱穿時空,作為林楓的搭檔,白鹿的任務不重,主要是記錄古時的禮儀,姿容,建築,方言,民俗等等,一邊回去後,整理成冊,制作成一個個短視頻,讓更多的後世現代觀眾,了解到祖輩們生活的場景畫面。

    白鹿,“晉侯,您的母親是?”

    晉文公,“老母是北方狄戎部落首領"狐突"之女,在父侯時,封為狐姬,黃帝之後……”

    白鹿困惑問道,“北方的狄戎部落,信奉圖騰為狐狸,怎會與黃帝有關聯呢?”

    林楓饒有興致看著,白鹿有疑問是正常的,誰不知道,黃帝是有熊氏?

    晉文公微笑著,說道︰

    “黃帝之時,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皇帝戰于阪泉之野;其中提到了六種動物,其實也就是六個以這些動物作為圖騰的部落,其中“貔”的解釋便是白狐。”

    “後傳到堯舜禹,大禹娶涂山氏,涂山氏就是以狐狸為圖騰的部落。”

    “傳說大禹曾經听過涂山地區的民歌,其中就有唱道︰“綏綏白狐,九尾�懟N壹壹我模 幢鑫 酢3杉頁墑遙 以轂瞬L烊酥 剩 謐仍蛐小  枰饈撬  送可絞霞易宓墓媚錚  圖業佬送︰罄創笥砭腿 送可絞霞易宓墓媚錙 俊!br />
    “涂山氏,逐漸發展融合後,變為了狐氏部族,也就是吾老母的部落。”

    “吾年幼時,曾听說過許多狐狸精的故事。”

    ……

    白鹿一對美目瞪大,頗為吃驚道,“晉侯,狐狸精的故事?”

    晉文公點頭道,“那可是古老美麗的傳說,令人向往。”

    白鹿錯愕,“狐狸精?美麗傳說?”

    現代觀眾們,也是集體發蒙,他們與白鹿一樣,心想,“狐狸精”三個字,能與美麗傳說掛上鉤嗎?

    “這咋回事?”

    “狐狸精,不是禍國殃民的妖怪嗎?”

    “我只記得狐狸精附身妲己,亂了商紂王一世江山。”

    “沒听到嗎?遠古年代,就有以“狐狸”動物為圖騰的原始部落,這個詞,恐怕是好的。”

    “我去,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在古時候,“狐狸精”確實是褒義詞。”

    “估計是《封神演義》後,這個詞就成了貶義詞。”

    “誒,我要是狐狸圖騰部落的後人,肯定要對《封神演義》的作者一頓批判。”

    ……

    在這個節目里,讓不少觀眾刷新了認知。

    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華夏民間,“狐狸精”大多都不是一個好詞。

    “古冢狐,妖且老,化為婦人顏色好。頭變雲鬟面變妝,大尾曳作長紅裳……忽然一笑千萬態,見者十人八九迷。”

    白居易這首《古冢狐》描繪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狐狸精”形象。

    然而在中國古代志怪小說中,變為人形的狐狸並不總是美艷動人、惑人心智,它們不僅以“狐仙”身份幫助百姓解決生活問題,還勤學好問、滿腹經綸,成為下至百姓、上至官員都信服的“守護神”……

    狐狸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精”?

    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大量動物神怪的原型,但這些神怪並不靠“修煉”而成精。

    魏晉時期,神仙道教盛行,常人可以通過修煉而成仙人,那麼動物也可以通過修煉而成精怪。

    其時,名士們為了修道,常常獨自進入深山,經常遭遇化作人形的野獸。

    晉代就記載了大量實例,例如山中狐狸化作人形,其名為“成陽公”,只要登山者能正確叫出它的名字,便不會受到傷害——這也是“狐狸精”的起源之一。

    大殿中。

    晉文公一副回憶往昔的表情,說道,“吾幼小听聞,“狐狸精”本是神獸,寓意吉祥,常與山中仙人相伴,練得不世法門,偶爾出入世俗,幫助貧苦人渡過難關。”

    隨後。

    晉文公給林楓兩人,講述了好幾個關于古老“狐狸精”的故事。

    這些故事,並沒有流傳後世。

    有一些極為淒美動人。

    比如狐狸的修行主要看尾巴,狐狸出生時有一條尾巴,而之後每100年便長出一條新的尾巴,當活了900年時,就有9條尾巴,這便是九尾狐。

    比如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

    不得不說,听一個春秋霸主講述故事,這畫面,也是稍顯溫馨的。

    對于每一段話,白鹿都認認真真記錄下來,以便回到現代,再做整理。

    不久後。

    晉文公轉移話題,臉色稍顯凝重,問道,“年輕人,你自後世而來,熟讀華夏歷史,本候想要知曉,在本候成為最強諸侯,稱霸中原之後,本候的繼位者是誰?他們,是否能繼續完成這一霸主事業?”

    這是要詢問未來的事。

    放在以前,林楓會盡量不提,因為透露天機,可能會影響到歷史進程。

    不過他現在的系統段位,是“穿越半聖”,可以百無禁忌。

    林楓如實講述。

    說晉文公的下一任繼承者,是姬歡,奉為晉襄公,這是一位有作為的少年君主,在位時舉賢任能,為政寬仁,保持晉國霸業。

    晉襄公即位第二年,以先軫為帥,于肴山大敗秦軍,生俘秦軍白乙丙、孟明視、西乞術"三帥",風頭一時無兩,幾乎壓著西邊的霸主秦穆公。

    ……

    晉文公後第三任,是晉景公,名為姬據,續霸中原,晉景公是個知人善任、有所作為的君主,但是他設立六卿制度卻為後來晉國的分裂打下基礎。

    ……

    晉文公後第四任君主是晉悼公,繼續獨霸中原。

    晉國在其治下,國勢鼎盛,軍治萬乘,成為了當時絕對的天下霸主。

    晉悼公的在位時間,是公元前573年至前558年,他的文治武功帶領晉國再次走向全盛,鑄造軍國霸權,尊天子而令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終得以完全獨霸中原。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縱橫家,同時也毫無疑問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諸侯之一。

    後世評議晉悼公:"論謀,不減于晉文公重耳;論智,不屈于鄭莊公寤生;論略,不低于齊桓公小白;論才,不遜于楚莊王熊旅;論仁,不亞于宋襄公茲父;論勢,不弱于秦穆公任好。"

    ……

    說到這,林楓就沒有往下提及了。

    為什麼?

    因為後來的晉國繼位者,都沒有什麼大作為,也導致晉國逐漸衰敗,從霸主神壇跌落。

    晉文公也沒有追問,而是問道,“年輕人,你剛才說姬據在位,設立六卿制度,從而導致了晉國分裂?”

    林楓點頭,說道,“是的,歷史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晉國也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個國家,歷史上,稱之為“三家分晉”事件!”

    歷史上。

    春秋晚期,晉國各世卿為奪取晉國政權相互兼並,至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三分晉地,晉君成為附庸。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三家分晉”的事件,其實也是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

    晉文公咳嗽,臉色發白,幾乎站立不穩,明顯被林楓的話驚到了。

    “為何會如此?不該如此啊……”

    晉文公悲戚嗚呼!

    林楓不忍心,還是說道,“晉侯,晚輩都膽直說了,您的孫子姬據將三軍部隊,設立六卿,從那以後,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

    晉文公氣得肝疼,咬牙問道,“什麼是六卿?”

    林楓道,“讓六個卿大夫,分別去執掌兵權。”

    本國的軍隊指揮權,居然讓屬下去統領,不得不說,晉文公的孫子也是傻。

    晉國到了晉頃公時,國君的權力已日漸轉移到了卿大夫們的手里了。

    到了晉出公的時候,歷史已進入戰國時期。

    這時掌握晉國實權的,是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和智伯瑤四個卿大夫。

    後來智伯瑤被殺。

    三個卿大夫趁機將土地平分,將晉國土地瓜分,並且派人上奏周天子,要求冊封。

    周天子實際上早是個空架子,只得照三家的意思分別冊封為韓侯、趙侯、魏侯,于是三家分別定都建國,晉國從此便不復存在。

    听聞這些話,晉文公險些沒吐血,幾百年霸業,一朝化為泡影啊!

    此時。

    林楓通過系統,在直播屏幕上,打出了此次對話的第一個問題︰

    “晉國不分裂,能一統九州嗎?”

    對于這個問題。

    現代網絡風口出奇一致,都是“不能”的回答,大家伙並不看好晉國。

    沒辦法。

    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實在太牛批了,代代出明君,一世世繼續力量。

    最後更是“天降猛將”,在華夏大地,雷音滾滾之中,誕生了一尊秦王嬴政。

    在那個戰國末期,秦始皇的能力,對六國絕對是降維打擊啊!

    “年輕人,這割據的諸侯統治下的大地,最終,誰取代了周王室,一統華夏?”

    晉文公問道,他此時的心情,可謂是心如死灰。

    林楓答道,“西邊的秦。”

    “咳咳!”

    晉文公吐血了,仰天,絕望哀鳴般喊道,“竟是那周天子的馬夫,奪取了天下嗎?可笑,可笑,實在是令中原所不齒,居然被一個出身卑微的……”

    春秋的中原諸侯。

    自認出身高貴。

    還真是瞧不起西邊的秦,看不起南邊的楚,以及東南邊的吳越等等。(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30章 晉國不分裂 能一統華夏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30章 晉國不分裂 能一統華夏嗎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