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
每經歷一次困難,就會堅強一次,成長一次,我們不僅沒有被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
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
……
一段氣勢磅礡的幕詞,伴隨著蕩氣回腸的古樂響起,深深沖擊著每個人的心神。
主持人林楓站起身。
走到大庭外的位置。
他站在“門戶光幕”前,伸出手掌,指著“塑造”的屏幕畫面說道︰
“二帝並立,蚩尤爭位,自涿鹿之戰後,最古老的東方族群主體形成,以華服之美稱為“華”,以禮儀之邦稱為“夏”,開始有了華夏的稱號,並以炎黃子孫自居,從此華夏開始了傲視幾千年的歲月。”
屏幕里,一幕幕鏡頭在跳動,那是古老的中原,華服,夏水,城邦等等,交替閃爍,呈現最古老的真是畫面。
……
林楓繼續說道︰
“滔天大水,曾席卷中原,可我們誕生了英雄大禹,率領族人,晝夜忙碌,疏通水道,拯救千萬里豐沃土地,讓族群們得意渡過一個個生死難關。”
屏幕里是那位不懼天災的大禹,手持榔頭,挖掘土石,周圍是大汗淋灕的族人男女。
哪怕邊上就是可怕的滔天洪流,他們依舊面不改色,在與天斗,與地爭。
……
林楓站在那,聲音又猛然提高幾分,郎朗發聲說道︰
“春秋稱霸,戰國稱雄,這是諸侯混戰的時代,也是百家爭鳴的時代,聖人輩出,重新修正了禮、樂、儀、秩,誕生各種精彩學說,無數古籍傳千古。”
屏幕里,一個個聖人的形象出現。
老子駕青牛,西出函谷關,夕陽西下,不知幾時歸,卻留下影響深遠的《道德經》。
孔子游說列國,言傳身教,聲明滿天下,被後世人尊稱為孔子聖人。
孫子寫下《孫子兵法》,兵法上每一個字,都仿佛有戰場殺伐聲,一本竹簡,囊諾無窮智慧,從此華夏的斗爭,不再是蠻夷橫沖,而具備種種謀略智慧。
韓非子以法著書,塑造更相信的法治制度,沿用數千年。
……
無數觀眾矚目下,一個個激昂人心的樂曲音符聲中,林楓再說道︰
“楚漢爭霸,三杰輔助漢王稱王,自此,漢文化崛起,誕生了我們最牢固的漢民族的根。”
屏幕之中,出現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戰場景象,接著長樂宮中,漢高祖一身龍袍,威嚴赫赫,猶如真龍俯視天地,然後是一代雄才帝王漢武帝怒視西北,發號施令,龍音裂天,浩浩蕩蕩的大漢軍隊出征,橫掃漠北,大漢神威震動西陸。
又有光武帝劉秀率兵而起,恢復漢室,延續大漢國運,再次開創盛世。
……
每一個苦難之後,華夏都能在亂境中,尋找到希望,頑強不息,開闢出更強大的盛世。
這是一個壓不垮的頑強民族。
不懼天災,不怕人禍,不畏疾病,不怵外敵,不服野獸……
“多難興邦!”
“決定一個國家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機遇都在拐點。”
“不在沉默中死去,便在沉默中爆發。”
“東方巨龍,哪怕偶爾打盹,可每次都會甦醒過來,傲睨這天地,張開龍爪直上九天,完成爆發,繼而超越蛻變。”
“放眼世界,放眼全球數千年的各大族群,唯有華夏,可做到多難興邦,傳承不斷。”
……
震耳欲聾的洪鐘大音,宛如穿越了上古時代,穿過了歷史長河。
收看節目的大家伙,無不受到強烈沖擊。
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感到陣陣頭皮發麻,主持人的聲音,仿佛劈開了他們的腦顱,劈開了他們的心田,讓肉體與靈魂,受到雙重震撼。
唯有華夏子女。
方懂其中激昂熱血。
是啊!
自古以來,華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然而多難興邦,
並且我們所有的神話故事永遠只圍繞一個最核心,那就是︰面對災難不屈服,敢于抗爭!
歷史上,華夏每當遇到災難,就會瞬間擰成一股繩。
每次災害過後,我們不僅沒有被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
如此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
它的韌性。
強大到不可想象。
“燃,太燃了!”
“老天爺,我渾身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我只想說,華夏壯哉!華夏牛批!華夏最強!”
“全世界,或許只有我們這個民族,才深深知道,逝去的歷史,對于我們意味著什麼。”
“無論何時,我們絕對是打不倒,壓不垮的!”
“是啊,我們華夏,作為一個5000年文明,14億勤勞勇敢人民,960萬平方公里遼闊國土的國家,任何威脅都嚇不倒,任何施壓也壓不垮。”
“今天,我終于明白,為何中華五千年屹立不倒,每次災難來臨,便有千千萬萬人同舟共濟,這就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五千年的根本!”
“屬于我們的時代,來臨了!”
“華夏加油,後世人加油。”
“此刻,我只想高聲吟唱︰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現代網絡,再次掀起了一股愛國,愛華夏的滔滔浪潮,無數人在發出心聲。
那些身在華夏的歪果仁,雖然看著節目,可是都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節目,能讓如此多的華夏人,幾乎陷入瘋狂。
歪果仁也無法理解,一段歷史罷了,至于引起這麼激動的表現嗎?
鏡頭里。
立身大庭中央,一君一臣,幾乎相擁在一起,心情激動到難以復加。
林楓手一揮,門戶消失了,屏幕也消失了,他走回來。
齊桓公與管仲連忙舉杯,三個不同時空的人,一杯對飲,一邊暢談。
古往今來多少事,皆隨風雨醉心頭。
不久後。
林楓與白鹿離開齊都臨淄,一路朝著西行。
即將對話春秋時代的大人物——晉文公重耳。
對于春秋的“晉”。
現代人最多了解的典故,也許只是“三家分晉”,不得不說,整個春秋,晉國的存在感真的很弱。
事實上。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
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甚至有人說,晉文公的團隊,是春秋時期最牛的團隊。
他一生霸氣,揍得秦國不敢出函谷關,打得楚國幾乎生活不能自理,短短四年時間,就稱霸了中原,可謂是一個傳奇般存在的諸侯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