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

第20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色楓葉 本章︰第20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

    “開天闢地,治隆中華,滔滔熱血漢衣冠,故稱大漢。”

    “主持人,說得太好了。”

    “這話一听,就讓人頭皮發麻,渾身熱血沸騰。”

    “在我看來,漢人是上古炎帝和黃帝部落的後裔,所以也叫炎黃子孫,漢為天,所以叫漢人。”

    “漢族一次,應是漢武帝時期鑄造,當時將匈奴趕到漠北,通西域,使漢家聲威震懾歐亞大陸。”

    “是啊,漢武帝時,涌現了諸多大聖人,比如大經學家董仲舒;大史學家司馬遷;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大軍事家衛青、霍去病;大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大農學家趙過;大探險家張蹇;大音樂家李延年等等。”

    “說到底,是統一的漢朝前後延續幾百年,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開始稱為漢人。”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民族驕傲的朝代,另一個朝代是唐朝,我們用“漢唐”來借代漢族的強盛時期,自稱“漢人”、“漢族”,而海外僑胞則自稱“唐人”,道理是一樣的。”

    “當時間的車輪碾軋大地,當戰爭的硝煙消散風中,歷經數千年磨難滿的大漢民族卻巍然矗立,像覺醒的雄獅,像騰空的巨龍,不屈的是信仰,信仰照亮黑暗,大風起兮雲飛揚,泱泱華夏好兒郎。”

    ……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時空。

    劉備與諸葛亮顯得格外激動,一連暢飲三尊烈酒,吐納心中豪氣。

    赤壁之戰後。

    他們建立的漢朝,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後世,他們自然為之自豪!

    歷史上,可沒有什麼西漢,東漢,蜀漢的國號稱呼,這些都是後來人編撰,為了方便區分罷了,哪怕是劉備立國,國號用的也是“漢”。

    三漢加起來,歷時共計464年。

    將近五百年的“漢”朝風光,在大一統時代,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時。

    林楓也要開口告辭了。

    接下來,他還要走一趟東吳,完成追溯的最後一站,對話吳國主公孫權。

    “劉皇叔,孔明前輩,不管過去多少千年,你們這段熱血激昂的故事,都將為後人永記,恆久流傳下去。”

    “哪管前方千重險,萬重難,亦往矣。”

    “這就是華夏精神,大漢氣概。”

    “三國紛爭,也是華夏幾千年長河上,最為引人誦讀的一段璀璨歷史。”

    ……

    燭火搖曳,伴隨著告別聲音,林楓的身體一寸寸消失了。

    鏡頭跳動。

    轉眼已經來到一片寧靜愜意的古老宮城。

    建業城。

    這里是東吳的朝廷重地,在後世,這里則是名為南京城。

    夜色已深。

    建業城一片安寧祥和,不過今夜,也有一個人輾轉難眠,那邊是東吳主公孫權,這位青年掌權者,滿眼憂慮,正望著北邊方向發呆。

    赤壁之戰在即。

    此戰若是敗了。

    他孫權也將如漢獻帝一樣,被送入許昌,如金絲雀一樣圈養起來。

    孫權長得不算英俊,卻有一種貴相。

    紫色長須,碧玉般眼眸,方頤大口,不得不說,他的外貌絕對是異于常人。

    “好年輕的王……”

    林楓感慨一聲,憑空出現,伴隨著一縷攪動清風,出現在孫權的前方。

    忽然的身影,險些沒把孫權嚇破膽。

    看著臉色白慘慘的孫權,林楓有些無辜,他縱穿時空而來,也不能提前通知啊?

    難不成。

    自己出現前,如鬼魅一樣,在遠處先吶喊幾聲?

    那樣的話,估計其他外人,也要嚇得心膽俱寒,屁股尿流了。

    “我叫林楓……”

    不管孫權相不相信,林楓一切照舊,表明自己的身份。

    他沒有自稱晚輩,因為赤壁之戰時,孫權也就27歲,跟他一個相仿年紀,好說歹說,又施展了“聖手技能”,孫權這才穩固心神,相信林楓來自後世。

    “林楓,那個後世,人們都已封神了嗎?”孫權極為好奇問道。

    “不是,我偶然間開竅,獲得穿越能力罷了。”林楓答道。

    “你我同歲,年紀相當,而你已經能具神仙手段,並踏著歷史長河去追溯……”

    孫權眼神里,滿滿的羨慕嫉妒。

    林楓無語道,“我更羨慕吳王,不到三十年紀,已經是東吳主公,統轄幾百萬人口,將士十余萬,高高在上,王令一出,江南諸地莫敢不從。”

    孫權卻是嘆氣,說道,“你能穿橫時空,便有了長生之力,這是始皇帝都無法企及的夢想。”

    老孫。

    你純粹多想了。

    林楓表示,我也是凡胎一個,也會經歷生老病死,哪能長生不老呢?

    听到這些話,孫權心里才稍稍平衡,隨後問道,“林楓,浩瀚歷史中,前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兩代,為何回來對話本王?”

    赤壁之戰沒有開始,他是吳王,還沒有成帝,沒有開始自稱“寡人”或者“朕”!

    林楓回道,“我已對話曹操,劉備,作為三國鼎立之一的吳國,自然要對話吳王。”

    “三國鼎立?”

    “天下三分之勢?”

    孫權神色顯出震驚,立刻追問道,“你是說,孫劉聯軍,並沒有敗給北邊的曹操?”

    林楓解釋道,“有周公瑾領兵,有臥龍獻計,曹操贏不了這一仗。”

    孫權點頭道,“此戰不敗,本王也對得起父親與兄長了。”

    江東各部力量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大功勞都在這個年輕的吳王身上。

    有了他在運營,江東才成為鐵板一塊,同仇敵愾,擊敗北邊強敵。

    而且孫權確實能力很強,當年孫策遇刺,他臨危受命稱王,那時不過十六歲,短短十余年時間,已經成為江南各地尊崇的吳王。

    想到這,林楓不由感慨道,“難怪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吳王你……”

    林楓發出贊嘆。

    可是畫風卻不對勁。

    為什麼?

    因為站在對面的孫權,黑著臉,面皮抽動,一副怒火中燒的憤恨表情。

    “吳王,你沒事吧?”林楓一頭霧水問道。

    “曹操那廝奸雄,真是該死!”孫權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怒容。

    “曹操說錯了?”林楓更是蒙圈。

    “林楓,難道你覺得“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是一句好話?”孫權咬著牙。

    “這話,不是稱贊你才思敏捷,聰慧異常嗎?”林楓反問。

    “純屬狗屁。”

    “曹賊,誤本王名聲,孤與你不共戴天。”

    孫權的舉動,不止是林楓看不懂,收看節目的觀眾們,也都腦子里浮現問號。

    “我去,我學了個假歷史?”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話明顯是稱贊啊,孫權為什麼如此動怒?”

    “事出反常必有妖,看來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我記得原句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明顯是好話嘛!”

    “不對,原話不是生日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嗎?”

    “孫十萬?”

    “這事我熟,歷史上逍遙津一戰,孫權帶領十萬兵力想進攻合肥,在合肥主將張遼只有七八千兵力的情況下,多日未能攻下,導致士氣受挫;後來張遼選了八百兵士,反向攻進孫權大軍,氣勢勇猛,使孫權不敢應戰。後孫權撤退時又差點命喪黃泉。此戰之後孫權就被稱為“孫十萬”,相對應,張遼也被稱為“張八百”。”

    “孫十萬這個梗,看來要伴隨孫權終生。”

    “孫老二管理國家還行,打仗嘛,簡直就是孔夫子搬家——淨是輸。”

    “哈哈哈,孫十萬的軍事水平,估計就和袁術、曹真差不多。”

    “袁術表示,你看不起誰啊?”

    “大都督曹真表示,當年若不是諸葛亮北伐,而是孫權,我能送他個孫百萬的綽號。”

    “你們丫是魔鬼嗎?”

    ……

    鏡頭里。

    孫權滿臉張紅,仰頭望向北方,怒斥說道,“曹賊看似夸本王,其實是踩本王,諷刺本王要當他兒子,要本王降輩分……”

    言外之意。

    曹操在佔便宜,冷嘲生個兒子如孫權一樣,把自己輩分拉高,再將孫權踩在腳底下,以言語貶低侮辱。

    用現代罵人的大白話來說就是——你是我兒。

    誰能想到。

    這句傳千年的名句,居然藏著這麼一個秘密,看來曹操也是極為無恥啊!

    林楓微笑,說道,“吳王,其實你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解讀嘛!”

    孫權,“……”

    他表示,我都被曹操當兒子暗罵了,還要陰奉陽違去承認?

    他曹操是魏王,我是吳王,憑什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方便以後閱讀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0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第20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並對追溯華夏︰縱穿歷史,對話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