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格律。”
“詞,一定的格式韻律平仄填詞,也叫唱詞。”
“歌,民間詩歌,百家吟唱。”
“賦,賦不脫離韻律,當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雖似散文,內部卻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結合的文體。”
“曲,曲是以唱、念、做、打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蘊藏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神話小說,囊括洪荒宇宙,天馬行空。”
……
身處兩千三百年前的時空,林楓對各種文著體材做出了總結。
是為屈原解讀。
也是給現代觀眾們普及知識。
屈原回過神,感觸說道,“不敢想象,在後來歷史,出現如此多的精彩繽紛的文化著作。”
林楓答道,“這是因為我們華夏,在文化上代代傳承,不斷開拓,涌現才華橫溢的無數詩人,以及數不勝數的文墨瑰寶,這是獨屬于我們這個民族的文明遺產。”
有人曾說過。
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西漢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唐詩宋詞元曲……
數盡源頭,能追溯的是上古先民,以及最偉大的屈原。
《詩經》與《離騷》,並成“風騷”出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屈原忽然問道,“年輕人,吾與你們的時代,相隔兩千余年,歲月能淡化一切,為何還能記得吾?還為吾賦予了“端午節”紀念的意義?”
在他心中,自己的著作再有影響力。
可是相隔歲月太遠了。
他的作品。
後世人能否讀懂,都是個大問題。
林楓答道,“屈原前輩,歲月無法淡化,縱觀華夏歷史近3[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2[/img]
13-124982[/img]
個朝代,每一個王朝,都會對您高調祭祀。”
“啊?”
屈原震驚,問道,“3[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img]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4013-124982[/img]
13-124982[/img]
朝代?”
林楓答道︰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片東方土地,誕生了許多強大的帝國王朝。”
“您忠君,符合歷代統治者的立場,所以賦予端午新的意義,就一直這麼流傳下來了。”
屈原又道,“一代王朝,一代新人,歷經兩千載,又怎能記得呢?”
林楓道,“因為那個後世,華夏歷經了上百年的黑暗歲月,外族入侵,幾乎到了亡族滅種的地步。”
屈原一驚,立刻問道,“外族?來自更北面的游牧政權?後來怎樣了?”
“不是!”
“來自海外。”
林楓心情忽然沉重了,一字字說道︰
“當時的華夏大地,朝廷無能,百姓愚昧,每個人都如行尸走肉般麻木活著,一個個海外勢力,在我華夏肆意踐踏,圈地自治。”
“他們燒殺搶掠,如一群闖入民宅的搶匪,無惡不作。”
“我們的百姓,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尊嚴,甚至苟延殘喘,都沒有活著的權利。”
“生死存亡之際,有一群人甦醒了,他們為國家為百姓痛心,便用自己的文化學識,組織抵抗,抒寫一篇篇愛國文章,要喚醒麻木的百姓,要拯救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要讓所有人團結起來。”
“屈原前輩,您又是一個絕不向時代妥協的詩人,那群覺醒的知識分子,高舉的大旗,便要將您的精神寫入文章,誦讀給所有苦難中的黎民百姓。”
“幸運的是,我們這個東方巨龍最終覺醒了,同仇敵愾,恢復中華。”
當時苦難中華,與屈原生活的楚國,何其相似。
都是朝廷昏聵軟弱。
百姓都是渾渾噩噩,渾濁苟活。
都有強大的外敵。
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
听到這些,屈原若有所思說道,“他們是一群勇敢的人,明知國破山河,亦一往無前。”
苦難華夏引來了新時代,自強不息。
屈原卻發出“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的吶喊,投了汨羅江。
屈原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
“年輕人,你來自後世,知曉歷史,春秋戰國之後,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的統一?”
林楓點頭道,“春秋戰國末期,有一強國不斷崛起,吞並六國,統一華夏大地。”
屈原忽然搖搖頭,眼神悲戚,帶著萬分不甘的語氣說道︰
“年輕人,你可知吾一生希冀?”
“戰國七雄,逐鹿中原。”
“吾最大理想,是讓楚國國君功追三皇,步武堯舜,取法禹湯,賽過文武,建立一個統一的集權的泱泱大國。”
“這大地充斥井然秩序,朝廷圖治,百官勵精,百姓安居。”
“對了。”
“是哪個諸侯完成“大一統”的偉業?”
……
真相很殘忍。
林楓還是答道,“不是楚,是函谷關的秦。”
屈原眼神黯然,目光絕望,整個人好像一下衰老了十歲,脊背都佝僂了。
他怔怔望天,過去良久,不甘心念道︰“這天命,真的歸秦嗎?”
林楓卻是道,“屈原前輩,其實從一開始,你就錯了。”
“吾錯了?”
林楓道,“是的,晚輩斗膽認為,您這一生,起碼走錯了三次路。”
“哈哈哈!”
屈原大笑起來,有點偏執表情說道,“年輕人,你真的認為,吾人生有三大錯?”
古之學者,皆有傲氣。
“一生完美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世人皆醉,只有他獨醒,心灰意冷下,殉國而亡,能有大錯?”
“主持人,你在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他是華夏詩魂,為國為民,一身傲氣長存,哪怕有錯,也只是小錯罷了。”
“這次節目,主持人真的有失水準了啊!”
“這個坑,填不好,估計他會有大麻煩。”
“這可是面向全國直播的節目啊,他也是真敢說。”
“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屈原,就是我們的祖先聖賢,聖人啊!”
現代的觀眾們,一片喧囂,都認為林楓太過膽大了,居然敢質疑屈原。
鏡頭中。
林楓開口說道,“晚輩認為,您的第一錯,是過于消極避世了。”
“都說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可沒有淤泥,蓮花能綻放嗎?”
“又說水清澈則無魚,不渾濁的水,連魚兒都無法生存。”
“一個國家,本就囊諾千千萬萬的人,如果人人“獨清”,現實根本不存在,唯有那天上縹緲的神仙地,方可存在。”
“既然生于此,就該接受此地的一切。”
“您心中絕望,投入汨羅江,一死了之,可那些水深火熱的百姓呢?您想過他們嗎?”
“螻蟻尚且苟活于世,哪個人,不是負重前行,誰又活得輕松呢?”
……
一席話,說得屈原啞口無言。
屈原若不投汨羅江,將能留下更多文史瑰寶;
融入社會,以他三閭大夫的貴族名號,也能拯救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啊!
林楓繼續道,“您的第二錯,是沒有徹底改變這個國家,您是楚國貴族,出身顯赫,屬于王族參政,屈氏是楚國公族中最有勢力的三個氏族大宗之一啊!”
言外之意。
空喊口號又有什麼意義?
難道單憑一篇《離騷》,一片《九歌》,一本《楚辭》就能改變國家了嗎?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重。
可屈原呢?
滿腹經綸之才,寫出的著作,辭藻華麗,稱得上一個時代的文墨聖人,可他真的拼命奮斗過?
他主持的楚國改革。
可曾拋過頭顱?灑過熱血?
可曾想過用自己的命,去改造一切,而不是失敗後,心灰意冷投江而亡。
若是真的猛士。
失敗又如何呢?
千方千重難,萬重險,便甘心放棄了?
听到這些話,屈原整個人徹底陷入思考,或許在捫心自問,自己是王族貴冑,為何會常常仰天長嘆?
林楓繼續道,“您第三錯,是沒有徹底看清這天下大勢,目光局限,其實,可離楚投秦……”
屈原立刻沉眸,冷聲斥責道,“年輕人,你想讓吾,背信棄義,當楚國叛徒?”
以屈原的心性。
讓他叛出楚國,絕對會寧死不屈。
不得不說。
林楓的一句話,也著實驚嚇到了後世的觀眾們,簡直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止炸鍋,屬于爆鍋了!
“什麼情況?一個後代子孫,居然,要讓祖先,當賣國賊嗎?”
“豈有此理啊!”
“屈原能名傳千古,就是因為他是個偉大愛國詩人,還離楚入秦,主持人,你說這話,良心不會痛嗎?”
“什麼鬼?這是央台主持人能說出的話?”
“抗議!抗議!”
現代網絡風口大變。
幾乎所有人,都在對林楓這個主持人口筆誅伐,千夫所指。
央台大樓。
面對如此巨大非議,領導們一個個亞歷山大,幾乎想中斷直播了。
短短幾分鐘。
無數電話打進來,人們憤慨,都在投訴。
一場臨時緊急會議後。
艱難做出決定,如果林楓的第三個“錯誤”,無法平息觀眾怒火,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