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三百二十二章 舌戰闞澤和虞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社會和諧 本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舌戰闞澤和虞翻

    闞澤既然被解開了繩索,也沒有犯賤了,再讓人給他綁上。

    看著一邊活動著自己發麻的手腕,一邊等著董良放屁。

    “如今漢室衰微,禽獸食祿,民生凋敝。”

    “我主劉玄德,才不得不行仁義之事,攘出奸凶。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已成,難以與之爭鋒。”

    “為大漢天下計,才不得不避其鋒芒,委曲求全。”

    “只是這天下百姓一人受苦。我主公一日心中煎熬。”

    “听聞揚州有一猛將孫策,身負朝廷重恩,擔負揚州百姓之期望,為人卻輕狡,以至于被賊寇刺殺。”

    “他死了卻不要緊,卻將一個揚州爛在了手里。”

    “地方上沒有人管控,處處烽煙叛亂。百姓如同豬狗。”

    “這樣不稱職的官員,對得起地方的百姓嗎?”

    董良故作義憤的罵了一聲。

    又嘆口氣,接著說︰“我每每提到此處,都是恨其不爭。爛泥扶不上牆,這個孫策實在是對不起朝廷,對不起揚州百姓。”

    董良幾句話說下去,搞得闞澤臉色不好看。

    雖然看著和孫策交情不深,但不管怎麼說,孫策原來也是江東的老大,闞澤畢竟是在他手下工作的。

    董良接著說道︰“難道是我主公想要興兵侵佔揚州嗎?此蠻荒之地,畢竟是我大漢國土。只是見此地長官未能盡其職,以至于處處烽煙,民不聊生。我主公才不得不興兵,為百姓伸張正義。”

    “而我主公剛到豫章,孫賁孫輔兩兄弟立刻投誠。這也是孫氏的人,他們也知道自己才微德薄,不能保境安民,願意請我主為百姓做主。”

    面對董良的指責,闞澤並沒有話說。

    董良和劉備但凡再晚來半年,闞澤他不會同意,但是這時候確實揚州叛亂還沒有處理完。

    而且最讓人生氣的是,孫賁孫輔兩兄弟確實是投降了。

    老大自己的家人都投降了敵人,這讓闞澤,還有什麼話說呢?

    不過看著不追究董良攻打揚州,卻要詰問錢塘的事情。

    “揚州區域各地叛亂,自然有你們去平定。看我錢塘風調雨順,百姓安寧,為何無故興兵?”

    耍嘴皮子,闞澤還真不是董良的對手。

    只要不去引經據典,考據什麼學問,單從事情的對錯上胡攪蠻纏,董良還是非常有一手的。

    “何謂無故興兵?不是你江東人馬私自攻打豫章!”

    “年前听信曹操奸賊的命令挑撥。興兵與荊州叛賊張羨合作。還與交州之兵三面合圍。”

    “此危機之刻,幸好交州軍民深明大義,殺張津而獻城。我主公尚不曾追究江東私自進犯之罪,未出半年孫權又不顧百姓民生,興無義之師,進犯豫章。”

    “你東吳都督周瑜,興兵于長江之上。派遣董襲周泰等從丹陽偷襲,又在這太末縣埋下精兵五千。”

    “三路兵馬,皆被我主所破,你們可以進犯,豈不允許我們反擊。”

    “今日錢塘城破,軍民戰死,都為江東孫權不識大體,與朝廷作對,與奸賊為伍,妄圖稱霸一方之罪過也!”

    董良越說越理直氣壯,越說越慷慨激昂,越喊聲音越大。

    偏偏他又站在闞澤的身邊,更顯得十分威嚴聲正!

    這種事情哪里來絕對的對錯,闞澤此時也確實被董良說的啞口無言。

    看上去,闞澤的氣勢完全被董良大義凜然的壓制住。

    闞澤明明被揍了一頓卻都有點感覺是自己的過錯了。

    自己心里一想,兩軍交戰,哪有什麼正義與否,如今成王敗寇,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江東有今天,也是孫權貿然興兵。

    往遠了說,也怪孫策自己不慎重,枉送了自己的性命。

    無論如何都是咎由自取,不做好準備與敵人交戰就算了,偏偏能力還不夠打不過別人。

    自己主動進攻,被敵人打敗,又有什麼委屈可言呢?

    所以闞澤也不和董良爭辯了,一來也說不過,二來也沒有必要。

    闞澤既然沒有話說,董良也就要給人家一個台階下了。

    “如今兩軍交戰,先生與我各為其主,如今戰事已經平定,你我已經沒有敵我之分,大家都是為了百姓安寧,為了地方平安。”

    “如今錢塘既然已經到了我的手里。我自然也會好好的治理。跟隨我來此的眾人武將居多,個個勇武,卻又失之細膩。”

    “如今錢塘在糜芳將軍掌管之中。我等初來乍到,不知本地風土人情,只怕一時亂政,傷了百姓。”

    “所以,請先生不記個人之得失,咱們盡棄前嫌。都是為了本地百姓著想,請先生委屈一下,為糜芳將軍副手,暫據本縣縣尉一職。”

    董良夸夸數落了江東人一頓,這又給闞澤遞甜棗。

    這遞下了一個台階,但闞澤也不能直接見坡就下呀。

    怎麼也得三推三讓,臉上才好看。

    闞澤還是不肯答應,董良自然要再勸一下。

    既然你不好投靠我,我只好逼你投靠我了。

    “糜芳將軍是一個粗魯人,若沒有先生輔佐,只怕本地要血流成河。不知道多少百姓要妻離子散,痛哭流涕。”

    “畢竟是武將,也不能勸課農桑,明察秋毫。”

    “若先生不來,錢塘百姓之苦。可以怪不到我們頭上了。這都是先生撒手不管的緣故呀,這和留下一個爛攤子的孫策又有什麼區別呢?”

    闞澤听了,還是不說話。

    怒氣沖沖的吹了吹自己的胡子,瞪了董良兩眼,一甩手,就憤憤不平的出去了。

    身邊衛士剛想要攔,都被他凶開。

    董良也趕緊擺手,讓人不要攔他,任他走。

    然後,董良和馬良相視一笑。

    董良使了個眼色,馬良馬上心領神會的追了出去。

    只等馬良出了大門,董良才忍不住的嘿嘿的笑了起來。

    只有丁奉在後面為眼前的一幕不停的翻著白眼。

    看董良那得意的樣子,也撇著嘴不以為意。

    董良右手一攬,順手就給他後腦勺來了兩下,又揉了揉他的頭。

    在丁奉的不滿意中,留下了一句。

    “臭小子,你的道行還差的遠呢。老老實實的學著吧。”

    丁奉勇武歸勇武,但畢竟人未長成,氣力不到最鼎盛。

    人和人之間的力氣都是差不多,有極限的。

    董良雖然在打架上沒有丁奉有天賦,但是單論力氣並不比丁奉小。

    董良又天天練武,拉弓。

    在丁奉不敢大力反抗的情況下,硬生生被他拉著揉了一頓。

    丁奉的白眼都要翻到天靈蓋兒上去了。

    總是十分老實的陳到也忍不住的想要笑。

    到了中午吃飯的功夫。

    外面有人稟告,說是虞翻押送過來了。

    富春距離錢塘並不算多遠,而且都在浙水之上,走水路坐船很快就能來回往來。

    虞翻來了,董良當然要見一見。

    也想看看能能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這個人也收入囊中。

    虞翻從富春來到錢塘,一路之上,所見所聞,井然有序。

    施雲沒有私自的接觸虞翻,李巨則完全沒這個想法。

    因此虞翻無法與人交流,也沒人告訴虞翻這是哪里來的兵馬。

    施雲只是讓手下將虞翻綁了,快速送往錢塘。

    送到錢塘縣,交給董良處置。

    施雲最近雖然立了個大功,升了個大官,但是做事仍然非常知道分寸,沒有絲毫驕傲的感覺。

    虞翻雖然接觸不到這里的官員,但是看士兵的樣子,就知道來的不是尋常人。

    當他被押送著從錢塘縣城外面往里走的時候,看那城頭之上一個個插的旗幟,心里就有了些想法。

    董良大軍已經全佔了會稽郡自然沒有再隱藏身份的必要。

    拿下錢塘之後,正好將劉字大旗,董字旗,糜字棋都插在城頭上。

    這也算是對錢塘的一個威嚇。

    虞翻雖然不知道那個董字旗是哪里來的,但是看到了那劉字旗和糜字旗,心里就有了想法。

    姓劉的和姓糜的攪合在一塊兒,比較出名的就是徐州的糜家和劉備。

    再看周邊,軍容齊整,一看就是正規軍。

    再聯想到最近江東與劉備大戰。

    突然冒出來的大量的敵人,是從哪里竄出來的,似乎就可以知道了。

    虞翻走入大堂之中。

    面色如常的應對著眾人的注視。

    在大廳中掃視一圈,坐于首位之上的卻是一個青年。

    虞翻心里暗想,這個人想必就是那董字旗的主人。

    董良放下碗筷,正好在吃飯,連忙吩咐道,“快給仲翔先生松綁,請先生入席。”

    自然有衛兵上來給虞翻松綁,僕人抬來桌案,擺放酒菜。

    虞翻一言不發,處之泰然,就入席坐下,大快朵頤。

    丁奉一看大為不爽,一個俘虜,你牛氣什麼?

    看著一句話不吭,不行禮也不道謝在哪里隨意吃喝的虞翻說道。

    “江東之人都是這樣無禮的嗎?”

    虞翻頭也不抬,咽了一口肉,灌了一口酒。

    “江東人的禮,只對有禮之人,來的是無禮惡客,自然也就不用講禮,只有刀槍應對。”

    “區區一個俘虜,還好意思在這里胡吹大氣?”

    丁奉對虞翻十分不滿。

    虞翻終于抬起了頭,瞥了丁奉一眼。

    不知道是對誰說的。

    “區區黃口小兒,也好枉議禮儀軍國之事嗎?”

    “嘿!你這個匹夫!”

    丁奉氣急反笑拍了一下桌子就要站起來。

    “不得無禮!”

    董良制止了丁奉的莽撞。

    他知道剛才虞翻是在指桑罵槐呢。

    董良看起來是這一次行動的主要指揮者。這麼多的兵馬,交給董良這麼一個黃口孺子指揮,這就是虞翻暗諷的意思。

    董良又轉過來對虞翻說道︰“仲翔先生,莫要看丁奉年幼魯莽,此人確有大將之才,如今已有火候,乃大器也。”

    “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如今入會稽郡已經屢立戰功,不知多少自視甚高的名士將軍已經被他擒下。”

    虞翻被暗諷一番。

    卻不服氣的說道︰“若非我城中有小人從中作梗,扯我後腿。富春必是爾等葬身之地。”

    董良更是哈哈大笑。

    “先生只說丁奉年幼,我看先生比這丁奉還要簡單。”

    “常言道,兵不厭詐。兩軍交戰,你死我活,成王敗寇而已。”

    “按先生這樣講,淮陰侯暗度陳倉,失之磊落,匈奴單于也要感嘆,長天不佑,沒有讓冠軍侯迷路啊。”

    董良剛說完,底下丁奉帶頭開始哈哈大笑。

    董良這一下可是把虞翻嘲諷自己年輕全都給還回去了。

    虞翻看著董良,雖然沒有再大笑。

    可他那一臉微笑,在虞翻看來,總是在嘲諷。

    而剛剛被自己罵的桑樹丁奉,此刻的哈哈大笑,在虞翻的眼里,他也是在替董良哈哈大笑。

    一時間將虞翻氣的閉目不言。

    董良接見虞翻,當然不是只為了耀武揚威的嘲諷他一番。

    不過剛開始,還是要先把虞翻的氣焰打壓下來。

    虞翻是個文武雙全的名士,董良之所以能在闞澤和虞翻兩個人身上都佔到嘴皮子便宜,那是因為這三人本來就處于不平等的地位。

    董良本來就已經是勝利者了,居高臨下,天然就立于不敗之地。

    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攻董良,佔董良的便宜,那估計得靠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嘴皮子了。

    估計徐庶都不行,更不用說虞翻和闞澤了。

    董良見虞翻被自己和丁奉兩個人聯手噴的自閉,也開始拋出橄欖枝了。

    “先生莫要生氣。我知道先生埋怨江東同僚中有一些鼠輩,沒有容人之量,拖了先生的後腿。”

    “被這些人拖後腿,以至于是先生才能不能得以舒展而兵敗,自然心中不甘。”

    “先生滿腹才華,若就這樣埋沒,豈不可惜?日後世人只知先生兵敗,卻不知先生之才,未得伸展而已。”

    “古為先生考慮。何不棄暗投明?轉投我主公劉玄德,日後大家都是袍澤,共同為主公效命,立下一些功業,施展胸中抱負。豈不壯哉!”

    虞翻不同意,也不抵觸,只是閉著眼淡淡的說了一句。

    “江東還會徹底兵敗,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董良當然知道虞翻這個時候是在嘴硬,和闞澤一樣,不好意思直接答應。

    但是董良並不想在這個時候繼續浪費時間玩什麼三辭三讓的把戲。

    反正現在手底下也不是十分的缺人,非要虞翻現在就頂上不可。

    等徹底將孫權擊敗,事實擺在他的眼前,他自然就就範了。

    “如今,周公瑾已經將廬江郡全部丟失。董襲,周泰已死,陳武、賀齊諸將全在被擒。”

    “周瑜孤掌難鳴,困居丹陽,關雲長已經大軍壓境。而會稽郡如今已經落入我手,孫權只剩下吳郡一地尚得安寧。”

    “我若繼續起兵北上,吳郡自然危機。丹陽吳郡,首尾不能相顧,無兵無將,難道還有什麼可以翻盤的地方嗎?”

    “待我大軍起處,吳軍人心震動,莫說孫權繼續抵抗,到時自然有人取孫權之人頭,獻我帳下乞降。”

    “如今曹操剛經大戰,無力南下。孫權以一郡之地抵抗我主兩州之兵,如果孫權有這樣的能耐的話,我們也就打不到這里來了。”

    董良夾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

    心情十分輕松自在。

    “我與仲翔先生一同共事的時間就在眼前了。”

    虞翻面帶苦悶,沖著桌上的食物發起沖鋒。

    與董良的輕松自在截然相反。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方便以後閱讀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舌戰闞澤和虞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舌戰闞澤和虞翻並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