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入主錢塘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社會和諧 本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入主錢塘

    這算真正的給孫權提了一些有用的建議。

    如果真的能靠重金賄賂收買那些百越蠻族戰士。也可以給周瑜多一點軍隊的支持。

    “張師所言甚是。”

    孫權忍不住的夸贊,但是張昭卻不以為意。

    “我府中有一個叫嚴的,是個有才的。前幾日讓我等生意派誰前去會稽郡出使。我本有意舉薦他,讓他為江東效命。可惜,卻派出了孫瑜。”

    張昭沒頭沒尾的說了這一句話,孫權頓時也感覺非常尷尬。

    是自己臨時的出爾反爾,讓張昭不得不改變主意。

    說起來,在這件事上確實沒有張昭的問題,全是孫權自己心里鬧別扭。

    所以張昭又提起這件事兒,讓孫權感覺很不好意思。

    “不知張師可否請這位先生不計前嫌,出師會稽。”

    孫權很尷尬的對著張昭說道。

    “上一次本來是和他已經說好的。只不過臨時不得不改變的主意。這一次再讓他去,我也不知道他會不會願意。”

    張昭這樣說,孫權也沒有辦法,可是手中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只能繼續委曲求全的拜托張昭。

    “請張師務必勸一勸,就說都是我孫權對不住嚴先生。為了江東的大局著想,請務必不計前嫌。”

    “待嚴先生不辱使命,從會稽凱旋,我一定親自上門賠罪,並且厚厚賞賜。”

    孫權表態表到這種程度,張昭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了,只是點點頭答應了。

    至于張昭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談話就談到這里,也就沒有再繼續進行下去了。

    張昭起身離開,留下孫權和吳夫人在這里。

    無論一些時候鬧的多麼不愉快。但是成熟的人為了利益總是要忍住。下一秒,還是能夠談笑風生。

    張昭來的這一趟,似乎只是和孫權吵了一架,然後給出了一些沒什麼大用的建議。

    但是,這正是孫權和吳夫人的目的所在。

    這種情況下,哪里指望什麼神仙下凡,能夠力挽狂瀾呢?

    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步步的推演,先做出一些決定,看下面的反應。

    得到良好的反饋就繼續進行,得到負面的反饋就一點點調整,如果是全面崩盤,那也只能認命。

    孫權和吳夫人最擔心的是如今大軍壓境之下,似乎每個人都要成為俘虜。

    那就意味著,江東的局勢要進行洗牌。

    吳郡之中,各大家族的都變成同樣的處境。

    無論是向曹操投降,還是向劉備投降,眾人的頭上都多了一個主人。

    那麼孫氏對于其他各大家族,就沒有了獨一無二的獨特地位。

    既然大家都處于同等的地位之下,那麼,誰來做吳郡的主人?

    所有人都有機會探出自己的爪子,嘗試著抓一抓。

    這才是孫權面臨的真正的危險,而不是被劉備所俘虜。

    即便是孫權被劉備所俘虜,也少不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最差的也能當個縣長。

    但是內部的權力斗爭是更加殘酷的。

    同樣是拿著吳郡向敵人投降,來換取財富。

    沒有理由,只有你孫權可以去獻媚,而別人卻不成。

    所以孫權要防備的就是這些和自己想要競爭的人。

    這不是說孫權一定要投降,而是無論投不投降,這些人都已經生出了二心。

    這些人反而不如像真正的敵人那樣堂堂正正,他們反而會真正的要孫權的性命。

    找來張昭吵這一架,其實是試探張昭的反應。

    沒有了周瑜,張昭就是江東最大的一股勢力。

    只要張昭不對孫權出手,或者能支持孫權,那孫權就要有回轉的余地。

    而從今天的局面來看,雖然兩個人大吵了一架,鬧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

    槍打出頭鳥,富貴險中求。想要獲得富貴就要出頭,但同樣就要冒風險。

    看樣子張昭是滿足于目前的局面,寧可求穩,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去拼一拼更大的富貴。

    那麼這樣的話,無論孫權是做這個出頭鳥,還是其他和孫權敵對的人做這個出頭鳥,對于張昭來說都沒有區別。

    那麼,張昭自然沒有理由去和孫權做敵對。

    孫權畢竟明面上還是江東的共主。

    沒有張昭這個絕對的巨無霸與孫權作對,孫權就還有自信應對其他的小打小鬧。

    “母親,接下來該怎麼做?”

    吳夫人安慰自己的兒子,說道︰“不必擔心,短時間生不了亂子。”

    “只要將消息攔住,派人去將那些親戚看住。他們不跳出來,吳郡就亂不了。”

    孫權無奈又氣憤。

    “值此危難之際,最讓我擔心的居然是可能會落井下石的親戚。”

    吳夫人嘆氣說道。

    “天下皆是如此,有情的少,無義的多。真遇到了事兒,踹你一腳的反而還都是親戚。”

    “你發達的時候,親朋好友,打也打不走,你待他們再好,等你落魄了,想找人幫忙,卻一個也找不到。”

    “莫說是求人幫忙,就算是平常往來,不奢望別人幫助,他們都怕惹上麻煩,避而不見。”

    “人性大抵如此。為親的,只是生在一起,而未必互相友愛。”

    “可為親的尚且如此,正要找到生死依托的好友,卻是一個也難。你兄弟二人能與公瑾相交,也是生平幸事。”

    “既然張昭不會生事,外面畢竟還有公瑾在。撐過眼前這道難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孫權轉過來,握住母親的手說道。

    “母親也要放寬心,保重身體。只等會稽郡消息傳來。若會稽郡能夠安定,這事情還有轉機。”

    “今日之時局,再危險,再困難,也不比一年前。一年前我們都走過來了,還怕今天嗎?”

    吳夫人好似很欣慰的拍了拍自己的兒子,接受了兒子的安慰。

    當吳夫人沉靜下來的時候,孫權也獲得了感染,心里有了主心骨。

    吳夫人就將監視宗親的事情交給孫權來做,自己回了後院。

    但是孫權不知道的是吳夫人心里的擔心並沒有消減。

    吳夫人表面上什麼事也沒有,心里卻在暗中嘆著氣。

    今天的局勢並沒有一年前那樣的危機和焦頭爛額。

    而看似孫權與當初也已經不是同日而語。

    但是吳夫人就知道,今天的事情比一年前要更難處理。

    一年前的事情,雖然危險復雜。但是只需要膽大心細,抽絲剝繭,拉攏打壓,用心就可以解決。

    但是今天面臨的是外敵入侵,堂堂正正的大軍壓境,靠小手段是難以解決的。

    說到底,一開始就不應該興起這場戰爭。這個時候,對劉備陣營里的情報所知甚少,吳夫人就算是想用手段,也無處下手。

    而事實上,即便是劉備的情報都擺在孫權這里,想要用心計破壞這個陣營,也是不可能的。

    這個陣營雖然發展的很快,一年之間就膨大成很大的一團。但他的核心仍然是那麼一批人,他的構成仍然是那麼原始和純粹。

    面對堂堂正正的公事,只有靠堂堂正正的迎敵。陰暗的手段,畢竟只能放在黑暗之中。

    政治的交換也只能放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無論一些手段多麼的好使,多麼的讓人們習以為常,但是不能放上台面就是不能放上台面。

    ……

    董良邁步走進有些殘破的錢塘縣城。

    丁奉,馬良跟在董良的後邊。

    入目所見,處處烽煙,路邊,一團團的火柴 里啪啦的燒著。

    到處都是暗色的泥土。被血水浸入到夯土路里,又氧化風干後的結果。

    耳邊的哀鳴聲似乎沒有停過,夯土的城牆上也都破著幾個大口子。

    道路外的草坪之上早已被踏的成爛泥,寥寥幾株運氣好的草,還昂著頭。

    草泥里落下的一些沒有被收拾走的殘肢。

    滿地丟的武器還沒有被撿完。

    一些箭矢或豎著或斜著插在土地上。

    雖然錢塘的縣長闞澤並不以武力著稱,但是錢塘縣卻在他的手里,給糜芳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兩天前,連續攻打了一天一夜,才將城池破開。

    這還是在糜芳,李巨,陳到三人合力之下,才取得的戰果。

    而李巨在攻打下錢塘縣之後。立刻南下,協助施雲攻打富春。

    凌晨時分,已經傳來消息,富春已經被拿下了。

    文武雙全的虞翻,對董良造成的麻煩,卻沒有這一個只會讀書的闞澤造成了大。

    不得不承認,能將軍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的敵人,比個人實力強大的敵人要可怕的多。

    董良帶著衛隊邁步往前走。

    糜芳還在城里收拾殘局,管理各處。

    反抗的這麼強烈的一座城池很難確定有沒有人在隱藏暗處,想要刺王殺駕。

    孫策的例子在董良這邊一直都是反面教材。

    董良在軍中以及民間進行教育推廣的時候,自然要編出一些有趣而又實用的案例。

    孫策的草率和魯莽就是其中之一。

    在軍中有孫策的例子,告訴將士們不可掉以輕心,不可孤軍冒進。

    在明天和官吏之中,則以孫策的例子告訴大家可以管的嚴,可以殺的果決,但不能濫殺,暴殺。

    孫策和孫堅身上的勇武。是可以值得人們學習的。

    但是這個時代並不缺少勇武的人,所以並不需要用這兩個人的例子。

    而這兩個人的經歷,在董良這里留有的價值,自然是身上的負面案例讓人們警醒。

    這本來就是身邊的大人物。民眾和士兵們學著也有代入感,也感覺比較深刻。

    這正是歷史總結和個人傳記記述的優勢。

    雖然人們經常調侃,人類在歷史上學到的唯一的東西就是什麼也沒學到。

    但其實到底還是學到一些東西的。

    中華的優勢在此就很明顯,悠久的歷史,廣闊的土地和詳細的記述,不管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總可以找到一些原型,讓人們借鑒學習。

    而不至于完全的一頭霧水,這樣就可以應對的更有條理。

    董良剛走到城門口,還沒有進城,陳到就帶著人出來了。

    陳到時刻牢記著自己的身份。

    雖然董良把他派出來幫助糜芳攻城,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第一要務還是保護董良的安全。

    這不,董良才一出現,他就立刻過來了。

    錢塘縣城畢竟是剛剛拿下來的地方。說不準暗中會有隱藏的刺客。

    有一些死忠分子對于城池被攻破不能接受,想要暗殺董良,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自然也是從孫策身上學到的。

    所以董良很小心的帶著衛隊,還讓丁奉和馬良在自己身後護持。

    陳到也趕緊過來,保護著董良的安全。

    眾人進了城。街道上只有巡邏的士兵。

    入了縣衙之後,董良要見闞澤。

    不多時,外面就有衛兵壓著闞澤過來。

    董良才見人,連忙喊道。

    “哎呀呀,快為先生松綁。”

    旁邊人正在動手,董良就裝模作樣的湊過去,親自為闞澤松綁。

    但闞澤,卻掙扎不肯。

    “我既然兵敗,就是階下之囚,不必松綁。”

    董良說道︰“哎,這是哪里的話。先生乃是大才,區區不過千余兵馬,就能阻擋我大軍一日一夜猛攻,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實在不小啊。”

    “先生一介文人,卻能使上下一心,抵擋我這邊武將數人。像先生這樣的大才,怎麼能被這繩索綁住呢?”

    董良還要解開繩索,闞澤依舊掙扎不肯。

    “你我各為其主,不是一路人,請速斬我。”

    董良嘿咻咻的笑著。

    “先生這是說的哪里的話?你是大漢的臣子,我主也是大漢的忠良,怎麼就不是一路人了?莫非先生不認這個大漢朝廷?”

    闞澤被董良噎了一下。

    腦子轉了轉,這才冷哼一聲。

    “是我不認這大漢朝廷,還是你們不認這大漢朝廷?既然都是朝廷的忠臣,為何無故興兵,侵犯揚州?”

    闞澤被抓了,自然知道這攻城的,其實不是百越叛亂,而是劉備派的兵馬。

    “怎麼能叫無故侵犯揚州呢?”

    董良到底還是幫闞澤把繩索解開了。

    闞澤三十一歲,年輕的時候也窮,長得不高大。

    又是學儒術,又是學數學。

    董良則跟著關羽等人練武,身上還穿著甲冑。

    所以才這麼大方,絲毫不怕這手無寸鐵的闞澤生什麼ど蛾子。

    ……

    (感謝溫德索爾元帥的打賞,謝謝!)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方便以後閱讀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入主錢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入主錢塘並對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