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風雲

第203章幸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雲再起 本章︰第203章幸運

    陳叔寶看完這篇充滿悲憤、忠烈的上書,與所有昏君一樣,探案大怒︰快去抓他,別讓他給我跑了。

    旁邊有人說︰“您放心,他跑不了,他在牢里關著呢。”

    陳叔寶坐下來,把傅的奏折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怒氣稍息,派人到監獄里傳話︰“你改悔罷!”

    傅仰起他蒼老和倔強的頭︰“如果我的面容可改,我的心才可以改。”

    陳叔寶無法改變他的面容(其實大可以送他到給他行賄的大韓民國去讓他改變面容),只好從肉體上消滅他。

    于是,老傅因為說了真話而慘死獄中。

    從此,所以有良心的大臣集體失聲,噤若寒蟬。沒有哪個人再敢多說一句不字。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早上說了,中午就會通過施文慶、沈客卿之流之口傳入宮去,晚上就落得和傅一樣的命運。

    沈客卿和施文慶之流,因為誣陷有功,不斷被加官進爵,南朝政事之敗壞,已經病入膏肓。

    恰在此時,陳朝內宮又發生了一件事,雖然無足輕重,卻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陳朝的,已經無藥可就。

    陳叔寶即位之後,立陳胤為太子,陳胤是沈皇後的兒子。沈皇後有才有德,我們前文說過,陳叔寶對她還算尊敬。

    但到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張麗華寵絕後宮,不久就為陳叔寶生下一個兒子。

    對女人來說,恩寵向來是靠不住的,古往今來,有哪個女人獲得過皇帝一生的恩寵?明朝萬貴妃那種不可思議的、略有變態的恩寵實在不具備代表性。

    所以,男人、房子其實都不可靠,可靠的是兒子,只要兒子成為太子,就是將來的皇帝,那這位母親,才算是終身有靠。

    于是,張麗華的人生目標,由獲得皇帝的恩寵(這一目標已經實現)轉為了立她的兒子陳深為太子。

    當然,這不必費多大事,只消她頭天晚上在陳叔寶的枕邊耳語幾句,第二天江總他們在朝堂上義正詞嚴地敘述一個立陳深為太子的必要性以及對大陳帝國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則陳胤會立即被廢,陳深會被立即立為太子。

    事實證明,這種推測是十分靠譜的。

    才德兼備的太子陳胤就此被廢,小娃娃陳深被立為太子,他將成為眾多的、從來沒有等到當皇帝那一天的太子之一。

    萬事俱備——統一前夜

    陳叔寶雖然胡鬧,但楊堅還沒有將滅陳的大計提到日程上來,他有的是時間和精力來把準備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盡管滅陳時機已基本成熟。

    陳叔寶對楊堅的不敬,楊堅也只是拿他當個大孩子一樣,不予計較,沒打算真把他怎麼樣。但恰在此時,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楊堅覺得需要做些什麼了,他的耐心是有限的。

    這件事情和後梁(也稱西梁)有關。

    後梁作為西魏和北周的附庸,向來對西魏北周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楊堅和尉遲迥大戰的時候,雙方都在極力拉攏後梁,蕭巋很有眼光地堅決站在了楊堅的一邊。于是,後梁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蕭巋拉著給他出主意的柳莊的手,深情地說︰“幸虧听了你的話,祖宗的社稷保住了!”

    後來楊堅篡位,建立隋王朝,取代了北周。對于更加強大的隋朝,後梁更是不敢說半個“不”字,因為蕭巋心里很清楚說“不”字的代價。

    但是,後梁的末日還是很快到來了,楊堅滅梁的決心不以蕭巋的不說“不”為轉移。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乎!

    這話是後來的趙匡胤說的,心情和情景是一模一樣啊。

    楊堅登極之後,對後梁蕭巋還是挺客氣,非常禮貌,非常周到,時不時送個禮物,派人聯系一下感情,還和蕭巋攀了親家。

    楊堅的二兒子楊廣,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神清氣爽,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復合型人才,集音樂家、文學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治家、美男、型男和氣質男于一身,他還有一項天賦尚未被人發掘,即天才的表演藝術家。

    楊堅一定要為自己的兒子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他瞧上了後梁皇帝蕭巋的女兒。

    這位小公主,是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人生閱歷十分豐富。她的傳奇,自嫁給楊廣開始。

    楊堅瞧上這位後梁公主,是有原因的,目的主要不在兒子的幸福。

    他所看中的,是公主的背景。

    他要自己的兒子娶梁朝的女兒,這是一樁姻︰娶了一個公主,則拉攏了一大批前梁的皇族。

    同樣,楊堅給自己的大兒子、太子楊勇娶的也是前朝的皇室,不過這個皇室稍微遠了點,是北魏(也含東魏、西魏)的宗女。

    這是皇族和名門大族的慣用伎倆,歷來如此,紅樓夢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對此運用得最為純熟。

    大家扯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謂之門當戶對。

    蕭公主成為晉王妃之後,梁、隋之間更加親密——當然,這種親密僅僅停留在《新聞聯播》里,並不耽誤楊堅在想的時候,順手滅掉後梁。

    公元585年,蕭巋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他的一生,是溫順的一生,是謙和的一生,是當附庸的一生。楊堅和後梁對他進行了高度評價,謚為孝明帝。

    蕭巋所未完的事業由他的兒子蕭琮繼承,只是,蕭琮需要珍惜他的皇帝生涯,因為這一生涯只剩下一年了。

    盡管只有一年,蕭綜還是盡他所能,做了一件事情︰派遣大將軍戚昕,率水軍大舉進攻陳朝,可惜,不克而還。

    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是不克而還,而不是不克也還不成。

    陳朝雖然,軍備松弛,但對付小小的後梁,不費吹灰之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未僵,能讓戚昕大將軍活著回來,已經給足後梁面子了。

    但蕭琮自不量力的作法還是引發了軍民的一場騷動,畢竟一個大敗仗有動搖國本的能量啊!

    戚大將軍被揍得鼻青臉腫一事驚動了許大將軍。

    許大將軍名叫—對不起,是許世武。

    許世武暗通陳朝的荊州刺史陳慧紀,想要棄暗投明。可惜,許大將軍沒有投敵經驗,被蕭琮捉了個正著,于是被砍了腦殼游街。

    因為這件事,隋文帝楊堅有了借口,後梁現在極需要隋朝大軍的保護,而且,考慮到到隋、梁兩國睦鄰友好的雙邊關系,決定邀請蕭琮在方便的時候訪問長安(把他保護起來),蕭琮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蕭琮啟程的時候,江陵的父老目送他們的皇帝上船,不由淚下沾襟︰“我們的陛下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風瀟瀟兮漢水寒,皇帝一去兮不復還。

    隋文帝楊堅自蕭琮離開江陵,派武鄉公崔弘度率領大兵駐守江陵,以免戚大將軍和許大將軍的故事再一次發生。

    其實這不是一個創舉,後梁歷來就是北周(隋)的附庸,中央設置江陵總管,統轄駐軍已經成為習慣,一方面,可以有效彈壓當地民變,二是可以保持對後梁的強大壓力,三是可以防止南朝的入侵。

    不過,由于楊堅和蕭巋的良好的溝通和兒女親家關系,楊堅把江陵總管撤回,算是對蕭巋的一個交待。

    但是,給蕭巋的“交待”,並不能改變楊堅想消滅後梁的決心。

    這一次中央崔弘度統兵進駐江陵,引發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崔弘度我們之前曾經見過,這位平定尉遲迥之亂的七總管之一的脾氣暴烈的大將軍,估計沒有給駐守在江陵的、後梁皇帝蕭琮的叔叔蕭岩什麼好臉色,搞得蕭岩又驚又氣又怕又恨之下,帶了一萬多人,直接投奔了陳朝,被陳慧紀帶給了陳朝的皇帝。

    大腦短路的後主陳叔寶,想也沒想,直接封了蕭岩一個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

    這下惹了禍了!

    楊堅可以容忍你對我不敬,可以容忍你魚肉百姓,可以容忍你胡作非為,但決不允許你招降納叛——從我這里叛逃的人,居然被人奉為上賓,還委以重任!

    楊堅大怒,決定反擊,反擊之前,先把這個小尾巴敲掉。

    後梁從此不復存在!

    現在的蕭琮,既是楊堅的座上客,又是階下囚,他當不當皇帝,是楊堅一句話的事。楊堅決定後梁滅亡,則蕭琮也成為君。

    不過,楊堅並不打算為難這位。他封蕭琮為帝國元帥(上柱國)、莒國公。這個待遇並不多見,給一個基本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以最高軍餃和最高爵位,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蕭琮對大隋朝,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

    否則,等待著這些前朝皇族的,除了屠刀,沒有別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蕭氏皇族是幸運的

    這一年是公元587年,梁徹底在中國的歷史上消失,從公元502年梁武帝蕭衍立國,到侯景之亂蕭衍餓死,再到蕭繹、蕭諸梟雄並立,西魏扶持後梁建立傀儡政權,一直到現在後梁滅亡,梁在歷史上輝煌璀璨也好,苟延殘喘也好,一共活過了86年。

    它不算短命了!

    滅掉了後梁,楊堅並不罷休,他想一鼓作氣,連陳也一起滅掉,統一全國。

    他對高說︰“我為民父母,豈可因一衣帶水之限,不往拯救?”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下令大張旗鼓開始造船。

    有人勸他秘密行事,楊堅說︰“我替天行道,保什麼密呀!”

    然後,命令把造船產生的木屑順流漂下,說︰“如果敵人因震恐而改過,我夫復何求!”

    造船一事體現了楊堅豁達的氣概,更體現了這位老流氓的老謀深算,他讓這些木屑順流漂下,目的不是為了讓陳叔寶改過,而是一種威懾,一種核威懾。

    在木屑尚不能制成密度板的那個時代,卻被用以變成戰略武器,楊堅實在是高啊!

    楊堅甚至還命當年平尉遲迥時期的七總管之一的楊素為信州地委,負責西線戰備,信州位于今天的重慶奉節,屬三峽庫區,劉備托孤的白帝城,就在奉節。

    楊素在信州,大肆制造航空母艦,艦有五層樓之高,共一百多尺。前後左右共設六門巨炮(攻擊搗桿,用以催毀敵艦,這些搗桿舉起時,高達五十米,落下時,便成為敵人的噩夢,可將敵艦砸個稀巴爛),能夠容納將士八百人。

    楊素的這一創舉,可以說在陳友諒和朱元璋鄱陽湖大戰前的幾百年歷史里,絕無僅有。

    就在強敵的大刀已經緩緩舉起的時候,陳叔寶仍然沉醉在張麗華的溫柔鄉中無以自拔。

    陳帝國最近不太太平,怪事連連。

    本已經淤塞很久的臨平湖,無故自通,注滿了湖水。

    陳叔寶為此十分擔心,因為傳言說︰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天下平。三國時西晉統一全國,東吳即將覆滅時,臨平湖就無故自開過一次。

    于是陳叔寶在驚懼之下,決定舍身寺廟,于鬼神,希望以此化解鬼神的詛咒——這是南北朝皇帝們喜歡的伎倆,他們不考慮正是由于自己花天酒地導致上天的懲罰,一有情況就給鬼神——梁武帝就這麼干過好幾次。

    除此之外,還在建康城內大肆修造寺廟和佛塔,尚未完工,佛塔內冒出火光,將整個建築化為一片焦土。

    陳叔寶的恐懼到了極點,他已經經不起任何驚嚇,因為佛塔被火一事讓他確信,這一次,佛祖也保佑不了他了。

    恰在此時,太市令章華上表,對陳叔寶進行了苦口婆心的規勸。

    應該說,從內容上,章華講得全部都對;但在形式上,卻犯了陳叔寶的大忌,簡單說,對一個昏君直諫,那就是找死。

    章華是太市令,所謂太市令,是負責全國市場管理的官員,級別不高,職權不大。對章華來說,本是可有可無的小官,但事實上,章華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只因為他不是名門士族,再加上江總、孔範、施文慶、沈客卿之流的誹謗嫉妒,使得章華一直郁郁不得志。

    魏晉和南朝一樣,是歷史上士族的頂峰。所謂士族,就是名門望族,與地位低下的庶族對應。雖然都是地方階級,但待遇有天壤之別,士族一生下來就是,而不被看得起的庶族地方,只有在人家吃完肉以後,搶點有限的湯喝一點。

    章華就是庶族。

    忍無可忍之下,章華決定上書,這不僅是對陳叔寶的規勸,更是對施文慶他們的反擊。

    章華的上書,先是深情回憶了幾位先帝創業艱難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然後說到陳叔寶即位為帝數年間的所作所為,他說︰

    您不想想先帝創業何等艱辛,也不想想天命可畏,甘受奸臣的擺布,沉溺于酒池肉林之中,不近賢臣,不去祭祖。而在冊封張麗華、孔貴嬪和龔貴嬪時,卻有時間風光大典。文武君臣被棄一邊如草芥,而那些只知溜須拍馬都卻個個位列朝堂;

    而今,我們的版圖一天小似一天,而隋帝國的大軍兵臨城下。如果您再不發奮圖強的話,我可以預言,麋鹿將在姑甦台上散步。

    章華相當有才,在這份奏折里洋洋灑灑、旁引博征,最後還說了一個典故︰麋鹿游于姑甦。

    這個比喻夠狠的,比喻得固然得當,但沒法讓人听了舒服。這意思是,如果你再不悔改,你就是第二個夫差,你會被人家滅國,象西施一樣漂亮的小老婆也會淪為戰利品被送來送去(一如北齊第一美女馮小憐)。

    陳叔寶鼻子差點氣歪了,當即下令,將章華斬首,即刻回報。

    章華被斬,說明一件事情,陳帝國氣數已盡——一個王朝連向她進忠的大臣都殺,說明這個王朝已經走向末日了。

    楊堅等這一刻等得已經夠久了,他從公元581年建立隋王朝,到今天滅陳時機成熟,一共等了八年,這八年,全面抗戰都勝利了。

    公元588年,楊堅下達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歷數陳叔寶大罪二十殺,廣為散發。那時候沒有郵件、短信可以群發,沒有博客和可以傳遞信息,連傻傻矗立在路邊的綠色郵筒都沒有,但這一切難不倒楊堅,他命人抄了三十萬份(恐怖的副本數量),運到江南散發。

    楊堅不僅懂得攻心戰,而且,玩得得心應手。看來,他深得馬謖的真傳。

    做好了信息戰的準備工作,接下來,楊堅要做組織上的安排了。

    他在壽春設置淮南行省,作為中央淮南的派出機構,由他的次子、晉王楊廣(就是那位著名的文化人兼治家兼表演藝術家)任尚書令(欽差大臣、行省的最高執行官),作為滅陳戰役的總司令。

    同時,任命他的三兒子秦王楊俊和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同時任命滅陳各路大軍的指揮官,這些人都受楊廣節制。

    其中,包括著名的瀘州(合肥)戰區懷念長官韓擒虎、吳州(揚州)戰區司令長官賀若弼等。

    同時,任命高為大軍總參謀長、王韶治部主任,處理軍中具體作戰事項,協助楊廣指揮。

    各路大軍雲集長江北岸,共計出動戰區司令長官九十余人,士卒五十一萬八千人,東起東海(連雲港),西至信州(奉節),東西綿延數千里,江岸上戰帆如雲,只等楊堅一聲令下,立即發起渡江戰役。

    這一年的十一月二日,楊堅親自為遠征大軍餞行,五十余萬大軍如泰山一般向陳朝壓來,滅陳戰役一觸即發!(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唐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隋唐風雲第203章幸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唐風雲第203章幸運並對隋唐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