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風雲

第40章英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雲再起 本章︰第40章英才

    <div id="cener_ip"><b></b>    宇文孝伯,這可以說得上是宇文邕最信任的人了,兩人是同年同日出生,從小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寢則同床、食則同桌,即使是宇文憲,也比不上宇文邕和宇文孝伯的關系。

    宇文邕登上皇帝之位後,被權臣宇文護所縱,宇文邕為此隱忍了足足十二年。而宇文孝伯作為宇文邕最信任的人,和宇文邕一同參與了誅殺宇文護的謀劃之中,最終大功告成。

    宇文邕曾經拉著宇文孝伯的手這樣說道“你知道我們哥倆兒是什麼關系嗎?不亞于當年的劉邦和盧綰。”

    那還是幾百年以前,在沛縣封邑中陽里的鄉下,劉邦和盧綰同年同日出生,他倆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一起參與到了反秦的起浪潮之中,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可以說,盧綰是劉邦最信任的人。然而,盧綰最終叛變了,逃至匈奴,這也成為劉邦晚年最為痛心之事。

    當然,宇文邕只是用劉邦和盧綰的典故,來形容他和宇文孝伯之間親如兄弟的情誼,在宇文邕心里,宇文孝伯決不會是盧綰那種會背叛兄弟的人。

    正因為宇文邕和宇文孝伯之間如此特殊的關系,在宇文邕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可以托付遺囑的人,只有宇文孝伯。

    身在長安的宇文孝伯,收到宇文邕的急召後,快馬加鞭趕到了雲陽宮。

    當宇文孝伯見到躺在病榻上的宇文邕時,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楮,僅僅是幾日未見,宇文邕竟然變得如此衰老、如此憔悴。

    看到宇文孝伯的到來,宇文邕欣慰地笑了,無力的手掌緩緩伸出,一點點握住宇文孝伯的手,嘆息道“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我的全部後事,就托付給你了。”

    宇文孝伯跪在宇文邕的病榻前,听著宇文邕的囑咐,每一字每一句听在耳中,都讓他痛徹心扉,對于宇文邕的囑托,他只能遵照而行。

    同年同月同日生,卻不能同日而死,這是宇文孝伯心中最深的悲痛。

    當天夜晚,宇文孝伯被授予為司衛上大夫,長官宿衛兵,緊接著,宇文孝伯又被宇文邕催促著趕回長安,以防備京城發生不測之變。

    宇文邕之所以讓宇文孝伯統領宿衛軍,立刻回到京城,就是給自己回宮提供軍事防備,宇文邕怕自己萬一死在宮外,京城里會有居心叵測之人趁機作亂。

    另外,宇文邕還特意安排尉遲運將軍,一旦自己死去,一定要秘不發喪!不為別的,為了不發生動,為了國家的安定!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宇文邕的頭腦依然如此清晰,如此沉穩,如此深思熟慮,古今能有幾人做到!

    可就在宇文邕安排好了一切之後,他的生命跡象瞬間消失了,四肢失去了熱度,眼神變得黯淡,沒有了呼吸,也沒有了心跳。

    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代英主周武帝就此結束了自己短暫而有輝煌的一生!按照宇文邕臨終前的安排,尉遲運全面封了宇文邕病逝的消息,秘不發喪,然後用車駕承載著宇文邕急速趕回長安。

    六月一日,車駕終于回到了長安城,當天夜晚,尉遲運正式對外宣布——大周皇帝宇文邕駕崩。

    雖然《周書•武帝紀》以及《資治通鑒》都記載宇文邕是在六月一日的夜晚病逝的,但這只是北周的官方媒體所對外宣稱的,是為了掩人耳目,實際上,我們根據《周書•尉遲運傳》的記載就可以知道,這不過是宇文邕臨終前安排的一場秘不發喪的把戲而已。

    臨終前的宇文邕是如此思慮周全,其實,在宇文邕的一生中,他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經過這樣深思熟慮的,因為他知道,人生沒有過彩排,生活也不會給你重來的機會,宇文邕把他的每一天都精打細算,他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譜寫著人生的劇本。

    讓我們來總結和評價一下宇文邕的人生劇本吧,雖然很多人都對宇文邕做過評價,但我希望我的總結和評價能夠與眾不同。

    我打算用四個數字來概括以及評價宇文邕的一生——36、18、12、6。

    36——代表宇文邕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他終年三十六歲。

    18——代表宇文邕十八載的帝王生涯。

    12——代表宇文邕登上皇位之後十二年的隱忍和蟄伏,最終消滅權臣宇文護。

    6——代表宇文邕親政之後,先後推行新政、改革兵制、廢佛尊儒、攻滅北齊、收復淮南這一系列的豐功偉績,他懷揣夢想、勵精圖治,然而天妒英才,歷史只給了宇文邕六年的時間,而這六年的時間,卻締造了魏晉那北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豐功偉業,也為隋唐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石,這是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六年,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六年,這更是徹底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六年。

    而此刻,這出人生的劇本,就這樣以一種讓人無限惋惜的方式草草結束了,在即將迎來潮的一剎那,一切都戛然而止。

    這出生命的挽歌雖然淒涼,卻並不蒼白,因為宇文邕將他的理想,一直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座空前恢弘的北周帝國就是一切的明證。

    以時光為筆,歲月為箋,生命的筆觸從未停歇,卻勾勒出一個個動人的音符,而這些音符最終匯聚成人生的悲喜劇,也最終成為一曲絕響。

    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那就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吧,請讓我們珍惜和善待自己的每一天!

    這或許是宇文邕所給予我們今人最深刻的人生啟示!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下宇文邕的遺詔吧,這份遺詔中詮釋了宇文邕對生命的全部寄托。我不翻譯,也不再做任何解釋和評價,我只充當搬運工,把史書上的文字復制下來,你也可以說,我是在湊字數。

    遺詔曰

    朕君臨宇縣,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樂,刑措罔用,所以昧旦求衣,分宵忘寢。昔魏室將季,海內分崩,太扶危翼傾,肇開王業。燕趙榛蕪,久竊名號。朕上述先志,下順民心,遂與王公將帥,共平東夏。雖復妖氛蕩定,而民勞未康。每一念此,如臨冰谷。將欲包舉,混同文軌。今遘疾大漸,氣力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嘆息。天下事重,萬機不易。王公以下,爰及庶僚,宜輔導太子,副朕遺意。令上不負太,下無失為臣。朕雖瞑目九泉,無所復恨。朕平生居處,每存菲薄,非直以訓子孫,亦乃本心所好。喪事資用,須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自古通典。隨吉即葬,葬訖公除。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嬪以下無子者,悉放還家。宣帝繼位

    周武帝宇文邕病逝了!

    這是一個舉國哀悼的日子,所有的臣民都在緬懷他們的君主,所有的人都陷入在一片沉痛之中,然而卻唯獨有一個人面無哀容。

    此人站在宇文邕的靈堂之上,一邊撫摸著身體上陳舊的傷痕,一邊望著宇文邕的棺木,突然他破口大罵“老東西,你死得太晚了!”

    膽敢在宇文邕靈堂上說如此不敬之語,他絕非普通人,此人就是北周王朝的新任皇帝宇文,史稱周宣帝。

    宇文邕病逝的消息正式對外宣布,是在六月初一的夜晚,第二天,即六月初二,皇太子宇文正式登基稱帝。

    老爹剛去世,按照古人的傳統觀念,起碼得守喪三年,即三十六個月,但作為皇帝,因為要主持國家大事,所以通常用一日的時間代替一個月的喪期,也得守喪三十六日之久。而且,在服喪期間,不得奏樂,不得歌舞,不得進行任何娛樂項目,甚至連表情都得保持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然而,宇文根本無視這些禮法規矩,他不僅以最快的速度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且對死者破口大罵,活脫脫一副不孝之子的模樣。

    罵完之後,宇文以最快的速度跑向一個地方,這也是全天下所有男人都夢想去的地方——後宮。

    去後宮干嘛?我不說你也明白,無非就是那些不宜的內容。

    儒家禮法要求,服喪期間不得娛樂活動,而宇文的這一荒唐行為,已經不是簡單的娛樂行為了,這是裸的亂,因為後宮中的那些妃嬪,無一例外都是宇文的後媽。

    很顯然,這是一個極端悖逆而又荒唐的少年,甚至還有些色狂。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會想起一個人,他就是高緯,從他二人的行事風格來看,相似度絕對在99以上,難道宇文要做高緯第二,步高緯的後塵嗎?

    不管怎樣,宇文帶著一種放蕩不羈,帶著一種傲慢張狂,正式開始了他的帝王之路,而這一年,宇文年僅20歲。

    我們不禁疑惑,在宇文這20年的人生路程中,是什麼讓宇文如此叛逆?

    關于宇文,我們要從一場戰爭講起。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十月,西魏大軍攻陷梁朝都城江陵,梁元帝以及眾多蕭氏子孫死于非命,此事前文已敘。

    這場江陵之戰剛一結束,西魏大軍便對繁華的江陵城進行了野蠻的劫掠,掠奪珍寶,掠奪女人,凡是有價值的東西,全不放過。

    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野蠻的暴行,猶如日寇佔領下的南京,不過,西魏士兵並沒有像小鬼子那樣喪失人性,因為他們並沒有屠城。

    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普通百姓,也無論男女老少,共計十萬人,全部被押解往長安,男人做了奴僕,女人做了奴婢。

    這就是被征服者的命運,而且是被異族征服,可想而知,這批人必定飽受奴役和折磨。

    這其中,也會挑選一些手腳利落、做事勤快,且五官端正、相貌較好的人,送到宮里或者王府中做差役。

    其中,就有一個女子,被送到宇文泰身邊,此人名叫李娥姿。

    李娥姿,人如其名,婀娜多姿,是個十足的美人胚子,這立刻引起了宇文泰的極大興趣。

    注意,是興趣,不是趣,宇文泰看上的並不只是李娥姿的容貌,也看她的做事干練,于是,宇文泰將李娥姿送給了自己的兒子宇文邕,目的就是讓李娥姿照顧和服侍宇文邕。

    此時的宇文邕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未成年人,而李娥姿已經年過二十,且出落得花枝招展、嫵媚動人,雖然兩人有不小的年齡差距,但這不妨礙她們之間發生感情。

    很快,愛情的種子在他們彼此之間生根發芽了,一夕歡娛之後,李娥姿懷上了宇文邕的孩子。

    沒錯,這個孩子就是宇文。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宇文20歲之前的履歷表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生于同州

    保定元年(561年)五月時年3歲,封魯國公

    建德元年(572年)四月時年14歲,被周武帝宇文邕立為皇太子

    建德二年(573年)時年15歲,迎娶楊堅長女楊麗華為太子妃

    建德五年(576年)二月時年18歲,討伐吐谷渾,失敗而歸

    從宇文的這張履歷表上,我們看不出宇文有何過人之處,也看不出絲毫端倪,但是,這其中有一年卻是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就是建德元年(572年)。

    建德元年(572年)三月,宇文邕絕地反擊,一舉鏟除權臣宇文護,同時改元建德,並冊立宇文為皇太子。在此前的日子里,宇文邕一直在蟄伏隱忍,對于長子宇文也疏于教育,然而,從這一天開始,宇文邕正式掌權了,他不僅要厲行新政、深化改革,同時也開始了對皇太子宇文的嚴格教育工作。

    對外,宇文邕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對內,他也是一個極其嚴厲的父親,對內和對外,宇文邕有著同等的要求。宇文邕把他治理國家的手段,也同樣用在了對兒子宇文的教育上。

    宇文邕為此制定了周密的《皇太子養成計劃》,計劃如下

    第一、參與朝議,每日必須早起上朝,與朝臣無異,即使是寒冬臘月,也得嚴格遵守。

    第二,禁酒,任何人都不準把酒帶入太子所居東宮。

    第三,派東宮官員對太子的日常起居嚴格記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得放過,每月按時上交匯報。

    第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五、配備超強教師團隊,以宇文孝伯、尉遲運和斛斯征為特級教師。

    第六、棍棒教育,一旦犯有絲毫錯誤,棍棒施加。<div id="cener_ip"><b></b>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唐風雲》,方便以後閱讀隋唐風雲第40章英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唐風雲第40章英才並對隋唐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