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風而起

第兩千六百九十五章 新時代的代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子從周 本章︰第兩千六百九十五章 新時代的代表

    “師爺爺辜幼文,老師叔辜振鐸,還有老師哥,現在蜀大中文系系主任辜開來,三代都是韻學大家。”周至說道︰“我有幸在他們教導下學習,這次回去後就要參加碩士論文答辯了。”

    “我猜你師爺爺,師叔師哥,應該非常喜歡你吧?”翁萬戈笑道。

    心底里卻拿自己子佷和周至對比了一下,然後暗嘆了一口氣。

    翁以鈞天賦一般,守著翁家收藏這個寶庫研究了幾十年,在學術上的地位依然不高,至少在今天這場很隨意的談話當中就能發現,翁以鈞常常陷入沉默,而周至這孩子幾乎對所有人遞出的話題,都能接得上。

    這就是國學修養上的差距,越是開放性話題的閑談,往往越能夠看出參與者間水平的差異,魏晉清談的時候孫盛和殷浩辯論激烈旗鼓相當,導致揮舞的麈尾都吊毛了,也一定不是在空口說白話。

    古人的問題在于經常是本來該認真搞政治的人,卻不管治平事業跑去顯擺自己的學術,不過這是另一個方面了。

    僅論學術的話,像周至這種底子深厚,聞一知十的孩子,是文科導師最喜歡的那種,一點一出溜老遠,根本就不用怕帶不動。

    “師爺爺一家對我的愛護,的確是報答不完的。”周至承認︰“其實我遇到的師長們,一直對我都是悉心照料愛護,我是很感激的。”

    “也是,你這水平,怕是從小就有人開小灶,走的私學路子。”翁家人對這套路自是熟悉非常,翁萬戈都不用細問,直接定性,然後說道︰“說回《集韻》,你認為該是哪一本?”

    語氣里還帶了幾分調皮。

    “既然是翁家珍貴的收藏,那這部《集韻》怎麼都該是宋本無疑,而存世的三種宋本當中,我猜……”說完用手一指旁邊的《長江萬里圖》︰“是南宋潭州刻本吧?和它一樣,與清宮天祿琳瑯舊藏有關。”

    “哈哈哈……”翁萬戈很開心︰“可算是猜錯了一回了!我們家這部,卻是南宋明州本,也就是毛抄和錢抄的母本。”

    “這部書並不是來自文恭公,而是翁氏舊藏,比文恭公還要早三代進入的翁家。”

    這就好理解了,這套書是翁同還沒出現的時候,由翁氏更早的先輩收集的,那就多半是在老家附近得到的。

    翁氏老家是常熟,而宋代明州就是現在的寧波,一個在滬城西北,一個在滬城西南,相隔也不遠。

    “原來如此。”周至點頭道︰“翁老,這部書對我這一系學人非常重要,不知道……肯不肯割愛?”

    “叔父處于對書籍的擔憂,雖然同意書籍送回國內,但是也有幾個條件。”翁以鈞說道。

    “請講。”

    “主要內容有四條,一是書籍需要落地在他的出身地,滬上;二是所有送回國內的古籍善本書,不是拍賣,要求是直接整體轉讓,不可拆分挑選;三是必須轉讓國家公共圖書館,且必須是管理和典藏條件經先期視察得到認可的圖書館;四是有轉讓底價。”

    “另外這些古籍善本中有一套陳洪綬《水滸博古葉子》,因我現在正在研究和撰寫《陳洪綬》一書,所以這部書需要暫留,其余商談妥當以後,可以全部送回國內。”

    “這樣啊……”周至想了想︰“這些問題都不大,首先第一條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可以造一棟樓來單獨存放這些書籍,若是翁老對地點要求不這麼死的話,我在杭州西湖邊有一棟樓,是以前的華僑賓館,現在正在改造成私人博物館,保藏條件應該是國內目前最好的,屆時書籍可以先保藏與哪里。”

    “第二條也完全可以接受,整體轉讓,不拆不選,我本身也傾向于這樣的方式,而且我想還可以從文恭公的日記,到以鈞先生歷代翁氏族人的資料手稿也一並收集,屆時出版一套《常熟翁氏文稿綜匯》,當是一樁美事。”

    “第三條我可以理解,是先生擔心國內保藏力量不夠,目前國內也只有國家圖書館,以及滬上,國博等地方,才有保藏這部份資料的完美條件。”

    “其實國內目前在建的私人博物館,條件更好,資金使用更靈活,倒是免了夜長夢多之嫌。”周至說道︰“不是我自己夸口,我在國內兩處地方,一處德綿堂,一處歲華軒,雖然不是博物館,但條件其實比博物館還要好。”

    “德綿堂現在主要存放蒙王老爺子轉讓的明清家具,以及歷代重要書畫,文玩雜項,明清瓷器。”

    “歲華軒則用于存放明清書畫,明代以前的陶瓷,以及近現代的玉石工藝品。”

    “條件都不錯的,也歡迎翁先生蒞臨指導。”周至說道︰“而且我向翁先生保證,杭州博物館那里的條件只會更好,而且這些藏書將來我絕不會分散拋售,如果自己不再保藏,也只會通過無償捐贈的方式,捐贈給國內的博物館,首選滬上博物館。”

    “這些條款都可以落實到合同條款里,公諸與眾,如此以來,是不是可以打消翁老的顧慮,考慮考慮我們這些有能力私藏的民間力量?”

    “如果可以的話,剩下就是價格問題了,這個也好辦,我們可以邀請國內外有口碑有資質的拍賣行來估價,我們以行情定價格,怎麼樣?”

    “這樣啊……”翁萬戈是听徐邦達介紹過德綿堂的,以他榮寶齋和國博的背景,語氣里都透著幾分羨慕,足見德綿堂的保藏條件是非常好的。

    而僅僅通過一上午的交談考量,他對周至的性格已經了如指掌,文物到了他的手上,第一不用擔心外流,第二不用擔心損壞。

    這貨怕是比自己還要看重這些寶藏。

    除此之外就是經濟實力了,按照常理來推斷,周至二十出頭的年紀,無論如何都不該具備這樣的財力,但是周至卻說得很輕松,似乎這個問題是最不該考慮的問題。

    而從管舒寧的渠道過來的消息,這娃在拍賣市場和私藏市場上,與好些位大賣家如島國的安宅英一,阪本五郎,藤田藝術館,與港島的兩家拍賣行,與米國的安思遠,都有過重要藝術品的交易記錄,全都價值不菲。

    這些人都是經年修煉的老狐狸了,能夠得到與他們交易的資格,本身就是一種品行與實力都非常可靠的證明。

    現在被周至一說,他也有些意動,覺得自己之前提出的那些條件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不該再以自己十年前那次中國之行的狀況來考量了。

    面前這個孩子,就是東方那個新時代的代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乘風而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兩千六百九十五章 新時代的代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第兩千六百九十五章 新時代的代表並對重生之乘風而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