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點了三嫩,外加一個豬血湯,才對麥小苗介紹道︰“橋頭不是真正的橋頭,而是鹽州市的一個鎮,鎮上有一姓謝的人家,以制作美食出名,從第一代謝取義老人傳到這個店,已經是第四代了,他們最拿手的三道菜分別是炒豬肝、炒腰花、炒肚頭,很受大家歡迎,被譽為‘橋頭三嫩’。”
店面很小,周至在這邊介紹,大師傅在那邊炒菜都听得見。麥小苗看服務員從熱水盆里摸出個大盤子,抓了一把生豌豆尖放在盤子里,不由得有些驚訝︰“那是生的吧?”
“是的,馬上就會有菜壓上去,菜的熱量會把豌豆尖給燙熟。”
說話間大師傅就開始出菜了,大鍋燒到很熱,下大量菜油,下腰花的同時下入鹽、豆瓣醬、碎泡海椒、碎干辣椒、花椒、姜粒、蒜粒,劃散後下大蔥、韭黃,最後烹入水芡,從腰花下鍋到出菜,時間一共也就十來秒鐘。
“來來來,這個菜要趁熱吃。”周至趕緊招呼麥小苗︰“先從小塊兒的吃起,大塊兒的心子現在還沒完全熟,在我們吃小塊兒的時候,大塊兒其實還在持續加熱的過程中,就好像下面的豌豆尖一樣,這里頭有個說法,叫做‘鍋里半生桌上熟’。”
“好吃好吃!”麥小苗點頭︰“腰花是什麼部位啊?”
“是腎髒。”
“這麼漂亮,不像。”
“這叫刀工,中國光處理腰花的花刀刀工都不下六七種,種花刀叫做鳳尾花刀,由三條連在一起的花刀穗組成的,除了美觀,也幫助口感。”
說話間另外兩道菜也上來了,一道是豬肝,一道是肚頭。
豬肝周至也炒得不錯,麥小苗吃過好幾次了,倒是不覺得多神奇,不過肚頭就很少吃到了,嘗了一口︰“這里的肚頭好像有烹白酒。”
“是的呢。”周至嘗了一筷子︰“這肚頭太脆嫩了,好吃。”
“好像你很少做這道菜?”
“這菜對火候的要求太高了,而且它容錯率還很低,稍微一過火,肚頭就會變得綿韌。”周至對朝這邊看過來的大師傅拱手笑道︰“有些大廚會在碼味的時候加入一些甦打,剛剛看師傅操作沒有加,純靠火候到位炒成這樣的,漂亮得很。”
大師傅也沒多話,現在灶頭上忙得很,只對周至點了點頭。
其實“橋頭三嫩”的烹飪方法和調料全都完全一樣,就是川菜中急火快攻菜到了極致的典型,特點就是重油,重味,大急火,迅速一鍋成菜。
見到麥小苗就著米飯吃得開心,連周至都感慨︰“小苗你好像特別喜歡鮮辣口味哈?真是佩服你的好腸胃。”
鮮辣就是在菜品中加入大量的新鮮辣椒,把菜品的辣味變得比較復合,這也是鹽幫菜的特色,周至從外地回到老家,往往都要先適應一兩天,然而麥小苗好像不用,天生的饕餮腸胃,還特別喜歡這一口。
麥小苗點點頭︰“這里好吃的東西太多了,跟米國就是兩個世界。”
這時候豬血湯也端上來了,服務員在湯里放上大勺子︰“師父說你們外地過來還知曉橋頭三嫩的出處,還知道怎麼吃,是行家,這盆豬血湯是送你們的,不收錢。”
周至趕緊表達感謝︰“的確是慕名而來,也的確是名不虛傳,尤其是肚頭的火色取得太精到了,佩服佩服。”
“師父從小就炒這幾個菜,到現在都三十幾年了,當然要比一般師傅強。”服務員笑道︰“二位慢用。”
“可惜開著車來的,喝不得酒,只能下飯了。”周至對麥小苗笑道︰“吃!”
鹽都的特色美食除了橋頭三嫩,還有牛肉和兔子。
吃飽飯出來,周至有帶著麥小苗去買別的。
牛曾經是這里鹽井的動力源,每年損耗極多,也就早就了這里吃牛肉的傳統。
這里最有特色的做法就是“冷吃”系列。
冷吃牛肉,冷吃兔,做法都差不多,就是將碼好味道的牛肉兔丁加上香料,放入中溫油料中慢慢煎制,中間還要加入水發干辣椒,一只煎制到所有食材失去相當的水份,香料的芳香物質已經散入油中,再關火將食材浸泡在油中數小時,直到食材變涼。
這樣的牛肉和兔丁存儲時間可以長達兩周不會變質,本身是以前鹽幫帶著出遠門的必備美食,現在則成了游客們的首選。
其實周六䠀頨棤滿@鏡娜 凡 罰 迸H飩矗 步杓 死涑耘H獾吶淞蝦妥齜 還 チ嶄 細瘢 飭細 福 戳細 細 啵 鄹窀 穎鬩聳禱蒞樟恕 br />
賣家就在店門旁邊直接加工,加工冷吃兔和冷吃牛肉的大鍋可以讓麥小苗當浴缸來用,看著一大鍋的牛肉在油料里浸泡著,大師傅用大如挖地鏟的鏟子在鍋里翻絞,麥小苗不由得瞠目結舌。
“師傅你這一鍋有多少斤啊?”周至干脆問出大家都好奇的問題。
“這一鍋五十斤肉,做好了三十斤不到。”大師傅趁機推銷︰“所以其實我們賣得真不貴,做冷吃牛肉,斤頭上的損耗就這麼大。”
“你們還是要盡快吧真空包裝機用起來啊,那樣保質期更長。”周至也順便提了個小建議︰“給我們來十斤,不還是二十斤吧,你這還分五香的和香辣的?”
“二十斤都是牛肉?”大師傅嚇了一跳︰“我們還有冷吃兔,冷吃豆干,尤其豆干比牛肉就便宜太多了。”
現在的人很多都這樣實誠,周至不由得笑了︰“那就再來十斤兔子,十斤豆干吧。沒辦法,家里孩子多。”
大師傅看了看周至,又看了看邊上還是少女身形的麥小苗,未免有點狐疑︰“都計劃生育了,能有多少孩子?”
“二十多個吧,今年把山上剩下的幾個動員下來住校,應該能上三十個。”
“懂了!你們是鄉小的老師!哈哈哈哈……”大師傅明白過來樂得不行︰“說孩子多的時候還嚇我一跳!”
因為買得多,加上听說是給鄉小的孩子們帶的,大師傅在周至結完賬後又給周至買的每個品種各送了一袋,感謝他照顧生意。
算了算時間能夠在十二點前趕回蜀都,周至就放棄了在鹽州住賓館的打算,繼續開車趕路。
“中國好奇怪啊,不但客人不用給飯店的人小費,飯店的人還倒過來給客人小費。”
“嗯?”前半句周至倒是明白,後半句把他整不會了︰“飯店的人啥時候給我小費了?”
“每次都有啊,老板不都會把零頭給抹掉嗎?那就算他給我們的小費啊。”
“啊?哈哈哈哈……”周至這才恍然大悟︰“要這麼說起來倒也正確,這的確可以算是老板給我們的小費。小苗你又發現了一項文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