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點一周的學習,已經讓小伙伴頗感壓力,開學摸底考試,更是堪稱下馬威。
    不過成績下來之後,四中的老師們卻有些驚喜,夾川中學的同學,大致能在校內排個中上,  如周至、何詠梅幾個突出的,甚至在四中都能夠名列前茅。
    七中那邊,穆如雲、衛非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兩個學校對于“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愈加重視起來。
    重點中學的學業當然是繁重的,周六大家都狂趕作業,周日約好,早上九點在武侯祠集合游覽。
    兩邊都穿著校服,以方便辨認,  周至還用紅紙粘了個小旗,戴上醒目的紅色太陽帽,比貨真價實的導游,就差一個大聲公了。
    經歷了一周的辛苦學習,分散在兩個學校的小伙伴們重新踫頭,相見也是開心和興奮。
    如今的武侯祠還沒有後世的那個博物館,不過能夠講解的地方很多,最厲害的就是這里的楹聯藝術。
    這部分由周至負責講解,比如著名的那道“攻心聯”其實就頗有講頭。
    儒家講“仁”,仁的本意就是“二人”,講求的是“將心比心”。
    只有法家兵家,才會將人心作為一個征服對象,所以吳起為士兵吸膿,士兵的老母親會痛哭;諸葛亮拿饅頭代替人頭,也是在七擒孟獲之後。
    這些是古代諸子百家中的一些方法論上的不相持同。
    至于這個祠廟內的相關人物,則由張路來講,以《三國演義》為綱,  周至適當來一些補充。
    不過內容則出自《三國志》。
    史料和之間,  也有很多區別,比如火燒赤壁到底誰主導,比如《隆中對》和《張昭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
    就連帶隊的老太太趙明慧老師,都听得津津有味。
    逛完武侯祠,下午游萬里橋、浣花溪、百花潭,然後一路到杜甫草堂。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如今的草堂還很簡單,除了樹比較老,杜詩走廊、大雅堂這些都還沒有。
    不過環境清幽雅靜,竹木森森,草堂大榭前邊一副長聯,道盡先生在蜀都的生活。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還有三賢堂,里邊有明代的杜甫石刻相,  清代增加的黃庭堅陸游陪祀像。
    一般的游人到此,  這里就是一個小公園,三兩步轉完沒啥看頭,甚至以為是騙錢。
    不過在周至的導游下,這就是一堂生動的杜甫生平普及,杜甫詩歌普及,古詩創作方法普及,好多都是高考的擴展知識點,被周至講解得趣味盎然,吸收的效果遠比課堂更好。
    比如著名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周至就認為杜甫不是亂抓的眼前景物。
    在古人眼里,岷江乃長江源頭;西嶺雪山,又是岷江源頭;蜀都,就是江頭第一城。
    而東吳建業,則是長江尾第一城。
    因此當江頭和江尾各自的風物在詩人眼下相聚時,才有了這個千秋絕對。
    這些小細節,卻是語文老師都不一定能夠關注到的地方。
    好多感覺無趣的游人也加入了進來,跟著蹭听,一個草堂,也變得令人感覺津津有味。
    這就算是一天的放松了,游覽結束,大家又在草堂邊上的蹄花店吃了一碗著名的老媽蹄花,相互道別重新分作兩隊,各自回到學校。
    第二天又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
    晚上自習時間,夾川同學還要分別抽時間去教研室,給老師們介紹思維導圖的制作思路。
    周至、江舒意、張路三人在班上也和大家相處融洽,畢竟都是學生,沒有那麼多古怪心思,摸底考試後成績一出來,三個人也收獲了大家的認同和尊重。
    張路甚至還在寢室里開啟了說書模式,熄燈以後的半小時,是給小伙伴們講《說唐》的時間,一天兩回目的精簡版。
    周至默算了一下,等到離開四中,最多只能講完前傳,到“四王灑血紫金關,高祖慶功麒麟閣”,就差不多了。
    周至喜歡串門,人也大方,文科一室二室,很快就成了他的“家窩子”。
    江舒意那邊也交到了一個朋友,就是同寢室同詩歌社的徐慧。
    徐慧的家境好像不錯,第二個星期的周五下午,江舒意來找周至,說徐慧請她去她家玩兩天,過來跟周至請假。
    周至當然沒意見,江舒意的性格有些內向,需要性格外向的人主動接觸她,才能交到朋友。
    徐慧就是這樣的人。
    周五下午,周至送徐慧和江舒意到校門口,一輛銀灰色的三代雅閣已經停在了門口。
    這車出來也就才五六年,進入大陸的並不多,一名中年人站在車邊,見到三人就上來幫徐慧拿書包︰“慧慧書包給我。”
    “這是劉叔,我爸的司機。”徐慧將自己和江舒意的書包交給劉叔︰“周至,那我走了。”
    “這車厲害啊。”周至笑道︰“去吧,舒意你們好好玩。”
    江舒意從來沒有坐過這好的車,既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
    這時一輛貼著電視台標志的吉普車也開到了校門口,一個大美女探出頭來︰“肘子,上車!”
    “我也有事兒要去一趟蜀大。”周至和兩位女生揮手︰“舒意,慧慧,再見!”
    徐慧和江舒意上車後,雅閣開出了一段,徐慧才突然一聲尖叫︰“啊!”
    前邊的劉叔嚇了一跳︰“慧慧你在車上別一驚一乍的,路上危險。”
    徐慧哪里管這個,抓住江舒意直搖晃︰“剛剛叫肘子上車的,是不是池薛荔?!”
    “好像……是吧……”江舒意給搖得不輕︰“听周至說上周和池姐姐一起去找了她的導師,有一部論文請他們指點……”
    “啊——”徐慧才不管什麼論文︰“剛剛我們錯過了大明星……”
    “池姐姐的名氣還沒有徐青姐姐大吧?”
    “什麼徐青姐姐?”徐慧一下子停住了︰“你們還認識徐青?”
    “徐青姐姐正在我們家鄉古鎮拍電影。”江舒意說道︰“這個假期我們在古鎮遇到,還一起玩過半天呢。”
    “啊——”徐慧又開始搖人︰“舒意你都沒告訴我呢!你不地道!你們合影了嗎?”
    “合影……好多……慧慧你別搖了……”江舒意有些受不了了︰“都是周至結識的,他幫導演凌爺爺批注了劇本,所以凌爺爺放了劇組半天假……”
    “我受不了了!你們上學期怎麼不來?!”徐慧好氣︰“要不然我假期也跟著去玩,就能遇到他們了!”
    “也沒什麼吧?徐青姐姐和凌爺爺,都挺和氣的,和普通人也差不多……”江舒意在努力回憶當時的印象︰“雍哥的拍照技術挺好的,不過沒君哥帥,沒搞懂為啥他是男一,君哥是男二……”
    “什麼差不多!等下!”徐慧問道︰“君哥和雍哥又是誰?”
    “雍哥是游雍,君哥是趙君。他們在拍李�熐□捱摁騿@ 健貳!  br />
    “沒听說過。”國內除了出名點的女演員,徐慧對港台的男明星更加熟悉︰“听說你們周末經常有活動?”
    “嗯,下周周至好像聯系大家參觀電視台……”
    “舒意——”徐慧開始搖著江舒意撒嬌︰“帶上我好不好嘛——”
    江舒意被鬧出一身雞皮疙瘩︰“好好好……那等周一我們去和周至說……”
    ……
    ……
    蜀大小樓,周至和兩位老人又見面了。
    “達文,上次你的田野調查沒讀完,所以今天早點叫你們過來。”辜幼文坐在小藤椅上︰“你們吃飯了嗎?”
    “還沒有。”周至老實回答。
    “那薛荔去幫我們爺仨煮盆面條?”辜幼文和藹地問池薛荔,大主持人在這里老沒牌面了。
    “好,師祖祖,家里有雞蛋嗎?”池薛荔也跟著周至亂叫。
    “有……吧?”辜幼文都拿不確實︰“你自己去冰箱看看……”
    “要不還是我去吧。”周至坐不住了,這尼瑪沒一個像是會過日子的人,池姐姐煮的面條,能不能吃怕是都得兩說︰“調查報告的內容我都知道,師祖祖提個詞頭,我邊做飯邊給你背。”
    “也行。”老頭倒是不挑剔方式方法,或許也是對池薛荔的廚藝不太放心︰“達文去。”
    很快一大鍋銀絲煎蛋面就做了出來,倆老頭一邊端著碗挑著面條,一邊給周至提詞頭,周至便將詞頭下的內容給倆老頭用方言讀出來。
    “很好。”等面條吃完,辜幼文對周至笑道︰“你那部論文我們已經細讀過了,質量很高,只是有一個問題,你將《廣韻》四十一聲收作了三十八聲,是什麼緣故啊?”
    “其實《廣韻》四十一聲是宋人在定唐音時,在沙門守溫的三十母上增補所得。經過陳澧先生考訂後,在《切韻考》歸為四十母。”
    “後來大家認為明、微還是應當分作二母,此為四十一聲類的由來。”
    “王力先生根據音系學的方法,在最早的三十六分基礎上,分出了莊四字和章四字,合並了幫四字與非四字,又將泥母和娘母合並,並將喻母三等分入匣母,得到三十五聲分類。”
    “而邵榮芬先生經過研究之後,認為泥母和娘母不應合並,又從禪母中分出常母和俟母,得到三十七聲分類。”
    “我的方法是以三十七聲為基礎,但因為雲母在《切韻》成書的時候,已經從匣母中明確分離了出來,故而將喻母三等分列入雲母,單獨作為一個聲類比較合適,這樣就成了三十八類。”
    “我試著給爺爺和祖祖讀一下,以爺爺和祖祖的經驗,應該能夠听出其中的區別。”
    待到周至讀完,辜幼文已經明白了︰“也就是說,達文你兼用了《廣韻》和宋人的三十六聲類?”
    “是的。”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