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議政堂。
堂中,周鈞一人端坐,涼城朝官跪了一地。
“工部侍郎閻浚,昨晚在家中投繯自盡。”駱安源額頭頂在地面,感受著來自上方的凝視,汗水不自覺打濕了衣衫,又輕聲說道︰“閻家老小,一共三十三口,皆服毒身死,尸首陳于堂中。”
周鈞臉色沉的可怕,他看向駱安源,問道︰“負責修建和監理靈堂的官員和匠作,除了閻浚,還有何人?”
駱安源︰“除了工部侍郎,另有十二名大小官員,牽涉靈堂督建,闔族上下,已經全部抓捕歸案。”
周鈞又問道︰“負責修建停柩殿的匠作呢?”
駱安源遲疑片刻,硬著頭皮照實說道︰“修建停柩殿,總共征用千名工匠,工程分為八卦堂和內堂兩部分。負責內堂修繕的七十五名匠作,皆出自朝陵匠戶,完工之後,得工部征召,離開了涼城,某已經派遣快馬,去這些人的落腳點去追查了。”
周鈞搖搖頭,這些負責修建靈堂機關的匠作,離開涼城是假,八成都已經被滅口了。
想到這里,周鈞心中惱火,向駱安源喝道︰“先前我還特意吩咐你,進出宮中的閑雜人等,不管是誰,必須有據可查,豈能一句走了便算了?!”
一旁的封常清,抬起頭來,向周鈞低聲說道︰“承氳殿後修建停柩殿,此事由宗府一手主持,涼城府治原本想要清查和監督,但由于涉及皇家威儀,也不好逼迫太甚,只能圍而監視,卻不料被鑽了空子。此事的確是吾等的失職,險些釀成大禍,還請丞相責罰。”
周鈞听到這里,眉頭緊鎖。
涼城的皇宮,在此之前,安保工作做得極為周密。
一是因為早先皇宮的安保工作,完全由申叔公和孫阿應二人負責。他們只對周鈞效忠,對李唐皇室並無畏懼之心,不僅遣散了宮中的下人,只向承氳殿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物資,而且周鈞不在時,無論是誰想要出入承氳殿,都無法成行。
而申叔公領西路軍攻打大非川,孫阿應又去朔方做了節度副使,監視宮中的工作就交到了駱安源的手中。
駱安源對周鈞的忠心倒是無需懷疑,但駱家畢竟曾經吃著李唐的俸祿,在與宗室相處的過程上,不自覺就會升起息事寧人的態度。
二是因為李隆基經過醫治,的確已經到了病危的階段。對方這個時候提出,按照大唐儀制,在涼城之中修建一所靈堂,倒也合情合理。如果貿然阻攔或者強行接手,反而會引得朝中議論。所以,來自外界的匠人,就成了宮中通傳消息的渠道。
三是李隆基在死前的這段時間里,演戲演的太像,幾乎騙過了所有人。他不理朝政,每日飲酒作樂,完全就是一派混吃等死的模樣。在這之後,李隆基在明知周鈞有心篡權的前提下,更是提出收周鈞為義子,以禪位的條件,來保全大唐宗業。正是因為這些,李隆基死後,周鈞也放松了警惕,最終險些中招。
這個時候,親衛隊頭王 走進議政堂,向周鈞復命。
王 ︰“昨晚,我們去宮中搜捕叛黨,恰巧遇見高力士正在對貴妃痛下殺手。”
周鈞︰“抓住高力士了?”
王 ︰“高力士原本想逃,某用手弩射中了他的腿,他見大勢已去,便咬破口中的毒丸,自盡了。”
周鈞一愣︰“其他人呢?”
王 ︰“其他內侍見到軍卒,也紛紛想要服毒自盡,至于貴妃,尚有一絲生機,眼下正在太醫署診治……”
听見高力士等一眾內侍自盡,周鈞臉色一沉。
王 見狀,連忙又說道︰“其中有一名內侍,服毒時生了畏懼,動作慢了一些, 上前卸了他的下巴,將他單獨關押在牢獄之中,嚴加看守。”
听到這里,周鈞點頭道︰“仔細拷問。”
王 躬身稱喏。
周鈞低頭,看向堂中的朝臣,沉聲說道︰“從今日起,涼城嚴守城門,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出城。城中徹查叛黨,無論是誰,一旦有嫌疑,立即抓捕。”
一眾朝臣,大聲稱喏。
周鈞又看向封常清和駱安源,不禁搖了搖頭。
封常清精于政務和兵事,但疏于謀略,不適合負責查辦案件;至于駱安源,當初是憑借著護衛之功,才得來了今天的位置,但幾件事辦下來,論才能實屬平庸,未來恐怕也難成大器。
涼城當下的局勢,需要一位精于謀算,又絕對忠誠的人來處理。
周鈞思來想去,也只有長安城中的孔攸,尚能擔任。
于是,周鈞又下令,命孔攸北上涼城,領御史中丞一職,全權負責承氳殿一案的查辦。
職位調令還有案件內情,由海東青發往長安。
孔攸收到文冊之後,立即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北上,臨行前又寫成了一份書信,由海東青寄回給了涼城。
周鈞拿到孔攸的書信,展開來看了,內里說了以下三條建議。
一、靈堂失火一案的內情,暫且向外界保密。
二、即位登基一事暫緩。
三、派出軍士,密切監視涼城內的所有宗室成員,任何一人都不要放過。
十日之後,風塵僕僕、久未合眼的孔攸進入涼城,第一件事就是去官所拜訪周鈞。
見到周鈞的第一句話,孔攸便說道︰“幸得主家無事,不然攸無顏而活。”
周鈞見孔攸為了趕路,臉上、手上都被凍出了爛瘡,不由嘆道︰“伯泓言重,事發突然,我也是慶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