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393章 脫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393章 脫責

    次日的朝會,李隆基臉色鐵青的坐在御座上,環視朝中眾臣,良久未語。

    文武百官見久未理政的李隆基,突然重開朝會,面面相覷,心中都是不安。

    李隆基沉聲喝道︰“吐蕃進犯沙州,隴右四處生亂,朕卻是這殿中,最後一個知曉的!”

    百官聞言,紛紛稽首稱罪。

    李隆基看向座下最前方的李林甫,問道︰“朕听聞,王司掌大磧商路之後,大肆斂財,失德于隴右諸州,使得邊民皆附吐蕃,可有此事?”

    李林甫面色平靜,慢慢點頭道︰“確有此事,老臣當初舉薦王,有失察之責,辜負聖恩,卻是有罪。”

    此言一出,百官皆驚。

    李林甫說出這段話,就等于是徹底放棄了王,給後者定了罪。

    李隆基又問道︰“安西數個月前,就有奏疏呈至三省,言明王之罪,這些奏疏卻被扣了下來,可有此事?”

    李林甫遲疑片刻,不發一言。

    李隆基見狀,看向一側的楊國忠。

    楊國忠心領神會,從懷中取出安西狀告王的奏疏,又大聲說道︰“陛下,此疏三月之前,就已入了朝中,右相故意隱瞞,就是為了包庇王!”

    李隆基盯著李林甫︰“右相,楊太府說的可是實情?”

    李林甫︰“啟稟陛下,奏疏是老臣扣下的,但並非是為了包庇王。”

    听見李林甫親口承認扣下奏疏,李隆基怒極反笑︰“朕原本深信右相不疑,視你為左膀右臂,到頭來,你就是這麼欺瞞朕的?!”

    李林甫先是叩首,接著從懷中取出數份奏折,擺在殿中的地上,向李隆基說道︰“這些皆是從隴右來的奏折,其中大部分都是羈縻州來的狀告,還請陛下過目。”

    李隆基一愣,接著看向身旁的高力士,後者取了奏疏,又拿給皇帝來看。

    奏疏之中,有安西鎮守使們的狀告,也有邊疆互市署的狀告,還有異族小國的狀告。

    被告之人五花八門,其中有王、河東裴氏、京兆韋氏、河東柳氏、弘農楊氏、河南宇文氏……

    所告的罪名,大多只有一條,就是霸佔商路,勾結串通,共謀私利。

    李隆基看著一長串的世家名號,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是皇親國戚,慢慢也察覺出事情有些不對,開口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李林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磧商路的局勢敗壞,也並非王的一人之功。大磧商路獲利頗豐,自從這條消息傳開之後,有不少人擠破頭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李隆基听見這話,慢慢明白了其中深意,隨之而來的,卻是深深的惱怒。

    大磧商路乃是他看重的稅賦來源,當初在責辦之時,就已經下了聖旨,嚴令不得有失。

    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話,卻被不少人當做耳旁風,在里面胡作非為,不顧朝綱,肆意攫利,最終引發大禍。

    李隆基想到這里,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李林甫開口說道︰“右相所言不假,此事牽涉甚眾。”楊國忠見狀,急忙喊道︰“陛下莫要忘了,右相私扣奏疏,乃是欺君的大罪,不能輕饒!”

    李林甫再次叩首︰“陛下信任有加,將政事托于林甫,老臣每日殫精竭慮,惟恐有負聖恩。大磧商路牽涉甚眾,又引得隴右人心不穩,臣不願使得陛下為難,故而先扣下奏疏,與那王相教,想先行尋出解決之道。卻不料王辦事不力,未能解決營產之爭,這才使得安西諸州離心,隴右大亂。臣有大過,還請陛下降罪!”

    李隆基看著面前的那一堆奏疏,心中開始思慮,應當如何處置此事。

    在大磧商路爭端這件事上,王身為直管的主官,未能完成自己交代下去的任務,埋下了大亂禍事的種子,論罪過,自然是最大。

    而河東裴氏、京兆韋氏、河東柳氏等等世家,逐利而行,結黨營私,以私營取代官營,損害內庫稅賦,本應也是重罪,但考慮到牽涉甚眾,只能根據罪行的輕重,挑出其中危害最大的一家或兩家,從嚴查辦,以儆效尤。

    至于李林甫,私扣奏疏,的確有欺君之嫌,但那些犯事的世家之中,有不少與皇室素有淵源,倘若得知此事,自己卻也是難辦。所以,李林甫此舉,目的是為了分憂,雖然行事失了偏頗,但本意卻是好的。

    想到這里,李隆基嘆了口氣,開口說道︰“吐蕃犯邊,隴右生亂,兵部速速拿出方略。至于王,押回長安,先收監入大理寺,嚴查辦理。”

    一番布置下來,唯獨漏了對李林甫的處罰。

    明眼人都能看出,對于李林甫的欺君之罪,陛下這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楊國忠見李隆基起身離去,一臉愕然。

    李林甫站起身,冷冷瞧了一眼楊國忠,離開了大殿。

    出了皇城,回到府中,李林甫坐在堂中,其子李岫侍在一旁。

    李林甫慢慢說道︰“周鈞與貴妃有了私情,老夫本以為此事敗露之後,萬春公主會被判下和離,楊家也會一蹶不振,卻不料事有蹊蹺,最後兩家居然得以脫身。”

    李岫躬身說道︰“父親,是否需要在宮中再安排一番?”

    李林甫搖頭道︰“此事告一段落,莫要輕舉妄動。眼下,最大的麻煩,卻是大磧商路。”

    李岫不解︰“王經營大磧商路不善,縱容私營取代官營,使得朝廷征繳稅賦不利,又損害了陛下的內庫得利,進而造成隴右民心不穩,生出大禍,這一切自然與我們李家無關,父親又何必擔憂?”

    李林甫瞪了李岫一眼︰“老夫先前為了保下王,甚至不惜冒起欺君之嫌,私扣奏疏,這可知曉是為何?”

    李岫疑惑的搖頭。

    李林甫︰“自從王司管大磧商路以來,為了尋得老夫的相攜,前前後後為李家送來了數十萬貫的巨財。不僅如此,李家在大磧商路中的商行,還借著生意之名,向朝臣和宮中,送了不少財貨,借以布下眼線,又收買職事之人。就連這次後宮中的安排,也都是靠了上下打點,這才得以執行。倘若王受審,又托盤供出,那麼審到最後,這大磧商路得利最多的首惡,並非那些世家勛貴,卻是我們李家。”

    李岫想起從安西送來的那些財貨,眉頭緊鎖,向李林甫問道︰“父親是擔心會惹火燒身?”

    李林甫︰“今日在朝堂之上,老夫將罪責全部推至王的身上。他日,一旦押入長安,聖人責大理寺審查,王為了尋求自保,必定會將賬目和盤托出,陛下得知之後,對于老夫,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李岫壓低聲音︰“父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李林甫用手指敲著案台,思考了良久。

    最終,李林甫輕輕點了點頭,對李岫說道︰“你去安排,記得行事穩妥一些。”

    李岫應了一聲,起身離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393章 脫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393章 脫責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