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

第288章 敦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夜盡長 本章︰第288章 敦煌

    《唐通典》之《職官典•郡太守》有雲︰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五千戶為中州,不滿二萬戶為下州。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三千戶以上為中縣,不滿二千戶為下縣。

    開元年間,敦煌郡戶籍六千四百六十六,人口三萬二千二百三十四,是為下州。

    周鈞隨行的人馬,大約有一千二百,如此龐大的一只車隊,浩浩蕩蕩進入敦煌郡,頓時引來全城的關注。

    州府中的官吏,早早的迎在長街上,其中不少人交頭接耳,都在說著那位傳聞中的周監。

    眼睜睜看著車隊行至州府的大門,城中官吏走上前去,尋找周監的蹤跡。

    敦煌郡刺史姓文,名仲俞,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雙眼有些老花,看事物只能吃力的眯著眼。

    他在下屬的相陪下,來到車隊的一側,開口問道︰“不知哪一位是周監?”

    隊首傳來一個聲音︰“某是。”

    文仲俞一怔,連忙轉過身,朝後看去。

    只見一位牽著乘馬的年輕人,笑著向他走了過來,又躬身行了一禮。

    文仲俞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這個年輕人,有些不敢相信,口中問道︰“你是周監?”

    周鈞點點頭。

    也難怪文仲俞心存疑惑。

    周鈞從涼州一路趕來,長途跋涉,身上未著官袍,穿著一身常服,人又長的年輕,猛一看還以為是高門大戶家的部曲。

    文仲俞向周鈞再次確認了身份,這才拱手說道︰“州府在龍馬坊中的酒樓里擺了宴席,為周監接風洗塵。”

    周鈞將馬韁交給身旁的孫阿應,又笑著對文仲俞說道︰“文太守,酒宴不急著吃,某想先去州府里瞧瞧沙州的輿圖。”

    文仲俞有些意外。

    周鈞初來敦煌,先不和城內的官吏士族相見,反而要急著去忙公務。

    既然對方執意,文仲俞也是無奈,只能招來州府中管理傳驛的官吏,帶著周鈞一行人去了府廨的𩤯茷Tbr />
    書架上的沙州輿圖被取下,又被平鋪在案台上。

    趁著這空檔,周鈞先向文太守介紹了身邊的兩位官員︰“這一位姓柳名載,日後敦煌商路重建的政務和監督,全權由他來統管。這一位是駱南斗,乃是將作監的外職官,匠人、役夫所進行的工造事宜,統統由他來負責。”

    柳載和駱南斗一起見過了文太守。文太守受了禮,又朝周鈞問道︰“某听聞,周監欲在沙州大漠中重開商路,大漠中流沙遍布,塵暴漫天,其中凶險,外人恐怕不知。”

    周鈞︰“我自有辦法,可保商隊和行客安全穿過大漠。眼下麻煩在于,沙州境內的驛站和貨棧,還有多少能用?倘若想要修復,又要花費多少?”

    文太守走到沙州輿圖之旁,一邊指著地圖,一邊說道︰“唐六典計,凡三十里一驛,大唐轄驛站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而沙州城的周遭,就有三十五處驛站。每一處驛站中,又有驛舍,驛田,驛夫,驛馬、驛驢、烽台、藏窖、守卒等配置。”

    “三十五處驛站中,其中有八處,地處瓜沙二州交界,人員往來頻繁,當下保存較為完善,分別是州城驛、清泉驛、橫澗驛,甘草驛,新井驛,廣顯驛、烏山驛和已上驛。”

    “剩下的二十七處之中,有十三處位于城西,使用較少,又缺少人員駐扎,所以房屋器物年久失修,需要花下一番大力氣去重建。”

    周鈞听到這里,問道︰“總共三十五處,眼下只說了二十一處,另有十四處呢?”

    文仲俞︰“最後的十四處驛站,都是前朝留下的站點,它們大多位于沙州的腹地,也就是大漠之中。由于絲綢之路改道伊吾,那些驛站早就無人在用,已經在風沙中分崩瓦解,成了一堆廢墟。”

    見周鈞點頭,文仲俞又說道︰“比起重建驛站,還有一件事情,也是麻煩,那就是道路。沙州大漠之中,有峽谷、風岩和瘴地,過去都有橋梁和掛索,可供商隊和行客穿過,如今通路毀壞,趕路之人,只能在大漠中繞遠,另尋小徑。”

    周鈞與身邊的柳載和駱南斗說了幾句話,又向文仲俞問道︰“從沙州前往西域的商隊和行客,如今還有多少?稅貢幾何?”

    文仲俞︰“沙州大漠,每年的六月到十月,是出行的最好時機。其它日子里都是風季,狂風肆虐,黃沙漫天,人一旦走進去,寸步難行。那五個月里,途經沙州城的商隊和行客,總計大約有八千余人,收上來的稅貢大概是一萬一千貫。”

    周鈞听了也是一驚,敦煌在兩漢時,乃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每年途徑這里的商隊,遮天蔽日、絡繹不絕,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亞和中亞文化在此交匯,敦煌華戎所交,是當時的西域門戶,更是帝國內的一大都會,甚至有世界四大古文明匯流中心的地位。

    而天寶年間,敦煌沒落了下來,郡內的常住人口,還不及漢朝鼎盛時的一半,往來商隊更是不足從前數量的零頭。

    想到這里,周鈞向文仲俞問道︰“既然敦煌商路凋敝,那城中這麼多人,平日里的討生,又是來自何處呢?”

    文仲俞︰“敦煌郡內氣候干燥,雨水稀少,西漢曾在疏勒河和黨河開渠引流灌溉農田,並用掘堰、築堤、鑿井等方式,開闢水源和調節水量。漢武帝元鼎六年時修建的馬圈口堰,更是敦煌屯田的重要水工。”看書喇

    “郡內的屯田之地,就在玉門關外,分別承自于漢時的大煎都候官轄境,宜禾都尉轄境,陽關都尉所轄渥窪水西岸。這三處屯田區,每年盛產的糧食,可供上萬大軍使用。”

    周鈞︰“原來敦煌境內有這麼多的良田。”

    文仲俞︰“敦煌不僅有屯田,由于城池地處龍勒山口之北,是吐蕃入大唐的關隘據守,城南駐扎著豆盧軍、子亭守捉等等軍隊……所以說,如今的敦煌雖然商業不興,但卻也是屯田重鎮和軍事要沖。”看書�br />
    周鈞輕輕點頭。

    經過文仲俞的一番解釋,他算是對敦煌當下的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周鈞年前曾在長安夸下海口,說是重建敦煌商路,能為朝廷每年帶來兩百萬貫的稅貢。.

    如今這麼一看,敦煌郡的商路稅貢每年只有一萬多貫,距離目標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加入書簽

    返回書架

    喜歡大唐奴牙郎請大家收藏︰(.)大唐奴牙郎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奴牙郎第288章 敦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奴牙郎第288章 敦煌並對大唐奴牙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