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神謀

第九十一章斜日帶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九十一章斜日帶寒

    第九十一章斜日帶寒

    伍府,黃昏,斜日帶寒,而伍子胥依然在後花院里散步。

    一個人背著雙手,臉色憂慮,人也顯然蒼老了許多。

    雖然三月前他才過六十甲子之壽,該是志得意滿之時,可此時的他卻高興不起來。

    王禪對他的觀相,五年之壽,他猶記心頭。

    六五之期,為何成了他邁不過的坎,他想找一些端倪。

    多年前,伍子胥從楚國逃亡而出,一個老者,不求一分錢財,邦他度過一劫,那時就說過,他壽僅六五。

    那時的伍子逃亡之中,對能活多久根本就不在乎,所以並不當一回事。

    可事世滄桑,轉眼已是暮年,離六五之期不足五年。

    這個時候再想,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

    可當年老者的話卻一一驗證,讓伍子先入晉國再入吳國,自可登侯拜相。

    現在在吳國也可以說是封侯拜相,權貴加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卻反而不如當年一無所有,流浪江湖,行乞度日更悠閑。

    小小王禪竟然一語說中伍子的壽辰,就像在平靜的心湖之中拋入一塊石子,頓時起了波瀾。

    不得不讓他心里憑添萬分憂慮。

    “封兒,你不用跟著我,我讓你聯絡當年我的好友齊國鮑牧,有沒有聯系上呀?”

    “回父親,已經聯系上了,鮑牧叔叔現在依然是齊國大夫,雖然沒有前些年風光,可也還有些權勢,不知父親有何安排?”

    伍封從假山後面走了出來,他一直跟著伍子胥,怕父親有什麼不測。

    他也知道此時吳國風雲變幻,而自己的父親則是身處漩渦,所以怕會成為刺客的目標。

    兩月前三公子遇刺,已經是一個警告了,于伍子胥而言亦是同樣的道理。

    “封兒,你覺得以你的才智可否在吳國立足?”

    伍子胥不答伍封之問,卻反問伍封,讓伍封也是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你既然沒有自知,那父親來告訴你吧。

    吳國此時又將陷入當年三子奪位之時,那還在當今吳王之前。

    那時王僚也是兄弟三人,都想著得太子之位,王僚為長。

    而且王僚的兩個弟弟也都邀有幽冥與夢魘的頂級殺手,欲圖對王僚不利,刺殺王僚。

    那時我剛入吳國,還不自知,以為憑自己的才干,總能在吳國謀得一席之地。

    後來才知道,王僚當時也請到了一個更頂級的殺手,一舉殺了幽冥與夢魘的刺客。

    最後才逼其兩個兄弟遠離,不敢回吳國,而王僚才得以稱王。

    所以吳國的將來還未必可知,就連為父,也難與左右,更何況于你。

    我讓你聯系齊國鮑牧,是想讓你遠避齊國,不想讓你參與這太子之爭。

    我知道你與公子山一直關系要好,可你也該知,他其實難成大器。

    為父一直撐著他,只是想為將來著想。

    可經過這三月之事,為父覺得公子山徒有賢名,難容賢才,若他當位,吳國危亦。”

    伍子胥說完長嘆一聲,也有一咱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卻也因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所以想早些為伍封作好安排,以免在吳國混亂之後,自己已沒有能力保護兒子。

    “父親公子山若是難當大任,孩兒自然不會妨礙父親行事。

    父親可以擇公子波與夫差公子,只要擇準將來的吳國新王,一樣不會致伍家衰敗,不知父親為何如此喪氣?”

    伍封也是有些不解,在現在不明的情勢之下,只要伍子胥改弦易張,另選賢明之才,他一樣可以在吳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而且在此時公子波與公子夫差都急需眾臣之首的伍子胥支持,只要伍子胥願意,都會成為新任吳王的最大支撐。

    “你認為公子波就能成其事,不!吳王雄心並非公子波小肚雞腸能容。”

    “父親,那夫差公子呢,我看鬼谷王禪似乎十分看好夫差公子,而且孫將軍也十分支持,為

    何不支持夫差公子呢?”

    伍封也十分欣賞王禪之能,卻不明白為何父親為與王禪背道而馳。

    “封兒,楚國靈童來吳國,其意並非參與三子爭位。

    他只是選擇一個適合的新王,以利于自己將來的謀算能夠實現,一切說來他還只是為了楚國。

    若說夫差與公子波還有公子山,該都入不了他的眼,只是相對而言,若夫差當王,野心更大,也不會拘于三國之爭,反而更利于楚國。

    想來三個月的時間,三個公子對鬼谷王禪是既想得之,又想毀之。

    只是未曾想小小靈童,武技竟然如此之高,想來在吳國之內,已難有敵手。

    同時鬼谷王禪處處料事在先,雖未直接參與三子之爭,卻連吳王、王後都主動會見于他。

    這也是三個公子對鬼谷王禪的恐懼之處。

    老父深受楚國之害,縱然是錯選君主,也不會如他所願。”

    伍子胥骨子里的仇恨,始終難與釋懷。

    “父親,祖父與大伯之死,切是不共戴天之仇。

    可當年你與孫將軍還有伯大人,已攻入楚國楚都,父親也掘墳鞭尸,算是為我伍家討回了公道。

    而我伍家始終是楚國之人,為何父親這麼多年卻難與忘懷此仇此恨。

    當年的楚王已尸骨不存,父親該放下過去,想想現在的處境了。”

    伍封也算明事理,正所謂冤有仇,債有主,當年殘害伍奢還有他大伯伍尚的人早就死了。

    而且當年吳國攻入楚國國都,他的父親已掘開楚王之墳,鞭其殘尸,已算上報了仇恨,為何此時還如此耽耽于懷。

    “放肆,你懂什麼,當年你大伯不與我逃亡,讓我此生背負不孝之名。

    當年我出楚國就發誓,若不滅楚國,此仇就不算了結,男子漢大丈夫當言而有信。

    況且當年申包胥有言,我若要滅楚國,他必保楚國。

    當年若不是他哭喪于秦國,最後讓秦國出兵,楚國早就滅了。

    我若不滅楚,不是讓這一眾小人小瞧了我伍子胥。”、

    伍封一時氣結,但卻不敢言語。

    他也深知他的父親脾氣急燥,而且心中之怨難與消除。

    至于楚國申包胥的大名,他也有所耳聞。

    此人也是楚國大夫,當年他的父親逃出楚國之時,就是申包胥幫忙,但申子節烈,至死也不叛楚國。

    當時他的父親攻入楚國國都,眼見楚國滅國可期,大仇得報。

    不想當時的楚國太子與李悝與越國結盟,越國出兵攻吳。

    而申子去往秦國,在秦國大殿大哭七日,結果才求得秦國出兵,讓吳國首尾不故,楚國才得以求存。

    可在他看來,申子為國哭喪,忠君之心可佳,吳國出兵楚國,本也十分不適宜。

    若無楚國支撐,北方諸侯自然以吳國為敵,吳國也難撐數日。

    吳與楚之間似乎該是互利共存的關系,不該結下如此梁子。

    再都列國之爭,以利相交,利合則為友,利背則為敵,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可在伍子胥的眼中,若楚國不滅,始終難解其心中之結。

    一是于大伯的忠存,讓伍子胥一直難與釋懷,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孝而且怕死之人。

    二是申子力保楚國之心,讓伍子胥也永不服輸。

    “你去吧,盯緊化武,若有異動,直接殺之,不用請示。”

    伍封一驚,化武是他姐夫,不知為何父親忽然之間下此命令。

    雖說伍子胥一直不同意化武與其姐的婚事,但木已成舟。

    而且此時已過十幾年,化蝶也已成人,若說還要歧視化武,于理不合。

    可他不知道,當年伍子胥十分寵愛化蝶的娘,不僅是伍子胥手中的明珠,更是當年伍子胥最大的把持。

    當年讓其姐跟化武離開,實也是不得而已之舉。

    而且其姐讓化武帶走,只是幾年後,卻不疾而終,一別變成永別。

    這一切的思念與寵愛慢慢變成無盡的恨,讓伍子胥對化武難有好感。

    而且這還涉及當年專諸刺王僚一事,以及其它秘密,所以伍子胥更不願見化武安然。

    當年若不是他與自己的女兒為條件,逼化武就範,那麼當年之事,能不能成,還沒有定數。

    而若不成,那公子光也不會是當今吳王,而他也不會成為吳國權貴,百官之首。

    所以伍子心中所有的怨氣,也只能發在化武的身上。

    若是化武把此事泄出,那麼伍子胥大半生的名聲也將毀于一旦,成為一個不忠不義,靠犧牲自己女兒來得到權貴的小人。

    “父親,姐夫這幾年一直默默住在偏房,從來也不過問伍府之事,連一個下人都不及。

    無論如何,他也是蝶兒的父親,你為何要如此絕情。

    若是蝶兒知道,蝶兒怕也會恨你一輩子,更別提早死的姐姐了。”

    伍封說完,也是流著淚。

    他在小時常與姐姐在一起,對姐姐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對他的關心與照顧之上。

    “還不快滾,難道你也要忤逆我嗎?我做事還要你來教我?滾!”

    伍子胥一時氣急,也沒有什麼禮儀,破口就罵起伍封。

    伍封也知難以說服父親,只得對著伍子動怒的背影一揖,慢慢向後退去。

    整個後花院,此時只剩下一片孤寂。

    伍子氣息慢慢平穩,卻又多添了幾許內咎。

    其實伍封所說,他並不是不解其中道理。

    而且化武對于自己也算是仁至義盡,為了達成當年他的目的,成為一個不義之人。

    而且自己的女兒也衷情于他,自己卻利用這一點,為了自己能推公子光上位,自己能達成胸懷之志,反而也成了不義的小人。

    包括當年他的大哥伍尚,在明知必死情況之下,依然陪父親上了法場。

    如此忠孝仁厚,是他伍員(伍子胥)所不能。

    所以伍尚的大義之舉,一直是伍子胥心頭之痛。

    若不能出人頭地,那麼他將成為一個不忠不孝不義之人。

    所以伍子胥一直忍辱負重,就算利用自己的女兒,也在所不惜。

    天色已黑,冬日的夜,似乎連月兒都不願意升起。

    那蒼穹之上,只有幾顆隱現的星辰,像是黑布之上,點上的一滴白蠟。

    “相國何故如此嘆息!難道是因為想殺人嗎?”

    一個聲音從伍子胥前方響起,讓伍子胥一驚。

    伍子胥一看,著方站著一個黑影,隱在牆角的陰影之中。

    若是沒有聲音傳出,沒有人會認為那是一個人。

    可他偏偏就是一個人,而且冷若寒風,一句話竟然讓人不寒而栗。

    “你是誰,來我府在有何貴干,難道你以為伍府無人,來去自如,還是以為伍某人會害怕嗎?”

    伍子胥並不懼怕,反而朝前走了幾步,離黑影更近一些。

    “我在問你,你為何不答?”

    “我為何要答,藏頭露尾之人,難道值得我伍某回復于你。”

    伍子胥氣語急促,剛才與伍封一談,心中煩亂,失了方寸,竟然沒有察覺。

    所以心里更是煩燥,而且自己竟然不知道對方身份。

    “藏頭露尾,此話說得有些過了。

    我在此等你,竟然是藏頭露尾。

    伍相國這些年所做之事,難道就如此光明正大嗎?”

    伍子胥一听,臉上一抖,知道來人必然知道自己過往,所以說話才如此有恃無恐。

    而且看樣子不像是來刺殺自己的,所以心里也不慌了。

    “既然是老朋友,來我伍府,我該一盡地主之誼,前面就有一個小亭,不若我請你喝了兩杯如何?”

    伍子胥反客為主,雖然這里是伍府,但相對于黑影來說,他到像是客人一樣,摸不透對方的底細。

    “不必了,伍相國熱情,在下難與消受,只是伍相國剛才的憂慮,難道是想另擇明主?”

    黑影中的人,也不與伍子胥繞圈子,直接就問起剛才之事。

    “什麼另擇明主,我有些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當今伍某能有今時今日,也仰仗于吳王,有當今吳王在,何來另擇一說。

    老夫也老了,更不需要另擇明主。

    不知先生此說何意?”

    伍子胥並非不知黑影之人所說的意思,而是故意要讓黑影中人自己說明,這樣伍子胥才能從中找出破綻,確定來人身份。

    至少也能確定來人是何陣營,與三子爭位有何關聯。

    “吳王老已,不足成事。

    伍子胸懷滅楚大志,自然需要一個言听計從之人。

    可你是否曾想過,一個言听計從之人,若听信讒言,你伍相國又將如何?”

    黑影之中的人冷笑一聲,似乎對伍子胥的意圖十分了解,而且語帶不遜,對伍子的選擇十分嘲諷。

    “先生不明來意,卻在為公子說情,卻不知先生為那一個公子,公子夫差,公子波?”

    “伍相國,為何不問公子山呢?

    只有他才最符合于你,因為他重賢之名,所以縱是他當太子,繼承吳國大統,也會禮遇于你。

    這該是你最好的選擇,為何剛才會如此猶疑,難道你想棄他而去嗎?”

    兩人一直你來我往在相互試探,卻並不回答對方的問題,像是各說各是,卻又像是在相互攻擊。

    “你來我伍府,難道就是想站在那角落里受陰寒之氣,那隨你的便,我無心陪你。”

    伍子胥知道來者必然有求,或者定然有目的,所以也不想陪黑影之人,胡攪蠻纏。

    “你心里有恐懼,若沒有那個小子,鬼谷王禪,想來在吳都還沒有你辦不成之事。

    可這個楚國靈童,卻于此時出現,讓你不得不忌憚于他,甚至可以說是怕他。

    所以你現在有所猶疑,是否需要改弦易張,另擇他主。

    但我今日來此告訴于你,鬼谷王禪此次再也回不來了,你可否會信?”

    伍子胥冷哼一聲道︰“兩月前,曾有兩拔刺客去刺殺于他,不知先生可否參與?

    若說鬼谷王禪是如此輕易被殺之人,想來先生也不會站在此地了?”

    “這個不需要你知道,我只是想知道若沒有鬼谷王禪,你是否還會支持于山公子?”

    伍子胥此時明白,這個黑衣人其實還是山公子之人,所以他也並不想殺自己,而是需要得到保證。

    畢竟于此吳國形勢,公子山實非有機會之人。

    雖然公子山還算機靈,一直跟著他學習吳都內務處理。

    但伍子胥對他的能力並不認可,只是出于私心才有意培養公子山,為其爭位。

    可現在听來,公子山還是不放心于他,竟然派刺客來警告于他,心里也是十分不爽。

    “你們是山公子派來的人嗎?”

    “我們不是山公子派來的,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剛才你已經說了,我們是老朋友,所以我來提醒于你。

    山公子也是我們扶持之人,希望你與我們合作,勿要反成為抖腳石。

    對于抖腳石,伍相國自然十分熟悉,該怎麼做了。”

    伍子胥冷笑一聲,心里極不舒服,知道黑影人的用意。

    “你們是幽冥的人,我為何還要與你們合作?”

    “幽冥與暗夜都是殺手組織,伍相國為何如此健忘,當年你苟且之事,難道就忘得一干二淨了。”

    伍子胥一震,知道來者對他真的十分了解,這陳年舊事,像是伍子胥的一塊傷疤一樣,若有人揭起,自然讓伍子胥怒意十足。

    “你到底是誰,我伍子胥從來也不受人威脅。”

    “我是誰不重要,只是一個該死而未死之人而已,剛才你說的化武,我可以為你除去,你大可放心。”

    黑影之人,語氣十分輕謬,並不把伍子胥放在眼里。

    伍子胥心里還是一驚,縱然他知道幽冥組織扶持公子山,其意不軌,可于此之時,他切實也需要有人幫助。

    若不然王禪不死,公子山很難得登大位。

    而且說起化武,那麼眼前此人定然知道當年專諸刺王僚之事,如此一來,伍子心里也是亂如麻線,不斬不行了。

    “幽冥組織向來無利不起早,你們找上伍某,一直好像都在關照于伍某,若說沒有企圖,任誰也不會相信。

    說吧,在老夫面前不必裝什麼君子,什麼條件盡管開出。

    看老夫能不能實現再說。”

    伍子胥此時是不得不將就,只能暫時苟且,與幽冥合作,就像當年與暗夜合作一樣。

    雖然不恥于君子,可卻沒有辦法。

    “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告訴我暗夜的尊主是誰,沒有其它條件。”

    伍子嘿嘿冷笑著,看著黑影之人搖了搖頭道︰“暗夜尊主,我也不知道他是誰,你既然是幽冥之人,為何還會問入此事。

    殺手組織,從來也不會問及尊主。

    不論你是幽冥還是夢魘,亦或是暗夜,這是規矩,你該十分清楚。”

    伍子胥話說完,自己也還是一驚。

    剛才自己一直先入為主,把黑影之人當作幽冥組織之人,而且也無意中透露了自己支持公子山的意圖。

    由此說來,此人身份還未必可定,而且此人只是一直在套自己的意圖。

    此一時大意,竟然未有察覺,心里泛起一股難言的苦痛。

    “哼,哼哼,不錯,你還知道殺手組織從來也不問身份,不問姓名,沒有人想知道暗夜的尊主是誰,只是你一廂情願而已。

    伍子胥,今夜就暫時留你一條性命。

    我知道鬼谷王禪算過,你壽辰不過六五,所以再讓你苟延殘喘五年吧,希望自今日起,你勿要再以己度人。

    若不然,只會自取滅亡。”

    黑衣人說完,冷笑一聲,人如鬼魅一般,飛出後花院,消失在黑夜里面。

    伍子胥呆若木雞,心里百般滋味。

    未曾想于此關鍵之時,自己卻失了方寸,中了黑衣人之計。

    依黑衣人的籌謀,一切都依著自己的猜測行事,處處顯得讓自己認為他就是公子山派來之人。

    如此一來自己也覺得並有大礙,所以才透露了自己的底細。

    可此人來後花院,難道只是想確認此事,那麼于此而言,必然不是公子山之人,那若不是公子山之人,該就是公子波之人。

    只有公子波的人才會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若說公子夫差,此一時彼一時,公子夫差有王禪支持,自然對爭斗形勢十分透徹,根本不需要確認。

    而且此人知道王禪的觀相之術,也知道那是壽辰之事。

    從中可以透知王禪之語並非危言,那麼也就深信自己只有五年的壽辰。

    若以剛才黑影之人的身手,若真要取自己性命,該並非難事。

    伍子胥想到時這里,才真的感覺到一身冷汗直流。

    可伍子胥卻並非不懂隨謀權術之人,若此人意在試探,那他只需略做改變,一切都可能回復如初。

    只是當年發下的宏願,就有可能在此斷送,就如同剛才伍封所說,一切都已不會隨伍子胥的意願了。

    于他而言,形勢已十分明顯,只得靜待形勢改變,才能急時調整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鬼谷神謀》,方便以後閱讀鬼谷神謀第九十一章斜日帶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鬼谷神謀第九十一章斜日帶寒並對鬼谷神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