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二百七十八章 首功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火星與水星 本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首功制

    五天之後的一處峽谷之中,穿戴著全套甲冑的張維賢在親兵們的簇擁下從容不迫驅馬走出軍陣,他笑吟吟地沖遠處負隅頑抗的白五揚了揚下巴。

    “不逃了?”

    “你他嗎是真的能追啊。”

    白五則報之以森然的冷笑,相比于張維賢的志得意滿、他現在的形象則頗為狼狽。

    他的雙眼中布滿了通紅的血絲,全身的甲冑早就在不知哪次逃亡中脫下來隨手丟到路邊,暴露在外的皮膚上滿是猙獰可怖、被血痂覆蓋的傷痕,部分傷口里緩緩滲出發黃的膿水。

    義軍最後的一千余名潰兵瑟縮著聚集在他身後,大部分人的意志和體力早已在漫長的逃亡中被消磨殆盡。

    除了少數兩眼通紅、頗有狗急跳牆之勢的亡命徒,絕大部分人都做好了“只要明軍沖鋒就立馬投降”的心理準備,他們已經顧不上投降後會有什麼下場了。

    而張維賢則在親兵們的層層保護之下微微一笑,像準備好收割豐收稻田的老農一般慈祥地打量著眼前這幫潰兵。

    十天之內結束戰斗;幾乎是一比八的戰損;平息叛亂後沒有給潰兵襲擾地方的機會,免去了朝廷事後動員營兵和衛所軍清剿、駐守當地的麻煩。

    作為張維賢來到南直隸以來第一次萬人級別的戰役,雖然之前出了樹林伏擊的小插曲,但他的表現已經足夠驚艷,完全對得起皇上拉下臉來力挺他的恩情。

    白五麾下這股叛軍是張維賢在南直隸見過勢力最大、也最難纏的一股,有了這上萬賊寇十天內被鎮壓的優秀例子,相信其他蠢蠢欲動的家伙也能老實不少。

    與此同時,白五隱蔽地掃了一眼峽谷兩側的山崖,那里仍舊是空空如也。

    話說這就是約定好的伏擊地點沒錯吧?這人呢?祝廣昌那個混蛋不會打算一箭雙雕,直接把明軍連著自己一起給鏟除了吧?

    白五越是這麼想心里越慌,他之前種種對不起朱翊鈞的事跡一齊涌上心頭,冷汗逐漸布滿了白五的額頭。

    “多說無益,結束這場戰斗吧。”

    見白五直到現在都沒有露出絕望和哀求的神情,沒有欣賞到期待場景的張維賢略感無趣,隨意朝身邊的副官揮了揮手,示意他發出“總攻”的旗語。

    他知道對面那些義軍已經被逼到了極限,只要自己當眾做出投降不殺的允諾,那就大概率可以兵不血刃地結束這場戰斗。

    但那又怎麼樣呢?最後這場戰斗就是拿來讓底下人刷人頭數的,明軍無論如何都不會要一個俘虜,不然用來計功的首級從哪來?

    明軍素來以首級作為計算軍功的指標,朝廷對張維賢的要求是迅速讓南直隸平靜下來,他的首要任務是維穩,只要地方太平、就算沒有斬獲也是莫大的功勞,張維賢對斬獲沒有太大的需求。…

    但他手底下的大小官兵們可都指望著叛軍的人頭來升官發財呢!擊潰不行、俘虜也不行,必須是實打實地把這些叛賊按在地上割腦袋!

    大明自開國以來就歷行“首功制”,一顆北虜首級官升一級;兩顆女真首級官升一級;三顆番苗蠻賊官升一級;六顆內地叛賊首級官升一級,每顆首級賞賜二十兩紋銀!

    除此以外,軍官的獎賞與部下斬首數量掛鉤。把總、指揮等軍官,若領軍五百,部下每斬首五顆可升一級,若領兵千人,部下每斬首十顆可升一級。

    而且朝廷對于首級的判定十分嚴格,身份、年齡、首級的破損程度都會被列入考核的標準,朝中那些文官向來對這種需要花錢的事情極為較真。

    往往九邊的軍隊勞師動眾地出塞一趟,來回折騰好幾個月、死上幾百人都只能有四五百個首級的斬獲。

    正是因為首級的重要和珍惜性,九邊地區甚至衍生出了用于交易首級的地下黑市。

    九邊有許多渴求建功立業的將門子弟、權貴公子和商人之子,他們手里有的是白銀,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上陣殺敵的本事和膽量。

    而總有一些幸運地獲得了首級,卻因為家人或自己重病等突發情況急需大筆銀兩的士兵。、

    這時候,一些消息靈通人士就會為他們牽線搭橋、讓雙方各取所需,黑市里最值錢的北虜人頭長年維持在百兩以上的高價。

    已知大明南軍每年能領到的餉銀為五兩到八兩、北軍約為十二兩,人上人遼東軍有二十兩,而地下黑市的北虜首級可以賣到上百兩紋銀。

    也就是說,一顆北虜的首級大約相當于南軍的二十到十二年、北軍的八年、遼東軍整整五年的純收入,而且這還是最低最低的普通青壯價格,北虜軍官和貴人的首級還能再翻好幾倍。

    因此如果你偶然穿越到大明成了軍戶,又沒有張居正那種級別的頭腦,穿越前也不是什麼在市場上攪動風雲的商業大佬,卻有把子力氣和膽量。

    那麼別猶豫了,跑到九邊砍蒙古人就是你最好的出路,收益豐厚、前途遠大,萬一失敗了投胎也十分地方便。

    在首功制的作用下,雖然大明的士紳優待和土地兼並問題極為嚴重,但大明的

    ^0^階級流動性居然意外地很不錯。

    本朝文官里首輔張居正是普通軍戶出身,武將里宣府總兵馬太師干脆是俺答汗的馬奴出身,大明所有的內閣大臣里超過半數都是寒門、甚至干脆貧民出身。

    當然首功制也有一點小小的副作用,由于普通士兵和軍官只有砍人頭這一條升官發財的渠道,因此幾乎所有明軍下手都極為狠辣。

    光把反抗的敵人殺干淨了還不夠,俘虜、平民、部落幼童都不願意放過,偶爾還會把沿途的漢人村落也一並禍禍了,試圖拿老百姓的人頭去冒領軍功。

    朝中文臣對馬芳、李成梁等邊將的彈劾就主要集中在這方面。

    據兵部尚書方逢時的題本所說,九邊明軍經常枉顧朝廷對蒙古部落的招攬、分化和互市政策,邊將為了軍功而擅自挑釁蒙古部落已經成為常態。

    最讓朝廷不滿的一點是︰這群明軍出塞之後見人就殺,就連那些已經依附大明的部落和出塞耕種和放牧的漢人都不放過,所到之處堪稱寸草不生,被大明百姓和蒙古部落親切地稱呼為︰賊配軍。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第二百七十八章 首功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第二百七十八章 首功制並對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