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軍的突然襲擊、毒霧的擾亂和白五的刻意干擾之下,明軍此時已經完全沒有陣型、配合這種概念了,徹底跟義軍陷入了亂戰之中。
而且由于身為將領的張維賢自己沖到了敵陣中失去聯系,留在軍陣里的幾個明軍副將之間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自然也就沒有統一指揮這一說。
幾個有能力和威信的軍官也只能將自己的部下聚攏起來,分成幾個緊密的小團體各自為戰、只求自保。
白五也只讓部隊將這些小股明軍團團包圍起來,專心帶人殺傷其他處于混亂之中的士兵。
畢竟他們這次伏擊也不真是為了擊潰明軍、或是打一場漂亮的圍殲戰,而是造成盡可能多的傷亡後在明軍援兵到達之前迅速撤離,讓張維賢不敢再這麼肆無忌憚地襲擾義軍。
明軍此刻已經亂作一團,而白五為了能用這次伏擊打疼張維賢,擔任伏擊主要戰力的不是降兵也不是殘余的盟軍,而是他自己帶來和拉攏到的五百名盜匪。
這些盜匪不通軍陣、沒有配合,平時專好在山野和街巷之間逞凶斗狠,個人戰斗力還能看,但放到軍陣里就是個大號的炮灰。
畢竟正經軍隊交戰的強度遠不是江湖死斗能比的,哪怕是最拉胯、最不值錢的衛所軍好歹還有成百上千人的規模,以及裝備率近半的鳥銃。
眾所周知,槍子這東西打在任何肉體凡胎上都是真實傷害,十步之內就連甲冑都打得穿,配合上衛所老農們最愛的長槍陣往那兒一擺,地形好的話打五倍、甚至十倍的盜匪都不是什麼問題。
但盜匪們在這種亂成一鍋粥的爛仗里表現十分良好,在這種徹底失去指揮、各自為戰的爛仗里,他們的個人武力和勇敢被發揮到了極致,一時間居然成功壓制住了張維賢率領的追擊部隊。
“公子現在是大明的將軍,數萬將士的生死都寄托在您的一念之間,還請以大局為重!”
眼看張維賢手里最精銳的營兵居然被盜匪們按在地上殺,張銘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當即苦口婆心地規勸張維賢收起自己的傲氣好好指揮。
這可不是量大管飽的衛所軍,也不是被皇上和首輔隨手丟給他廢物利用的京營,而是叔伯們自掏腰包給張維賢湊出來的精銳營兵,死上一成都會大大影響明軍的戰斗力!
張維賢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不禁深吸一口氣、強行讓自己還在激蕩的心緒平靜下來,冷靜地觀察這場戰斗的破局之處何在。
重整旗鼓的張維賢率領騎兵隊從戰場邊緣呼嘯而過,尋到人群稀薄處便帶隊徑直沖殺進去。
那些沉浸在混戰中的義軍士兵抬頭一看,這才發現張維賢已經強行將他們和其他義軍分割開來,率軍從四面八方進攻這支被合圍的義軍。
被分割包圍的義軍瞬間士氣大降、再無剛剛勢如破竹的聲勢,而得到主帥支援的明軍士兵無不士氣一振,配合著張維賢的援兵硬生生吃掉了幾股過于深入的義軍,局勢逐漸開始逆轉。…
白五眼看預定的威懾作用已經達到、再打下去有被明軍援兵擊潰的風險,便又命人甩出十幾枚彈丸爆出墨綠色的毒霧,趁明軍慌亂之時帶著部下匆匆離去。
雖然成功擊退了義軍,但白五的狡詐和白七的勇悍還是讓張維賢心有余悸。
他顧不上繼續追擊撤退的白五等人,而是立即著手救治傷員、清點戰損,防止己方再因為逃兵和受傷出現更多損失。
當張銘一臉的欲言又止、又不得不得低頭把戰損報告遞給自己時,張維賢心中不禁“咯 ”一聲。
他用顫顫巍巍的雙手接過報告看了一眼,然後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楮,最後兩眼一黑、晃晃悠悠地險些當場昏死過去。
為了追求機動性,張維賢親率一千名精銳營兵餃尾追殺白五,將大部隊遠遠地甩在了後頭,幸好張銘一直放心不下張維賢,每隔兩個時辰就要派信使過來聯系一次前軍。
即便這樣,當張銘的援軍趕到戰場時也已經過了足足兩炷香的工夫。
因為極度的混亂和援兵的姍姍來遲,營兵們在這場戰斗中光是當成被殺的就有足足二百多人,輕重傷加在一起足有四百多,堪稱是人人掛彩的慘烈戰役。
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那些傷兵至少會有一半人死在傷兵營里,這可就是整整六百多人、接近兩成的損失了!
要知道在之前那場正面擊潰義軍的戰斗中,張維賢在沒有準備的遭遇戰里一舉擊潰了上萬人義軍,就算這樣營兵們都只出現了五十幾人的傷亡。
但張維賢統率的營兵們居然在這種地方損失了四百余人,這場仗不僅輸得很慘、而且輸得異常丟臉,張維賢都不知道回去以後該怎麼解釋這場戰斗的失利。
白五本打算通過一場有力的伏擊威懾明軍,讓張維賢安分一點、不要那麼頻繁地襲擾自己,誰知這反而引來了張維賢瘋狂的報復式襲擊!
他將手上所有的騎兵以二十人為一個小組,而後派人就近進入城鎮大量采購煙花爆竹,幾乎每一支騎兵小隊都會隨身攜帶煙花,誰找到逃亡的義
^0^軍或是中了埋伏就立刻朝空中釋放煙花。
白五麾下的義軍在此等強度的搜查下無所遁形,而且由于追兵的碎片化、他也不可能再打一場之前那樣漂亮的伏擊戰,只能悶頭朝著預定的埋伏地點逃亡。
而且這些小隊的缺德之處還在于︰如果義軍沒有發現他們、還讓這些人成功摸到了自己的臨時營地,那這些煙花就會直接在義軍的營地之中爆炸!
當逃亡的義軍士兵們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安全、隱蔽的地方準備喘口氣的時候,這些索命的閻王就會在夜里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營地附近的樹林之中。
伴隨著煙花爆炸的巨響和焰火,數不清的人頭在黑暗之中攢動靠近、馬蹄聲和明軍的呼喊聲在耳邊越發清晰,義軍便只能在極度的驚恐和疲憊中繼續亡命奔逃,在路上把最後一滴氣力耗干。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