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練之極易亦極難。易者,是形式至易至簡而不繁亂。
其動作運用,皆人之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者也。
惟人之未學時,手足動作運用無有規矩而不能整齊,所教授者,不過將人之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平常所運用之形式入于規矩之中,動作不散亂。
果練之有恆而不間斷可以至于至善。若到至善處,諸形之運用,無不合道矣。
以他人觀之,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運用,奧妙不測之神氣。然而自己並不知其善于拳術也。
因動作運用皆是平常之道理,無強人之所難,所以拳術練之極易也。
難者,是練者厭其形式簡單而不良于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拳術中和之道也。
形意拳雖為技擊之具,但練習時不可有好勇斗狠之心,總以呼吸動作純任自然,若太過執著,于已反而無益有損。
按九要之規矩,勤習漸悟,時日既久,功到自成。久練自化,熟極自神。
先要神閑氣定,能夠心安,智能自然升起。
練功時不能有一絲的殺氣,搏擊的技能是臨敵時自然勃發,造作殺心去練拳,人容易陷于愚昧。
無論與人較勇可平時自己走架練拳,勿追求剛愎之氣,總宜平心靜氣。
神要提起,但要內斂,氣要充實而不外發。
呼吸、意念、手足要自然配合,意動,氣起,手動,腳隨,切不可亂。
只要腰以上放松,氣向下沉,腳便自然有入地之感。
形意拳最大的好處是練腦子,練靈勁,越練越覺得活得明白,活得舒坦,活得有質量,身上的筋骨、髒器、神經都在起變化,反應、協調性不斷的提高。
過去想不開的事情,現在可以一笑了之,過去怕不成的事情,現在敢于嘗試,一天天往成功的路上走,往強者的路上走。
形意拳誠一也,直中,用法如扁鑽強弩,為中直之道,形意勁長于截,截指的是擊實不擊虛,打堅不打瑕,用于彼勁將發未發之時。
奧密在樁法三才式,形意中的劈、崩二式及虎形是全部勁法的關鍵技能。
形意中全部掌法都可以從劈拳中演化出來,全部拳法都可以從崩拳中演化出來,強化練習此二式可一通百通。
形意拳技擊性強,其勢簡、長功快、發力整,用法深奧。
程序是無極樁、太極樁、兩儀樁、三節功、四梢功、五行功、七星打法、八字功、九歌訣、十二技能。
慢則一年,快則數月,習者就具有較強的搏擊能力。
經實踐形意搏擊功夫快速上身法樁功入手,五行單操,交手體驗。
招式簡單,直來直去,反復練習某個式子,拳不在多而在毒。
首先是定步找勁,在靜步中把五種拳法的勁力找出,通過身體的各部掌握發勁的方法; 第二步是活步找勁,在運動中掌握發勁的方法; 第三步是變勁,隨即應試掌握各勁力之間的轉化。
談到樁功及單操,一定要遵守一個原則輕松、自然、和諧。
掌握了活步發勁,就可進入交手體驗階段了。
自然松順、以形導氣貫徹始終。此階段以練功為主,以用為輔。如有劈拳之定步活步之分。
至于招法,有了功夫一講就能明白,無功多說無益,反而會影響練功。
正所謂糊涂進入明白出來。教拳不教打,非前輩拳家保守。
一代宗師尚雲祥之女尚芝蓉演練形意拳五行拳
尚芝蓉,山東樂陵人,尚氏形意始祖尚雲祥之愛女,生于一九二二年,逝于二零零四年,享年八十三歲。
尚芝蓉出生于武術世家,自呀呀學語蹣跚學步,所處的環境就是打拳、踢腿、舞槍、弄棒,耳濡目染,倍受燻陶。
自五六歲起,就一邊跟著父親身邊那些朝陽大學的學生們識字,一邊跟著父親習武。
當時由于其母封建思想還比較嚴重,不讓上學,故而天天跟著父親和父親的徒弟學生們一起練功。
她好武且慧穎強識,極具練武天賦,再難做的動作一學就會、一點就通。
父親甚感欣慰(尚雲祥本有兩男三女,芝蓉最小,不幸的是兩男和二女兒相繼暴病身亡,大女兒芝香性格文靜,不喜武術),決心將她培養成自己的傳承人,因而悉心傳授。
芝蓉不負父望,練功刻苦勤奮,歷經十年艱難磨礪,終于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尚派形意拳械精微和技法奧秘。
尚芝蓉學會了父親得之于郭雲深先輩的“三絕藝”——“大桿子”、“半步崩拳”和“丹田氣打”,掌握了其技法奧秘和練功方法。
明了了“三步功夫”不能分階段練習以及內養外練、內氣外放、養練結合、拳功並練和步入形意高深境界的多種樁法、功法、用法等少為人知的特殊練功方法,特別是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