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藥,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金庸武俠藏著中國傳統醫武文化的基因,《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自小命運坎坷,幼失雙親,還身中玄冥神掌,體弱多病。
被玄冥神掌所傷,寒入五髒,入骨髓,幾乎無藥可救。
張三豐以內力為他續命,又帶上他上少林求救,卻被少林派拒之門外。
後來又輾轉找到神醫胡青牛,雖然治療有一定效果,但依然微不足道,並沒有治愈。
最後,張無忌無意中得到《九陽神功》秘訣,習練之後,全身寒毒都排了出去,還練成了絕世武功。
金庸小說雖然是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的文學創作,但習武強身,確有其事。
歷史上很多武術宗師小時候都是體弱多病,最後通過習武讓自身頑疾康復,這些故事背後便是祖先留下來的醫武同源的學問。
中醫認為,百癥千狀皆失血也。可以說中醫的一切都是圍繞氣血來治病。
無論現代還是古代,每當人們生病了第一反應都會想著去看病。
只是古代多了一種對疾病調理的方法,那就是練功,比起吃藥,有時候是更理想的手段。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但是其中對中藥提之甚少。
書內提綱挈領地說道︰“上藥三品,神與精氣。”
世界上最好的藥,就是自己的精、氣、神,也就是人體自身的自愈力。
如何培養精氣神呢?《內經》講述了一種鍛煉方法︰“上古有真人,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這就是中國內家拳理論的源頭之一,此鍛煉方法便是內家拳的基本功——站樁。
無論醫學還是武學,源頭都是一個“道”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生命的真諦,所以得道的人最後稱為“真人”。
樁功的練習可快速補充內氣,增強內循環,強化五髒、筋骨,疏通經絡血脈。
久而久之到達骨正筋柔,氣血川流的境界。
練功通過正確的框架和呼吸精氣可快速補氣。
補氣之後,身體便會自動補血。一般人認為,補血就是要吃各種補血的中藥或者吃鐵劑等。
實際上,如果你陽氣補上去,普通吃飯吃菜就能促進血液運行。
每當練功精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容易餓,因為內在氣很足,運化的功能很強大,吃進去的食物一會兒就消化吸收了。
站樁與普通的跑步、跳繩、打球等運動有很大的差別。
譬如站樁一小時之後,你可以馬上吃飯,胃口大開;
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之後,我們要過很久才有胃口吃東西。
這里面就說明了站樁雖然讓人氣血升騰、大汗淋灕,但這項運動不是針對肌肉的,所有的氣血都去養護筋骨和五髒六腑了。
而同樣讓人大汗淋灕氣血升騰的跑步等現代運動,運動之時所有的氣血都去供應肌肉的能量消耗。
所以在運動過後,五髒會暫時性缺血,馬上吃飯的話就會沒胃口。
“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這是講一個習武之人,若不能把樁功站好,只是苦練一些套路、招式,最後是一場空。
練功,意味著強化身體的底子,讓我們的五髒強大、筋骨強大,在這個基礎上,任何一個招式都是致命的。
練功之人在短時間內用新鮮的氣血一遍遍洗刷五髒六腑和筋骨關節。
這樣的訓練結果,就是五髒六腑得到強化,筋骨得到最好的保養和強化。
所以內家拳的武師,骨密度會比常人高很多,所謂“骨密筋柔”,“肉包鐵”等等。
這是氣血充盈養出來的,不需要像泰拳那樣反復擊打硬物,弄得渾身是疤。
而經常參加現代運動,氣血主要去滋養肌肉,所以看上去會比較結實、健美。
但是要適度,過度運動反而讓五髒承受很大的負擔,這是很多國外運動員不長壽的原因。
站樁是向內鍛煉,補充五髒的氣血,而普通體育鍛煉是肌肉運動消耗氣血,讓五髒更加虧虛。
因此,不管是體弱多病還是年老體衰的人都可以站樁,但不一定適合其他劇烈運動。
生死只在方寸間
一劍封喉述;尚雲祥傳的五行刀非常有特色,既充分發揮了刀的特點,可劈砍、可削割。
但又不光是劈砍削割,如果只是如此的話,只能憑誰速度快力氣大,也談不上技藝高了,也算不上形意真功夫。
形意拳脫槍為拳,不是空話,尚雲祥的刀法就是把刀不光當刀使,還把刀當槍用。
攻防生死只在方寸間,居中佔中,用出的刀與身一體整勁,槍的勁刀的用!
29軍大刀隊常有一場戰斗下來一人殺多人的情況,最多的一場戰斗中一人拿大刀殺30個日軍的記錄。
靠的是土造的大砍刀,砍著了骨頭容易卷刃,可以想象是何等的豪氣沖天!
逼的日軍為此發明了鐵脖子,與大刀隊對陣必須套上鐵脖子,可以想象大刀的威力已經到了難以用技術去對抗破解的地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說,既然刀這麼厲害,為什麼現在軍隊里不怎麼用了?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吧,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朋友們可以各抒己見。
首先是技術掌握的問題,就尚雲祥所傳的形意五行刀法來說,根本是形意拳的整勁,需要有真正明白的老師指導。
而當時29軍大刀隊的刀法老師都是當時大師級人物,武林中的頂尖高手。
正如上面所說,戰場用刀僅僅憑借割一下、切一下是沒有用的。
戰場中人馬振奮,殺紅了眼,只要不是關鍵部位,一般的割傷擋不住人,不像電視劇中被刀一割,啊一聲就死了。
有位網友說的很有道理,肉搏中傷害程度很重要,真正的生死肉搏即使剁掉一塊肉也會更你拼命,所以刀的運用首先是整勁是基礎。
一刀下去必須殺的敵人人仰馬翻,否則反受其害,不明白其中道理是很難練出真正戰斗使用的刀法。
而相對比來說刺刀就更容易普及一些,再不濟只要往前捅就行。
其次是因為戰場環境的變化,武器也變化,現代戰場很難有真正刺刀肉搏的機會了。
所以跟二戰時期相比,現在的刺刀更偏重于野外生存等綜合功能,刀也變得更短更小。
槍也變得更加輕便,不可能再扛著大刀片上戰場。
古話說,槍乃百兵之王,說的是古代戰場的大槍,真要比肉搏,豈不是扛著大槍更好,但顯然不現實。
現代的單兵武器是以輕巧威力大的槍為基礎的。
當然現代的刺刀術也結合了刀的用法,尤其是上防突刺的動作跟五行刀的崩刀很相似,本身五行刀就是槍的刀,既刀的用槍的勁。
自古有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歷史上各類奇形怪狀兵器更多,經過歷時的實踐淘汰,留下了十八般兵器最為常見。
尤其是刀槍劍棍,各有所長,所以千萬別說哪個器械比哪個器械強,只不過沒有掌握精髓而已。
有的人用刺刀能勝大刀,而大刀隊就能做到一把大刀砍日軍。
形意拳的刀是雙手刀,突出整勁,除了大砍刀,如苗刀也是一種很好的刀。
苗刀形狀很長,兵書記載“苗刀可做沖鋒槍,遠勝單刀”,槍的用法秘密是佔據中線。
尚雲祥的五行刀也是一樣,如鑽刀,崩刀最為明顯,以崩刀為例,用法中連防帶打,遇敵一接觸往斜上一帶。
同時大步近身,使對方兵器稍微偏離中線既趟步進刀,連扎帶割,即使對方穿了護甲也要頂出去。
手上有爭方寸的刀法,身上有形意的整勁,腳下有步大迅猛的槐蟲步。
一個完整崩刀動作,身體已然前進了三米。
就是這一往無前的精神,體現了形意拳硬打硬進的真正內涵,生死爭的就在這點方寸之間。
形意拳來自于岳飛,岳家軍以步戰騎,靠的就是大槍的一往無前,戰馬沖鋒也要頂得住,這才是形意拳真正的勁。
真正能用于戰場的兵器用法我覺得有兩個必備條件,第一是爭方寸間的生死,如五行刀,形意槍法等。
戰場人馬擁擠,根本沒有騰挪空間,飛上飛下的功夫用不上,只有在自己所在的一條線上爭生死。
根本沒有花活,一照面就是一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都是險中求勝,只有簡潔佔中線的技術才有用。
第二是必須要有一往無前的勁力,不管用刀還是用槍,前呼後擁的敵人涌過來的時候,最要緊的是什麼?
是頂住,正如岳家軍面對戰馬沖鋒大槍兵最需要做的就是頂住。
割一下切一下用處不大,頂不住戰陣就散了,五行刀的技法首要是整勁。
比如上面所說的崩刀,一刀進去,要麼把敵扎透,要麼扎著敵人往前進,打出戰陣前進的空間。
在形意拳的鍛煉中,刀的鍛煉也是很重要的,不僅能讓你體會形意拳的內涵,還能進一步磨礪筋骨。
形意拳器械是手的延長,練拳有很多時候是體會不到一些要點內涵的,而器械一在手就明白了。
比如說,手里拿著把菜刀,知道怎麼去劈去砍,空著手就傻眼了。
(本章完)
喜歡開局簽到刑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簽到刑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