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健康是第一位的,現代由于種種原因,中年人身體走下坡路的趨勢越來越普遍,像高血壓;心肌梗;腦血栓;肝硬化;
總之都是中年人健康的大敵,最可悲的是,中年人作為一家之主,承擔了很大的家庭責任,上要養老,下要育小;
而一旦患病,整個家庭就會陷入生存的危機。
所以保有健康對中年人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中年人選擇拳種,應以練內為主,也就是選擇善養精氣神的拳術,根據我的實踐,形意拳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無需折腰下胯,無需竄蹦跳繞;
只要尋得明白老師,堅持執之以恆的練習,就能改換氣質,復還先天之性,整個人精氣神三寶俱足,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人到中年在選擇拳種上,至關重要,像一些以練外為主的拳種,有悖于養氣血,精神;是不適合中年人練習的。
所有的形意拳都能適宜中年人練習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要看師傅是不是明白拳理。
形意拳雖出自一門,但形勢相差很大,別家形意咱沒練過,不好評論,對于形意,我練習多年,有著深刻的體會。
形意拳無疑是道學,秉承道家法則,遵循自然,不尚拙力,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從事這一優秀的拳種。
首先談談道學,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法則,即是自然規律。
任何物種包括人類,都不能脫離“道“而獨立生存,在道的面前,任何物質都太渺小了,人也不例外。
形意拳遵循自然法則,是以武證道的典範,如起勢從無極到太極,再到四象然後生出三體,這就遵循了天地法則的轉化規律;
再者以單重三體式為核心,以”中和“為特色,實質上就是以陰陽二氣化生一氣,這個過程就是”中和“,天地以陰陽二氣化生萬物,這就是自然規律。
有了這一步,就是合道,以武證道就有了理論根據。
形意主張以柔育剛,通過去除拙力拙氣,達到自然而然的“不運氣氣自充;不加力力無窮”。
這與一些人主張的”練習形意拳要用盡力氣來練習,好打出明勁“,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實踐出真知是一句至理名言,形意拳健身實效到底如何,說的再多也是空話,看看很多形意拳老前輩九十多歲了,精氣神三寶俱足,身手敏捷,聲如洪鐘。
一些高難度動作,連年輕人都自愧不如,就是最好的說明了。
形意拳傷人于無形的秘訣
形意拳中外三合講“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實際上,手腳,肘膝的合,都離不開肩胯的合,“肩與胯合”了,其它的環節自然就能合。
形意拳的練習中肩與胯是兩個相互作用的大關節,離開了它們的相互作用,身體的螺旋勁,擰勁,也就無從談起。
從肩胯的功能來講,可以擰轉,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疊。
肩扣了,就能夠帶動背,胯曲了尾閭前翻)可以拉起脊椎,兩者合起,就形成了一張大弓。
所以,胯肩除了形成擰勁以外,更主要的,也是背弓勁力的來源。
胯,我們可以分為“橫胯與縱胯”。
橫胯︰我們在走路時,如果用胯帶動雙腿向前移動,則是用了胯的橫向擰轉的勁力。
練過拔胯的人應該知道,胯練好了,是可以連續不斷反彈的,且動作的速度非常靈動。
以前有句話講“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步的奧妙,不在于腳,而在于胯。
胯練好了,一驚一詫之間,胯連續彈出勁力,帶動腿換步進攻,那種速度,是令人驚訝的。
一旦我們用胯帶步的方式進行攻擊,不需要蹬地發勁,力從地起,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把雙腿解放了出來,可以邊走邊打擊。
所謂“縱胯”我們在上樓梯時,如果膝蓋盡量不彎,或者少許彎,用胯盡量上提,拉開間隙。
走步上樓,你會發現,走完幾層以後,膝蓋不累,胯會很酸,這就是運動了縱向胯的勁力。
在形意拳的趟步中,這種“縱胯”往往是你起腿發勁的源泉所在。
且這樣的腿踢上去,合著“內髒”起落,形成了具大的整體“提墜”勁,可以傷人于無形。
吃上一腿,有直透骨髓的感覺,骨頭都會被踢麻,甚至踢斷。
在肩,則要合肋,折肋才能壓肩,所以肩也跟胯一樣,既有平轉,也有縱向的轉。
同時折肋的幅度夠,則可以帶動內髒的翻滾,形成“翻江倒海”般的整體翻浪勁。
所以,在練習形意拳鷹捉起落鑽翻的時候動的不是手,而是你的肩,是你的肋,是你的內髒。
《逝去的武林》中撲著身子打人就是這個道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勁。
當你的肩與胯,聯合起來運動,就形成了翻浪勁,後浪推前浪,源源不斷。
形意拳是真正的實戰拳法,打人是非常直接的,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用上了身體所有的勁力,包括人體自身的重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出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了打擊的效果,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出手如箭,每一手都像用彈弓打出去一般,手到瞬間,身體速度跟進。
打人要做到“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松。
只有這樣的拳,才可以做到“打人如拔草”的效果。
形意拳是以拳助道
形意拳要求思想上做到腳跟外扭、膝蓋內扣、大腿根里裹、坐胯頂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很多人知道這麼練,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練。
其實這樣做就是奔著脊椎骨去的,或者說沖著尾椎骨去的。下三路做到了尾椎骨就撅起來了,全身做到了脊椎骨就活了。
形意拳練的就是脊椎骨這條大龍。
想想太極拳也一樣,轉來轉去都是在晃這條大龍。
練完了溜達也是如此,帶著這個意思,撅尾椎骨,晃脊椎骨,從腳跟把意思連到手上連到全身,就是個整勁。
脊椎骨是發動機,尾椎骨是開關,胳臂腿是發動機連著的四個 轆。
練的時候從根到梢,把勁練整,所以要慢,慢才出功夫。打得時候梢引根隨,講究一個快!
尚雲祥說李仲軒練得不整,告訴他練根節,以根推梢,慢慢出功夫。
打是梢節先出,身子追上梢節,講究的是身法。
練與打強調的都是一個整勁,沒有整勁就練錯了。
然後以五行拳為體強健五髒練出功能,把筋膜練齊,通過雷聲接引整合到一塊,就都齊了。
老師傅們晚年站樁打坐,因為身上有了,守住內功就行了。
拳道一體的就是內家拳。形意拳是以拳助道。
當然,如果你由道入拳,則進步神速,因為拳與道是一個東西。
但是多數的朋友談不上修道悟道,都是從學拳架子開始,就有個練對還是練錯的問題。
如何檢驗?是不是身體越練越健康?氣度越練越寬宏?道德越來越高尚?越來越年輕?
有朋友問,怎麼自己練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感覺到腰能立起來?更別說後面的真陽發動了。
我想,可能是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脊柱正直。
脊柱是煉精化氣的關鍵,內家拳要求頭頂懸、坐胯、脊柱正直。
這是一整套的東西,但是你沒練出來就不會有體會,很容易就忽略過去了。
形意拳對脊柱的要求更是幾乎苛刻,沒這個東西不光是出不來功夫,還容易把自己練出毛病來。
其實站樁是矯正姿態的重要手段,為什麼說拳在樁里?
站得直溜溜的神意練拳,化了腦子就好辦了。
所以,無論站樁還是行拳,還沒達到所謂化了腦子這個境界的,要時刻關注這自己的脊柱,從頭頂到海底始終是一條直線特殊姿勢除外)。
其實這里頭有個內功修煉的不傳之秘,頭頂和海底是人很重要的兩個地方,脊柱在她們中間,連著全部神經。
這一整套人體生命的功能系統就像發動機一樣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
尾椎骨上頭有一塊,腎氣足就立起來了。你要是腎虛,自然就駝腰。
所以啊,年輕人沒腰的有的是。你的腰立起來了,下一步就是兩腎如湯煮、兩耳似火燒,丹田里有了東西了。
這時候你就覺得自己身體里有了真東西,只要你善自珍重,這個本事會越來越大。
體現在力量上,想用的時候那是千鈞之重。
站樁呢,要往舒服里頭去站,而且只要你站對了,就會越來越舒服。
比如之前說的腰板挺起來了,兩腎如湯煮、兩耳似火燒。
然後就是前胸後背後腦連在一起如沐春風,好像泡在熱水澡里似的那麼愜意。
老爺們腎功能這時候就厲害了,身上精力旺盛,這時候就要登堂入室了。
到了這個程度很多人世間的享受你都沒興趣了,因為哪個也比不過你身體里的樂趣大。
這時除了站樁、打拳,沒事時候可以打打坐,效果和站樁時一樣的。
很多人的智慧將得到開發,對武術、對人生的看法會改變,思維越來越深邃,欲望越來越平淡,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很多以前看不明白的事如今都了若掌中。
這就是道家的所謂修命了。
因為人思想性格上的大多數毛病都由身體上的疾病而來,你的身體修好了,思想健康了,智慧開發了,就可以悟道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悟了,也即所謂性命雙修。再往更高層次的形而上道體修煉,你就知道怎麼辦了。
說句閑話,無論身體上多少變化,乃至出了功能,都非究竟,不可執迷。
如果此生機緣不夠未能悟道,只是往這拳道一體的路上堅定走去,你會達到世間法的最高境界。
自然,這個世間法的所得部分由你先天命運所定,部分地會因為你暗積陰德而增加,因為在這之後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之士。
所謂厚德載物,必然會有福報。
你的人生會越來越順暢和自信,最終健康高壽自主而去。
(本章完)
喜歡開局簽到刑警隊請大家收藏︰()開局簽到刑警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