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8日,中日合資公司、淘寶東芝彩管股份有限責任公司(ttcp)在東湖高新園區成立,注冊資本金20億元人民幣,其中淘寶控股公司出資10億元人民幣,佔股50%,第一大股東;東芝顯示技術公司以6億元人民幣和大尺寸彩管生產技術作價2億元人民幣,佔股40%,第二大股東;長紅公司出資2億元人民幣,佔股10%,第三大股東。
    引進了二條大尺寸東芝彩管生產線及其生產技術,年產300萬支25英寸、29英寸、34英寸純品彩管,供應東芝電視和長紅電視。
    1996年,長紅電視一年就能消耗200萬支大尺寸彩管。
    在孫健的協調下,長紅電器公司以2000萬元和妥善安置現有的800多名干部職工為條件,收購了瀕臨破產的江城電視機總廠,並投資3000萬元在東湖高新園區成立長紅電器(江城)公司。
    順圓地產集團出資2000萬元,收購江城電視機總廠原有的近30畝土地,變更商業用地,投資1.5億元建設了一座順圓廣場,成為中北路的標志性建築。
    孫健當時還打算投資3億美元成立淘寶東芝液晶公司,從東芝公司引進一條液晶面板2代(360mm*465mm)生產線,但被東芝公司拒絕,因為2代線屬于日本液晶面板產業協會禁止向中國大陸轉讓的核心技術,只同意出售一條液晶面板1代(320mm*400mm)生產線。
    當時,陷入財務困難的精工集團(SEIKo)打算退出Lcd業務,將擁有的一條單色StNLcd液晶面板生產線、一條彩色StNLcd液晶面板生產線、一條液晶面板1代生產線、142項液晶技術公司發明專利、液晶研究中心的設備及100多名研發人員,以1.3億美元的打包價格,向國內外投資者公開轉讓。
    機緣巧合之下,成立了中日合資公司、曙光精工液晶公司(tSLc),不僅擁有了三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還得到了142項液晶技術公司發明專利、液晶研究中心的設備及100多名研發人員,在精工液晶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tSLc液晶研究所,保留了tSLc(東京)液晶研究所,後成立了tSLc( 谷)液晶研究所,成立了tSLc液晶研究院,同bSEc研究院、國智半導體研究院、曙光自動化研究院和鯤鵬軟件研究院等聯合研發,經過10多年的努力,先後研發成功液晶面板2代、3代、4代、5代、6代和7代線,隨著7代線成功量產,在液晶面板技術上追上了三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淘寶東芝彩管公司擁有東芝最先進的大尺寸彩管技術,又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銷售火爆,淘寶控股公司、東芝公司和長紅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淘寶東芝彩管公司年產300支彩管已經滿足不了長紅電視和東芝電視2000年的生產需求,1999年6月,三家股東又投資9億元引進了一條東芝大尺寸的彩管生產線,產能達到450萬支。
    2005年,國內銷售的1138萬台電視中,液晶電視佔16.8%,等離子電視佔3.6%,彩管電視雖然還有較大的市場,但液晶電視同比增長35.6%。專家預測,到2010年,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將佔國內電視市場的90%。
    誰都知道液晶電視好,但液晶電視面板太貴了!
    上個月,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均價降到515美元,相當于4172元人民幣!長紅等國產品牌32英寸的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為6000元,東芝等品牌平均價格是8000元;3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均價降到700美元,相當于5670元人民幣!長紅等國產品牌的平均價格是9000元,東芝等國外品牌的平均價格是元。
    液晶電視面板約佔液晶電視整機成本的60%至70%!
    誰掌握了液晶電視面板?誰就掌握了液晶電視的市場?
    三星和索尼投資20億美元建設的全球第一條液晶面板7代生產線于去年11月量產,如今市場上只有三星電視和索尼電視有42英寸及以上的液晶電視。
    松下、LG、三星和日立有40英寸及以上的等離子電視(pdp)!
    松下、三星、LG和日立兩條腿走路!
    前世,松下和長紅大規模進軍pdp,後來被Lcd打敗,兩家電視巨頭損失慘重。
    如今,東芝總部主動派中村太郎同孫健商議,同意從tSLc引進一條液晶面板7代線,也是形勢所迫!
    三星和索尼擁有全球第一條7代線,生產的42英寸、43英寸、46英寸、50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兩家公司都不夠用。
    tSLc擁有全球第二條7代線,生產的42英寸、43英寸、46英寸、50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產能被長紅、tcL等五家中國電視公司包圓了。
    東芝電視拿不到批量的大尺寸液晶面板!
    當年,東芝也是全球五大液晶面板巨頭之一,排在夏普和NEc之後、日立和松下之前,受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被三星、LG和tSLc反超。
    東芝和夏普等5大日本液晶面板公司到如今還沒有研制成功液晶面板7代線!
    索尼公司只有另闢蹊徑,率先同擁有7代線技術的三星公司合作,在韓國成立合資公司,投資20億美元,建成了全球第一條液晶面板7代生產線。
    2004年末,東芝和松下、日立等合資組建IpSAIpha,建成了一條6代生產線,主要生產32英寸、3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2005年初,東芝與松下成立東芝松下displaytecogy,投資建成了一條4.5代生產線,采用730*920mm玻璃基板,生產15英寸以下液晶顯示器。
    “我代表市府歡迎孫董事長和中村先生到江城投資建設液晶面板生產基地,我們在東湖高新園區規劃2平方公里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園,給淘寶東芝液晶公司提供2000畝工業用地,施行三年免稅,盈利後按照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土地使用費減半的優惠政策。”
    4月19日下午,孫健和中村太郎來到江城市府,孫健昨日下午在電話里已說明來意。
    陳領導和李市長聞訊後大喜,18億美元、相當于146億元人民幣的大投資!建設液晶面板產業基地,也會吸引相關配套廠家投資設廠,將來還會建8代線。
    兩位領導和東湖高新園區唐主任到門口迎接,聯席會議已決定相關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