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螺螄粉就端上來了。只見每一碗粉都米粉潔白如玉,粗細均勻,搭配著鮮美的螺螄湯,上面還點綴著酸筍、木耳、花生、腐竹、青菜等豐富的配菜,讓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李瀟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粉,吹了吹,然後放進嘴里。爽滑的米粉裹著濃郁的湯汁,酸、辣、鮮、爽的味道瞬間在口中散開,刺激著味蕾。“哇,這味道太正宗了!”李瀟忍不住贊嘆道,“這才是真正的螺螄粉,比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吃的都好吃。”
張悅東也嘗了一口自己的三鮮螺螄粉,點頭說道︰“確實好吃,這個三鮮螺螄粉的湯頭很鮮美,里面的蝦仁、肉片和雞蛋都很新鮮,口感豐富。”
林一飛一邊吃著自己的招牌螺螄粉,一邊說︰“我的這份也不錯,螺螄湯的味道很濃郁,配菜也很豐富,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食材,很滿足。”
他們一邊吃著粉,一邊交流著對螺螄粉的喜愛。李瀟好奇地問︰“你們知道螺螄粉是怎麼來的嗎?”張悅東和林一飛都搖了搖頭。于是,李瀟便給他們講起了螺螄粉的傳說︰“相傳在唐代,柳州有一位名叫阿牛的農民,他在田里勞作時,發現了許多螺螄。他把螺螄帶回家,煮了一鍋螺螄湯。可是,螺螄湯雖然鮮美,但螺螄肉卻很難吃。于是,阿牛就把家里的米粉放進了螺螄湯里,沒想到,米粉吸收了螺螄湯的鮮美,變得格外好吃。從此,螺螄粉就誕生了。”
听完故事,張悅東笑著說︰“沒想到螺螄粉還有這樣有趣的傳說,不過這只是傳說,螺螄粉的真正起源可能要復雜得多。”林一飛也說︰“是啊,不管它的起源是什麼,只要它好吃就行了。”
三人吃完螺螄粉,心滿意足地走出粉店。他們繼續在古鎮里逛著,欣賞著古鎮的夜景。夜晚的窯埠古鎮格外美麗,燈光璀璨,古色古香的建築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古樸典雅。江面上,游船緩緩駛過,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他們沿著江邊漫步,感受著江風的吹拂,享受著這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三人來到了柳州螺螄粉產業園,想要深入了解螺螄粉的制作過程和文化。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位于z市魚峰區葡萄山路洛維工業園內,園區佔地面積約為 50公頃,以螺螄粉文化為特色,包含螺螄粉生產企業、螺螄粉文化博物館、螺螄粉文化展覽館、螺螄粉原料研發企業、螺螄粉包裝企業等相關單位 56家。
他們首先參觀了螺螄粉文化博物館,館內通過實物、圖片、文字、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展示了螺螄粉的發展歷程、制作工藝、文化內涵等。在博物館里,他們了解到螺螄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如今獨特的風味。同時,他們還看到了螺螄粉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制作過程,以及各種與螺螄粉相關的器具和包裝。
林一飛一邊看著展品,一邊感嘆道︰“沒想到一碗小小的螺螄粉,背後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和故事。”李瀟也點頭表示贊同︰“是啊,這不僅僅是一碗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張悅東說︰“通過參觀這個博物館,我對螺螄粉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佩服柳州人把螺螄粉做大做強的決心和智慧。”
接著,他們來到了螺螄粉生產企業,參觀了螺螄粉的生產車間。在生產車間里,他們看到了現代化的生產線,從大米的研磨、米粉的制作,到螺螄湯的熬制、配菜的準備,再到最後的包裝,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工作人員向他們介紹了螺螄粉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讓他們對螺螄粉的生產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參觀完生產車間後,他們還體驗了 diy螺螄粉的樂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們親自挑選食材,調配螺螄湯,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螺螄粉。雖然制作過程有些繁瑣,但當他們品嘗到自己親手制作的螺螄粉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離開螺螄粉產業園後,三人來到了五星商業步行街,這里是柳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匯聚了各種品牌商店、餐廳、電影院等。他們在這里逛了一會兒,買了一些柳州的特產,如袋裝螺螄粉、柳州奇石等。
晚上,他們來到了一家餐廳,品嘗了柳州的其他特色美食,如螺螄鴨腳煲、酸筍炒牛肉、柳州烤魚等。這些美食各具特色,讓他們大飽口福。
在柳州的這幾天,三人不僅品嘗到了美味的螺螄粉和其他特色美食,還深入了解了柳州的歷史文化和工業發展。他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在柳州度過了充實而愉快的時光後,李瀟、張悅東和林一飛三人又將目光投向了充滿詩意與浪漫的桂林陽朔。他們對那里的山水風光早已心馳神往,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啟新的旅程。
三人乘坐高鐵從柳州前往桂林,一路上,他們的心情無比激動,車廂里充滿了他們對陽朔的期待和討論。“听說陽朔的灕江和遇龍河美極了,就像畫里一樣。”李瀟興奮地說著,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張悅東笑著回應︰“是啊,這次我們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那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體驗一下‘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林一飛也在一旁點頭附和︰“還有陽朔的美食,啤酒魚、桂林米粉,光想想都讓人垂涎欲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抵達桂林後,他們稍作休息,便踏上了前往陽朔的旅程。一路上,窗外的風景如畫,山巒連綿起伏,田野綠意盎然,仿佛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他們選擇了乘坐灕江游船,從桂林碼頭出發,沿著灕江順流而下,前往陽朔。這是一段令人陶醉的水上之旅,他們可以盡情欣賞灕江兩岸的壯麗景色。
游船緩緩前行,清澈的江水泛起層層漣漪,微風拂面,帶來絲絲涼意。兩岸的山峰形態各異,有的像駱駝,有的像仙女,有的像寶劍,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象鼻山最為奇特,它宛如一頭巨象將鼻子伸入江中,悠然自得地飲水,其逼真的形態引得游客們紛紛拍照留念。李瀟興奮地指著象鼻山說︰“快看,那就是象鼻山,太神奇了!”張悅東和林一飛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隨著游船繼續前行,九馬畫山映入眼簾。這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峭壁,上面的紋理和色澤變化形成了九匹駿馬的圖案,它們或奔騰,或佇立,或嘶鳴,栩栩如生。據說當年周恩來總理來灕江視察時,數出了九匹駿馬,而普通人則很難數全。三人也好奇地開始數馬,李瀟皺著眉頭,認真地數著︰“一、二、三……我怎麼才數出五匹啊?”張悅東笑著說︰“別著急,慢慢看,據說能看出九匹馬的人能升官發財呢。”林一飛則在一旁打趣道︰“那我可得好好找找,說不定能沾沾福氣。”
而黃布倒影處,更是美得如同一幅水墨畫。江水清澈見底,江底的沙石和水草清晰可見,兩岸青山翠竹的倒影在水中搖曳生姿,美不勝收。這里的風景曾印刻在人民幣 20元紙幣的背面,讓桂林山水的美名傳遍了大江南北。三人拿著 20元紙幣,與眼前的景色進行對比,驚嘆于兩者的相似度。“真的好像啊,沒想到能親眼看到人民幣上的風景。”李瀟感慨道。張悅東也點頭表示贊同︰“是啊,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太美了。”
經過大約四個半小時的航行,游船終于抵達了陽朔。三人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他們感受到了陽朔獨特的山水氣息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在陽朔,他們首先來到了遇龍河,準備體驗一場寧靜而愜意的竹筏漂流。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素有“小灕江”之稱,這里水質清澈,水流緩緩,兩岸山巒百態千姿,河畔翠竹疊嶂,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充滿了詩情畫意。
三人登上竹筏,竹筏在船夫的撐動下,緩緩前行。河水清澈見底,能看到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伸手觸摸那清涼的河水,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林一飛興奮地將腳伸進水里,感受著水流的輕撫,說道︰“這水太舒服了,感覺所有的疲憊都被沖走了。”李瀟也笑著說︰“是啊,在這里,時間都好像慢了下來,讓人心情格外放松。”
沿途,他們欣賞著兩岸的美景,古老的富里橋橫跨在遇龍河上,它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橋拱跨度與橋高大致相等,遠遠望去,拱橋與倒影相接,酷似一輪滿月,充滿了古樸的韻味。李瀟不禁感嘆道︰“這座橋真美,就像一個歷史的見證者,見證了遇龍河的歲月變遷。”張悅東點頭表示贊同︰“是啊,它不僅是一座橋,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
竹筏繼續前行,他們還經過了許多美麗的景點,如月亮山、大榕樹等。月亮山的山頂有一個天然的大洞,從不同的角度看,洞的形狀會發生變化,仿佛月亮的陰晴圓缺,十分神奇。大榕樹則枝繁葉茂,據說已有 1400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無數的故事和傳說,給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在遇龍河上漂流了大約兩個小時後,三人意猶未盡地結束了這次美好的體驗。他們來到了陽朔的西街,這里是陽朔最繁華的街道,充滿了濃郁的異域風情。街道兩旁是各種特色小店、酒吧和餐廳,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特色服飾和紀念品讓人目不暇接。
三人漫步在西街上,感受著這里的熱鬧氛圍。他們走進一家手工藝品店,店里擺滿了各種精美的陽朔畫扇,這些畫扇以桂林山水為主題,集詩、書、畫、印于一體,制作工藝精湛,極具收藏價值。李瀟挑選了一把畫扇,上面繪制著灕江的美景,他愛不釋手地說︰“這把畫扇太漂亮了,我要把它帶回去,作為這次旅行的紀念。”張悅東和林一飛也各自挑選了一些喜歡的手工藝品,準備送給親朋好友。
逛了一會兒後,三人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他們決定去品嘗一下陽朔的特色美食——啤酒魚。听說謝大姐啤酒魚是陽朔最有名的啤酒魚店之一,于是他們來到了這家店。店里坐滿了食客,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啤酒魚,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香味。
三人找了個空位坐下,服務員熱情地走過來,遞給他們菜單。李瀟看著菜單,毫不猶豫地說︰“來一條啤酒魚,再點幾個特色小菜。”張悅東和林一飛也表示贊同。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啤酒魚就端上來了。只見魚身煎至金黃,搭配著青椒、番茄等調料,色澤誘人。李瀟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魚肉,放入口中,鮮嫩的魚肉入口即化,啤酒的香氣和魚肉的鮮美完美融合,讓人回味無窮。“哇,這啤酒魚太好吃了,真不愧是陽朔的特色美食。”李瀟忍不住贊嘆道。張悅東也點頭說道︰“確實好吃,魚肉一點腥味都沒有,而且啤酒的味道也恰到好處,香酥鮮嫩,讓人欲罷不能。”林一飛一邊吃一邊說︰“這一趟陽朔之旅,光是這啤酒魚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除了啤酒魚,他們還品嘗了桂林米粉、陽朔田螺釀、荔浦芋扣肉等美食。桂林米粉細膩爽滑,搭配著鮮美的鹵水和豐富的配料,讓人吃得滿足;陽朔田螺釀將豬肉末和其他調料填入螺殼內烹煮,肉質鮮美且富有層次感,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陽朔的獨特風味;荔浦芋扣肉將五花肉和荔浦芋頭相間相疊,芋頭松軟香甜,五花肉肥而不膩,兩者相互搭配,入口即化,口感豐富,是桂林傳統宴席上的佳肴。
(本章完)
喜歡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請大家收藏︰()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