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雒陽,皇城文昌殿。
皇甫明退守平州,巨鹿王在𢻯陶起兵造反,雍州、並州、益州等地相繼爆發小規模造反事件。一瞬間,好像天塌一樣,造反的消息像是雪花一樣朝著雒陽紛沓而至。
荊、豫二州造反情有可原,畢竟受災嚴重,民不聊生,百姓不造反沒有活路。可是雍、並、益、乃至兗州地方的造反,卻讓文昌殿內的三公九卿感到一股冰冷的氣息縈繞在身體四周。
他們忽然發現,地方的情況有些不對勁了。少部分人看的非常清楚,朝廷這幾年三番兩次瘋狂征收稅賦,地方早就困苦不安,隨隨便便來一場災難,百姓都只有造反一條活路。
眼下,地方的造反不足為慮,最重要的是冀州巨鹿王!
“皇甫明不戰而退,坐視巨鹿王造反,罪不可恕,應當革職查辦立即押來雒陽!”柳齊氣的發抖,在殿內不顧形象瘋狂大吼。
不怪他失態,原本他們認為巨鹿王被北疆軍團掣肘,應該不敢現在就造反。但是皇甫明退守平州,卻給了巨鹿王造反的機會。現在冀州無兵可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巨鹿王攻城略地。
最最重要的是,冀州一向是稅收大州,一旦冀州陷落,情況不堪設想。
而隨著巨鹿王造反,他們必定要派軍征討,到時候豫州的沛王該怎麼辦?
聶抗瞥了一眼柳齊,心中暗忖,這個時候把皇甫明革職,那就等于逼迫皇甫明擁兵自立,大司馬怎麼可能這麼蠢。這個柳齊,真是失了智。
“大司馬,現在我們該怎麼辦?”鄧亥面色陰沉的看向趙無傷。
隨著龐痤剿匪失利,柳濞率領南北軍南下,現在雒陽的兵力不復全盛時期。而巨鹿王現在無人阻攔,一旦他大軍南下,渡過大河,雒陽危在旦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朝廷已經到了危急關頭。稍有不慎,他們這些人將會死無葬身之地,甚至為巨鹿王所擄!
趙無傷強裝鎮定,言道“皇甫明之所以退守平州,乃是因為肅慎南下之故,他擔心巨鹿國和肅慎夾擊北疆軍團,所以打算先退守平州。待朝廷大軍北上,他自會從平州兵出,與朝廷大軍夾擊反賊。”
“大司馬,你打算將雒陽軍派出去嗎?你可別忘了,豫州的沛王還在虎視眈眈呢!”柳齊陰惻惻的提醒。
“我自然清楚。”趙無傷道“除卻雒陽軍,我們還有長城軍團的十余萬兵馬未動。現在白狄內亂,暫時無法南顧,我已傳令讓王頤率軍前往河內駐守,準備反攻巨鹿王。”
聞言,柳齊氣勢為之一泄,面色訕訕。
鄧亥臉上冰寒之色稍稍化解,言道“如此安排,倒也尚可。”
有長城軍團的兵馬前往河內,最起碼能保證河南郡不失。
聶抗施施然拱手道“諸位,巨鹿王驟然起兵,必定會先攻取安平、渤海、平原、清河等地,屆時冀州失陷,天下必定動蕩。眼下雍州、荊州、益州、並州,乃至兗州等地,出現賊患,必須立即將其撲滅,否則天下動蕩,必定會引起更多賊寇造反。到時候各郡淪陷戰火之中,天下不穩,雒陽也會陷入被動。所以,我們應該派兵將這些地方的賊寇全數剿滅!”
“廷尉話說的好听,哪來的兵?”柳齊冷笑道“募兵嗎?錢糧呢?”
聶抗呵呵一笑,言道“中書大人不要生氣,下官只是就事論事罷了,倘若言語有疏漏之處,還請大人不要放在心上。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中書大人,若是放任這些地方賊寇造反不管,那麼將來朝廷想要征收稅賦,必定會更加艱難。”
一分錢難到英雄漢,听見收不到錢糧,柳齊頓時臉色難看。他知道聶抗說的沒錯,放任地方賊寇不管,確實會導致地方情況越來越糜爛。到時候不僅錢糧收不到,甚至征收稅賦會激起民變!
“廷尉既然率先提起此事,那想必已經有對策了吧。”
“對策其實也簡單,可令地方招募鄉勇,剿滅反賊。”
“不可!”趙無傷嚴詞拒絕,“廷尉此言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若允許地方招募兵勇,必定會令地方擁兵,此乃禍國殃民之策也,斷不可取!”
聶抗不咸不淡道“那就只能勞累大司馬,派人征剿這些地方的賊寇,保證地方安寧了。”
聞言,趙無傷頓時尷尬。現在還能四處派兵嗎?
答案是不能!
不僅不能,他們還得募兵充實雒陽軍,以防備沛王的造反。
見大司馬不說話,聶抗對著鄧亥道“大司徒,地方之患猶如肌膚之傷,雖不致命,但卻煩不勝煩。且天下各地動蕩不安,若是對此不管不顧,那日後朝廷再想向地方征收稅賦,怕是會”
有些話不用說完,大家都是聰明人,都能明白。可是明白不意味著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現在朝廷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對付巨鹿王和沛王,但是地方的疥癬之患不除,正如聶抗說的那樣,將來稅賦征收必定會大大減少。
可是讓地方自行招募兵勇,這也不符合朝廷制度。而且地方一旦擁兵,還能輕易解除嗎?
左右為難!
鄧亥思前想後,言道“這樣吧,可令地方郡兵剿之。待朝廷剿滅巨鹿王,再分兵。”
不管怎麼樣,地方募兵的口子不能開,朝廷不能松口。否則地方做大,將會變得不可收拾,必須要阻止。
聶抗拱手一笑,“大司徒所言合理。”
他也沒指望朝廷能答應,他只是想讓趙無傷把持兵權的面目變得更加可憎而已。
接下來,事實證明,聶抗的小動作很成功。
柳齊道“為防沛王,我以為應當募兵,有備無患。”
“可以,此事由我負責。”趙無傷道。
柳齊拒絕,“大司馬要專心剿滅巨鹿王,怕是無暇分心,區區募兵之事,就交給我來吧。”
趙無傷臉色頓時陰沉下去,他此前就和鄧亥柳齊達成默契,兩方分掌軍、政,互不干涉。現在柳齊的做法,無疑是要兵權。這是趙無傷不能容忍的,任何人都不能踫他的兵權。
“中書大人案牘繁累,募兵還是交給我來做吧。”趙無傷不肯相讓。
換做是以前,柳齊肯定不會爭奪,但是隨著巨鹿王造反,地方局勢不對勁開始,柳齊覺得自己必須要掌控兵權,否則只能將勝負放在趙無傷身上。
“大司馬無需憂慮,我有執金吾魏讓將軍相助,萬事可理。”
趙無傷搖頭道“魏讓不過守將,如何能知戰場凶險,此事還是交給本公吧。”
鄧亥也開口道“大司馬,此事就交給中書監令吧。”
緊跟著,一番扯皮展開。
聶抗跪坐一旁,面無表情,但心里樂開了花。
趙無傷根基在軍中,朝中人手哪里比得過柳齊和鄧亥,隨著侍中劉棣等人開口,趙無傷臉色越發難看。
這個時候,趙無傷才想起來聶抗的作用。論嘴炮,聶抗一個能打十個。
“不行!”趙無傷冷喝“軍國大事豈能兒戲,魏讓從未上過戰場,如何知兵,不妥!”
言罷,趙無傷直接起身離去。
柳齊恨的牙齒癢癢。
文昌殿的小朝會散了,聶抗起身,看了一眼空蕩蕩的帝座,笑著離開文昌殿。
殿外。
“廷尉大人說的很有道理,地方之患不除,朝廷必將不安。可惜大司馬太過看重兵權,否則”說話的是大尚書陰賾。
聶抗想起陰賾是冀州渤海人,勸慰道“大尚書且安心,有王頤大將軍進駐河內,想必很快就能剿滅巨鹿王,到時候冀州也能安然無恙。”
說起冀州,陰賾臉色難看。
“不瞞廷尉,此前族中來人告訴我,巨鹿王兵鋒已近渤海,陰氏一族怕是難逃戰火。”
聶抗道“那得早做打算。”
嗯?
聶抗忽然感覺眉心一涼,他抬頭看去,只見灰蒙蒙的天空,開始飄雪了。
“下雪了。”
雪花落在掌心,沛王看著風起雲聚的天際。
“最適合殺人了。”
韓尋裹著冬衣,笑著道“大王,朝廷這個冬天可不好過。”
“確實不好過。”劉湘在旁言道“巨鹿王造反,皇甫明退守平州,冀州即將陷落。天下各地,烽煙四起,朝廷焉能安穩。”
“兩位軍師,我們何時起兵?”
“大王著急了?”
沛王道“眼看高陽曛拿下冀州,寡人焉能不急。不過寡人也想讓高陽曛為我們牽制朝廷,真是糾結啊。”
韓尋拱手道“大王隨時可以起兵,不過我建議大王可以等王崇贊和呂信再進一步消耗雒陽軍。”
劉湘道“此外,大王起兵之後,不必著急攻打雒陽,可先取徐州和揚州以為根基,再北上拿下兗州與青州,如此大王便能據四州之地,擁百萬之民,到時大王勢成,朝廷難奈大王。”
“說的好听,寡人喜歡。”沛王嘿嘿笑道“不過,現在不能讓高陽曛一人承擔壓力,一旦朝廷剿滅高陽曛,他們一定會掉頭對付我們。”
“大王的意思是,讓彭城的張元通起兵,牽制朝廷嗎?”韓尋問道。
沛王搖搖頭,“張元通也好,王崇贊也罷,不過是無根浮萍,撐不了太久。我們要在王崇贊等人沒有覆滅之前,拿下徐、揚二州為根基。”
“如此,寡人與高陽曛一南一北,朝廷如何能兩相顧及?”
沛王想的透徹,高陽曛先反,朝廷必定先派兵對付他。而自己後反,且王崇贊等人是他屏障,他可以盡情奪下揚州和徐州。
如此劃算的買賣,到今天總算是做成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