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夏荷的神色,有些黯然。
“兩位姑娘,我不敢說一定能幫你們渡劫成人,但我會盡最大努力,我先出去了。”
蕭業微微一笑,拱手離去。
“哼!”
秋菊哼了聲︰“倒是生的張好嘴,看來在外面禍害了不少女子。”
冬梅也道︰“也就你們倆個傻,竟然會對男人動情,逍遙自在的做一株花木,不好嗎?”
蕭業听著嘀咕,暗暗搖頭,渾作沒听見。
杜氏與巧娘正在張羅晚膳,殷殷也準備著洗澡水,蕭業從祠堂出來,見著張玉,于是牽起往花園走,並問起家里這段時間的情況。
蕭家莊如今已是江都望族,光棍漢們紛紛娶妻生子,周圍十里八鄉,甚至還有揚州府城的富戶都托了媒人來結親,家業急度擴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父雖因功幸進,升無可升了,但張檢于今年連中童生、秀才,不久前的鄉試中,名列經魁,鄉試第四,一舉震動建康,目前正閉門苦讀,為冬闈做最後沖刺。
張玉自豪的說完自家的情況之後,妙眸移向蕭業,輕聲道︰“若非妾嫁給夫君,我家哪會有這般風光,也許這是妾的福報吧。”
“娘子要報答我?”
蕭業笑道。
張玉哼道︰“妾是夫君的妻子,一家人有什麼報答不報答的,或者夫君想要妾怎麼報答?”
這刻,張玉俏面微紅,眸中的情義似要滴出水來。
穿越至今,已經三年多了,蕭業從一個十六歲的瘦弱少年,成長為了十九歲的參天大樹,張玉比蕭業小兩歲,正是女人一生中,最具青春活力的年齡,卻偏偏梳著婦人發髻,具備著一種成熟的風情。
莫名的,蕭業的心弦被狠狠撥弄了下,忍不住把張玉抱入懷里,面孔緩緩湊前。
張玉嬌軀有些輕顫,微閉上雙眸,呼吸也急促起來。
“蕭郎,熱水備好了,快來洗浴吧。”
這時,殷殷喚道。
張玉猛回過神來,推了把蕭業,紅著臉道︰“快去洗洗吧,換身衣服好吃飯。”
“親一個我就去!”
蕭業不懷好意的笑著。
張玉往四下里看看,以極快的速度,在蕭業臉上蜻蜓點水,輕輕一蹭,又如受驚的小奶貓,轉身便去。
蕭業心里,沒有太多刺激香艷的感覺,有的,只是溫情與溫馨。
目送著張玉出了花園,蕭業才起身離去。
浴室里,一個大木桶盛滿了溫水,殷殷身著薄紗,妙曼盡顯,服侍蕭業脫去衣服,扶入桶中。
溫水滌蕩著肌膚,蕭業問道︰“殷殷,你的修為怎樣了?”
殷殷淺淺笑道︰“月前渡過了第一劫,娘娘傳下的法門首重修心,欲速則不達,讓我不用著急,其實妾也覺得這樣挺好的,每日都自由自在。”
蕭業沉吟道︰“娘娘自有她的道理,但是我們不能過于沉溺安逸,精進之心還是要有的,畢竟大劫已不足二十年,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
“妾知道啦,明日就開始用功,蕭郎別動,妾給你按一按!”
殷殷從後,探出素手,按捏著蕭業的肩膀,蕭業舒服的整個身子蜷入桶里,只露個腦袋在外,昏昏欲睡。
實際上以他的修為,幾乎不需要靠睡覺恢復精力,主要是回到家里,身心自然而然的放松。
說句現實話,在洛陽,他始終持有幾分警惕,出使吐蕃之後,更是精神緊繃,從未放松過,只有在自己家,與親人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放松。
殷殷眸中,帶著綿綿情義,又有幾分心疼,不自禁的伏下身體,緊緊摟著蕭業脖子,拿臉頰輕輕磨蹭。
蕭業迷迷糊糊,真的睡著了。
一直到天黑,才被喚醒,擦洗干淨,換了身新衣,由殷殷攙著出去,而大堂里,已經擺滿了美食。
一邊吃著,蕭業一邊詢問諸女的修為,巧娘已是先天大圓滿,才氣更是高達六品,不愧是鳳格,修行神速。
張玉是二劫巔峰,隨時都能渡第三劫。
杜氏則因生過孩子,傷了元氣,年齡也大了,只勉強渡過第一劫,可這不是問題,一人得道,還雞犬升天,將來蕭業的修為高了,完全可以尋來天材地寶輔助杜氏修煉。
“阿兄,你要不要回族里看看?”
一頓溫馨的晚餐不覺中結束,巧娘不經意問道。
“這”
蕭業略一遲疑,搖了搖頭︰“還是暫時不去了,雖然我和太後請了病假,但是少些人知道為好,這段時間,我要全力沖刺,臨行前再回族里看看。”
隨即又向張玉道︰“娘子要盡快晉入先天,到時候我送份大禮給你。”
“嗯!”
張玉期待的點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蕭業心無雜念,閉門苦修,在鼉龍肉、丹藥與靈石的推動下,每日都在增長。
他已經開始以靈石修煉了。
靈石是一種特殊的靈體,聚天地靈氣而來,性質非常暴烈,最開始蕭業吸收過靈石,都要以才氣震蕩好一陣子,才能把雜質析除干淨。
後面慢慢掌握了訣竅,與丹藥相比,靈石不含丹毒,僅僅是火躁,他改為每日清晨站樁之時吸收靈石,同時以內外八字交替去火,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修煉無歲月,蕭業正全力沖刺之時,冥府!
文昌帝君在人間的道場是文英殿,在冥府則是文英宮,方圓數萬里,雕梁畫棟,氣勢恢宏,中央主殿文英殿,進深九重,威嚴而又神秘。
諸葛亮、張良等大能肅立于階下兩側,今日得文昌帝君傳訊,有要事于文昌殿宣布。
殿內近百尊身形默默靜立,都是歷朝歷代的大儒與文臣名相。
有輔佐劉邦的陸賈。
有公羊儒學的代表人物胡毋生。
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
有司馬遷。
有禮記作者戴勝。
有著法言、太玄的揚雄。
有著白虎通義的班固。
有劉備的老師鄭玄。
有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
林林總總,每一個單獨拎出去,都是一時俊杰,哪怕被文昌帝君倚為左膀右臂的張良,在這些大賢面前,都不敢放肆。
“當!”
突然一聲鐘磬鳴響,後殿傳來細碎的腳步聲。
文昌帝君身著帝王冠冕,闊步而來,但讓眾人吃驚的是,在文昌帝君身後,還有孔子、孟子、顏回、曾子四聖。
頓時,眾賢再也按耐不住驚色,紛紛議論起來。
要知道,儒家諸聖的文氣都是地級九品,平時參悟天級之秘,以期脫離冥府,飛升成仙,輕易不會出現,而今日諸聖齊至,顯然是有大事發生。
“肅靜!”
諸葛亮厲喝了一聲。
文昌帝君端坐于御座,孔子、孟子、顏回與曾子四聖,也分坐于文昌帝君兩側。
“我等參見帝君,諸聖!”
眾賢這才躬身施禮。
“眾卿免禮!”
文昌帝君略一抬手,沉聲道︰“陽間大劫,已不足二十載,儒家得道以民,民不存,儒家何哉?朕受萬民香火,生死存亡之際,豈能袖手?
惜乎我等身處冥府,無法直接干涉現世,故諸聖與朕議定,立儒家修行體系,于人間傳播,使天下芸芸士子,為眾生盡一份力。”
“轟!”
諸賢中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