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最後一波感恩戴德的官員,喧囂的國公府終于重歸寧靜。魏淵臉上的溫和笑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他沒有絲毫倦怠,反而因方才宴席間對官僚生態的近距離觀察和權勢帶來的明悟,心思愈發澄澈通明。他屏退左右,獨自一人走進了深邃的書房。
燭火搖曳,將他的身影拉長,投在掛滿輿圖的牆壁上。書案上,筆墨紙硯早已備好。
魏淵深吸一口氣,提筆蘸墨,開始了真正關乎國運的徹夜謀劃。權力在手,不是享樂的資本,而是變革的杠桿!
魏淵深知,太監制度是皇權異化的毒瘤,但其盤根錯節,驟然廢除必生大亂。
于是魏淵提筆寫下“內廷改制的方案。
一、現有太監留用,專司天子飲食起居,不得干政;二、暫停新太監入宮;三、裁撤司禮監、御馬監等所有宦官衙門,權責盡歸外朝;四、增設‘內務府’,由可靠內臣或低階文官執掌,統管宮廷事務、財務、營造等,直接對皇帝負責;五、逐年增加入宮宮女數額,擴大其服務範圍,如文書、庫管、禮儀等,逐步以宮女取代太監職能。”
這招釜底抽薪,目的就是讓太監群體自然萎縮消亡,斷絕其干政根基。內務府的設立,既滿足宮廷運轉需求,又將管理權置于可控的“外朝”體系內。
面對如何高效執政,同時確保權力過渡平穩及自身合法性的問題,魏淵參考了後世的智慧。
“中樞總樞設‘柱國太宰’一人,總攬軍國機要,統攝內外文武。內閣大學士制保留,然其職能轉變,內閣為柱國太宰之幕僚參贊機構,直接向柱國太宰負責並匯報。內閣大學士,分兼各部‘大臣’餃,如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大臣例,位在六部尚書之上,既參與國策議定,亦負有督導、協調所兼部務之責。六部構架職司不變,然尚書受內閣大學士(兼部大臣)節制。”
“皇帝陛下為天下共主,國之象征。柱國太宰定期向陛下奏報軍國大事概要。陛下保留對柱國太宰之最終罷免權,需昭告天下,明示緣由。”
魏淵以“柱國太宰”之名,行“總理內閣制總理”之實,兼“三軍總司令”。皇帝成為虛位元首,保留象征性否決權,但實際操作空間極小。
內閣成為他意志的延伸和執行中樞,六部則在其指定的“大臣”督導下運作。這是一套高度集權、運轉高效的新中樞架構。
中樞架構既定,魏淵筆走龍蛇,開始點將
他的親弟弟魏明“內閣大學士,兼戶部大臣。”錢袋子必須絕對可靠,魏明與黃軒經營遠東商會多年,在搞錢這方面還是很精通的,魏淵相信自己這個聰明的親弟弟能研究明白。
李岩“內閣大學士,兼刑部大臣。”魏淵深知其才具與良知,破格提拔。此任命一出,必令天下歸附者感其胸襟。李岩聞之,定當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在李自成處受猜忌,在此處得高位,知遇之恩重于山!
宇文騰啟,魏淵本欲用其見識與才干,寫下“宇文騰啟,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大臣”。可沒想到宇文騰啟說什麼也不干!他的理由很簡單,不能自在的睡覺和飲酒,不痛快!不痛快!魏淵無奈,搖頭苦笑,只得答應了他。
洪承疇,宇文騰啟的拒絕,給了魏淵一個意外的人選空間。“洪承疇,內閣大學士,兼吏部大臣!”此任命極具震撼力!洪承疇本人必驚愕萬分,繼而狂喜,最後是沉甸甸的感動與贖罪之心。貳臣竟能重入中樞,掌吏部銓選大權?魏公胸襟,深不可測!此招既能用其理政之才、熟悉舊制之能,亦能安撫一批前明降臣,更向天下昭示只要肯為永熙效力,過往可恕。
鄭森,“擢鄭森為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大臣!賜名‘成功’,寓‘社稷一統,萬事成功’!”這是魏淵對未來海軍統帥、經略東南的關鍵投資。改名之舉,意義非凡,既是期許,亦是綁定。同時,魏淵這也是在向東南沿海的鄭芝龍傳遞一個信號,你不仁,但我並非不義,新朝的大門永遠為鄭芝龍敞開!
兩位德高望重老臣,填入剩余內閣席位,兼工部、禮部大臣等職,平衡各方,穩定人心。內閣六人班子成型,集親信、干才、降臣、新銳、元老于一體,兼顧能力、平衡與象征意義。
軍事方面,是魏淵要面臨的重點,于是他決定改革實施戰區制度。
“設戰區總督,總攬轄區軍務、部分民政,直接對柱國太宰負責,權同前朝督師,然職責更專。”
遼東戰區,“總督祖大壽。率關寧精銳兩萬,進駐山海關!固守國門,伺機反擊!多爾袞若敢來,給本帥打回去!”祖大壽熟悉遼事,部下多為遼西子弟,是關寧系核心,守關重任非他莫屬,戰意也最為高昂。
宣大戰區,“總督吳三桂。率兵一萬,收復宣府、大同!進而掃蕩山西全境,擠壓李闖空間!”,這是魏淵有意之舉,即利用其悍勇和熟悉西北地形,同時也將吳三桂調離京畿及山海關這些熟悉區域,也算是打防一體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中原戰區,“總督曹變蛟。率兵一萬,肅清直隸(河北)、河南、山東境內流寇潰兵及地方割據武裝!確保京畿外圍及漕運命脈安定!”曹變蛟此將勇猛忠誠,善打硬仗,同時極其擅長騎兵突進,對于穩定大後方作用明顯。
甘陝戰區是魏淵後來設置的。當他听到“急報!孫傳庭未死!仍在甘肅聚眾抗闖時。”
即刻下令!“孫傳庭忠勇可嘉!即令孫傳庭為甘陝戰區總督!許其便宜行事,整合甘肅、陝西抗闖義軍,襲擾李闖後方,牽制其主力!”
孫傳庭是深受魏淵賞識的當世名將,他的存在是意外之喜,也是插入李自成腹地的一把尖刀。
京畿衛戍,“武安國為京畿衛戍營總兵,駐軍兩萬于豐台大營!拱衛京師,彈壓不軌!”武安國作為魏淵的絕對心腹,掌握著核心武力來確保京師安危。
京城防務,“張大強為京師九門提督!負責京城治安、巡防、緝盜!”作為早在魏府時就跟著自己的舊部,魏淵那是一百個放心。
新兵招募與訓練的職責,這可是當下重點。
“莫笑塵、秦牧陽為新兵團練總兵!于北直隸、山東、河南光復區,廣募新兵!嚴加操練!兵員、糧餉優先保障!半年內,本帥要看到五萬可戰新軍!”
魏淵深知6萬老兵撒出去後,擴軍是生存之本!莫、秦二人細致沉穩,是練兵好手。
與軍事並行的,則是情報機構。
錦衣衛,“保留!沈煉復任錦衣衛指揮使!掌偵緝百官、監察京畿、儀仗護衛之職。”作為老牌特務機構,恢復其部分職能,安撫舊勢力,沈煉是老錦衣,熟悉業務,沒的說。
黑衣衛,“原‘黑衣司’改組為‘黑衣衛’,趙信任指揮使!職司偵緝敵國、監察軍情、刺探機密、執行特殊使命。與錦衣衛互不統屬,直接對柱國太宰負責!”
這是魏淵真正的耳目與利劍,更隱秘,更高效,趙信那更是魏淵絕對心腹。
還有科技、外交與未來。
“設‘萬國聞館’,範尼(神父)、宋應星、吳又可領餃!專司一、搜集、翻譯、研究泰西(西方)及海外諸國典籍、技藝(火器、造船、歷法、機械、醫學等);二、改良軍械火器;三、培育醫官,推廣防疫;四、刊行新知。所需經費、人手,優先撥付!”
魏淵深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對抗內外敵的利器,要想不落後挨打,就要研究科技,與世界同步。
天津開埠,“敕令天津衛開埠通商!設市舶司,招徠海外商賈!凡遵紀守法,公平貿易者,皆予保護,稅賦從優!”
還有宗教!
魏淵特批聖瑪利亞大教堂。
“特批撥內帑銀及部分海關稅收,于天津衛擇地,助範尼神父興建‘聖瑪利亞大教堂’!許其傳播教義,然須遵大明律法,不得干預地方政務、司法!”
魏淵寫下此條時,露出一絲深邃的笑意。教堂不僅是安撫範尼,更是向西方世界釋放的強烈信號——這里開放、包容、有利可圖!
他甚至可以想象範尼接到消息時老淚縱橫、狂寫書信召喚歐洲、東南亞、日本商人朋友的情景
“快來吧!這里有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有開明的魏柱國!財富就在東方!”
這步棋,是為未來貿易、技術引進乃至潛在的外交聯盟埋下種子。
燭淚堆積,窗外天色已微明。
魏淵放下筆,長長舒了一口氣。案頭厚厚一疊文稿,墨跡未干,勾勒出一個新生政權從內廷到中樞,從中央到地方,從軍事到情報,從內政到外交的初步骨架。
每一個名字,每一項任命,每一處改動,都凝聚著他的深思熟慮和超越時代的眼光。
他揉著發脹的太陽穴,看著“柱國太宰”四個字,感受著這份沉甸甸的權力與責任。
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號,更是他撬動時代、重塑華夏的支點。內閣、戰區、萬國聞館、天津開埠……這些架構如同精密的齒輪,開始在他的意志下緩緩咬合轉動。
“路還很長……”
魏淵低聲自語,眼中沒有絲毫自滿,只有如磐石般的堅定和燃燒的斗志。李闖、多爾袞、弘光、徐少謙……群雄環伺的棋盤已經擺開。而他,手握這初步成型的國家機器,即將落子。
他吹熄了最後一根蠟燭,書房陷入黎明前的朦朧。
而一個屬于“魏柱國”的時代,正隨著這新生的曙光,磅礡展開。
魏淵靜靜閉上眼楮,感受著身邊的空氣,他仿佛已經嗅到了新時代的氣息。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封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