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最新章節閱讀.】。。駕。。。”
陳平滿臉恐慌,帶著李儒,程昱,在百余親衛的護送下,向後方打馬狂逃。
“踏。踏。踏。”
碗口大的馬蹄上下翻踢,後方阻擋的友軍,全被戰馬踢倒。
“噗”
重重一腳,馬蹄踏向兵卒的胸口。踩出一個深深的凹陷。
骨骼的碎裂聲,兵卒的慘叫聲不斷傳出,聲音此起彼伏,與號角聲相互輝映。
一時間,恐怖籠罩了第二牛角,並傳染給了所有人。
主帥跑,兵卒亦跑。狹窄的第二牛角,萬人軍伍,上演了生死逃亡。
孫策,周瑜,二位江東少郎,駐守道路出口,*退了陳平的萬余大軍。
看著亡命奔逃的陳平軍,孫策哈哈大笑,準備拿出弓箭,s殺逃跑的兵卒。
然孫策剛要s箭,彈琴的周瑜卻口噴鮮血,臉色蒼白,幾欲暈倒。
孫策見周瑜如此,大驚失色,連忙下馬,將周瑜扶住。
“周瑜,無恙乎。”
聞孫策的問話,周瑜生硬的點著頭,用目光望向孫策,又望向了彈琴的雙手。
孫策見周瑜如此,滿臉疑問,忙向周瑜的手,還有那古琴望去。
只看了一眼,孫策的面龐已布滿驚駭。
順著孫策的目光,卻見周瑜十指撫琴,因快速彈奏,只能撲捉到點點指影。
周瑜每彈奏一次,鮮血就從指尖涌出。琴弦,琴身,早已被鮮血染紅。
看著不斷流血的周瑜,孫策連忙用力,抓住周瑜的手腕,使其雙手脫離琴弦。
“嗡。”
手指與琴弦瞬間分離,琴聲嘎然而止。
“噗。”
周瑜再次噴出鮮血,然後十道血線順著十指,涌向了琴身。
浸滿鮮血的古琴,發生了變化。
血y順著琴身,流向了琴尾,並現出兩個血紅色銘文。
銘文透著古老和滄桑,散發出濃厚的血氣和殺氣,任何人觀之,皆無法移目。
看著紅色銘文,孫策心驚r跳,欲拔出佩劍,砍了這把吸血魔琴。
“兄長,勿要動手,此乃古琴‘號鐘’。如要毀去,有傷天道氣運。”
“正因為有了‘號鐘’相助,吾等才能依二人之力,*退陳平。”
聞周瑜之言,孫策連忙將佩劍收回,滿臉震驚的看著‘號鐘’古琴。
‘號鐘’的大名,孫策當然知道。
‘號鐘。’四大名琴之首,亦是中華第一琴。
‘號鐘’之名,取自一少年,少年之名,亦叫號鐘。
號鐘為琴藝大才,用‘號鐘’所彈琴音,如鐘聲激蕩,亦如號角長鳴。任何人听之,皆震耳欲聾,扣人心弦。
春秋霸王齊桓公,在出征誓師時,以‘號鐘’為鎮軍神器。
齊桓公讓少年號鐘,彈奏古琴‘號鐘。’使軍伍精神陡長,斗志昂揚,士氣倍增。
‘號鐘’古琴,當為軍旅神器也。
看著完好的‘號鐘’,孫策長吁一口氣。如不是周瑜提醒,他險些毀了‘號鐘’。
“兄長,‘號鐘’古琴非能人不可御之,更不可輕易彈奏。如彈奏久了,有傷天和。”
“剛剛此幕,正是彈奏‘號鐘’而發,進而激起天妒,大損心血。”
聞周瑜之言,看著面色蒼白的周瑜,孫策滿臉感動。
周瑜用‘號鐘’退敵,反而自損心血,更有可能殃及壽命,這讓孫策心痛也。
十指連心,痛徹了孫策的心。
“周瑜,現今可好些。還能站立乎。”
孫策的關懷之言,讓周瑜感動。周瑜將‘號鐘’抱在懷里,艱難得站起身來,道。
“兄長,現琴音以停,想必逃跑的陳平,亦會反應過來。”
“如周瑜所料不差,吾等軍伍應渡過了淝水,兄長,此地不宜久留,我們也撤吧。”
聞周瑜之言,孫策連忙點頭。
“不錯,事不宜遲,吾等要加快撤離。”
“只要渡過淝水,就可徹底擺脫陳平的追殺,進而回到江東。”
孫策說完,將周瑜扶上馬,然後騎上另一匹馬,二人向淝水而去。
孫策,周瑜選擇了撤退,而陳平,則停止了逃跑。
琴音一停,讓逃跑的軍伍松了口氣,亦讓陳平松了口氣。
兩牛角之間,陳平又回到了這里,看著潰逃而歸的兵卒,陳平滿臉沮喪。
陳平沒想到,他竟然敗了。
大敗,萬余大軍,被周瑜的琴音嚇敗,敗于兩位少年之手,當真恥辱也。
在逃跑的途中,陳平可以確定,沒有伏兵,亦沒有吹號之人。
如有孫策的伏軍,那麼在陳平軍慌亂逃命時,就應該抓住時機,大殺特殺。
陳平想不通,為何有著滔天殺氣,為何有著號角聲。
何人而發,不是周瑜,亦不是孫策,那是誰呢。難道是周瑜手中的琴。
想到琴時,陳平身體一顫,然後目光大亮,最後雙目血紅一片。
“哎呀。”
陳平發出一聲大叫,進而雙手緊握,滿臉都是懊悔之色。
琴能發出殺氣,琴能發出號角聲。
如此特征的琴,就是諸葛神人提到的琴,‘號鐘’古琴。
古琴‘繞梁’,‘回’曲**。號鐘不出,誰與爭鋒。
‘號鐘’孕‘輪’,‘繞梁’藏‘回’。雙琴合璧,直入輪回。
陳平啊陳平,你錯過了大機緣啊。怎麼就听不出‘號鐘’所發的琴音。
陳平想到這里,氣得直跺雙腳。
對與陳平來說,‘號鐘’的誘惑,遠遠勝于傳國玉璽。
‘號鐘’古琴,大氣運也,蘊含著輪回之秘,陳平必須要得到。
“騎兵听令,追殺孫策,周瑜。就是戰馬跑死,亦要追。”
陳平滿臉激動,不顧李儒,程昱反對,親自帶領騎兵,向孫策,周瑜追去。
“駕。。。”“駕。。。”
“報告將軍,出口不見孫策,周瑜,但觀測馬蹄足跡,應往東南而去。”
“追,繼續追。追上孫策,周瑜者,官升三級,賞千金。”
陳平猛擊馬臀,戰馬吃疼,跑得飛快,陳平誓要追上周瑜,孫策,奪得‘號鐘’古琴。
“駕。。。”“吁。。。”
陳平帶領騎兵一路追趕,終于在淝水之邊,遇見了孫策和周瑜。
然此時的孫策,周瑜二人,以坐上木船,對著陳平一陣嘲笑。
“哈哈哈,陳平,別來無恙乎,有陳將軍相送,我孫策可安心回江東也。”
“陳平,總有一日,我孫策必殺你,報家父之仇,亦報這追殺之仇。”
孫策的嘲笑之聲,讓陳平大怒。
陳平拿出弓箭,用盡全身之力,對著木船上的孫策s去。
箭矢從弓弦彈出,飛行二百步,掉入了淝水河中。
看著濺起的輕微水花,陳平知道,他是留不住孫策的。
“錚錚錚。”
琴聲再次響起。周瑜坐在船頭,彈奏起琴來,所彈的琴,正是‘號鐘’古琴。
但這一次,琴聲中透著喜悅,透著少年般的驕傲。
一段歌聲從周瑜口中發出,伴著琴聲,傳到了陳平耳中。
“少年行,行走江湖中。執劍掃九野,名震駭八荒。”
“少年行,行走天地間。獨步海內地,四方稱英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