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
秀花和劉氏進廚房做午飯。
知道王大頭要把三只白鶴從牛車上拿下來檢查傷勢。崔華錦把自家大門上了拴。
“嘎嘎嘎!”
白鶴剛才牛車上拿下來,就嘎嘎亂叫。
听到白鶴叫聲,崔華錦朝大門口望望,小聲說著,“大頭哥,白鶴叫聲太大,你把它們弄到我爹的屋子里查看吧。”
李大旺扶著崔平安從後院回來,看到王大頭拎著兩只白鶴正要進他的屋子,他驚訝的問著,“錦兒,你們又捉到了白鶴?”
正要彎腰去拿地上的那只白鶴,被她爹突兀的聲音給嚇到。
崔華錦直起了腰,用手拍著胸口,“爹,你小聲點,別讓外面人听見。”
老娘跟著上了山,咋還讓孩子們胡鬧。
不過看到閨女的表情,還有三只白鶴讓他閉上了嘴。
崔華錦小心翼翼的抓著白鶴的翅膀把它提起,不管它咋叫,徑直沖進了爹的屋子。
她把白鶴放下,小心的問著,“大頭哥,這三只白鶴傷都不嚴重,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嗯,我看也是!”
王大頭樂呵呵的點著頭,臉上的笑意是咋也擋不住。
崔平安和李大旺進了屋,看他們都是一臉歡喜,這才開口問著,“錦兒,這山上到底有多少白鶴,你們咋又捉到三只?”
想到林子里滿天飛的都是白鶴,崔華錦還後怕的搖著腦袋,“爹,有多少只,說出來能嚇你一跳,滿林子的白鶴總有幾百只,飛起來都把林子上空給遮擋的透不出一絲光亮來!”
看他們不信,崔華錦噘著嘴,氣哼哼的出了屋子。
惹到閨女,崔平安訕訕的笑笑,把眼神投向王大頭。
當王大頭把當時的情形描述了一遍,讓崔平安和李大旺都驚的不輕。
崔華錦腳剛進廚房,自家大門被拍響。
她驚了一跳,“奶,這會誰會來咱家啊?你去開門,我上爹屋子里叮囑他們幾句,你千萬別把人帶爹的屋子里去。”
劉氏點點頭,看到孫女進了大兒子的東廂房,她才走出廚房。
“娘,我回來了。”
懷著忐忑的心情,劉氏打開了大門,ど兒溫和的笑臉露了出來。
看到是ど兒回來,劉氏的心不再七上八下。
急忙讓兒子進來,看看外面沒人,把大門上了拴,又急忙問著,“三郎,你咋這會回來了?是不是銀子不夠花?”
從過了上元節,他去了書院就沒回來,這次夫子放假,惦記著家里人,他拒絕了範子明的邀請,就急匆匆的趕了回來。
崔平兆笑盈盈的回著老娘的話,“娘,不是的,書院夫子這幾日有事,給我們放了三日的假。”
娘倆說著話,先去堂屋。
崔華錦看到是自家三叔回來,興高采烈的從屋子里跑了出來。
在後面喊著,“三叔,快過來,我們有稀罕寶貝讓你看!”
已經上了堂屋台階的崔平兆听到小佷女在院子里喊他,听到小丫頭歡喜的聲音,他嘴角含笑,忙把包裹和書袋放在台階上。
“娘,你先回屋歇著,我去看看錦兒的稀罕寶貝。”
見ど兒三步並作兩步下了台階,劉氏沖孫女嗔怪著,“瘋丫頭,你三叔回來連腳還沒站穩呢,就知道瞎喊。”
三叔好容易回來一趟,崔華錦才不管奶咋罵,上前就拽著崔平兆的衣袖,“三叔,快跟我去我爹的屋子里瞅瞅去!”
小佷女眼里喜色不減,崔平安笑著打趣,“錦兒,你又得了啥好東西,這麼急著讓三叔去瞧?”
三只白鶴說不定就能換回好幾頭牛呢,可不能讓村里人知道。
崔華錦壓低聲音,“三叔,隔牆有耳,這話不能在院子里說。”
被這小丫頭的謹慎的表情給逗的憋不住想笑,怕小丫頭怪他,崔平兆強自忍著,點點頭,“嗯,三叔听錦兒的,咱去你爹屋子里說。”
“三郎回來了,快進來歇歇。”
從去年閨女在林子里挖到人參,娘手頭松了,ど弟在書院里再不用苦熬,看到他回來,崔平安也高興。
見大哥拄著拐杖站著,崔平兆急忙過去攙扶,“大哥,你的腿才好些,可不能走太多的路,還是要多休養些才安穩。”
“哪里會能多走,我連大門都沒出過,是大旺兄弟每日攙扶著我才在咱家院子里走幾步路。”
話是這樣說,人要惜福,自己如今不在整日的躺在床上,崔平安已經很知足。
崔平安扶著大哥進了里屋,和里邊的王大頭打個招呼,讓大哥在椅子上坐下。
他剛松開大哥的手,就被佷女給拉住了,“三叔,你看看這是啥?”
屋子里人多,氣氛緊張,白鶴被嚇的把腦袋擦進脖頸的羽毛里裝死。
地上的三只縮著腦袋的白鶴,讓崔平兆有些意外和詫異,白鶴被人尊崇為祥瑞之物,極其難得,沒想到自己家里竟然有三只。
他神情復雜的問著,“白鶴?錦兒,誰給你送來的白鶴?還一下子送三只?”
三叔的驚多過于喜,崔華錦笑嘻嘻的恭維著自家驚疑的三叔,“三叔果然沒白讀書,連白鶴都認得,不過這可不是別人送的,是今兒前晌我們在山上捉回來的。”
見三叔不信,崔華錦耐著小脾氣和他仔細的把捉白鶴過程復述一遍。
山上林子里竟然有不下于一百只的白鶴?
听完佷女的訴說,崔平兆沒有好奇,反而有種說不清的煩躁。
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也不迂腐,知道這鶴也是南北遷徙的禽類,斷不會沒緣故滯留在他們氣候干旱土地貧瘠物種貧乏的懷慶府。
難道是北部要出現天災,才讓這些有靈性的禽類停留在這里。
心中存了疑惑,想起自己屋子里有本雜記,好像有描寫這方面的內容。
他可是比佷兒金輝還要能存住氣,雖緊縮的眉頭依然沒舒緩,仍然笑著狠夸了佷女幾句,就出了大哥的屋子。
見ど兒從東廂房出來就去西屋里捧出來本書,坐在堂屋門外,皺著眉頭在翻看。
劉氏搖搖頭,這個孩子是讀書讀傻了。
查閱過雜記,發生在五十年前的那場地龍大翻身,在地龍大翻身前,有細心的人察覺動物禽類的各種異常,卻沒得到重視,那場大災,河水倒流、房倒屋塌,死傷的人不知其數。
合上書,耳畔听著大哥屋子里白鶴的鳴叫,不知這白鶴預知的災害會在啥時候發生,能否波及到懷慶府,崔平兆的面色更加嚴峻和凝重,嘴里是淡淡的苦澀。
ど兒回來,今兒的午飯更加豐盛了些,劉氏看著ど兒心不在焉的吃著碗里的白米,連菜都忘了去夾,她關切的詢問,“三郎,你可是身子不舒服?”
娘的關切眼神讓沉浸在思緒中的崔平兆回過神來,他搖搖頭微笑,“娘,我沒事,只是在想咱家春耕的事情,有些入神。”
崔華錦笑眯眯的望著崔平兆,“三叔,田里的事,你就別操心,有大頭哥和秀花嬸子呢,後晌錦兒帶你去林子里看白鶴去。”
話音才落,許是怕奶不樂意,又討好的沖劉氏笑著,“奶你也要去啊,雖說咱打不到白鶴,說不定還能再摸到幾個鳥蛋呢。”
“鳥窩在樹上,你這不安分的小丫頭莫非還想爬樹?”
見孫女眼珠子骨碌碌的轉動,劉氏故意沉了臉。
“不是還有三叔在呢,錦兒才不爬樹呢。”
為掩飾心虛,崔華錦臉上的笑更加燦爛。
吃罷午飯,收拾利索,上山的人又多了個崔平兆。
他們到了田里,王大頭和崔平兆去靶田。
劉氏在吃罷午飯得了ど兒的叮囑,春日里後院菜地要多種些耐吃耐存放的蔬菜,若有多余的時間就帶著家里人多挖野菜曬成干菜存放。
山上的田里多種些耐寒的豆類,今年村外的田里就別種苞谷改成耐旱的粟谷。
ど兒的話讓劉氏心提了起來,難道府城又出了事情,糧價要大漲嗎?
想不明白的劉氏這會到了山上,她就帶著孫女和秀花轉著在向陽的山坡上挖野菜。
不到一個時辰,王大頭靶好了田。
才把靶卸下來,他和崔平兆就迫不及待的牽著牛犢朝山坡那里走去。
前晌已經看過了白鶴群,劉氏和秀花不想再進林子里。
讓他們把牛犢留在這里,叮囑小孫女別在林子里瞎跑,就揮手讓他們仨離開。
拉著小佷女的手,崔平兆緊隨著王大頭進了林子,果然看到讓人觸目驚心的鳥群。
樹上停留的不算,連林子地上落的都是鳥,崔華錦滿臉的疑惑,“大頭哥,這白鶴咋又多了?還有黑色和灰色的鳥?”
隨著他們仨走近,那些地上的鳥都鳴叫著飛了起來。
崔平兆發現這些漫天飛舞的鳥,種類繁多,但都是和白鶴一樣屬于兩地遷徙的禽類。
這更加確定北方在不久就要發生不可預估的災害。
王大頭和崔華錦看到這麼多的鳥群,心里都樂開了花,哪里還去注視崔平兆已經黑透了的臉。
他倆在一旁興奮的嘀咕著,明兒就在家里拿些糧食過來,用網捕捉這些鳥。
商議好,王大頭看著時辰尚早,讓崔華錦留在這里,他要去林子深處查看陷阱里有沒有獵物。
各種鳥叫聲此起彼伏,沒多大會,崔華錦有些厭煩,和三叔打個招呼就離開了林子,去找劉氏挖野菜去。
沒多久,王大頭眉開眼笑的拉著一只 子從林子深處走了出來。
今兒一日收獲滿滿,坐在牛車上的崔華錦小嘴巴拉巴拉說個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