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嬪和茹娜仁晃晃悠悠的往景山去,慎親王在後頭跟個小跟班似的尾隨,芳貴人則在家里老老實實的孵鴕鳥蛋。
我總覺得跟著去景山很怪異,便晃晃悠悠的往回走,只看見皇後與榮貴妃從養心殿的方向過來,似乎攜著手要去逛御花園。
“給二位姐姐請安。”我友善的提示她們“愉嬪和慎親王夫妻兩個此刻正往景山去呢,你們也要去麼?”
皇後與榮貴妃面面相覷,兩人突然統一了戰線。
“我猛然想起來我宮中還煮著一壺茶,回完了,茶可就不好喝了。”皇後道。
“三阿哥今日下了學要往我宮里來,我得趕緊回去看看,別連個茶點都來不及置辦。”榮貴妃也道。
她們二人說完,立刻分了兩頭去,連拉也拉不回來。
我看看織心,又看看繡畫,只見繡畫滿臉期待的對我講“我看了長頸鹿,也瞧了如何騎鴕鳥,只想看看怎麼孵鴕鳥蛋比較好。”
我點點頭,指著往景仁宮中去,見大門敞開,門口也無侍候的宦官宮女便覺得出去。往里面一探頭,便看到芳貴人殿內外人來來去去的跑,似乎為孵鴕鳥蛋正忙碌不已。
還未來得及通報芳貴人,就看見一個鬼祟的身影倚靠在芳貴人殿外的門廊上,躲一個不容易被人發現的死角左顧右盼、賊眉鼠眼。
若不是我悄悄的從正門進來,又恰巧轉了一眼頭,也斷不會發現那紅柱子旁邊躲著一個一身紅的人,蜷在角落里往門內往。
我示意織心繡畫在此處等,一個人悄悄的往前去,便毫無意外的看見那人是——
莊貴人。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莊貴人便一把抓住了我捂住口鼻,小聲在我耳側開口“你莫驚擾,事成之後我分你一半。”
“你也要分我珠釵玉環?”我心下暗喜,想到這兩日進了不少首飾,倒是賺的很。
沒想到莊貴人果斷的搖頭“要那玩意兒做什麼,我分你一個鴕鳥蛋,如何?”
“合著你是來偷鴕鳥蛋的?”
“哎,為醫學獻身,怎能叫偷,只能說是竊。”莊貴人道。
我皺眉“這有區別麼?”
“無所謂區別,我原本只打算竊一個,你現下來了,剛好與我做幫手,我再竊一個給你,如何?”
“我要鴕鳥蛋做什麼?炖驚天大補鍋嗎?”我扯了扯嘴角。
莊貴人明顯有些不大高興“我說了那不是湯鍋,是藥,若能再加入一味鴕鳥蛋,必定更加——”
“鮮美?”我問
“滋補!”
突然間,一個小宮女走了出來,她似乎听見了動靜,一個勁兒往我這個方向瞧,莊貴人又死死的捂住了我的口鼻,我連忙揮著手示意織心繡畫,她們兩連忙跑了上來,對小宮女說了什麼,才把人給引走了。
我掰開莊貴人的手,好大一口氣才喘上來“你往後讓我噤聲,比個手勢就好,不用把我往死里捂。”
莊貴人見門口的太監宮女都被織心繡畫引走,抬起頭往門縫里看,我也跟著看去,之間那芳貴人的屋子里闢了好大一處地方來,地上鋪著褥子和輕軟的鵝毛,上頭臥著四個腦袋大的鴕鳥蛋。旁邊堆著炭火,有兩個宮女輕輕的扇著扇子往上頭扇熱風,芳貴人則伸手不停的在蛋旁邊試著溫度,讓侍女們放下扇子或是再用力些。
我一邊看,一邊好奇問道“你若是真想要,為什麼不直接朝芳貴人去要?你仔細說說,多少能分你一個。”
“我說了,我還假稱是要為太後研制新的湯藥,可這芳貴人根本就無動于衷。”
我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問她“莊貴人,你為太後研制湯藥,讓我來試藥,原來都是假稱?”
我拍了拍莊貴人,與她雙眼對視,變得有點嚴肅。
她看了看我,眼神有點兒游離。
半晌,莊貴人說道“總而言之,你為醫學付出,自當永垂不朽!”
她說的大義凜然,還一只手高舉,一副慷慨就義的樣子。
我料到她八成不會仔細回答我的問題,便問道“總而言之,你這是打算去偷?”
“是竊。”
“行吧……”我啞口無言“你打算如何竊呢?”
“找個機會,趁芳貴人不在,把蛋偷偷抱出來即可。”
我無言以對“芳貴人待這鴕鳥蛋比自己孩子還親,如何舍得離開,你又如何能竊到手?”
“喲。”莊貴人猛地一抬頭“你這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也就是說你之前根本沒考慮過具體怎麼做?”
莊貴人咬了咬手指頭“我只想著她行走坐臥間,總是能出殿門的,總不能一天一夜都悶在這屋子里吧?”
“就算她出了門,這殿里頭還有小宮女候著呢。”
“你講的對。”莊貴人莊重的點頭“是我失策了。”
“你這根本就沒有策好不好!”我哭笑不得道。
“那瑾嬪,你以為如何呢?”莊貴人問我道。
“我以為……”我剛要說什麼,突然一頓,仔細問她“你是不是在套我話?”
“沒有。”莊貴人很認真的搖搖頭“我一直覺得就是走進去,抱出來,就完事兒了。”
我看著莊貴人閃亮亮的大眼楮,非常猶豫。
此刻我已經與莊貴人都蹲在此處,她若如此莽撞,失敗之後肯定會牽連于我,況且我本也想嘗嘗鴕鳥蛋是什麼味道……但是若我協助她去竊此鴕鳥蛋,不也成助紂為虐的賊人了麼?
“瑾嬪可有主意?”她見我遲遲不答,又催促了我幾分。
我只好為難的說道“我有道是有,但竊蛋一事終歸是小人所為,我若是沒有任何威逼利誘,便做出此等小人之事,實在是不妥啊。”
莊貴人道“你若不把法子告訴我,我就把你頭上的琉璃簪子給摔碎了。”
“哎呀,那可不好,這可是皇後娘娘剛贈給我的。”我連忙說道,很快附耳在她身邊道“我給你一個法子,保你能夠將芳貴人和她身邊的宮女引開,還不留任何人懷疑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