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

316.第316章 ︰師爺死了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她的太陽 本章︰316.第316章 ︰師爺死了

    ,最快更新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 !

    所以,甦禮和只需把握機會,在恰當的時間、場合里,挑選一些虛假的風聲或者真實的證據,分批放出來,就可以控制案件的審理進度。

    首先是崔師爺的死。甦禮和沒有繞彎子,選擇人多的場合,眾目睽睽下直接將好不容易查到的證據交給大理寺。

    崔師爺的死因,對外宣稱是病死。甦禮和呈上的第一份證據,是崔師爺秘密抄錄的藥方。藥方是當地郎中開的,里面有一味慢性毒藥。郎中兩個月前已經失蹤,失蹤的前日,有人見到他去過金旭家里。金旭聲稱是因為家眷身體不適,請他前來診治,對失蹤一事毫不知情。

    康釗派人去郎中家里查訪,沒有找到直接的線索,無法判定跟金銘有關。

    接著,甦禮和借“案情存在疑問”的理由,呈上羅縣富商呂成業一案的卷宗。此案發生在兩年前,案審後判呂成業的妾室華氏謀財害命,對呂成業投毒,並于當年處死華氏。

    呂成業早年潦倒,華氏與他青梅竹馬,甚至為他提供行商的本金。他外出經商時,華氏被家中另行許配,呂成業歸來得知後,另娶姜氏為妻。五年後,華氏夫家落魄,呂成業花了一筆錢,換來華氏夫家的休書,八抬大轎將華氏娶進門。不料新婚才兩月便丟了性命。

    奇怪的是華氏定罪之後,一名服侍過華氏的丫頭,名喚小翠的,曾到衙門擊鼓,替華氏喊冤。知縣金旭接了狀子,第二日升堂卻不見小翠的身影,當即以藐視公堂的罪名,對小翠下了拘捕文書。沒想到拘來的卻是她的尸體,沒有仵作的鑒定文書,只有卷宗上簡簡單單幾個字的批注︰死因自殺。

    康釗看完卷宗,覺得此案審理確實過于草率,便親自來到羅縣,從小翠的死因重新查起。小翠只是個丫頭,沒什麼身份地位,正常情況下不引人注意。如果她是被謀殺致死,留下線索的可能性最大。

    京城中的各勢力隔岸觀火,私下悄悄揣測,一時間議論紛紛。

    十三同樣密切關注著案情的進展。根據他的經驗,每逢有重大事件發生,總會有能人異士浮出水面。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人,選擇最合適的勢力,為自己和十九重新鋪條後路。

    這樁撲朔迷離的案件,成為風雨的前奏。彼時,很多人都預感到,京城又將掀起一番大動靜。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場動靜竟然會持續數年。

    甦禮和極其謹慎。他知道朝廷是個危險的漩渦,風頭太過會招來禍事,所有沒有親自出面。利用卷宗將康釗引到羅縣後,他策劃了一起小小的意外︰找人故意把乞丐阿三攆上街頭,沖撞了康釗。這個乞丐阿三,是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查到的線索。

    阿三本來不認識康釗,被訓斥後知道他就是朝廷派來查案的,立即把他帶到城外,一邊使勁磕頭賠罪,一邊懇求他為小翠申冤雪恨。

    小翠沒有家人,很小就被賣進呂府為婢,死後也無人替她收尸。她生前心地善良,曾經救過餓暈的阿三。阿三記得她的好,待數日後事情平靜,偷偷將阿翠尸體帶到城外埋了。當年他害怕被人發現,只敢在附近偷偷留下記號,連墳頭都沒敢留。

    時隔兩年,小翠的尸首已經只剩下白骨,顱骨後的重擊痕跡清晰可見,可以斷定是謀殺致死。

    甦禮和趁機呈上一份手札。這是崔師爺生前記錄的,藏在床板的夾縫中,只有薄薄數頁,記載著部分案件的實際現場以及案審情況,其中就包括呂成業中毒身亡一案︰華氏受押時懷有一個月的身孕,她初時拒不認罪,受刑後導致小產,頓時絕望,稱要隨夫而去,連認罪書都沒看就簽字畫押。

    當年堂審華氏,不少當地人在堂外圍觀,經他們證實,小產一事屬實。而卷宗中對此只字未提。

    事情頓時變得蹊蹺︰如果華氏準備謀害呂成業,為何會懷上呂成業的孩子?即使不小心懷上了,也肯定會想方設法打掉,而不是拼命護著孩子、更不會在失去孩子後突然絕望。

    康釗去看了當年關押華氏的囚室,沒有任何發現。乞丐阿三告訴康釗,小翠生前曾提起,呂夫人姜氏善妒,數次刁難華氏;而呂夫人姜氏,居然是知縣金旭的遠房堂妹。

    崔師爺之死、呂成業一案都別有內情,且與金旭扯上關系,經康釗上書、大理寺卿丁朝珍蓋印批準,金旭一案正式進入審查階段。

    到十月中旬,金旭案變得越發迷霧重重。康釗處在迷霧的正中心,毫不猶豫地前行。

    這時,山里的獵戶在追蹤獵物時,發現一具尸體。康釗帶著特意從大理寺調來的仵作趕去現場,發現尸體完全腐爛,容貌早無法辨識,大半軀體只剩下骨架。根據氣候和周圍的環境,初步斷定死亡時間為兩到三個月。死因被利器刺傷心髒,像是江湖人的殺人風格。周圍沒有血跡,也沒有遭到破壞,是死亡後拋尸至此。

    康釗想到失蹤的郎中,命人將尸體運回縣衙,並再次傳喚郎中的家人,詢問郎中的體貌特征,竟然與尸體完全吻合。難怪一直找不到郎中,原來他早死于非命。康釗立刻認識到︰這絕對不是一起簡單的江湖仇殺,極有可能是買凶殺人。崔師爺留下的卷宗中還有幾起無頭命案,也很可能是相似的情況。

    想到這里,他反而冷靜下來。

    據他對金旭的了解,這個人貪財,但還沒貪到心狠手辣的地步。先是崔師爺,然後是郎中,如果這一連串的命案真的存在關聯,背後的主使人絕對不會是金旭。因為金旭的城府,甚至還不如他那個遠房堂妹——呂夫人姜氏。

    可是,如果姜氏是主謀,那麼她殺害華氏是因為嫉妒,殺害小翠是為了掩蓋真相,那殺害崔師爺和郎中的理由呢?一個婦道人家,如何對這兩人下得手?另外,康釗細心地發現,呂成業死後,呂家主營的商鋪帳目,並沒有完全被姜氏掌控。她掌管著貨物的進出,卻無權進行隨意調整,充其量只是一個監管人。

    事出反常即為妖。

    懷疑歸懷疑,苦于抓不到任何證據,案子似乎進入僵局。

    康釗揉揉眉心,終于遲鈍地發現,這不是一樁普通的案子,背後很可能有更大的勢力在操縱。但他毫不畏懼。

    自從十三與甦家斷絕關系,甦禮和一直小心翼翼地與十二保持著聯絡。為避免給她帶來麻煩,他沒有請她做過任何事情,只有她平安,他的努力才有意義。十二也不是尋常人,她傾心甦禮和,便會主動地為他著想。可惜在閑閣嚴密的監控下,她能做的不多,只告訴他了一個名字。

    甦禮和悄悄查過那個人的底細後,考慮了很久。那個人很難控制。康釗是個死腦筋,掌控不了那個人。如果事情脫離康釗的能力範圍,以後的發展將變得難以預料。楊中顯知道情況後,冷笑著問他︰“你最初找上我,目的不就是要把事情鬧大嗎?如今正是大好機會,你準備放棄?”

    因為他這一句話,甦禮和下定決心,故意在康釗面前拉著同僚閑話,假裝無意地問了一句︰金旭在羅縣當了多年知縣,出這麼大的事,難道這麼多年都沒有人注意到羅縣的動靜?

    康釗恍然大悟︰難怪他在羅縣調查這麼長時間,都沒有進展,原來這樁案子已經超出這個小縣城的範圍!根據這個方向,他很快了解到,金旭的直轄上司對羅縣的一切裝聾作啞,無論什麼情況都直接呈報太守,態度十分可疑。與其說是包庇,倒不如說是逃避。

    于是康釗的目光很自然地投向晉州太守郭茂懷。

    然後,經歷了表面上風平浪靜的半個月,當各路人馬紛紛以為這樁子即將不了了之的時候,突然傳出康釗的死訊。

    他在回京的路上遭到刺殺,遇害時間是深夜子時,沒有目擊者。頭天晚上很正常地與驛站駐守人員一起吃晚飯,然後回臥房休息。第二天,驛站的人見他遲遲沒有起床,敲門也不見回應,最後破門而入,看見床上大片干涸的血跡。刺客狡猾地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除了心髒上的致命傷,由匕首類短柄凶器造成,是典型的暗殺。

    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甦禮和的預料。他沒想到康釗會死,並且懷疑是不是閑閣殺的人。十二拒絕透露任何信息,他怕問多了給她招來麻煩,只能放棄追問。

    康釗回京前寫過兩封信,一封寄給大理寺卿丁朝珍,稱案情重大,他要當面向丁朝珍匯報,另一封信尚未來得及寄出。事發後,未寄出的信件,還有他查案時記錄的文字,以及他所保管的、羅縣崔師爺遺留的手札,全部在混亂中丟失。

    朝野上下頓時一片嘩然。康釗去羅縣查案,代表的是朝廷,屬于朝廷特派人員。居然有人膽敢行刺朝廷大員!這事還了得?

    變故是摸魚的大好機會。事情鬧得越厲害,暗中的人越方便渾水摸魚。

    從金銘案開始,到如今康釗遇害,很多人都打起小算盤,試圖恰到好處地表現一把,撈點好處嘗嘗。比起真相,他們更關心利益。

    包括楊中顯和甦禮和。

    十三也不打算再重新培養一個甦家。自從十九懂得男女有別,他便開始著急。等不及重新籌劃,那便從現有的勢力中挑選個合適的吧。

    朝野上下,只有定國侯依然保持著低調的姿態,繼續過著他的閑散日子,每天閉門謝客,在府上听戲飲酒,指揮侍衛們搜集各種有趣的玩意打發時間。

    丁朝珍無法斷定康釗的死與金旭案是否有關,不敢自作主張,就上了道折子,先是慷慨陳詞,憤怒地指責居然有人敢謀害朝廷大員,接著羅列理由,洋洋灑灑一大篇,稱事關重大,請聖上裁決。事實上,把責任推了個一干二淨,連同繼續查下去的難題也丟了出去。

    聖上看完奏章,不置可否,轉而問御史楊中顯︰“羅縣金旭貪贓枉法,你如何知曉?”金銘官職卑微,羅縣地方荒僻,楊中顯上任後從未離開京城,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知道到這件事。

    楊中顯飛快地想了想,決定如實匯報。他恭恭敬敬地回答︰“羅縣前任崔師爺死後,接任他的是揚州甦禮和。甦禮和與下官是同期進士,曾有書信往來。他發現疑點後,曾與下官商討此事。”

    聖上點點頭,口吻十分隨意︰“看來這人倒有幾分能力。讓他接替康釗,繼續查。”

    甦禮和接到聖旨,驚得冒出一頭冷汗。

    從荒僻小縣的師爺,破格提升為大理寺執事,表面上風光無限,事實上凶險萬分,很可能落得與康釗一樣的下場。一紙詔書突然將他推到台前,連拒絕的余地都沒有,只能在各色目光中,辭別羅縣的同僚。

    丁朝珍因此看清楚皇上的立場︰徹查案件。至于原因,自然是要提拔以楊中顯、甦禮和為代表的新人。金旭比較倒霉,撞在風頭上,成了他們的墊腳石。只是這塊石頭的份量仍然不夠,需要更大的。所以不能就此結案。

    想明白以後,丁朝珍對甦禮和格外關照。甦禮和不知道丁朝珍的算盤,也不敢得罪他,小心翼翼地接受著關照。托他的福,前往大理寺報到的過程很順利。處理完繁瑣的流程,他開始打起十二萬精神,一遍遍翻看金旭案的卷宗,看著康釗的驗尸記錄,考慮應對策略。

    梧桐樹上最後一片葉子飄落時,十三正坐在窗前發呆。十九湊過去,拿起他放在膝邊的小冊子︰“這是什麼?”

    她今天沒有梳發髻,柔順的黑發披在肩頭,將一張小臉襯得愈發嬌俏。

    十三回過神︰“名冊。”想在朝廷里找出一個既有能力、又可以信任的人,沒有那麼容易。借助任務的機會,他收集了蟻堂傳回來的消息,將得到的情報大致整理出來,做出這本小冊子,方便對比思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方便以後閱讀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316.第316章 ︰師爺死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316.第316章 ︰師爺死了並對烈火女將軍︰攤上萌夫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