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國不太平

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三江口水 本章︰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

    曾觀瀾介紹完帝國國庫的財力,又介紹其帝國的農業,特別是糧食產量和儲備來。小說

    陛下,農業方面,原來的劉長佑劉大人統計得很仔細,吳大人接任之後,又將新佔的越南盛京和吉林等都加派人手進行統計,盡管具體數據還未完全清理完成,但大致結果已經梳理出來了。

    馮雲山回過神來,仔細傾听曾觀瀾的稟報。以他對清代歷史地理的熟知,對于原本滿清的人口和田地數,大致情況還是了解的,人口有4億,人均耕地數好像不到兩畝,當然,這是後世對于當年滿清戶部的賬目得出的結果。實際,肯定這個要多,畢竟民間還是有些農田沒有登記進官府里去,而地方鄉紳也會瞞報一些田畝面積。但總體來說,與戶部的差不了多少。

    不過,如今的華帝國仍舊沒有將滿清的領土全部佔據下來,西北的新疆和西藏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還有很大地方沒有佔據,西藏,以及還沒有開發的黑龍江和吉林,都基本可以忽略,但新疆的伊犁和古城一帶還是有不少田地的。而且,帝國又原本的滿清多了越南和朝鮮,這兩個地方,可都是不少已經開發或是很容易開發的良田。

    曾觀瀾將農業部和內閣一道統計的數據報了出來︰陛下,截止太聖三年底,全國一共有人口4247億人,已丈量的可耕種田地共計1015億畝,人均有田地239畝。若是算新佔領的東北,還有交趾和日南南北朝鮮四省的話,預計全國人口會達到預計人口會增加到436億,總田地也會增加到1246億畝,人均佔有田地提高到285畝。

    說完,曾觀瀾朝下首的農業部副部長吳棠點點頭,繼續說道︰陛下,至于糧食方面,特別是畝產的統計,很難一下子拿出數據,還是讓這方面的行家,農業部吳大人來跟您奏報。

    吳棠頓時一臉的激動,他明白曾觀瀾的意思,這是給自己機會在陛下面前表現呢,不由深吸一口氣,恭敬地奏道︰稟陛下,微臣先從畝產說起。按照當初微臣還在滿清戶部任職的時候了解,滿清的偽咸豐元年,戶部進行了全國清查,南北田地總計1128億畝,平均起來,旱地折算成麥子每畝產量為12石左右,還有麥收後的紅薯玉米等,算下來每年畝產糧食能到250斤;而水田折算成稻谷每畝單季產量24石左右,南方水田可以雙季甚至三季,北方水田雖然一季,但也可以種一季小麥或是油菜,總體合計起來,折算為稻谷的話,水田每年畝產達到580斤稻谷。道光末年,滿清戶部的記載是平均是每年畝產糧食325市斤,合計3665億斤。

    而根據前任劉長佑劉大人的統計,太聖二年我華帝國統計的南方水稻產區,平均畝產是單季26石每畝,太聖三年因為南方較多地方開始投用磷肥,南方水稻單季每畝產量34石,北方的麥子因也開始使用磷肥,但不是很多,畝產為15石。總的算下來,滿清時期的產量大為增長。

    馮雲山听到這個數字,與他了解的差不多,他更關心的是糧食,便問道︰吳愛卿,去年的糧食產量怎麼樣啊,百姓的口糧可足

    吳棠連忙應道︰稟陛下,根據財稅部收繳的糧稅和田租,全國一共收繳稻谷124億斤,小麥76億斤,玉米和紅薯各5億斤,銀稅4800余萬聖元入庫。可以反過來推測出,全國的糧食產量,折算起來一共計約小麥136億石,稻谷242億石,算下來,每年畝產糧食達到365市斤,去年共產糧食折合稻谷達4548億斤。算下來,全國人均糧食產出達到1043市斤,道光末年的816斤提高了不少。若是能一直保持這麼高的產量,我華帝國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

    听到這個數據,馮雲山松了一大口氣,不過,他對這個數字卻還是不大滿意。滿清也沒高出多少來。他可知道,道光末年因為天災和四處叛亂的原因,不管是人均產出還是人均耕地面積,可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低了太多,最輝煌的雍正年間,清朝的人均糧食產出可是曾經達到過接近2000市斤的程度,誠然,那時主要還是因為人口沒現在多,人均佔有耕地多的原因,但馮雲山不想日後被人說自己治下,百姓的日子過得連滿清的康乾年間都不如。

    但如今客觀條件存在的是人口眾多,耕地沒有多少增加,哪怕是自己發展磷肥,但畢竟沒有後世的氮肥尿素鉀肥等各類化肥齊全的效果好,產量增加還是有限。那些化肥目前的技術暫時還無法開發,如今想要再大為提高人均糧食擁有量,讓百姓過富足的生活,只有增加人均耕地例。這最為根本的,自然是大大增加耕地面積。其次,便是從農業人口脫離出來,效仿英國這樣進行工業化,以工業產品賺取利潤再到落後的農業國去交換農產品。

    想到這里,馮雲山想起後世的東北開發,將松嫩平原和北大荒開墾出來,那里可是億畝的最為肥沃的耕地,而後世的整個東北,耕地便達3億畝。按如今華帝國的總量,已可佔到四分之一的例了。更為關鍵的是外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北部沿岸一直到海參崴一帶,還有2到3億的耕地可以開發,至于其他更高緯度的外東北地區,哪怕暫時開發困難,不能種植作物,作為森林資源儲備也是極好的。

    除此以外,還有新佔的南北朝鮮兩省,以及交趾省和日南省,特別是後者,那里有世界著名的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再加柬埔寨,耕地面積也可超過一億畝,最關鍵的是,這個地方一年都可以三熟,種植水稻產量很高,後世這麼小的地方便養活數千萬的人口。

    關鍵還是耕地的開發。可那些地方,都是相對偏遠惡劣之地,馮雲山不由暗自內心感嘆︰還是得移民,鼓勵他們開發才行

    于是,馮雲山朝曾觀瀾和左宗棠兩人問道︰東北和朝鮮兩地,遷入內地的百姓,進行得如何了

    曾觀瀾回道︰陛下,前段時間因山東等地黃河改道的水災,已經完成了120萬原百姓前往盛京和哲里木盟的遷移,一部分安置在繳獲的滿清皇莊和獵場內,一部分新開墾荒地。如今按照陛下和內閣早制定的計劃,準備今年再遷移100萬百姓前往已經佔領的吉林和黑龍江兩地。

    左宗棠補充道︰討虜軍方面,已經從廣東廣西西江兩岸遷移了5萬水民到琉球,部分開荒種地,部分打漁跑海運為生。又將原廣東天地會眾流民5萬遷移到瓊州府,加潮州和嘉應等地的客家人10萬,移居瓊州府開發。

    馮雲山點點頭,朗聲道︰很好,但還遠遠不夠今日召集愛卿等前來,朕便是要宣布一項政策︰移民不是這樣小小的移民,而是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朕要把將士們佔領下來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華帝國的百姓在面繁衍生活,徹底佔領下來

    3737323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天國不太平》,方便以後閱讀這個天國不太平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天國不太平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並對這個天國不太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